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小故事 抗日英雄小故事200字左右
抗日英雄有哪些故事?
抗日英雄的故事:
抗日英雄小故事 抗日英雄小故事200字左右
抗日英雄小故事 抗日英雄小故事200字左右
1、杨靖宇
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2、狼牙山五壮士
五位英雄,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毅然决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在打光了的情况下,纵身跳下了万丈悬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3、黄继光
抗美援朝中,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激励和教育了几代人。他那奋不顾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为人们所景仰,他的英雄事迹为人们所传颂。
纪念抗日英雄的意义:
1、对于当代人有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的作用。今日生活是无数先烈不顾生命换来的,对教育后代和改善风气有正向的作用。
2、对于来说,奉献于祖国是很光荣的事情。有成就就会被尊敬、敬仰。对于个人是荣誉,是骄傲的资本,对于家庭是光荣,有政策会扶持先烈的后代。
3、抗日烈士纪念碑是给烈士家庭以宽慰,对于教化有促进作用。影响儿童和未成年人,和谐发展。
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1、赵一曼
赵一曼(1905年10月-1936年8月),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县白花镇人。员,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读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赵一曼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年8月被捕就义。
2、杨靖宇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派他担任东北反日总会的工作,后又派他担任哈尔滨市委任、满洲委员,不久又兼满洲军委。
1932年11月,以代表身份被派往南满,整顿各县组织、抗日游击队和义勇队,组建工农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和第三十七军海龙游击队,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
1933年秋,根据关于在东北建立下的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指示,以南满游击队和海龙游击队为基础,成立东北革命军军师,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
3、黄继光
1952年10月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第2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反击,必须在天亮前占领阵地,为整个反击战的胜利奠定基础。参谋长当即任命黄继光为6班班长。黄继光接受任务后,立即提上手雷,带领两名战士向敌军的火力点爬去。
黄继光的左臂被打穿,血流如柱,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仍然一步不停地向敌军火力点前进。在距敌军火力点八九米的时候,他举起右手将手雷接连投向敌军。
但由于火力点太大,只炸毁了半边,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地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反击部队的冲锋受到阻止。这时,黄继光再次负伤倒下。
4、海娃
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眼司令”和几个子兵。
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准备把它交给张连长。老赵把送信的任务交给了儿子海娃。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子,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拴在了“老头羊”的尾巴里,瞒过了子小队长。一路上海娃受尽了折磨。
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他把子带到了一条山路上,子的骡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机拼命往山上爬,愈爬愈远,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着疼拉开嗓子喊“叔叔……”就这样,海娃经过千辛万苦终于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5、赵尚志
1936年,赵尚志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第三军所属的9个师,在赵尚志的率领下,在半年多时间里就参加了大小百余次战斗,歼灭敌人一千多人。他统一指挥军事行动,统筹安排给养,培养和调配干部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开辟了汤原、木兰、巴彦、铁力等十余县为根据地。
在根据地里,建立了小型兵工厂、被服厂、仓库和军医院,还建立了军事干部学校,他担任。1936年8月间,他被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下辖七个师,全军约六千多人,活跃在松花江两岸二十多个县境内。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