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规划规定政策 水产养殖规划规定政策有哪些
2022年水产养殖有补贴吗?多少亩才会有?
河道养鱼需要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022年水产养殖有补贴,补贴金额大约为1000元/亩,不同地区会因当地政策不同有所异。
水产养殖规划规定政策 水产养殖规划规定政策有哪些
水产养殖规划规定政策 水产养殖规划规定政策有哪些
水产养殖规划规定政策 水产养殖规划规定政策有哪些
水产养殖规划规定政策 水产养殖规划规定政策有哪些
2022年养殖用地新政策
每户补贴规模100亩,水库养殖罗非鱼以60元/亩,1000尾/亩计,每户补贴规模100亩。
池塘养殖罗非鱼每尾补贴0.06元,以2000尾/亩计,每户补贴规模100亩,水库养殖罗非鱼以60元/亩
养殖场建设用地新政策
1、用地手续在农村地区,种植业和养殖业为大多数的农民朋友提供了生活保障,也是农村最传统的两项经济来源,所以农民朋友基本上都是围绕它们开展赚钱项目。随着对农村各项政策的调整,对养殖用地也做了新的规定。那么在2021年,农村养殖用地要满足什么条件,申请建设养殖场需要什么手续呢?2021年农村养殖用地的审批流程又有哪些呢?下面跟益速宝一起来简单了解下。
3、携带个人养殖申请、村镇证明、养殖备案手续到当地国土所申请办理养殖用地备案手续。一、养殖用地新规定
1.现在关于养殖用地的审批越来越严格。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全国土地分类》和《关于养殖占地如何处理的请示》规定:养殖用地属于农业用地,其上建造养殖用房不属于改变土地用途的行为,占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从事养殖业不再按照建设用地或者临时用地进行审批。
3.除了以上两点,养殖用地还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不能在农田保护区内建设,只能建在非保护农田上;
不能破坏种植条件,不能破坏耕地的耕作层;
必须远离河流、饮用水源和村庄,益速宝提醒禁养区内不能建设养殖场。 二、建设养殖场要办哪些手续?
2、环评手续
养殖项目属于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项目,从选址到最终养殖场生产运行整个流程都需要通过环评进行认定和分析预测,需要配套建设污染防治设施。环评手续也是后期申请工商、税务、动检等证件审批时必须的材料。环评手续需到环保局办理。
3、排污许可证、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在建设养殖场时一定要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排污许可证则根据实际情况来看。
4、养殖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养殖证》是要求海域水产养殖和内陆水域养殖户需要;而对于驯养繁殖可人工养殖的野生动物时一定要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5、办理工商登记及备案手续
证件齐全后养殖户需要去工商局申请工商登记,办理营业执照;在取得营业执照后需要到畜牧局办理养殖场备案登记手续。
三、农村办养殖场申请流程
由于今年猪肉暴涨的情况,许多农民朋友开始有了养猪的打算,但是如果想要在农村开展大批量养猪,还得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下面一起来看看,在农村办养殖场的具体申请流程是怎样的。
1、养殖用地是由国土部门提前统一规划的,新建养殖场不允许占用基本农田,尽量占用劣地和荒地。
2、办理养殖项目个人申请。先向村镇申请经审批同意后,到畜牧部门办理养殖备案手续。
4、国土所进行现场测量,出具地类、规划等证明,签订土地复耕协议,报国土局审查备案。
5、如果养殖用地建设了性建筑,那么还需要办理农业用地转建设用地的审批手续,然后还要缴纳一定的使用费和造地费。
点击蓝色字体查羊价
点击蓝色字体大量收羊
扶持渔业产业发展十条政策
2.近年来对环保整治的力度越来越大,农村开展环境整治也对养殖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养殖用地也不是说建造就能建造的,主要需要满足环评设计的要求,并且必须要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否则会对环境和生活造成影响。扶持3、水产养殖许可证:水产养殖许可证是开展水产养殖活动的必要证件,申请人需要提供有效的水产养殖许可证。渔业产业发展十条政策
据了解,此次出台的十条扶持政策涵盖资金奖补、政策倾斜、人才引进、品牌培育等多个方面。主要有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并统筹各级渔业发展资金和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择优扶持渔业产业项目。深入推进政银企合作“一揽子”金融服务政策,倾斜信贷资源,优先安排信贷资金支持渔业产业发展,积极创设并推进政策性渔业保险覆盖;对水产养殖主体发展渔业项目在用地、用水、用电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大力拓展水产养殖空间;努力创新水产养殖模式;加强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资金上对水产预制菜为主的水产品加工和发展休闲渔业予以一定资金扶持;鼓励水产养殖主体创优争先。创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奖励30万元、省级龙头企业奖励20万元,创建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区奖励30万元,创建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行动”骨干基地奖励10万元;奖励规模化水产养殖经营。奖励资金应用于扩大渔业生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引进的企业投资1亿元以上或固定资产一次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渔业项目,支持政策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鼓励与水产科研院校合作。加大引进专家型技术人才力度,建立科技研发机构和实验基地,进行水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推广和渔业技术服务。鼓励水产养殖主体引进水产养殖技术工人并签订聘用合同,聘用期满一年的,经市级专家组考核认可,以后每年财政给予每人生活费补助5000元;打造“大同水产”区域公用品牌。市级安排一定资金用于重点支持大同罗非、大同鲈鱼、大同鲟鱼等系列产品和“放鱼日”“捕鱼节”等区域公用品牌的创建和宣传。
