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100 是什么书里的故事 讲高斯的

┊ 喜欢

好多的名人故事里有,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

高斯的故事1+2+3++100 高斯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高斯的故事1+2+3++100 高斯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高斯的故事1+2+3++100 高斯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高斯的故事1+2+3++100 高斯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高斯的故事1+2+3++100 高斯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老师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原来高斯已经算出来了。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的:把1加至100与100加至1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数蓝色的风学--从芝诺到庞加莱》,埃里克·坦普尔·贝尔(Eric Temple Bell)写的,其中有一章是写高斯.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关于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从一加到一百

1、高斯在很小的时候就有过人的才华,在他还不到三岁的时候,有一天他观看父亲在计算受他管辖的工人们的周薪。父亲在喃喃的计数,长叹的一声表示总算把钱算出来。父亲念出钱数,准备写下时,身边传来微小的声音:“爸爸!算错了,钱应该是这样”。父亲惊异地再算一次,果然小高斯讲的数是正确的,奇特的地方是没有人教过高斯怎么样计算,而小高斯平日靠观察,在大人不知不觉时,他自己学会了计算。

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捉这些学生处罚了。

2、高斯的数学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其实并不好,但当他发现神童高斯的时候心里很是欣慰,而且觉得自己懂的数学不多,教不了高斯更多东西了。并自掏腰包为高斯购买数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青年很有数学天赋,因此,导师对他寄予厚望,每天给他布置较难的数学题作为训练。正常情况下,青年总是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作业。学书籍。

3、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几何学家,大地测量学家,毕业于Carolinum学院(现布伦瑞克工业大学)。

数学家的小故事(100字以下)

首项=末项-(项数-1)公

高斯新浪网友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1+2+3+ ..... +99+100 = ?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至100排成一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 ..... +99+100

共有五十个101相加,,所以便得到等于 5050

从此以后高斯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他的聪明伶俐让他成为了数学天才

1+2+3+ ..... +97+98+99+100 =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 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与 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等于 <5050>

高斯的故事

七岁时高斯进了 St. Catherine小学。大约在十岁时,老师在算数课上出了一道难题:「把 1到 100的整数写下来,然后把它们加起来!」每当有时他们有如下的习惯:个做完的就把石板〔当时通行,写字用〕面朝下地放在老师的桌子上,第二个做完的就把石板摆在张石板上,就这样一个一个落起来。这个难题当然难不倒学过算数级数的人,但这些孩子才刚开始学算数呢!老师心想他可以休息一下了。但他错了,因为还不到几秒钟,高斯已经把石板放在讲桌上了,同时说道:「在这儿!」其他的学生把数字一个个加起来,额头都出了汗水,但高斯却静着,对老师投来的,轻蔑的、怀疑的眼光毫不在意。考完后,老师一张张地检查着石板。大部分都做错了,学生就吃了一顿鞭打。,高斯的石板被翻了过来,只见上面只有一个数字:5050(用不着说,这是正确的。)老师吃了一惊,高斯就解释他如何找到: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一共有50对和为 101的数目,所以是 50×101=5050。由此可见高斯找到了算术级数的对称性,然后就像求得一般算术级数合的过程一样,把数目一对对地凑在一起。

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有些事情,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我们往往能够做得更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无知者无畏。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高斯是由于高斯在数学、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物理学中的杰出研究成果,他被选为许多科学院和学术团体的成员。“数学”的称号是对他一生恰如其分的赞颂。一名数学家,他住在美国,他是一名数学王子

关于高斯的故事

1792年,高斯进入Braunschweig学院。这年,高斯十五岁。在那里,高斯开始对高等数学作研究。并且发现了二项式定理的一般形式、数论上的「二次互逆定理」、质数分布定理、及算术几何平均。

高斯的故事当时高斯上小学,老师在班上出了这样一道题,叫大家算。那个老师以为至少要20分钟以后才会有,正想休息一下,谁知还没坐稳高斯就说算出来了。

08:57回复(0)

拓展资料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 ,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并享有“数学王子”之称。

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有些事情,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我们往往能够做得更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无知者无畏。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目中,总会有那么几个你所敬仰的人。当然,我也不例外,在我的心目中,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高斯。每一个的数学家小时候总有一些小故事,现在,我想请大家与我一同分享这有趣的故事,好吗?

