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所有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华夏族奴隶制王朝。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年。

周朝各诸侯国历代国君列表 周朝的诸侯国有哪些周朝各诸侯国历代国君列表 周朝的诸侯国有哪些


周朝各诸侯国历代国君列表 周朝的诸侯国有哪些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和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3-5] 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营建东都成周洛邑。 [6] 其后周穆王又筑宫南郑, [6] 其后周懿王又迁都犬丘(今陕西咸阳)。公元前771年镐京陷落,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又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其中东周以“三家分晋”为,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在灭商之前,周部落因为遭到戎、狄等西北地区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下的平原定居下来。生活于渭河流域,被大商王朝册封为西伯(意即西部诸侯之长),是商朝的主要方伯之一,以姬为氏,周人嗣其姓”,周朝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周王则为“天下共主”。 [7-8] 周王朝继承了夏商两代,是古代奴隶制度的鼎盛王朝。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年。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和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 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营建东都成周洛邑。 其后周穆王又筑宫南郑, 其后周懿王又迁都犬丘(今陕西咸阳)。公元前771年镐京陷落,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史书又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其中东周以"三家分晋"为,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在灭商之前,周部落源自华夏民族,因为遭到戎、狄等西北地区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下的平原定居下来。生活于渭河流域,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以姬为氏,周人嗣其姓",语言为上古汉语,文字上仍采用古汉字,在民间记事仍以龟骨和牛骨刻字记事为主,王室则以新兴的锦帛等记事为主。周朝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周王则为"天下共主"。

周朝共有多少年?周朝是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分为“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传30代37王,共计存在约为7年。

周朝列表及:

1、周武王姬发,前1046年—前1043年在位,3年。

2、周成王姬诵前1042年—前1021年在位,22年。

周康王姬钊前1020年—前996年在位,25年。

周昭王姬瑕(?—公元前1002年)前995年—前997年在位,3年。

周穆王姬满前996年—前992年在位,5年。

周共王姬繄扈前922年—前900年在位,23年。

周懿王姬囏前899年—前892年在位,8年。

周孝王姬方(?—前886年)前892年—前886年在位,7年

周夷王姬燮前885年—前878年在位,8年。

周厉王姬胡(前877年—前841年)前858—前841年在位,18年。

周宣王姬静(靖)前828年—前782年在位,46年。

周幽王姬宫湦(前795年—前771年)前782年—前771年在位,11年。

周平王姬宜臼,(约前781——前720)前770年—前720年在位50年。

周桓王姬林,(?——前697年) 前719年—前697年在位23年。

周朝没有,嬴政是个

周朝历代国君分别是谁?

周:

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

西周

周文王姬昌

周武王姬发

周成王姬诵

周康王姬钊

周昭王姬瑕

周穆王姬满

周共王姬繄扈

周懿王姬囏

周孝王姬辟方

周夷王姬燮

周厉王姬胡

周宣王姬静

周幽王姬宫湦

东周

周平王姬宜臼

周桓王姬林

春秋

周庄王姬佗

周厘王姬胡齐

周惠王姬阆

周襄王姬郑

周顷王姬壬臣

周匡王姬班

周定王姬瑜

周简王姬夷

周灵王姬泄心

周景王姬贵

周悼王姬猛

周敬王姬匄

周元王姬仁

周贞定王姬介

周哀王姬去疾

周思王姬叔

周考王姬嵬

周威烈王姬午

战国

周安王姬骄

周烈王姬喜.

周显王姬扁

周慎靓王姬定

周赧王姬延

周惠王

请问西周时期,分封的71个诸侯国都叫什么名字啊?

据记载,周初分封了七十一国,姬姓之国共有五十三个,占了其中的绝大部分。而在姬姓之国中,属于文王诸子的有十六国;属于武王之子的有四国;属于周公后裔的有六国。这些封国大小不等,有的是畿内的采邑。它们广泛地分布在中原地区内,与众多的旧国错杂在一起,这就直接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

西周主要诸侯国

周武王姬发分封姬姓宗室子弟和功臣为列国诸侯,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者为附庸。其中姬姓子孙的封国多,有53个,这就是封诸侯建同姓的“封建”的由来。

分封的列国诸侯中的有:

鲁国---姬姓,侯爵。系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公姬旦,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功,乃封其长子伯禽于曲阜,以辅周室。