河道养鱼需要什么手续
河道养鱼需要的手续如下:
1、办理水产养殖许可证:水产养殖许可证是开展水产养殖活动需要的基本证件。申请人需要向当地水产养殖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提交相关申请材料,经审批后才能获得许可证。
2、缴纳相关费用:开展河道养鱼还需要缴纳相关的费用,如水产养殖管理费、渔业资源补偿费等费用。
3、签订使用河道协议:在养殖前,需要与当地河道管理部门签订使用河道协议,明确养殖区域、养殖种类和养殖场用地需要办理生产设施用地的备案手续,签订用地协议在国土局和农业局备案。养殖场的选址还需通过规划局的审批。数量、养殖期限、养殖规范等内容。
4、定期检查和监测: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监测,保证养殖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1、申请表:包括个人或单位的基本信息、养殖种类和数量、养殖期限等内容。
2、证件:申请人需要提供自己的或单位的营业执照等有效证件。
4、缴费证明:申请人需要提供缴纳相关费用的证明,如水产养殖管理费、渔业资源补偿费等费用。
5、河道使用协议:申请人需要与当地河道管理部门签订使用河道协议,明确养殖区域、养殖种类和数量、养殖期限、养殖规范等内容。
6、养殖规划:申请人需要提供详细的养殖规划,包括养殖种类和数量、养殖设施、养殖方式、饲料配方等内容。
7、水质检测报告:申请人需要提供水质检测第九条报告,保证养殖水域的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综上所述,不同地区的河道养鱼管理规定可能存在异,申请人在申请前需了解当地的管理规定,准备好相关的资料,以便顺利进行审批。
【法律依据】:
《中华河道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下列活动,必须报经河道主管机关批准;涉及其他部门的,由河道主管机关会同有关部门批准:
(一)采砂、取土、淘金、弃置砂石或者淤泥;
(二)爆破、钻探、挖筑鱼塘;
(三)在河道滩地存放物料、修建厂房或者其他建筑设施;
(四)在河道滩地开采地下资源及进行考古发掘。
2022年养殖用地新政策来了!这3不准你一定要提前知道!
近几年,随着乡村振兴发展,也带动了一批人回乡发展。在农村,就需要利用现有资源赚钱,而土地就是最多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去年以来,在耕地保护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收紧了种植和养殖业用地政策。那2022年养殖用地新政策是怎样的?具体有哪些新规定?这3不准你一定要提前知道!
1农业局专家:这样养羊,1年回本,2年买楼!不准占用基本农田
2021年11月27日,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林草局印发的《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调整种植业和养殖业设施占用基本农田政策,明确规定严禁新增占用基本农田建设畜禽养殖设施、水产养殖设施和破坏耕作层的种植业设施。
2未经批准不准占用耕地
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设施农业可以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落实占补平衡。新的政策规定,严格控制新增畜禽养殖设施、水产养殖设施和破坏耕作层的种植业设施等农业设施建设用地使用一般耕地。确需使用的,应经批准并符合相关标准。
3不准从事"非粮化"种植
按照"三部一局"通知规定,基本农田现状种植粮食作物的,继续保持不变。种植棉、油、糖、蔬菜等非粮食作物的,可以维持不变。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在不破坏耕地耕作层且不造成耕地地类改变的前提下,可以适度种植其他农作物。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严禁占用基本农田种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绿化装饰以及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植物。
要提醒各位投资种植和养殖业的朋友,应1、种植业涉及的种苗繁育、标准化种植基地、农产品储藏保鲜、废弃物加工利用等;认真选址、应认真选址、不要弄虚作,养殖场用地不得建设屠宰和肉类加工场所用地等设施,也不能建其他无关设施,否则会构成违法占地。种植设施用地不能建设成农业休闲观光、旅游、餐饮等设施,更不能建所谓的"大棚房",否则面临被拆除的可能。
2023年养殖业政策
日前,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充分挖掘全市现有水域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规划布局,抓好渔业项目建设,培育壮大多种渔业业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我市根据实际出台十条政策,扶持渔业产业发展。2023年养殖业政策如下:
2、养殖业涉及的种畜禽(包括水产)繁育、标准化养殖基地、畜禽(包括水产)交易场所、饲草种植、饲料加工、粪污无害化处理、有机肥加工等;
法律依据:《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第七条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 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二)规模开发,产业化经营;
(三)依靠科技,注重效益;
(四)公平竞争,择优立项。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行自下而上申报。
农业综合开发主要扶持农业主产区,重点扶持 粮食主产区。农业主产区按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商品量以省为单位确定。非农业主产区的省应确定本地区重点扶持的农业主产县(包括不设区的市、市3、加工及流通业涉及的加工基地、原料仓储、成品储藏保鲜、冷链物流、产地批发市场等。同时,鼓励发展“互联网加农业”,积极支持优势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辖区、旗及农场,下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