高斯七岁时进了 St. Catherine小学。大约在十岁时,老师在算数课上出了一道难题:「把 1到 100的整数写下来,然后把它们加起来!」每当有时他们有如下的习惯:个做完的就把石板〔当时通行,写字用〕面朝下地放在老师的桌子上,第二个做完的就把石板摆在张石板上,就这样一个一个落起来。这个难题当然难不倒学过算数级数的人,但这些孩子才刚开始学算数呢!老师心想他可以休息一下了。但他错了,因为还不到几秒钟,高斯已经把石板放在讲桌上了,同时说道:「在这儿!」其他的学生把数字一个个加起来,额头都出了汗水,但高斯却静着,对老师投来的,轻蔑的、怀疑的眼光毫不在意。考完后,老师一张张地检查着石板。大部分都做错了,学生就吃了一顿鞭打。,高斯的石板被翻了过来,只见上面只有一个数字:5050(用不着说,这是正确的。)老师吃了一惊,高斯就解释他如何找到: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一共有50对和为 101的数目,所以是 50×101=5050。由此可见高斯找到了算术级数的对称性,然后就像求得一般算术级数合的过程一样,把数目一对对地凑在一起,从而得到了。

1796年的一天,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很有数学天赋的19岁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三道数学题。

前两道题在两个小时内就顺利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另一张小纸条上: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一个正17边形。

他感到非常吃力。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这位青年绞尽脑汁,但他发现,自己学过的所有数学知识似乎对解开这道题都没有一个大雪天的夜晚,爱迪生的妈妈突然生病了,爸爸急忙找来医生。医生说:“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开刀做手术”。那时候只有油灯没有电灯,油灯的光线很暗,一不小心就会开错刀。爱迪生突然想起一个好办法,他把家里所有的油灯全都端了出来,再把一面镜子放在油灯的后面,让医生顺利的做完了手术。医生说:“孩子你是用你的智慧和聪明救了你的妈妈。”爱迪生拉着妈手说:“妈妈我要制造一个晚上的太阳,发生了很多的事情,爱动脑筋的爱迪生,长大后变成了发明家.任何帮助。

困难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他一边思索一边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寻求。

当窗口露出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完成了这道难题。

见到导师时,青年有些内疚和自责。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竟然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

导师请他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让他当着自己的面再做出一个正17边形。

原来,导师也一直想解开这道难题。那天,他是因为失误,才将写有这道题目的纸条交给了学生。

每当这位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可能永远也没有信心将它解出来。”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没错,他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听了我的两个小故事后,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是不是更加浓厚了呢?如果是的,希望大家人人都做高斯第二,好吗?我相信,天才是一分灵感与九十九滴汗水缔造的!

正在聚精会神地计算的牛顿,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老保姆回来以后问牛顿煮了鸡蛋没有,牛顿头也没抬地说:“煮了!”老太太掀开锅盖一看,惊呆了:锅里居然煮了一块怀表,鸡蛋却还在原地放着。原来牛顿忙于计算,胡乱把怀表扔到了锅里。

牛顿一人在家中的果园中,由于边走路边思考问题,无意间撞到园中的苹果树,这时一个苹果正好砸在牛顿的头上。牛顿突然从问题中醒悟过来,捡起了苹果,这时他又陷入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会落到地上,而不是飘上天空。最终牛顿提出一个最简单的现象产生的举世定律:万有引力。

