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加尼克效应 齐加尼克效应案例
大家好我是小怡,齐加尼克效应,关于齐加尼克效应案例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齐加尼克效应 齐加尼克效应案例
齐加尼克效应 齐加尼克效应案例
1、齐加尼克效应——不要一直活在压力下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自愿参加实验的人员分成A、B两组,并要求他们去完成20项工作任务。
2、在完成任务期间,齐加尼克对A组进行干预,以至于他们最终不能完成任务;而B组则被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期间没有任何干扰。
3、一个小时之后,齐加尼克对这两组人员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两组参加实验的人员在一开始接受任务的时候,都显得很紧张,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这种紧张状态一直在持续。
4、而实验结束后,A组的紧张状态依然存在;B组的紧张情绪则随着工作的完成而渐渐消失不见。
5、齐加尼克效应根据实验的结果,齐加尼克总结出:人们在接受一项任务的时候,多半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紧张心理,只有当任务完成时才会消失,而若任务未完成,这种紧张情绪则将持续。
6、这种现象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
7、现代,白领阶层的脑力劳动者在高度紧张的工作节奏下,心理压力也在逐渐加重,那种持续而不间断的以思维活动为主、不受任何时间和空间控制的大脑运转工作,更容易导致紧张的压力长期持续。
8、我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多半不会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一项任务,再全身心从事另外的工作。
9、多数情况下,都是好几项“任务”叠加在一起,比如你明明已经上班了,而大脑中还在思考着家里的那台制热器怎么无缘无故出现故障的问题,或者你明明已经下班了,却还在想着一个星期之后即将要上交的工作报告等。
10、我们的压力其实来源于我们自身,因为我们允许那些事情时刻出现在大脑中,并加大精神压力。
11、1888年美国第23届竞选,候选人之一本杰明·哈理森的主要票仓在印第安纳州。
12、当日,他很平静地等待着结果的到来,晚上11点竞选结果公布,一个好友打电话向本杰明·哈理森表示祝贺,却被家人告知,他早已上床休息了。
13、第二天,朋友找到他并询问他为何睡觉如此早,他解释说:“熬夜等待并不会改变结果,如我有幸当选,那前面的路还很长。
14、因此不论怎样,休息好是最明智的选择。
15、”是的,休息是最明智的选择。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