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五十六式太极剑剑谱

人在江湖 2004-4-20 05:48

56一式杨t太极剑第39节 杨氏太极剑56式带口令演练视频56一式杨t太极剑第39节 杨氏太极剑56式带口令演练视频


56一式杨t太极剑第39节 杨氏太极剑56式带口令演练视频


56一式杨t太极剑第39节 杨氏太极剑56式带口令演练视频


太极拳套路(转贴)

一、24式简化太极拳

一、起势

二、左右野马分鬃

三、白鹤亮翅

四、左右搂膝拗步

五、手挥琵琶

六、左右倒卷肱

七、左拦雀尾

八、右拦雀尾

九、单鞭

十、云手

十一、单鞭

十二、高探马

十三、右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

十五、转身左蹬脚

十六、左下势

十七、右下势

十八、左右穿梭

十九、海底针

二十、闪通臂

二十一、转身搬拦捶

二十二、如封似闭

二十三、十字手

二十四、收势

人在江湖 2004-4-20 05:49

二、陈式老架一路太极拳谱

式 预备式 第二式 金刚捣碓 第三式 懒扎衣 第四式 六封四闭 第五式 单鞭

第六式 金刚捣碓 第七式 白鹤亮翅 第八式 斜行 第九式 搂膝

第十式 上三步 第十一式 斜行 第十二式 搂膝 第十三式 上三步

第十四式 掩手肱拳 第十五式 金刚捣碓 第十六式 撇身捶 第十七式 青龙出水

第十八式 双推手 第十九式 肘底看拳 第二十式 倒卷肱

第二十一式 白鹤亮翅 第二十二式 斜行 第二十三式 闪通背

第二十四式 掩手肱拳 第二十五式 六封四闭 第二十六式 单鞭

第二十七式 运手 第二十八式 高探马 第二十九式 右擦脚

第三十式 左擦脚 第三十一式 左蹬一根 第三十二式 上三步

第三十三式 神仙一把抓 第三十四式 踢二起 第三十五式 护心拳

第三十六式 旋风脚 第三十七式 右蹬一根 第三十八式 掩手肱拳

第三十九式 小擒打 第四十式 抱头推山

第四十一式 六封四闭 第四十二式 单鞭 第四十三式 前招 第四十四式 后招

第四十五式 野马分鬃 第四十六式 六封四闭 第四十七式 单鞭 第四十八式 玉女穿梭

第四十九式 懒扎衣 第五十式 六封四闭 第五十一式 单鞭 第五十二式 运手

第五十三式 双摆莲 第五十四式 跌岔 第五十五式 金鸡 第五十六式 倒卷肱

第五十七式 白鹤亮翅 第五十八式 斜行 第五十九式 闪通背 第六十式 掩手肱拳

第六十一式 六封四闭 第六十二式 单鞭 第六十三式 运手 第六十四式 高探马

第六十五式 十字脚 第六十六式 指裆捶 第六十七式 猿猴献果 第六十八式 单鞭

第六十九式 雀地龙 第七十式 上步七星 第七十一式 下步跨肱 第七十二式 双摆莲

第七十三式 当头炮 第七十四式 金刚捣碓 第七十五式 收式

人在江湖 2004-4-20 05:50

三、陈式老架二路太极拳谱

式 预备式 第二式 金刚捣碓 第三式 懒扎衣 第四式 六封四闭 第五式 单鞭

第六式 护心拳 第七式 斜行 第八式 回头金刚捣碓 第九式 撇身拳 第十式 指裆

第十一式 斩手 第十二式 翻花舞袖 第十三式 掩手肱拳 第十四式 腰拦肘

第十五式 大肱拳小肱拳 第十六式 玉女穿梭 第十七式 倒骑龙 第十八式 掩手肱拳

第十九式 里变里变 第二十式 兽头式

第二十一式 披架子 第二十二式 翻花舞袖 第二式 掩手肱拳 第二十四式 伏虎

第二十五式 抹眉肱 第二十六式 黄龙三搅水 第二十七式 左冲 第二十八式 右冲

第二十九式 掩手肱拳 第三十式 扫堂腿 第三十一式 掩手肱拳 第三十二式 全炮捶

第三十三式 掩手肱拳 第三十四式 捣叉捣叉 第三十五式 左二肱右二肱

第三十六式 回头当门炮 第三十七式 窝底大捉炮 第三十八式 腰拦肘

第三十九式 顺拦肘 第四十式 窝底炮

第四十一式 回头井栏直入 第四十二式 金刚捣碓 第四十三式 收式

人在江湖 2004-4-20 05:50

四、太极剑法

太极剑法

微明先生言:“太极剑之姿势,均以太极拳之姿势为基础。

其非太极拳之姿势,亦有名为太极剑者,则余不敢知也”。

单练(澄甫先生传)为体,对剑(景林将军传)为用,其法虚灵

超脱,凝神敛气,归于自然。下为太极剑名称,共53式:

