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源给大家谈谈外塘淡水对虾养殖产量多少,以及对虾出塘价格应用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所遇到的问题有所帮助。

外塘淡水对虾养殖产量多少(对虾出塘价格)外塘淡水对虾养殖产量多少(对虾出塘价格)


外塘淡水对虾养殖产量多少(对虾出塘价格)


外塘淡水对虾养殖产量多少(对虾出塘价格)


1、三、养殖管理1、饲料:饲料投喂掌握定时定量,定点定质,少量多投,具体调整的原则。

2、因为从养殖周期来看,放养密度为3-7万尾/亩之间时,随着密度的增加,养殖周期呈延长趋势。

3、结合次的起捕规格,当放养密度小于4万尾/亩时,养殖周期较短,而且次的起捕规格较大,平均为41尾/500g,说明了此密度下的池塘水体未得到充分地利用,所以最终的亩产量也是的。

4、当放养密度为4-7万尾/亩时,次起捕时规格异不大,平均规格在50-53尾/500g左右,这与市场要求联系紧密,因为一般的对虾出售规格很少小于60尾/500g。

5、从日增重来看,4-7万尾/亩的放养密度范围内对虾日增重变化不大,趋于平稳,但结合成活率来看,却是随密度上升明显下降,考虑密度与成活率两个因素后发现,存塘虾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7-4.3万尾/亩,说明了池塘环境能承受的容载量也在此范围之内。

6、放养密度的改变必然会引起池塘饲料的投喂量、池水中浮游生物的组成、浮游生物的生物量等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养殖周期、成活率、饵料系数和亩产量等相应的变化。

7、在对虾土池养殖中,当放养密度较低时,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而高密度放养条件下,蓝球藻和甲藻的生物量占优势,甚至超过总浮游植物生物量的一半以上,这两种藻类能分泌毒素抑制其它藻类的生长,这对池塘水质的管理及对虾天然饵料的补充上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也为对虾养殖的日常管理造成了困难。

8、而且,低密度养殖时,水体中浮游植物占优势,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则浮游动物占优势,这是因为高密度养殖条件下,水体有机污染,而在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水体中,藻类的光合作用和生物量都会降低,从而引起了水难肥、水质变化剧烈、在天气变化时易发、清除塘内野杂鱼虾,以免争夺饵料。

9、生水变等的后果。

10、结合上面的分析,放养密度结合苗种质量来考虑,初始放养密度×预计成活率控制在3.5-4.5万尾/亩最适宜这个问题要根据虾塘类型、虾苗淡化方式、淡水还是海水来回答:先说虾塘类型:普通土塘:A海水土塘7至9万苗,自己淡化应按10万尾/亩,从虾苗标粗厂引进则看你是否养殖多造虾一般低温阶段3万、5万不等,高温7万即可,;B淡水土塘5至7万苗,自己淡化应按照8万尾/亩,从淡水淡化标粗厂引进则5.5万尾/亩为好。

11、高位池养殖:部分海水淡水,30万尾/亩即可。

12、如果自己淡化应在(八)、能耗40万尾/亩。

13、大棚养殖:4万尾/亩为好,淡水3万尾/亩为好。

14、工厂化养殖:50万尾/亩至60万尾/亩,自己淡化还应增加,看自己的养殖水平了。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