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主要内容)
说明教育家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代表作和教育贡献
夸美纽斯特别重视教育的作用,他寄希望于泛智教育革新传统的封建教育,从而达到改良的目的。分类: 教育/科学 >> 职业教育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主要内容)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主要内容)
其著作《普通教育学》,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学科正式诞生,与夸美纽斯对比故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提出了传统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与杜威的新三中心比较,故被称为传统教育代表人物。
问题描述:
解析:
夸美纽斯代表作是《大教学论》,
赫尔巴特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
他们对教育的贡献分别是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并在自然适应性原则基础上对人的本质和教育的本质教育作了新的探素,根据年龄确立教育制度和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较全面论述了教育中德智体各方面的一些根本问题.反对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主张学生装中心于是出现了实现了实验教育学.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主要受什么影响?
在拉丁文学校,学生除了学习传统的“七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音乐、天文)以外,还增加了自然科学的学习,如物理、人体解剖学、地理等。此外,还开设有学、神学。大学的学习内容更加广博,一般分神学、医学和法学三科,开设的科目非常丰富。夸美纽斯生活于欧洲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一方面,新的生产方式在各国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发展,与此同时,近代自然科学体系日益形成,人文主义思想盛行。然而另一方面,封建保守的势力仍在多数占据统治地位,宗教神学仍然在深深地禁锢着人们的头脑。这种新旧矛盾与斗争不可避免地反映在夸美纽斯的身上,并对他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从总体来看,夸美纽斯世界观中进步的成分占主导地位。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包含如下的要点: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为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基础对吗
1,对教育的主张不同:卢梭主张教育要顺应自然。夸美纽斯主张人类的教育活动必须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相适应。(一)论教育目的
夸美纽斯关于教育目的的学说,首先反映了他的世界观中的宗教观和世俗观之间的矛盾.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的永生作准备.他承袭圣经的观点,对人生的看法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认为人的现实生活并非最终的目的,人生的最终目的,是趋向一个更高阶段,即是永生.他确认“现世的人生,也只是永生的一种预备,它存在的目的是使灵魂利用身体作中介,去为未来的生活预备各种有用的事项”,同时他又认为教育有其现世目的,人应该过好现世生活.夸美纽斯对现世生活所持的观点,与僧侣们所持的观点相反,他不以消极和禁欲来对待现世人生,也不把现世生活当成黑暗与罪恶的根源,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来理解现世生活.他认为现世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一个美满的生活.因此,人们的现实生活就应以其服务与享乐为其主要内容.所谓服务,就是为、和别人服务.所谓享乐,主要是指心灵的快乐.为了使生活美满,心灵得到快乐,能为服务,人应该成为理性的动物和万物的主宰.也就是说,人应该具有万物的知识,并能利用万物为人类服务.总之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把人类培养成具有广博知识以及终身为祖国服务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给人以知识、德行和虔信,使人能理解万物和利用万物.
夸美纽斯对教育作用作了高度的估价.首先他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夸美纽斯接受了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把人看作美、最完善的创造物,因而教育能对人施展重大的作用.他指出人之所以成为人,只是由于在最适当的年龄,即在儿童时期受到了所应当获得的那种教育.他确信,“每一个人都是可以成为一个人的.”①他认为,人都有接受知识的智力,智力低到不能接受教育地步的,“在一千夸美纽斯要求教学应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强调选择学习材料时要适当,要求学生在学习时只需掌握最重要的内容,其他内容则只需领会即可。个人里面难找到一个”,即使对于这种智力极低的人,教育还是可以发挥一定作用的.”②
其次,他认为教育对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夸美纽斯说:“教育是人类得救”的主要手段,“有教养的民族能利用的宝藏”,“它能使减少黑暗、困恼和倾轧”等.
