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高考数学全国卷有哪些变化趋势?
浙江高考数学会有哪些变化趋势?
2023浙江高考数学试题总体来说难度有所增加。
2023年,浙江高考数学全国卷有哪些变化趋势?
2023年,浙江高考数学全国卷有哪些变化趋势?
拓展知识:
2023年高考数学全国卷共4套试卷,分别是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供全国28个省份使用。今年高考命题全面考查数学核心素养,注重发挥数学科在人才选拔中的重要作用。
命题专家告诉记者,高考数学全国卷全面考查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算和数据分析的核心素养,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突出理性思维,发挥数学科在人才选拔中的重要作用。
发挥基础学科作用,助力创新人才选拔
高考数学全国卷充分发挥基础学科的作用,突出素养和能力考查,甄别思维品质、展现思维过程,给考生搭就了展示的舞台、发挥的空间,致力于服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和现代化建设人才选拔。
重点考查逻辑推理素养,如新课标Ⅰ卷第7题以等数列为材料考查充要条件的推证,要求考生判别充分性和必要性,然后分别进行证明,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利用等数列的概念和特点进行推理论证。
新课标Ⅱ卷第11题,其本质是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性质判定方程系数之间的关系,题中函数经过求导以后,其既有极大值又有极小值的性质可以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正根。
全国乙卷理科第21题要求考生根据参数的性质进行分类推理讨论,考查了思维的条理性、严谨性。
深入考查直观想象素养。如全国甲卷理科第15题要求通过想象与简单计算确定球面与正方体棱的公共点的个数。全国乙卷理科第19题以几何体为依托,考查空间线面关系。
新课标Ⅱ卷第9题以多选题的形式考查圆锥的内容,题目全面考查基础,四个选项设问逐次递进,前面的选项为后面的选项提供了条件,各选项分别考查圆锥的不同性质,互相联系,重点突出。
扎实考查数算素养。要求考生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思路,求得运算结果。如新课标Ⅰ卷第17题以正弦定理、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解三角形等数学内容,考查数算素养。
新课标Ⅱ卷第10题设置了直线与抛物线相交的情境,通过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的联立考查计算能力。
创设自然真实情境,助力应用能力考查
高考数学全国卷在命制情境化试题过程中,在剪裁素材时,控制文字数量和阅读理解难度;在抽象数学问题时,设置合理的思维强度和抽象程度;在解决问题时,设置合适的运算过程和运算量,力求使情境化试题达到试题要求层次和考生认知水平的契合与贴切。
首先是现实生活情境。数学试题情境取材于学生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贴近学生实际,具有现实意义,具备研究价值。如全国甲卷理科第6题取材于滑冰和滑雪这两项典型的冰雪运动,具有时代气息,贴近考生,贴近生活,意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健体强身,全面发展。
全国甲卷理科第9题,以志愿者报名参加公益活动的情境考查排列组合内容,学生重视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次是科学研究情境。科学研究情境的设置不仅仅考查数学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而且考生树立理想信念,热爱科学,为我国事业的建设作出贡献。
如全国甲卷文、理科第19题研究臭氧环境对小白鼠生长的影响,将小白鼠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利用成对数据制成2×2列联表,进行性检验。新课标Ⅰ卷第10题利用对数函数研究噪声声压水平,通过对声压级的研究,全面考查了对数及其运算的基础知识。
新课标Ⅱ卷第19题,要求合理平衡漏诊率和误诊率,制定检测标准,试题情境既有现实意义,也能很好地体现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
后是劳动生产情境。如全国乙卷文、理科第17题取材于橡胶生产的实际情境,比较甲、乙两种工艺对橡胶产品伸缩率的处理效应,借助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利用样本平均数和方作为工具进行统计推断,考查考生应用所学的统计与概率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Ⅱ卷第12题以信号传输为情境考查二项分布及其应用,试题设计了两种传输方式:单次传输和三次传输,依次研究各种传输方式得到正确信号的概率,考查了对新概念、新知识的理解和探究能力。
今年高考数学全国卷难吗
关于今年高考数学全国卷难吗,相关内容如下:
今年高考数学全国卷难度因素复杂,无法简单地给出一个准确的评价。
1.题型与考点分布
今年高考数学全国卷的题型和考点分布可能与往年有所不同。它可能包含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各种类型的题目,并涉及到代数、几何、概率统计、函数、数列等多个数学知识领域。难度可能因题型和考点的不同而有所异。
2.难度与命题趋势