太极起势 乌龙摆尾 射雁式剑

三环套月 风卷荷叶 白猿献果

大魁星式 狮子摇头 凤凰展翅

燕子抄水 虎抱头式 左右跨拦

左右拦扫 野马跳涧 射雁式剑

小魁星式 翻身勒马 白猿献果

燕子入巢 上步指南 左右落花

灵猫捕鼠 迎风拂尘 玉女穿梭

蜻蜓点水 顺水推舟 白虎摇尾

黄蜂入洞 流星赶月 虎抱头式

左旋风式 挑廉式剑 乌龙绞柱

小魁星式 左右车轮 仙人指路

右旋风式 大鹏展翅 风扫梅花

等鱼式剑 海底捞月 虎抱头式

拨草寻蛇 怀中抱月 指南针式

怀中抱月 夜叉探海 抱剑归原

宿鸟投林 犀牛望月

人在江湖 2004-4-20 05:51

五、陈式太极刀谱

陈式太极刀36式

1、起式 2、护心刀 3、青龙出水

4、风卷残云 5、白云盖顶 6、黑虎搜山

7、苏秦背剑 8、金鸡 9、迎风斩草

10、腰斩白蛇 11、日套三环 12、拨云望日

13、左右拨草寻蛇 14、青龙出水 15、风卷残云

16、燕别金翅 17、夜叉探海 18、翻身砍

19、回身再砍 20、黄龙三搅水 21、双震脚

22、玉女穿梭 23、腰斩白蛇 24、野战八方

25、撩阴刀 26、白蛇吐信 27、护心刀

28、白鹤亮翅穿心掌 29、反背刀 30、金鸡

31、披身斜挂 32、横扫千军 33、开合式

34、夜叉探海 35、白猿献果 36、怀中抱月

收势

人在江湖 2004-4-20 05:52

六、陈式太极剑谱

陈 式 太 极 剑 谱

(马来旺老师传授)

红灯指路

1. 叶底藏花 19. 右车轮 37. 右截腕

2. 大魁星 20. 倒转肱 38. 横扫千军

3. 夜叉探海 21. 野马跳涧 39. 金针倒挂

4. 青龙出水 22. 白蛇吐信 40. 退步点剑

5. 左右护膝 23. 二龙戏珠 41. 白猿献果

6. 闭门式 24. 虚步亮剑 42. 左落花

7. 青龙出水 25. 上打斜刺 43. 右落花

8. 转身劈剑 26. 黑熊翻臂 44. 上下斜刺

9. 回身剑 27. 燕子衔泥 45. 斜飞式

10. 斜飞式 28. 回身点剑 46. 海底捞月

11. 凤凰展翅 29. 鹰熊斗智 47. 夜叉探海

12. 金鸡点头 30. 燕子衔泥 48. 犀牛望月

13. 拨草寻蛇 31. 灵猫扑鼠 49. 劲风偃草

14. 夜叉探海 32. 燕子三抄水 50. 斜飞式

15. 盖拦式 33. 金鸡抖翎 51. 探身剑

16. 古树盘根 34. 左托千斤 52. 鹞子翻身

17. 饿食 35. 右托千斤 53. 黄龙出洞

18. 左车轮 36. 左截腕 54. 磨盘剑

谁有五十四式太极剑剑谱

杨氏太极剑剑谱

1、起式 2、预备式 3、三环套月 4、大魁星式 5、燕子抄水 6、左右栏扫式

7、小魁星 8、燕子入巢 9、灵猫捕鼠 10、凤凰抬头 11、黄蜂入洞 12、凤凰右展翅

13、小魁星 14、凤凰左展翅 15、等鱼式 16、右左龙行式(3) 17、怀中抱月

18、宿鸟投林 19、乌龙摆尾20、青龙出水 21、风卷荷叶 22、左右狮子摇头 (2)