再次,他重视儿童的异和后天教育.夸美纽斯在高度评价教育作用的同时,对于儿童天然素质或品质的异也很重视.对于这些不同素质和性格的儿童,教师应该“用合适的训练,使他们变为有德行”,他认为这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夸美纽期还认为:“一切人类生来都是渴于求知的”,但实际上却有人缺乏爱好学习的倾向,这是由于“父母的溺爱,环境的引诱以及教师没有尽到所致.”他郑重提出:“一个做教师的人在传授学生知识以前,必须使学生渴于求得知识,能够接受教导,因而准备接受多方面的教育.”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2、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一、关于教育的目的
夸美纽斯肯定了教育在发展和个人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永生做准备(“现世的人生,也只是永生的一种预备,它存在的目的是使灵魂利用身体作中介,去为未来的生活预备各种有用的事项”。他承袭圣经的观点,对人生的看法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认为人的现实生活并非最终的目的,人生的最终目的,是趋向一个更高阶段,即是永生);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现实的人生服务,培养具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人,使人能理解万物和利用万物。
夸美纽斯对教育作用作了高度的估价。首先他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夸美纽斯接受了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把人看作是美、最完善的创造物,因而教育能对人施展重大的作用。他指出人之所以成为人,只是由于在最适当的年龄,即在儿童时期受到了所应当获得的那种教育。他确信,“每一个人都是可以成为一个人的”。
以“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为标题,夸美纽斯明确地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他以爱上帝为出发点,主张所有人的智性都应该受到培植,正如太阳把光、热与生气给予了整个世界一样。如果教育得以普及,所有人就能学会处处看到、赞美和认识上帝,就可以愉快地度过多虑的人生,并且可以对于来生怀抱更多的愿望与希冀。
“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夸美纽斯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根本性指导原则。夸美纽斯在尖锐地批评了中世纪旧学校的种种弊端:“学校变成了儿童的场所,变成了他们才智的屠宰场”后,提出了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原则。
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教育必须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原则。他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活动是有秩序的,教育活动也是有秩序的,这个秩序是可以从自然界的活动中观察和感悟到的,自然活动的秩序也是教育活动所必须遵守的。二是指教育要适应儿童自然本性的发展。在夸美纽斯看来,人作为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的发展也是具有一定秩序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对人的教育也必须不能超越这个顺序或秩序,违背了儿童的天性和年龄特征,就不可能教育好儿童。
五、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针对中世纪学校组织十分松散,学生入学或离校停学的时间没有统一规定的普遍现象,夸美纽斯提出学校工作实行学年制的要求。他要求公立学校在一年的同一时间开学,同时放,每年招生一次,秋季始业。学生一经入学,必须坚持完成学业,不允许中途辍学或逃学。学校工作应按年、按月、按日、按时妥当;教学科目也要根据儿童认识发展的顺序予以合理安排。
以2.教育要培养“自然人”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具有以下特征:,不受传统(等级、阶段、职业)的束缚,按本性发展;第二,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性;第三,具有适应性,能够承当;第四,体脑发达,身心健康,具有思考能力。上内容参考:
卢梭和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有哪些不同?
7、世界幼教之父:福禄贝尔第二阶段,2-12岁儿童期的教育卢梭认为,这个阶段是儿童的“理智睡眠”期。教育者不应向儿童灌输知识和道德,而应进行身体的各种感官的教育,使儿童通过活动,积累对周围事物的感觉经验,为发展判断、形成理智打下基础。2,主张的内容不同:卢梭主张教育要培养自然人。夸美纽斯主张周全的教育必须对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3,影响不同:卢梭主张行以求知,从做中学,注重实物教学和对儿童学习欲望的唤起和兴趣的培养。夸美纽斯依据自然适应性原则,详细地论述了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则,个提出较为完整的教学原则体系,为改革教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教育史上建立了功绩。
扩展资料:
,自然人是能自主的人,他能独自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而公民的一切仰赖于,失去了自身的独特价值。由于天性的发展受到压制,因而自然教育无法,也不应当以培养这样的公民为职责。
第二,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而之中,公民是有等级的。“归于自然”的教育当然不培养等级的人,不造就王公贵族或奴隶。他说,正处于难以预测的变迁的前夜,身份和地位是靠不住的,皇冠可能落地,爵位可能丧失。只有自然人无须为此烦恼,更无须为维持地位和身份而施展阴谋诡计。
第三,自然人又是自由的人,他是无所不宜、无所不能的,而公民在中常常是某种专业化的职业人,他被囿于他的职业而失去自由。
夸美纽斯的主要教育观点是什么
,课程内容必须对实现人们的实际目的,即实际生活有用。在课程设置中,他主张扩大各级学校的教学内容,加强新兴的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作用是建设的手段和促进人的发展,目的是培养在身体、智慧、德行和信仰几个方面和谐发展的人。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它是夸美纽斯整个思想体系的根本性原则。次提出了班级授课制。提出统一学制和学年制。为各级学校设置了广泛的学科课程。建立了教学原则体系: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如题。原则、启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原则、巩固性原则。
