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娘 潘虹 杜十娘电影完整版
41年前经典电影《杜十娘》9位演员近况
《杜十娘》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古装爱情片,该片改编自冯梦龙所著《 警世通言 ·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
杜十娘 潘虹 杜十娘电影完整版
杜十娘 潘虹 杜十娘电影完整版
这部剧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在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摆脱戏剧的拍摄模式,但是剧中潘虹的惊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影迷。这部剧已经过去了41年,当年参演的9位演员近况如何呢?
杜十娘 曾为 青楼 女子,深受压迫却坚贞不屈,为摆脱逆境而顽强挣扎。将全部希冀寄托于绍兴府富家公子李甲身上。然而她怎么努力也逃脱不了悲惨命运的束缚,李甲背信弃义,将其卖于孙富。万念俱灰之下,杜十娘怒骂孙富,痛斥李甲,把多年珍藏的百宝箱中的一件件宝物抛向江中,纵身跃入滚滚波涛之中。
杜十娘由潘虹饰演,潘虹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1976年的时候,潘虹 在 峨眉电影制片厂 的影片《 奴隶的女儿 》担任主角。1981年,潘虹凭借杜十娘这一角色,夺得了第四届 小百花奖 女主角奖和第六届 大众电影百花奖 女主角提名的殊荣。潘虹曾经被日本评选的“世界十大影星之一,是获得 金鸡奖 女演员奖次数最多的人。目前潘虹仍然活跃在荧幕上,虽然出演的都是妈妈这样的角色,但是潘虹确实很有气质。
李甲 是富家子弟。他虽然也曾对杜十娘真心爱恋,但还是屈服于 、家庭的礼教观念,再加上孙富的破坏,最终背叛了爱情,造成了杜十娘投江的悲剧。李甲由 佟瑞敏饰演。
佟瑞敏上世纪70年代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之后就一直留在学校任教,佟瑞敏长期从事戏剧、电影、电视艺术教育、行政管理及“编导演”的艺术实践和教学理论建设工作,曾任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佟瑞敏荧幕上形象不多,主要有《聊斋》、《刑场上的婚礼》、《落山风》等。本世纪初佟瑞敏开始辞职下海,现为上海创意文化产业研究院、上海创意产业协会影视委员会会长、上海秦怡艺术馆馆长。
柳逢春是李甲的好友,在李甲花光钱财之后,柳逢春慷慨解囊相助,在老鸨反悔杜十娘赎身之后,柳逢春出面化解了危机。柳逢春由吴慈华饰演。吴慈华是 上海艺术剧院演员,曾经出演过《少年包青天》、《》等作品。
老鸨是一个欺软怕硬的角色,在面对李甲有钱的时候是笑脸相迎,在李甲没钱之后就换了一副嘴脸。老鸨本想用低价吓住李甲,但是没想到在杜十娘和柳逢春的帮助下,李甲赎出杜十娘。老鸨由金雅琴饰演。金雅琴艺术剧院离休演员,与牛星丽是夫妻,曾经出演过《我爱我家》, 2016年6月23日 金雅琴在京,享年岁。
月明与杜十娘一样都有悲惨的命运,曾经替杜十娘藏起了百宝箱,在杜十娘赎身之后认为杜十娘逃出魔窟。之后月明没有出现过。月明由周丽娜饰演。周丽娜是辽宁沈阳人, 1975年,周丽娜考入长影演员剧团,初登影坛即先后在影片《希望》、《严峻的历程》、 《谁戴这朵花》、《排球之花》、《奸细》中扮演配角。1983年周丽娜辞职去了,之后就很少有她的消息。
郭振清在剧中饰演了一个车夫,郭振清是天津人,在《平原游击队》中郭振清因为李向阳的角色而名声大噪。2005年8月24日,郭振清因肺部感染在天津,享年78岁。
李父是李甲的父亲,一个旧官僚,虽然剧中没有出现一句话,但是让我们能够感受到李父的威严。李父由浦克饰演。浦克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老演员,以擅长饰演老头和达官贵人著称,也被称为“电影四大老生”。当时金大爷抬着王芳进入冰河,是浦克先生的身体力行,没有用替身,这一点可太值得现在的演员学习了。 2004年3月17日,浦克逝世,享年88岁。
孙富是一个盐商,本来就垂涎于杜十美色,但是被杜十娘所拒绝,后来意接触李甲,后来威逼利诱让李甲将杜十娘卖给了他。
孙富由娄际成饰演。娄际成 1956年毕业于 上海戏剧学院 表演系,长期主要从事话剧演出,曾经出演过《汉武大帝》、《唐明皇》、《东周列国》等。
管事是妓院的人,在得知老鸨将杜十娘低价挂牌之后责备老鸨。管事由吴必克饰演, 1948年随东北文工一团入东影演员科任演员,曾在《土地》、《 暴风中的雄鹰 》、《 平原游击队 》、《金光大道》等影片中担任主要角色,60年代曾任演员剧团支部、团长等职务,并参加过剧团多台话剧的演出,后调任 制片主任 等工作。 2007年12月吴必克因为车祸不幸。
如何评价潘虹的老电影《杜十娘》?
《杜十娘》是我82年看的老电影,当时的感觉是太深刻太惊艳了。
多少年我都忘不了杜十娘往江里扔宝石、项链、玉镯的桥段,当时也好想跳下河去打捞杜十娘扔进水里的奇珍异宝!