高斯七岁时进了 St. Catherine小学。大约在十岁时,老师在算数课上出了一道难题:"把 1到 100的整数写下来,然後把它们加起来!"每当有时他们有如下的习惯:个做完的就把石板﹝当时通行,写字用﹞面朝下地放在老师的桌子上,第二个做完的就把石板摆在张石板上,就这样一个一个落起来。这个难题当然难不倒学过算数级数的人,但这些孩子才刚开始学算数呢!老师心想他可以休息一下了。但他错了,因为还不到几秒钟,高斯已经把石板放在讲桌上了,同时说道:「在这儿!」其他的学生把数字一个个加起来,额头都出了汗水,但高斯却静着,对老师投来的,轻蔑的、怀疑的眼光毫不在意。考完後,老师一张张地检查着石板。大部分都做错了,学生就吃了一顿鞭打。最後,高斯的石板被翻了过来,只见上面只有一个数字:5050(用不着说,这是正确的。)老师吃了一惊,高斯就解释他如何找到: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一共有50对和为 101的数目,所以是 50×101=5050。由此可见高斯找到了算术级数的对称性,然後就像求得一般算术级数合的过程一样,把数目一对对地凑在一起。

高斯在大学时期,他的导师见他十分喜爱数学,又有天分,便每天给他三张小纸条,有三道导师的题目,有一天,高斯做完了两道题目后,发现第三道题目很难,题曰:用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和一把圆规画出一个正十七边形。高斯冥思苦想了一夜,终于想出,第二天,他面对导师时很惭愧,但导师很吃惊,让高斯讲一讲,高斯一边讲,一边很快画出了一个正十七边形,导师用颤抖的语调说:你知道么?你解决的是一道两千年来的悬题啊!牛顿,阿基米德都没做出来,你却用一个晚上就做了出来,你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天才!”从此,高斯名声大噪,很久以后,他说“如果我当时知道是一道两千年未解的悬题,我恐怕也解不出来了。”

纯手打,望采纳

1、高斯是德国的大科学家,他最出名的故事就是在他10岁时,小学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难题:计算1+2+3+……+100=?

老师很吃惊,高斯解释道:因为1+100=101,2+99=101,3+98=101,……,49+52=101,50+51=101,而像这样的等于101的组合一共有50组,所以很快就可以求出:101×50=5050

高斯的故事

老师和助教去拜访高斯的父亲,要他让高斯接受更高的教育,但高斯的父亲认为儿子应该像他一样,作个泥水匠,而且也没有钱让高斯继续读书,的结论是--去找有钱有势的人当高斯的赞助人,虽然他们不知道要到哪里找。经过这次的访问,高斯免除了每天晚上织布的工作,每天和Bars讨论数学,但不久之后,Bars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高斯了。

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有些事提示音后按1键(按当地市话标准计费)欢迎批评指正有一次,有个妇女去买棉花,华罗庚正在算一个数学题,那个妇女说要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的华罗庚却没有听见,就把算的答了一遍,那个妇女尖叫起来:“怎么这么贵?”,这时的华罗庚才知道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那妇女便买了一包棉花走了。华罗庚正想坐下来继续算时,才发现草纸被妇女带走了。于是它不顾一切地去追,一个黄包师傅看见数学家华罗庚,便让他坐车,终于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可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妇女被这孩子感动了,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 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中气,回家后,又计算起来情,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我们往往能够做得更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无知者无畏。

大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事

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的方法。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以后便在数学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

高斯是德国数学家

,也是科学家,他和牛顿、阿基米德,被誉为有史以来的三大数学家。高斯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在历史上影响之大,

可以和阿排行榜基米德、牛顿、欧拉并列,有“数学王子”之称。

他幼年时就表现出超人的数学天才。1795年进入格丁根大学学习。第二年他就发现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图法。并给出可用尺规作出的正多边形的条件5月1日 13:24回复(0),解决了欧几里得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

高斯的数学研究几乎遍及所有领域,在数论、代数学、非欧几何、复变函数和微分几何等方面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还把数学应用于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磁学的研究,发明了最小二乘法原理。高理的数论研究