齐国---姜姓,侯爵。系炎帝裔孙伯益封地,今山东青州府。

燕国---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君奭。封国地为今幽州蓟县。

魏国---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毕公高。封国地为今河南开封府高密县。

管国---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鲜。封国地为今河南信阳县。

蔡国---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度。封国地为今河南汝宁府上蔡县。

曹国---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振铎。封国地为今济阳定陶县。

成国---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武。封国地为今山东兖州府汶上县。

霍国---姬姓,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处。封国地为今山西平阳府。

卫国---姬姓,侯爵。系王同母少弟,为康叔。封国地为今冀州。

滕国---姬姓,侯爵。系武王弟,曰姬叔绣。封国地为今山东章丘县。

晋国---姬姓,侯爵。系武王少子,曰姬唐叔虞。封于唐,后改为晋。封国地为今山西平阳府绛县东翼城。

吴国---姬姓,子爵。系周太王长子姬泰伯之后。封国地为今吴郡。

虞国---姬姓,公爵。系周太王次子姬仲雍之后。曰姬章已,为吴君,别封其为虞。封国地为今河东太阳县。

虢国---姬姓,公爵。系王季子虢仲,文王之弟。封国地为今陕县东南之虢城。

楚国---芈姓,子爵。系玄帝姬颛顼后裔。封国地为今丹阳南郡枝江。

许国---姜姓,男爵。系伯夷之后,曰文叔。封国地为今许州。

秦国---嬴姓,伯爵。系玄帝姬颛顼后裔。封国地为今陕西西安。

莒国---嬴姓,子爵。系少昊之后。封国地为今莒县。

纪国---姜姓,侯爵。系太公次子。封国地为今寿光市。

邾国---曹姓,子爵。系陆终第五子晏安之后。封国地为今山东邹县。

宋国---子姓,公爵。系商王帝乙之长庶子,曰微子启。封国地为今睢阳县。

杞国---姒姓,伯爵。系夏禹王之后。封国地为今开封府雍丘县。

陈国---妫姓,侯爵。系帝舜之后。封国地为今陈县。

蓟国---姬姓,侯爵。系帝尧之后裔。封国地为今顺天府。

宋(子姓)虢(姬姓)州(姜姓)虞(姬姓)

以上为公爵国

鲁(姬姓)申(姜姓)纪(姜姓)卫(姬姓)齐(姜姓)

杞(姒姓)陈(妫姓)蔡(姬姓)滕(姬姓)薛(任姓)息(姬姓)邢(姬姓)

邢为周公之后。二十四年《传》:“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

邓(曼姓)荀(姬姓)随(姬姓)南唐不见于《经》。黎

不见于《经》。

以上为侯爵国

郑(姬姓)郕(姬姓)芮(姬姓)曹(姬姓)谷,不知何姓。贾(姬姓) 不见于《经》。南燕(姞姓)滑(姬姓)

曲沃(姬姓)曲沃不见于《经》。秦(嬴姓)

秦为嬴姓,《传》屡称秦女“×。嬴”不赘

梁(嬴姓)北燕(姬姓)

以上为伯爵国

邾(曹姓)莒(己姓)楚(荆)(芈姓)巴(姬姓)小邾(郳)(曹姓)谭不知何姓。遂不知何姓。温(苏氏)徐(嬴姓)舒不知何姓 弦不知何姓 陆浑(允姓)鄫(姒姓) 须句(风姓)顿不知何姓 夔(芈姓)姜戎 姜戎自是姜姓。白狄 狄有白狄、赤狄,杨伯峻以为皆隗姓。沈 麇 郯(己姓)莱 不知何姓。伊雒之戎(雒戎)钟吾 不见于《经》。吴(姬姓) 越“姒”姓。潞 蛮戎(戎蛮)

无终无终为狄之一支。逼阳(妘姓) 舒鸠 舒之一支(参见“舒”)。胡(归姓)赖 肥 鼓 鄅

以上为子爵国

许(姜姓)宿(风姓)骊戎(姬)

向(姜姓)极 戴 魏(姬姓)黄 贰 轸 郧 绞 州 蓼 牟 葛(嬴姓)萧(子姓) 霍(姬姓)耿 阳 冀 江(嬴姓)刘 首封者王季子(刘康公)。甘 惠王子、襄王母弟王子带之后。苏(温)毛 毛为文王之后 詹 原 为文王之后。 罗(妘姓)绞

以上为男爵国及爵位不明者。道 柏 历 介

召(姬姓)为召公之后。钟离 巢 六(偃姓)蓼 逼阳(妘姓)

以上为见与<经><传>者,一百二十多个不见与<经><传>者估计还要有几百个

这里的国不一定是周王所封,即有少数民族国(如白狄、赤狄)也有诸侯国所封的。如曲沃是晋侯封的。萧是宋公封的。夔是楚子封的。

很多人认为鲁是公爵,理由是他是周公的封国。实际上鲁应该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是侯爵。伯禽的几个弟弟都有封地。分别是周、凡、蒋、邢、茅、胙、祭。只有周是公爵,在祁山之阳,周太王的故城,继承了周公。

到战国时只剩下约20多个。但又多了韩国(姬姓) ,赵国(赢姓) ,魏国(姬姓) 和中山国(姬姓)。小国多在淮河流域。想不通的是中山国是夏朝有易部落的后代,怎么会是姬姓?

国名太多,一些小诸侯及周之卿族可能未列上。

71个诸侯国是“齐国、周国、越国、奏国、赵国、卫国、魏国、韩国、楚国、鲁国、蔡国、晋国、赖国、吴国”等,姓名重复的51个,比如“秦国、楚国、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