心肺复苏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心肺复苏后护理及观察要点
心肺复苏护士应重点观察什么?
心肺复苏护士应重点观察颈动脉是否有搏动,是否有自主呼吸,散大的瞳孔缩小,收缩压在60mmhg以上,面色红瑞等。
心肺复苏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心肺复苏后护理及观察要点
心肺复苏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心肺复苏后护理及观察要点
心肺复苏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心肺复苏后护理及观察要点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首先要观察周围环境,其次是进行心肺复苏
如何对心肺复苏后的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及家属的教育需有针对性。如果心骤停的危险因素仍然存在,那么就需要其家属和本人引起重视,减少一些可能增加风险的活动,并戒烟戒酒。有必要时让家属参加心肺复苏的培训课程,并加强陪护。对于那些危险因素在此处就医时已经消除的患者,则在健康教育时注重随访恢复,已有慢性病的二级预防,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
简述患儿心肺脑复苏后的护理要点。
简述患儿心肺脑复苏后的护理要点。
查看解析 【正确】 心肺复苏后患儿仍面临多种威胁,须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心电监护:持续心电监护,注意心率异常波形,防止心再度骤停。
(2)呼吸管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插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根据病人情况及时吸痰,所供氧气要湿化。
(3)维持有效循环量及水电解质平衡:监测血压、周围循环、血气和电解质。严格记出入量,保证热量供给,纠正酸中毒、低钾、高钠。
(4)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发生继发性感染。
(5)给予患儿及家庭的支持:保证患儿的安全和舒适;多与患儿父母交谈,客观准确地介绍病情,聆听其父母的主述,鼓励患儿父母参与可能的护理活动。
【解析】
我整理的相关历年试题及解析,想了解相关资料请持续关注历史新知。
心肺复苏后的主要护理措施
1.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和品,以备再次心肺复苏。2.继续严密检测心电、血压、呼吸风变化2~3天。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和处理。3.降温:降低体温可降低颅内压和脑代谢。以32℃为宜,不得低于31℃,以免诱发室颤。可用冰帽、冰袋物理降温或加用人工冬眠。对于抽搐和躁动者,适当镇静止痉,防止脑水肿的发展。并加床栏防意外。4.持续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可应用抗生素。5.保持静脉输液通畅,根据病人的尿量、中心静脉压、血压等调节输液速度。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必要时留置导尿管,防止急性肾衰竭。
一,维持酸碱平衡
二,循环系统的监测
三,呼吸系统的监测
四,脑缺气的监测
五,肾功能的监测
六,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
七,防止继发感染
首先要注意血压、心电图、心率、呼吸这些重要的生命体征变化,以确保生命的生命体征平稳.然后再注意保护大脑、肾、肝等重要器的功能.再然后就是等恢复在这期间要注意褥疮和血栓的形成。
确定是否意识丧失(一拍二喊):先轻拍并分别在双耳侧大声叫喊,看是否有反应。若有,则无需抢救;若无,则先查看口腔有无异物,再用耳感觉有无呼吸。
↓用双手以大拇指固定于两侧鼻唇沟,食指和中指固定于耳的两侧,无名指和小指固定于下颌骨下的手势将头轻轻地侧向一侧,再用一手的大拇指按压在舌上,其余四指固定于颏下,向后上牵拉。以解除舌根后坠,并查看是否有口腔异物,若有则用手指快速掏出(若方便,可以用布緾于指上掏,更易掏出异物,只需将容易掏出的异物一次掏出,勿在此浪费时间)。有松动牙或义齿应取下。
↓用相同的手势将头扶正,并以一手压额,一手拉下巴,使下颌骨--耳垂线与地面垂直。(以保证气道通畅)
↓(三感觉):用耳贴近被救者口鼻上方以检查是否有呼吸,同时用眼切线方向看胸廓有无起伏),时间约5秒(可口数“1001、1002、1003、1004、1005”时间约为5秒)
↓如存在轻微呼吸或心跳,则给予疼痛(用拇指用力按压眶上缘),观察是否有反应。若呼吸心跳停止或无反应,则开始施救。
↓1.如果现场有多人时,用三句简短的话:1.告明自己身份(告明自己有相关知识或培训,以免抢救失败时造成医疗);2.叫人去拔打120(院内则叫主治医师);3.问有谁懂急救的请进来帮忙。
2.
如果现场无其他人,一般先求救再进行施救(因为电除颤的时间对施救是否成功的影响更大)。在下列情况应先施救:被救者是儿童、或为物中毒、溺水、窒息(因人对于这类人快速施救更高)。
↓开始施救:确定地面是否平整和结实,若不是,则转移至适合场地(保证胸外按压的效果)。
↓给予两次人工呼吸或面罩-气囊呼吸(气囊挤压时间约为2秒/次),再食指、中指和无句指并拢由颏下滑至喉结处,再横向滑至胸锁乳突肌内侧沟,触诊有无颈动脉搏动,触诊时间约为6秒(可以数1001、1002、……1006)。若有则继续给通气。若无则准备胸外按压,先向旁人说明“无颈动脉搏动,行胸外复苏(如果在院内还应嘱准备电除颤仪)”
↓胸外按压:1.在双侧连线与前正中线交点处为按压点,以一手的掌根部为受力点,另一手的手掌贴于下面手的手背,手指交叉,双手掌根相合,手掌远端稍上翘。
2.双上肢与胸廓垂直,不能弯曲,以腰部用力按压胸廓。
3.按下与提上的时间比为1:1。
4.按压幅度约为4-5cm(以胸廓呈现明显起伏为准,对于不同年龄应相应调整)。
5.按压速度约为100次/分(可以数1下、两下、3下……10下、11、12、13……28、29、30),按压30次后给予人工通气2次,即以比例30:2进行。连续重复5轮(如有多人,应每一轮后换人,以保证下一轮的按压效果),停止两分钟,观察有无反应。若无则两分钟后继续胸肺复苏,或给予电除颤两次后继续胸肺复苏。
6.抢救30分钟后仍未恢复自主心跳及呼吸,则可放弃抢救。
心肺复苏护理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护理注意事项:
(1)人工呼吸与人工循环必须同时进行,并且要配合默契,二者的比例为15:2,即心按压15次,吹气2次。
(2)作时要用力,胸廓起伏,胸骨下端下移都有一定的要求,力量要均,并要稳,不可粗暴而引起损伤,如肋骨骨折。
(3)对小儿进行抢救时力量要小,心按压用单手掌根按压胸骨中段,每次下压2~3cm;对新生儿,双手环抱胸廓,两拇指按压胸骨中点,下压1~2cm,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
(4)对口人工呼吸时,护士要深吸一口气以保证吹出气体的含氧量。
(5)抢救不可轻易间断,要组织好人力,做好分工,并积极准备二期复苏。
心肺复苏后的病人在酸碱平衡及生化方面上有哪些变化?如何观察?
心肺复苏后的患者由于曾处于心跳呼吸停止状态因此机体器官组织处于缺氧状态,此时机体会因无氧代谢出现酸中毒的情况。而且各大器官因为缺氧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尤其是神经系统,因此与各器官系统和组织损伤相关的各项指标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对这些指标的观察主要是通过检查血液中相应指标项目数值的变化进行的,如血气,酸碱,心肌酶谱等。 具体内容和细节信息建议阅读关于心肺脑复苏的书籍材料中关于持续生命支持(PLS)过程中需检测指标的相关内容。 回答仅供参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