23、虎抱头 24、野马跳涧 25、勒马式 26、指南针 27、左右迎风掸尘(3)

28、顺水推舟 29、流星赶月 30、天马飞报 31、挑帘式 32、 左右车轮(2)

33、燕子衔泥 34、大鹏展翅 35、海底捞月 36、哪吒探海 37、犀牛望月

38、射雁式 39、青龙现爪 40、凤凰双展翅 41、左右跨拦(2) 42、射雁式

43、白袁献果 44、左右落花式(5) 45、玉女穿梭 46、白虎搅尾 47、虎抱头

48、鱼跳龙门 49、左右乌龙搅柱(2) 50、仙人指路 51、朝天一柱香

52、风扫梅花 53、牙笏式 54、抱剑归原

杨氏太极剑的杨式太极剑

剑是我国古代主要兵器之一,被誉为“百兵之君”,“短兵。”其动作轻快潇洒,富有韵律,不但可用于防身自卫,文人雅士还喜欢以舞剑作为锻炼身体、陶冶情、借剑抒情的手段,王公贵族则以佩剑的档次作为身份的标志。剑也被古人作为一种求神祭天的法器和斩妖驱邪的珍宝。

杨氏太极剑的介绍

传统杨式太极剑套路共55式,十三种剑法,属内家剑法,内家剑法的特点是剑走轻灵,尚巧轻,以静御动,后发先至,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太极剑套路结构正是以此为原则,剑法细腻,结构严谨,演练起来轻柔和缓,舒展优美,攻防结合,精气神合而为一.故在练剑过程中要求剑法分明,剑式准确清楚,动作整洁,形象逼真.通过经久练习,自然达到用剑之妙. 太极剑运动在强身健体.陶冶性情等方面都有着良好的作用.太极剑运动显示了的魅力和价值

杨式太极剑五十六式剑谱动作分解

杨式56式太极剑

01、起势(弓步前指):

左脚分开半步 两手前举 曲蹲 收脚 抱剑 转身上步 弓步 前挤 坐腿 收剑 再推按出去 坐腿向左 转身摆剑 再坐回去收脚上步 弓步前指 方向转为正东.

02、三环套月(丁步点剑):

上步 穿剑 坐步 转体 展臂 再上步 接剑 剑交到右手 丁步前点。

03、大魁星式(反刺):

向后撤步 挂剑 收脚 收剑 反刺 前指 转向正东。

04、蜻蜓点水(提膝点剑):

转身向下方点剑 偏。

05、燕子抄水(仆步横扫):

向侧后方落步 剑指反穿 转腰仆步 向前弓步扫剑。

06、左右拦扫(左右平带):

收剑上步 弓步向右平带 收脚收剑 上步送剑 弓步向左平带 左右再各重复一次 。

07、小魁星式(虚步撩剑):

转腰 收脚 绕剑 上步 绕剑 虚步撩剑 前指 方向正东偏南30度。

08、燕子入巢(仆步穿剑):

退步转身 仆步穿剑 。

09、虎抱头(虚步捧剑):

重心前移 两手合抱虚步 捧剑 方向斜向西北。

10、灵猫捕鼠(跳步下刺):

蹬脚刺剑 跳步 弓步下刺 西偏北。

11、黄蜂入洞(转身下刺):

坐腿收剑 扣脚转身 弓步下刺。

12、凤凰双展翅(回身平斩):

合剑 转身 侧弓步 平斩 收脚收剑 再平斩。

13、小魁星 (虚步撩剑):

收脚 转腰 绕剑 上步绕剑 虚步 前指 。

14、太公等鱼(虚步反刺):

退步穿剑指 转身 挂剑 虚步 反刺 方向转向正东。

15、拔草寻蛇(左右下截):

上步 弓步 下截 收脚收剑 上步 前进 弓步 下截 左右再重复一次 (弓步走“之”字形 截剑沿中轴线绕一小弧)。

16、哪吒探海(抡劈):

转身 绕剑 抡摆 下劈剑 劈剑方向正东。

17、怀中抱月(退步回抽):

退步 抽剑 虚步 抱于怀中。

18、宿鸟投林(上刺):

转身 上刺。

19、乌龙摆尾(撤步平斩):

退步 左摆剑 并步 右摆剑 退步 向前平刺 刺剑方向正南。

20、青龙出水(左弓步刺):

转身 绕剑 收剑 斜前方上步 平刺 刺剑东北方向。

21、风卷荷叶(转身斜带):