在《算术研究》(1801)中,这本书奠定了近代数论的基础,它不仅是数论方面的划时代之作,也是数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著作之一。高斯对代数学的重要贡献是证明了代数基本定理,他的存在性证明开创了数学研究的新途径。高斯在1816年左右就得到非欧几何的原理。他还深入研究复变函数,建立了一些基本概念发现了的柯西积分定理。他还发现椭圆函数的双周期性,但这些工作在他生前都没发表出来。1828年高斯出版了《关于曲面的一般研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空间曲面的微分几何学,并提出内蕴曲面理论。高斯的曲面理论后来由黎曼发展。

高斯一生共发表155篇论文,他对待学问十分严谨,只是把他自己认为是十分成熟的作品发表出来。其著作还有《地磁概念》和《论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引力和斥力的普遍定律》等。

1801年高斯有机会戏剧性地施展他的优势的计算技巧。那年的元旦,有一个后来被证认为小行星并被命名为谷神星的天体被发现当时它好像在向太阳靠近,天文学家虽然有40天的时间可以观察它,但还不能计算出它的轨道。高斯只作了3次观测就提出了一种计算轨道参数的方法,而且达到的度使得天文学家在1801年末和1802年初能够毫无困难地再确定谷神星的位置。高斯在这一计算方法中用到了他大约在1794年创造的最小二乘法(一种可从特定计算得到最小的方和中求出估值的方法在天文学中这一成就立即得到公认。他在《天体运动理论》中叙述的方法今天仍在使用,只要稍作修改就能适应现代计算机的要求。高斯在小行星“智神星”方面也获得类似的成功。

数学家高斯小时候发现1加到100的故事 100字以内

=50=101+101+101+ ..... +101+101101

大约在高斯十岁时,老师在算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师,是不是这样?”数课上出了一道难题:「把 1到 100的整数写下来,然后把它们加起来!」高斯的上只有一个数字:5050老师吃了一惊,高斯就解释他如何找到:1+100=101,2+99=101,3+98=101,……,49...

高斯的故事有哪些

高斯(Gaus=导师接过学生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是你自己做出来的吗?”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导师,回答道:“是我做的。但是,我花了整整一个通宵。”5050s

1777~1855)生于Brunswick,位于现在德国中北部。他的祖父是农民,父亲是泥水匠,母亲是一个石匠的女儿,有一个很聪明的弟弟,高斯这位舅舅,对小高斯很照顾,偶牛顿从事科学研究时非常专心,时常忘却生活中的小事。有一次,给牛顿做饭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就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说:“先生!我出去买东西,请您自己煮个鸡蛋吃吧,水已经在烧了!”而会给他一些指导,而父亲可以说是一名「大老粗」,认为只有力气能挣钱,学问这种劳什子对穷人是没有用的。

高斯很早就展现过人才华,三岁时就能指出父亲帐册上的错误。七岁时进了小学,在破旧的教室里上课,老师对学生并不好,常认为自己在穷乡僻壤教书是怀才不遇。高斯十岁时,老师考了那道的「从一加到一百」,终于发现了高斯的才华,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教高斯,就从汉堡买了一本较深的数学书给高斯读。同时,高斯和大他不多十岁的助教Bars变得很熟,而Bars的能力也比老师高得多,后来成为大学,他教了高斯更多更深的数学。

1788年高斯不顾父亲的反对进了高等学校。数学老师看了高斯的作业后就要他不必再上数学课,而他的拉丁文不久也凌驾全班之上。

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事?

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目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青年没有在意,像做前两道题一样开始做起来。然而,做着做着,青年感到越来越吃力。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见我每天的题目都做得很顺利,这次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这道题。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

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猢狲读书,真是大材小用。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青年很快做出了一上正17边形。导师激动地对他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桩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米德没有解决,牛顿也没有解决,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是一个真正的天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

“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的拿起一本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有些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

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了。

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是对的。”

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岁的小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

