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卑未敢忘忧国,可以用来赞美鲁迅吗?
位卑未敢忘忧国可以用来赞美鲁迅吗
位卑未敢忘忧国可以用来赞美鲁迅。
位卑未敢忘忧国,可以用来赞美鲁迅吗?
位卑未敢忘忧国,可以用来赞美鲁迅吗?
1、位卑未敢忘忧国,语出陆游《病起书怀》诗:"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位卑:地位低微。职位、地位虽然卑微,但也不敢忘记忧念国事。诗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感。
2、《病起书怀》全文为:"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这句话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它的主旨就是热爱祖国,它总结了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与的血肉关系。
3、鲁迅,我国文学家、思想家、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先生忧国忧民,对陈旧的封建主义进行了强烈的批判,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为拯救作出重大贡献,因此,位卑未敢忘忧国可以用来赞美鲁迅。
位卑未敢忘忧国读音是什么?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读音是:wèi bēi wèi gǎn wàng yōu guó。
位卑未敢忘忧国,语出陆游《病起书怀》:“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这句话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它的主旨就是热爱祖国,它总结了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与的血肉关系。
作者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刘克庄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颔联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是全诗的亮点,也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它是诗人的自我勉励,也是诗人一生的写照。清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陆游的这一句意思一样,其中饱含的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颔联下句意思是说,一个人的是非功过盖棺方能定论。言语间有不甘,有期盼,有郁愤。而这些复杂的感情,都是以为诗人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
在《书愤》一诗中:
诗人写到“出师一表真名世”。这首诗的尾联再次祭出《出师表》:“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更”,说明同样的场景不止一次出现。
诗人以“受命于危难”的诸葛亮自况,希望能为北定中原出力。反复提及《出师表》,也是借刘备与诸葛亮的故事抒发胸中沟壑。刘备三顾茅庐,延请诸葛亮出山,当朝者却不能慧眼识英雄,致使诗人怀才不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