坐腿 扣脚 转身收剑 上步送剑 弓步向右平带 西偏北方向。

22、狮子摇头(缩身斜带):

收脚 收剑 退步送剑 丁步平带 重复丁步向右平带 再做一个丁步向左平带。

23、虎抱头 (提膝捧剑):

退步 分手 提膝 捧剑。

24、野马跳涧(跳步平刺):

落脚落剑 送剑 跳步 弓步平刺 正西方向。

25、悬崖勒马(仰身云斩):

收剑 云剑 向前平斩。

26、转身指南(并步平刺):

转身摆剑 并步收剑 上步平刺。

27、迎风掸尘(弓步拦剑):

转身举剑 上步绕剑 弓步前拦 第二个转身 撤步 绕剑 上步绕剑 弓步前拦 第三个转身 绕剑 上步 拦剑。

28、顺水推舟(进步反刺):

挂剑 坐步后刺 调剑 上步 反手前刺 正东方向。

29、流星赶月(反身回劈):

坐腿 扣脚 举剑 弓步 平劈 西北方向。

30、天马行空(歇步压剑):

转身摆剑 上步 歇步 压剑。

31、燕子衔泥(虚步点剑):

上步举剑 虚步前点 正南方向 。

32、挑帘式(架托):

向后退步 曲腿 转身 拉剑 向上托架。

33、左车轮剑(弓步挂劈):

落脚 转腰 挂剑 上步劈剑 。

34、右车轮剑(虚步劈剑):

转腰 向后抡摆 举剑 虚步 前劈。

35、大鹏展翅(撤步反击):

合剑 提脚 撤步 分手平劈。

36、水中捞月(弓步撩剑):

收脚 沉剑 上步 再上步 弓步撩剑。

37、怀中捧月(提膝捧剑):

捧于怀中。

38、夜叉入海(下刺):

落脚 再 向前下刺剑。

39、犀牛望月(弓步回抽):

一是退步纵剑 二是坐腿抽剑 成一侧弓步。

40、射雁式(虚步回抽):

坐腿 抽剑 虚步 前指 东南方向。

41、青龙探爪(并步击剑):

活步 并步 平崩平击剑 。

42、凤凰展翅(回身平斩):

活剑 侧步 转身平斩 。

43、左右跨栏(盖步截剑):

向左盖步 按截 向右盖跳步 侧弓步按截。

44、射雁式 (虚步回抽):

转身向 丁步一点 撤步一抽 虚步一指。

45、白猿献果(并步上刺):

并步 向前上方平刺剑 。

46、流水落花(丁步回抽):

退步送剑 丁步后抽剑 再重复 退步 丁步后抽剑 退步送剑 丁步后抽剑。

47、玉女穿梭(转身下刺):

转身落脚 向东南方向弓步下刺。

48、斜飞式(弓步削剑):

合剑 转身 削剑。

49、白虎搅尾(弓步抡劈):

抡剑 收脚 弓步 前劈 正西方向。

50、鱼跳龙门(跳步上刺):

收脚 蹬刺 跳步 弓步上刺。

51、乌龙搅柱(转身撩剑):

收脚 绕剑 摆脚 转腰撩剑。

52、水中捞月(弓步撩剑):

上步绕剑 弓步前撩 。

53、仙人指路(丁步回抽):

丁步抽抱 。

54、风扫梅花(旋转平抹):

摆步横剑 扣脚转身 抹剑 退步 抹剑。

55、并步指南(并步平刺):

向前平刺 正南方向。

56、收势 (接剑还原):

接剑 上步 摆剑 并步 还原。

32式太极剑的练法及招式动作

在一些广场上、公园里都随处可见一些人在练习 太极拳 ,由于太极拳的广泛运用,现在很多人也喜欢练习太极剑、太极扇了。那么练习32式太极剑该怎样练习呢?下面就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32式太极剑的练法

首先:练太极剑身形要正确。练太极剑对身形要求与太极拳相似,如头正气平,松肩垂肘、腰骶中正安舒、两腿虚实分清等。

其次:运剑时要求动作连绵不断,势势相连,速度慢而不停。身躯与四肢运动要上下相随、前后相连、左右相顾,以腰之转动来带领全身动作,使上下肢体运动及剑的划动,均与腰动完全协调一致,令剑法、身法、步法达到和谐统一。