高考数学试题的命题趋势是逐年趋于稳定并注重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今年的数学全国卷可能延续了这一趋势,注重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可能在能够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注重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与备考参考
难度的评价也与学生的教学程度和备考情况有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甚至不同班级的教学进度和内容可能会有所异,学生的备考情况也因个体异而不同。因此,在评价今年高考数学全国卷的难度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4.难度的个体感受
难度是一个主观评价,每个人对题目的理解和解答能力不同,对难度的感受也会有所异。对某些学生来说,今年的数学全国卷可能相对容易,而对其他学生来说可能会觉得较为困难。因此,难度的评价也应考虑到个体异和主观感受。
总结:今年高考数学全国卷的难度因素复杂,无法简单地给出一个准确的评价。难度与题型、考点分布、命题趋势、教学备考情况以及个体感受等多个方面相关。
针对高考数学,学生应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并加强对各类题型和考点的备考。备考过程中,要根据个人情况和教师的指导,科学合理地进行复习和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新高考命题特点及趋势
新高考命题特点及趋势如下:
一、、科技、时政和文化紧密围绕热点。
考生需要关注重点支持和发展的科技领域。包括:航空航天工程、电子信息、5G 通信、量子计算、新能源、纳米芯片、生物与新医学、自动化、碳中和等。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四门科目更将围绕重大的科技前沿和科技成就设题。
考生需要关注时政热点与重大历史。包括:共同富裕、十四五规划、抗疫经验、世界格局、航天技术、报告等重大问题。尤其是语文、历史、地理和四门科目更可能以重大问题为材料素材或题设情境。
考生需要关注中华文明与文化。在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中,各个学科的命题情境都在不断凸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尤其是文史类科目将会持续紧密围绕文化自信进行命题。
二、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考查进一步加强。
未来高考试卷将会延续 2023年的高考命题思路,加强对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三位一体的整体性考查,并从多角度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总结归纳、演绎推理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等能力,具体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高水平阅读与表达。
未来的高考题中,材料信息量、图标内容、数据体量会不断增加,应用类场景会大量出现,考查考生材料阅读理解、知识获取、信息整理与加工、写作表达等能力。
(2)理证分析。
考查学生以已有的信息和条件为基础,通过逻辑分析、思维建模、推理证明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进一步考查学生在面对各种复杂问题时思考、敢于质疑,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证分析。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对问题情境的分析,运用实证数据分析问题和本质的内在联系,进一步考查学生能够运用综合能力,对各类情境中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实施调研、探究或实验活动的能力。
(4)创新性思维能力。
考查学生运用开放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应对问题,并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设想,甚至多种合理的解题方案的能力。
(5)跨学科知识。
要求学生在应对跨学科的问题时,能够合理运用各种相关的知识,综合、准确地表达观点。理科试卷还会要求展示正确的解题过程和中间,实验题还需写出正确的实验思路和报告等。
三、新高考题目情境设计越发新颖。
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中情境题的设计规律,未来高考试题将进一步加大情境设题的创新性、开放性和综合性。具体而言,新高考试卷会呈现以下特征:
(1)题目涉及的领域增多,包括生产生活、科学与科技、时政热点、民生等各个领域,题目的考查方向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题目的文本体量和范围进一步增大,与文本相关联的信息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2)科学与科技领域的题目更加靠近前沿,信息维度更加广阔,题干中除了直接提供的信息和知识外,还隐藏更多间接信息、数据和结论。题目可以包含近些年主要的科研成果和应用,要求考生不只是熟悉书本上的知识,还需要通过提取关键信息和数据,运用综合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
(3)图文信息和数据表格的考查难度增加,各学科的知识与能力并行考查。图文和数据是各个学科试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考试中图文信息的增加意味着信息量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增加,同时更多信息会被隐藏。题目还会呈现跨学科的图书和数据展示,要求考生理解题干情境的设置,快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然后通过建构合理的思路和模型展示解答过程。