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思想主要包括
泛智教育思想贯穿在夸美纽斯倡导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中,并提出了以下基本要求:
夸美纽斯的课程改革主张打破了中世纪早期“七艺”的局限性,也打破了宗教改革以三、普及教育思想来拉丁学校、文科中学课程偏重古典著作的局限,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发展近代科学文化,促进工商业发展的要求。
泛智教育的目的
首先,夸美纽斯把泛智教育看作改良的手段。他高度评价了教育对于生活的作用,并希望通过教育改变道德普遍堕落的现象,从而减少黑暗与倾轧,得到光明与和平。
他特别指出一个民族夸美纽斯既强调人的自然的平等及可受教育性,又重视人的个别异。主张教育者必须研究儿童、了解儿童、掌握不同儿童的特点,并能够就儿童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措施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如果受到良好的教养,就会扫除愚昧,身体健康,德行良好,生活得富足、幸福。
其次,夸美纽斯认为泛智教育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他认为只要通过教育,任何人的德行和才能都能得到发展,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接受知识,培养道德和信仰,使人所具备的知识、德行和虔诚的种子得到发展,从而为来世的永生做好准备。
夸美纽斯深信泛智教育具有改造、促进个人发展的伟大力量和广泛的可能性,并做了详细的分析论证,这为他普及义务教育的思想提供了理论依据。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杜威代表作是《主义与教育》.在母(二)论教育作用育学校即家庭教育期间,儿童的感官应得到训练,心里埋下知识的种子,初步认识和自然。在国语学校里,儿童应学习读、写、算、测量、绘画、天文、地理、历史、技艺等。国语是国语学校的主要教学内容。
扩展资料:夸美纽斯是从宗教神学人生观出述教育目的的。他说,“现世的人生只是永生的一种预备” “人的目标是与上帝共享永恒的幸福”现世怎样去为永生作好准备呢?他认为,人应成为:
(1)理性的动物,熟悉万物。
(2)一切造物中的主宰,即具有能力,去管束万物和自己。
(3)造物主的形象和爱物,即使自己和万物均皈依上帝。他认为,要用博学去培养理性的动物,用道德去培养管束万物和自己的能力,用宗教培养造物主的形象和爱物。
他坚信:“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面追求学问、德行与虔信,我们便在相对地向我们的目标前进”(博学、道德、虔信的种子,自然已种植于人们心中,教育目的则在于使之通过教育的历程而展露出来,即培养博学、德行和虔信的人。
夸美纽斯关于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是什么
梁漱溟提出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乡村建设是一种力图在保存既有的基础上,通过乡村教育的方法,由乡村建设引发工商业发展,实现经济改造和改造。夸美纽斯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如下:关于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如下:
(一)启发
要求教师努力调动儿童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内向外地发展。为此,要在遵循自然的基础上采用直观教具,并充分利用表扬、奖励等多种方式。
(二)直观
夸美纽斯认为知识是从感觉而来,只有通过感觉器官,才能得到真实可靠且难以遗忘的知识。对某些不可能直接感知和观察的事物,也要采用取代的办法。
(三)量力
(五)循序渐进
夸美纽斯主张学习应当分阶段地进行,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务必使前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扫清道路。夸美纽斯主张教与学应当贯彻性原则,即学习过的知识要保持长期不忘。为此他主张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直观地进行教学,课程安排要有系统,要训练和培养记忆力,强调复述和练习的作用。
德育理论在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占据次要地位,并且宗教色彩较重。在《母育学校》中,夸美纽斯详细地阐述了学前儿童的道德教育问题,强调给予儿童有关德行的初步知识,尤其应当注重节俭和勤劳等良好品质的培养。
在《大教学论》中,他主张学校应当培养儿童“持重、节制、坚忍与正直”的道德品质,即以理智指导行动,在日常生活、游戏工作等各方面要适量,自我克制,以及坦诚地为他人和服务,等等。在德育的方法上,夸美纽斯强调预防、榜样、实践、恩威并用、教训与规则、纪律与惩罚等,主张在运用纪律与惩罚等方法时,对于极端做法要谨慎行之,不可滥用。
分别列举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代表作,并论述其教育思想。
参考资料:(1)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教学的便利性、性、简明性与迅捷性的原则,高四、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这些主张,在反对封建教育,建立新的教育科学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2)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的学科。该书分为:绪论、教育的一般目的、兴趣之多方面(教学)、品格之道德力量(德育)四个部分。他从迎合德国反动贵族阶级利益的学出发,提出“教育的目的是道德”;他以心理学为基础,规定了教学步骤;他还强调了教学的教育作用。
(3)杜威的《主义与教育》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主张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提倡“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和“在做中学”。他的这种学说是以“经验”为基础,以行动为中心,带有狭隘的色彩经验主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