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上下肢运动要节节贯串

周而复始,即依脚(迈步)、腿(换重)、腰(转腰带上身动)、手(沉肩升降,肘臂屈伸、手腕开合转动显出剑法招式)顺序,循环而动,即可显出上下相随,前后相连之体态。

2、身体左右两侧动作要阴阳循环互变,方显出左右相顾,式式相连

在由下至上节节贯串地完成动作的同时,身体左右两侧,即握剑手与握剑诀指手应显出阴阳动静的相互交替,此起彼落,先后参地循环互换,互相配合,不宜一同动作,一齐停顿。如右手握剑向右击去,则剑先行,左手剑诀指从之;右手剑向左去,则剑诀指先行,而剑从之。当剑作前后、上下运动时,也是这个原则。如果是分势,则右剑、左指相分,剑为动为主,剑诀指相对为静为从。当剑取直线动作如劈、刺时,剑诀指运行自然是取弧线,思想意识上则以剑为主体,剑诀指处于从属地位,它带领剑行是为了出剑显招。对主从两者,在神态、劲力方面都要分出轻重。

3、练太极剑也和打太极拳一样,必须运用圆活劲力,不要用僵劲和指力

圆活之劲来源于腰的转动,以缓慢细腻的转腰运动带支上体移动,肩关节要松开沉得下,忌耸肩缩颈缩膊。肘关节要随腰动势作开合中有屈伸的灵活运动。持剑的手腕转动而圆活有劲。持剑运行时,剑与剑诀指的运动始终突出一个“圆”字,如无端的玉环运行路线处处,环环相连。特别是手臂的屈伸旋动,要突出螺旋缠丝的劲路。这样才会产生圆活连贯、运劲如抽丝的细致圆弧形运动,具有均匀、圆活、沾随之妙,显示出太极剑与其他剑术截然不同的内家剑特色。

要显均匀圆活之妙,除如上述要用腰转带动上身作弧形缠绕运动外,同时还应以腰转带动下肢形成圆形运动。不论脚步之进退和转换重心,均应以腰转带动下身,使腰部转动带动下肢自然地出现圆弧形变换重心,而不宜用腿脚蹬地面,直线地转换成弓步或坐步。使步形随腰转及剑势的运行而圆转变换,方显出上下浑然一体之圆活之妙,否则便会上圆下方,上下脱节,影响上下相随,协调一致。

4、练太极剑还要注意使动作过程速度均匀,还要忽快忽慢

如果在每一招式中都能做到上述各点,则自然会使演练速度虽慢而不停,运剑势势相连,绵绵不断,在均匀当中显得有规律、有节奏。此时,习练者在获得柔和圆活的身体锻炼效果外,还可使大脑入静、精神舒畅,调节心境情绪。较之练太极拳,另有一番情趣。

再者,练太极剑时还要注意保持头脑清静,全神贯注剑尖,意想气贯穿出剑尖之外延伸。此意念便可显露不一般的神采,即具有“精、气、神”中的“神”。此外,还可通过与有相当水平的对手练习对剑,使两把剑作圆形互相循环来往粘引运动,尤如太极推手那样,可以帮助形成粘引和攻防意识。由此逐步练成运剑如粘胶著漆的外在观感。两人对练可以由定步开展至走步、自由活步对练,逐步达到身剑合一,意到剑到的境界。就像练习郑多燕减肥舞一样,练习的时候需要全神贯注。

32式太极剑的招式动作

手眼身法步:

1.手型、剑指

1)剑指的正确姿势

①中食指伸直并拢,向手背方向翘曲。

②拇指压在无名指和小指的指甲上,撑圆。

2)剑指的作用

①领劲例,平带、拦剑、云剑等。

②催劲例,上刺、平带等。

③用剑指直接攻击对方。

④与剑配合协调,平衡动作。

手法

①一般从右胯经左胯至头上左侧前。

②护于手腕催劲。

③以腰带动剑指领劲。

④定式,剑指指向前方,剑指与手臂成一字、剑指于手腕、剑指置于头上左侧前。

眼法

①定式眼看前方或看剑尖、剑指。

②动作变化时随身体转动要做到精神贯注、势动神随、神态自然。

32式太极剑的练法相关 文章 :

1. 怎样练习32式太极剑的招式动作

2. 练习32式太极剑的动作要点

3. 32式太极剑容易发生的剑法问题

4. 练李德印32式太极剑的好处

5. 练习三十二式太极剑的要求

6. 练习32式太极剑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