总的来说,各学科考查的重点是要求学生在设计新颖的情境下,运用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经由思维活动而不是回忆学科知识去解决专业的学科问题,这是未来新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
2023年高考出题方向是什么 有哪些变化
2023年高考出题方向提前曝光,下面带大家一起从2022高考看2023趋势,包含语数外等全科目命题趋势。
2023高考出题方向是什么 规律一:全部考创新
全国甲卷情景独创是创新,可以是艺术创新,也可以是科技创新;全国乙卷“跨越,再跨越”强调科技创新,强调体育创新,创新才能实现持久跨越;新高考Ⅰ卷“本手、妙手、俗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妙手需要创新;新高考Ⅱ卷“选择·创造·未来”,选择创新,创造未来。 所以2023高考备考创新,仍然适用。
规律二:文化情景创设,青年主角创设
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为材料背景,创设情景。青年如何理解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的当代价值,青年如何发扬先进文化。备考青年视角,关联文化情景,是近几年高考热点,也是2023年高考备考热点。 所以2023年高考备考青年视野,仍然有较高价值。
规律三:勇担重任
担当,青年融入民族复兴,小我融入大我是高考命题重点。全国甲卷青年思考如何融入时代,直接使用,借鉴化用,情景创造,联系时代热点,思考问题,实现价值;全国乙卷,青年在时代跨越中跨越,在时代再跨越中担当;新高考Ⅰ卷“本手、妙手、俗手”,青年强调本手,实现妙手,在时代中创造价值;新高考Ⅱ卷“选择·创造·未来”,青年选择担当,奋斗创新,实现民族复兴。时代与青年关系是热点,青年实现价值是重点。 所以2023年高考备考“青年与时代”,仍然有很强烈的针对性。
2023高考各科目变化趋势是什么 1.2022语文高考命题变化
(1)减少刷题受益,重视阅读,重视读写结合。
17-19题选择题变为主观题,过去机械刷题提高分数变为重视阅读提高能力提高成绩。对成语客观题变为主观题,大家有不同意见。有老师认为这样变化,不,不利于高考改卷,也不利于体现试卷客观公正。有老师认为这样变化,有利于避免机械刷题,有利于培养阅读习惯。
(2)重视基础,重视教材,重视内外关联。
诗歌鉴赏,重视与教材比较,体现群文思想;文言文阅读重视实词考查,强调与教材关联。大家一致认为,诗歌鉴赏侧重于关联教材与阅读。诗歌鉴赏没有注释,但典故与教材关联,与《史记》整本书阅读关联。例如:“长安在日边”关联教材《滕王阁序》“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昌亭旅食年”关联《史记》整本书阅读“淮阴侯”典故。如果不读书,可能诗歌就读不懂,如果不重视教材,诗歌习题就做不对。
(3)四套试卷一体化,不要新高考只做新高考习题,老高考只做老高考习题。
2022年全国甲卷就用了新高考命题形式,文学类文本阅读就就采用了群文阅读模式。
2. 2022数学高考命题变化
新高考I卷数学,紧密联系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实际,坚持开放创新,同时非常强调加强基础性和考察学生解决能力。数学科目在高考题的设计上具有新颖和综合性等特点,采用的背景资料、提问方式等都较为新颖,题目和紧靠生活、生产发展,强调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从2022年全国卷题目中也不难看出,出题人非常强调对数学思考和创新意识,对思维的品质、思维的灵活性及关键能力考察在真题中都能看得出来,同时也是味蕾增强试题的选拔性。
3. 其他科目
物理: 深化基础性,减少“机械刷题”。注重对高中物理核心、主干内容的考查,不偏不怪,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应教尽教。同时,试题注重考查一些通用性的物理方法,减少“机械刷题”现象。例如全国甲卷第18题设计带电粒子从静止开始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要求学生深刻把握电场力、洛仑兹力以及两者做功的特点。
: 2022年高考思想学科试题突出强“基”固“本”考查要求,发挥“以考促学”积极导向作用,助力落实“双减”政策目标。
化学: 试题命制注重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合理选取情境,增强与环境保护、医卫生、能源材料等方面的联系。
2023年高考数学有多选题吗
2023年高考数学有多选题吗:新高考数学共4道多选题,评分标准是每题满分5分,全部选对得5分,部分选对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高考数学总分一般是150分,考试内容包括函数、数列、不等式、解析几何、向量等,题型主要有填空题、解析题。
高考数学120分钟怎么答题
1.用好考前五分钟
高考开考的前5分钟考生会拿到数学卷子,但不可以作答。不过,这5分钟也很重要。
一种方法是先用5分钟浏览选做数学题,确定选择极坐标或者不等式,开考先做选做,拿到10分心里就不慌了,这样也避免到后没有时间做选做题。
第二种方法是先把简单的前两个题在脑海中做出来,开考就直接拿10分。
2.控制好时间
高考数学总共是120分钟,平均每道选填的时间是3分钟,容易的题争取一分钟出,争取在50分钟左右内拿下这80分,并且要求一遍准,不要在个别小题上花费大量时间。
同时,小题还要注意多种方法结合,比如数形结合、特值(含特殊值、特殊位置、特殊图形)、排除、验证、转化、分析、估算等方法,一旦思路清晰,就迅速作答。
高考不在一道题上纠缠,可以先做好标记,或者用特值等方法先得到一个,后面有时间再攻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