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if函数计算应交个人所得税

1、在EXCEL中,打开【】后,如下图所示。

个人所得税计算函数 个人所得税计算函数公式个人所得税计算函数 个人所得税计算函数公式


个人所得税计算函数 个人所得税计算函数公式


2、在EXCEL中,打开【】后,选择【E2】单元格,如下图所示。 3、在EXCEL中,打开【】后,选择【E2】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公式【=IF(C2>5000,C2-D2,0)】,如下图所示。

4、在EXCEL中,打开【】后,选择【E2】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公式【=IF(C2>5000,C2-D2,0)】,按【ENTER】后,选择【E2:E12】单元格区域,如下图所示。 5、在EXCEL中,打开【】后,选择【E2】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公式【=IF(C2>5000,C2-D2,0)】,按【ENTER】后,选择【E2:E12】单元格区域,再按【CTRL+D】即可计算个人所得税中的应纳税所得额了,如下图所示。

利用if函数计算“应交个人所得税”列。

正确写法如下:

=IF(K3>35000,K30.3-2755,IF(K3>9000,K30.25-1005,IF(K3>4500,K30.2-555,IF(K3>1500,K30.1-105,IF(K3>0,K30.3,"")))))

如图所示:

IF函数:

IF函数一般是指Excel中的IF函数,根据指定的条件来判断其“真”(TRUE)、“”(FALSE),根据逻辑计算的真值,从而返回相应的内容。可以使用函数IF对数值和公式进行条件检测。

如果函数IF的参数包含数组(用于建立可生成多个结果或可对在行和列中排列的一组参数进行运算的单个公式。数组区域共用一个公式;数组常量是用作参数的一组常量),则在执行IF语句时,数组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将计算。

新个税的函数公式

新个税算法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注: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起征点和税率。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扩展资料:

征税对象分为3种

1、法定对象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境内居住而从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2、居民纳税义务人

在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3、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在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参考资料:

如果用IF函数计算出个人所得税

那个125什么的叫速算扣除数(根据累进税率算出来的),具体可参考下面:

设A1单元格是要计算税金的工资数,B1单元格为税率,C1单元格为扣除数,D1单元格为应交税金

税率的公式:=(IF(AND(A1>0,A1<=500),5%,IF(AND(A1>500,A1<=2000),10%,IF(AND(A1>2000,A1<=5000),15%,IF(AND(A1>5000,A1<=20000),20%,IF(AND(A1>20000,A1<=40000),25%,IF(AND(A1>40000,A1<=60000),30%,IF(AND(A1>60000,A1<=80000),35%,0)))))))+IF(AND(A1>80000,A1<=100000),40%,IF(A1>100000,45%,0)))

速算扣除数的公式:=IF(B1=5%,0,IF(B1=10%,25,IF(B1=15%,125,IF(B1=20%,375,IF(B1=25%,1375,IF(B1=30%,3375,IF(B1=35%,6375,IF(B1=40%,10375,0))))))))+IF(B1=45%,15375,0)

应交税金的公式:=round(A1B1-C1,2)

个人所得税税率计算公式

一、正面回答

个人所得税税率计算公式有

1、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纳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费用60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3、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额-费用5000元;

4、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每一纳税年度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

二、分析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其中,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上述四项所得,则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

三、个人所得税征税内容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这就是说,个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与任职、受雇有关,不管其单位的资金开支渠道或以、实物、有价证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课税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