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唐代]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译文 | 注释 | 赏析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唐代]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唐诗三百首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唐代]
唐诗三百首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唐代]
唐诗三百首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唐代]
唐诗三百首,爱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注释 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分曹:分组。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闹。鼓:指更鼓。应官:犹上班。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
赏析
首联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昨夜星辰昨夜风”是时间:夜幕低垂,星光闪烁,凉风习习。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萦绕着宁静浪漫的温馨气息。句中两个“昨夜”自对,回环往复,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概。“画楼西畔桂堂东”是地点:精美画楼的西畔,桂木厅堂的东边。诗人甚至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的环境来烘托。
在这样美妙的时刻、旖旎的环境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诗人只是独自在心中回味,我们则不由自主为诗中展示的风情打动了。
创作背景
所谓“无题”诗,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属于寓言,有人认为都是赋本事的。就李商隐的“无题”诗来看,似乎都是属于写艳情的,实有所指,只是不便说出而已。
赏析二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以曲折的笔墨写欢聚的时间和地点。首句写道:”昨夜星辰昨夜风.”意思是说,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这是写时间,也是写了环境。可以说,就是在星辰漫天的夜晚,突然有吹起了风。真可谓平静中的不平静。在艺术上,词人借助了反复(形成了句中对)手法,使“昨夜”反复出现,不但回环往复,强调了时间,而且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美。
接着写道:“画楼西畔桂堂东。”“画楼”和“桂堂”:在古代诗词中,往往借来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此代指富贵人家。意思是说,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这是讲的地点。可以说,诗人在此并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美好的环境——画楼西畔、桂堂之东——来烘托了聚会的地点。这样,不但为写人物营造了美好的环境,而且也展示了聚会的不同寻常。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的意思是什么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二首·其一》
解释:昨夜星辰昨夜风.”意思是说,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这是写时间,也是写了环境。可以说,就是在星辰漫天的夜晚,突然有吹起了风。真可谓平静中的不平静。在艺术上,词人借助了反复(形成了句中对)手法,使“昨夜”反复出现,不但回环往复,强调了时间,而且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美。
“画楼西畔桂堂东。”“画楼”和“桂堂”:在古代诗词中,往往借来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此代指富贵人家。意思是说,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这是讲的地点。可以说,诗人在此并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美好的环境——画楼西畔、桂堂之东——来烘托了聚会的地点。这样,不但为写人物营造了美好的环境,而且也展示了聚会的不同寻常。
赏析:诗人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夜幕低垂,星光闪烁,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渲染出宁静浪漫的温馨气息。
原文
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昨夜星辰昨夜风全诗解释
昨夜的解释(1).昨天夜里。 南朝 宋 鲍照 《上浔阳还都道中》 诗:“昨夜宿 南陵 ,今旦入 芦洲 。” 前蜀 毛文锡 《 醉花间 》 词 之一 :“昨夜雨 霏霏 ,临明寒一阵。” 巴金 《 探索 集·长崎的梦》 :“昨夜,我梦见我在 长崎 。” (2).日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 卷六:“ 夫人 与 郑恒 亲。 虽然 昨夜见许,未足取信。” 词语分解 昨的解释 昨 ó 今天的前一天,亦泛指过去:昨天。觉今是而昨非(感到现在这样是对的,过去是 错误 的)。 部首 :日; 夜的解释 夜 è 天黑的 时间 ,与“日”或“昼” 相对 :夜晚。 日日夜夜 。 夜阑 (夜将尽时)。夜盲。夜幕。夜宵。夜话。夜袭。夜行(妌 )。夜战。 日昼 部首:夕。
无题李商隐翻译及赏析
1、译文:昨夜的众星璀璨,凉风习习,酒筵设在画楼的西畔、厅堂的东面。身上虽然没有彩凤双翅比翼齐飞,内心却像灵犀一样,感情相通。隔着座位对饮春酒,酒暖身心。分组来行酒令,蜡灯分外红。可叹啊,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飘转的蓬蒿。2、赏析:全诗抒发了诗人与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的怀想和惆怅。
《无题》的全诗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赏析
首联“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由今宵的情景引发对昨夜的追忆,烘托出一种温馨旖旎,富于暗示性的环境气氛。颔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倾注了诗人强烈的向往倾慕之情和“身无彩凤双飞翼”的感慨。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将爱情间隔的怅惘与身世飘蓬的慨叹结合起来,不但扩大了诗的内涵,而且深化了诗的意蕴,使得这首无题诗,含有某种自伤身世的意味。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是一首七律诗。 原文: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注解:
1、画楼、桂堂:都是比喻富贵人家的屋舍。
2、灵犀:旧说犀牛有神异,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
3、送钩:也称藏钩。古代腊日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
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组。
5、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实指,只是借喻宴会时的热
闹。
6、鼓:指更鼓。
7、应官:犹上班。
8、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
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也隐含自伤飘零意。
解释: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是李商隐在追忆他和宋华阳的恋情仿佛就在昨天,想星辰璀璨美丽,像炎夏中的凉风拂面;画楼和桂堂是泛指(就是下文中他们在"玉阳山西峰的灵都观"中的地点的追忆);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指宋年青美丽,聪慧多情,与他一见钟情,两人双双坠入情网;都是对美好的恋情的回忆.
诗人:
李商隐一生,命运乖戾,怀才不遇,在时代的倾轧下,无法大声呐喊,于和困苦中,只能尝试去和自己对话,把自己不遇的悲哀写于幽怨之中,把自己的千千心结,尽藏在那呕心沥血的诗里。对爱的执着,虽造就了低回再三的震觫,但终究仍在自我的困境中徘徊。凝练的文字,间奏出凄美的音调;含蓄的语言,表达了深切的情感,不过却显现着一种残缺的美丽。但诗人那种热切的入世情怀,没落的时代感伤,注入瑰丽诗境的凄凉,都是字字血泪,当是无法磨灭的。
【韵译】:
昨夜那闪烁的星辰呀,
昨夜那温柔的风,
轻拂着画楼西畔桂堂乐.
我们虽无比翼双飞的翅膀如同彩凤,
却都有着一点灵犀心心相通,
藏钩游戏时你我虽然隔座,
春酒下肚,心里暖融融,
分队射覆时,蜡灯别样的红,
唉!可叹我听到鸣鼓,
不得不去官府应卯匆匆,
走马兰台,心似断蓬.
诗歌本身就是一种精练的、纯粹的、内悟的东西。
如果非要搞清楚个所以然,就浅白了。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歌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