高斯3岁时便能够纠正他父亲的借债账目的事情,已经成为一个轶事流传至今。他曾说,他在麦仙翁堆上学高斯和阿基米德、牛顿、欧拉并列为世界四大数学家。一生成就极为丰硕,以他名字“高斯”命名的成果达110个,属数学家中之最。他对数论、代数、统计、分析、微分几何、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力学、静电学、天文学、矩阵理论和光学皆有贡献。会计算。能够在头脑中进行复杂的计算,是上帝赐予他一生的天赋。当高斯9岁时候,高斯用很短的时间计算出了小学老师布置的任务:对自然数从1到100的求和。当时,班上大多数人都是呆着的,有的睡着了,有的还在1+1=2,2+2=4这道题,老师也是乱出的,他一出完,高斯就算完了。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对50对构造成和101的数列求和为(1+100,2+99,3+98……),同时得到结果:5050。但是据更为精细的数学史载,高斯所解的并不止1加到100那么简单,而是81297+81495+......+100899(公198,项数100)的一个等数列。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

数学家高斯的小故事

▼┊打印┊

高斯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故事的手资料常来自高斯本人,因为他在晚年时总喜欢谈他小时后的事,我们也许会怀疑故事的真实性,但许多人都证实了他所谈的故事。

高斯的父亲作泥瓦厂的工头,每星期六他总是要发薪水给工人。在高斯三岁夏天时,有一次当他正要发薪水的时候,小高斯站了起来说:「爸爸,你弄错了。」然后他说了另外一个数目。原来三岁的小高斯趴在地板上,一直暗地里跟着计算该给谁多少工钱。重算的结果证明小高斯是对的,这把站在那里的大人都吓的目瞪口呆。

高斯常常带笑说,他在学讲话之前就已经学会计算了,还常说他问了大人字母如何发音后,就自己学着读起书来。

苏步青9岁的时候,由一个山沟沟里的放牛娃到县城读书,一连三个学期成绩都是班上倒数,同学老师都说他是笨蛋。一位陈老师却对他说:“我看你这孩子挺聪明,一点也不笨啊,只要努力,一定能考。”从那以后他读书别人念一遍他念三遍,别人做习题做10道他就做30道,学校放了,他在家里放牛,但是骑在牛背上仍然用功读书。一年过去了,他竟得了全班名。

华罗庚上初二那年,有一天,数学老师给他们出了一道有趣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老师的话音未落,一个带着乡土气息的男同学应声答道:“老师,是23!”全班同学“刷”地把眼光集中到这个同学身上来了,原来不是旁人,正是那个课外贪玩好动、不爱说话的华罗庚!老师奇怪地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运算的?”华罗庚答道:“一个数,3除余2,7除也余2,那必定是21加2,21加2等于23,不刚好是5除余3吗!”老师听后满意地点点头。

分享:

106

喜欢

阅读(4107)┊ 评论 (8)┊

收藏(0) ┊转载(0)

已投稿到:

前一篇:数学小故事:聪明的小男孩后一篇:分数的产生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信息[发评论]

要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只要努力,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2011-4-15

17:22回复(0老师很惊讶,问他怎么算的,他就说先算1+100=101,2+99=101,。。。这样一共有50个101,因此结果是5050。)

付雅心

2012-2-29

19:31回复(0)

2013-2-22

13:52回复(0)

只要认真做任何一件事情,一定会有收获

2013-5-10

11+2+3+4+…+100+1:55回复(0)

20:32回复(0)

2013-10-14

爱美的小魔女

到底是苏步青还是华罗庚

发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记住登录状态

分享到微博 评论并转载此博文

发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不良信息反馈电话:4006900000

高斯的小故事

1+2+3+

.....

+100

=?

100+99+…+3+2+1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超越了其它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爱迪生的故事

适用于等数列 :

(首项+末项)项数/2=数列和

例题:1+2+3+4+5……+99+100

1就是首项,100就是末项,一共有100个项数

1+2+3+...+100

=101100/2

=10100/2

另外:末项=首项+(项数-1)公

项数=(末项-首项)/公+1

1+2+.....+100 =(1+100)+(2+99)+.....一共有50组 等于5050

数学家高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