以后提到杜十娘,想到的就是潘虹的这部电影,你说深刻还是不深刻?
这部电影改编自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是大陆电影人次把杜十故事改编成古装剧情片 ,1982年上映时,该片拷贝量。
电影台词多是来自冯梦龙的原作,拍得很有古典味。
电影的选角非常成功。
颇有贵气的潘虹饰演电影里的人物则更扎实。这张明艳的面孔称得上是潘虹的古装银幕经典之一,说绝代佳人也不为过。
小时候我是全程目不转睛看着潘虹,长大了再看,再次感受到潘虹的美和杜十决绝——被老一辈艺术家的演技深深折服。
我很喜欢1981年版《杜十娘》的 仕女画风 ——真的是精致,每一个画面都精致到骨子里,构图摄影那么有古风古韵。另外,剧中的服装、化妆、布景,都趋于戏曲化,潘虹的表演还有点戏曲风。
看的是字画穿戴用度, 细节上非常古典唯美。
老电影就是有老电影的好处——所有的东西都像古董。
杜十装扮及道具,茶壶酒盏刺绣头面等等,可谓富丽堂皇,服饰物件画面非常精致美丽,是片子一大看点。
小时候看的只是故事,现在翻出来看,更发觉这些细节的精心之处。
电影的重头戏都在半小时,杜十投江——“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以最决绝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个惊心动魄的结尾,是电影的聚光之处,也是原作者冯梦龙用来赚读者惊叹的。
我深信,古人写的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对当时价值观的反馈。从什么视角,选取什么事作为歌颂对象,动机鲜明。考虑到香草美人的传统,晴雯、杜十娘必然有意象上的寄托——总之我很欣赏这样的结尾安排。
围绕这个结局,我看过衍生出的更多叹息和说法,集中在:杜十娘不必投江,世界之大,真心之人是有的,为什么要沉江?
在我看来,说这些话的人还是不懂这个电影,因为持的都是现代说法。
是的,在现代人眼里,杜十娘才艺双全,心性坚韧,最重要的是有钱!何至于自尽?为什么不对自己好一点?自己经济,何必看人脸色?一生的幸福为什么要寄托在别人身上?
但是在古代, 一个女人,无论她有再美的容貌,再多的财富,但她的幸福还是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善良爱护她的丈夫。 这不是想得开想不开的问题,也不是她思想局限非要寄托在男人身上。那个年代的单身未婚女人极少能自己生活,即使有财宝,不能抛头露面,也等于没有出路。
这也就解释了,那么有钱的杜十娘为什么还要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她自己完全可以赎身离开妓院,但那不等于从良,她还是希望找到一个可心的、能够白首相依、托付终身的男人,带自己出青楼,8年血泪辛苦积攒下的金银珠宝做嫁妆,只不过赎一个未来夫家的宽恕。
另外,就要回溯杜十个人性格——这是一个心气很高,胸中有大志的人。
在纸醉金迷的迎春院里,她不攀附王孙公子,拒绝了能付千两万两银子的泼天豪富,就是因为她从良的标准很高—— 感情远远比金银财富更贵重,真心高于一切。这是她与众不同的地方。
这样的追求使得杜十个性柔中带刚、痴情而又决绝,为后来的抉择埋下伏笔。
因为有这样的个性,她经历那么多年忍辱负重,强颜欢笑,终于以为苦尽甘来,打击才会显得那么沉重。若不是绝望,怎么会怒沉百宝箱?是她对爱情,甚至说,对人与人之间的真心真情失望了——万念俱灰,也就一跳了之。
为了得到这份真情,杜十娘煞费苦心。我们在电影前半部分看到这么一幕:连三百两赎身银子都掏不起的李甲,为凑银东奔西,苦不堪言,鸨母嫌弃李甲穷酸,横眉冷对,面对心爱之人的捉襟见肘又羞又恼,杜十娘明明有钱,却几乎全程沉默,心中有十分计量,面子上却不显山不露水。内里再波涛汹涌,外表也只是诚拜祝白眉神,始终保持不动声色。
为什么要这样做?
杜十娘对闺蜜的回答是:现在还不是拿出钱来的时候。
换言之就是:处于窘迫之境,才能考验李甲对我的真情。
直到关头,杜十娘忽然一言定乾坤,自己出了赎身银子的一半,她这步步小心经营又苦心孤诣,如此一个谨小慎微的柔弱女子,连李甲朋友柳遇春都深为感动,他帮李甲出了剩下的150两,特别叮嘱李甲:我帮你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杜十娘,可怜她一片真情,愿你将来一定不要辜负了她。
补充:关头为这300两银子放不放杜十娘自由的戏段,金雅琴老师的鸨母演得真好,入木三分,功力毕现。
其实杜十娘是过于乐观了,虽然她终于挣脱了青楼,以为从此自由。其实在剧情开始的那首歌《笼儿不是鸟儿的家》,已经道出了的真相现状,朱逢博演唱的插曲简直天籁之音,听一遍就爱上。可是在哪个年代,又有哪一个女人是真正自由的?
看到杜十娘与李甲成婚那晚她深情切切地呼唤:“你是我杜薇的丈夫。”
这太让人感慨了,自己的一生心血、一生志向都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求夫家好歹收留,给自己一个名份,从此布衣素钗,侍奉公婆,相夫教子,也就完成了一生的夙愿。杜十朴素心愿,令人落泪。
再说说李甲这个人物。
出身世家的官宦公子李甲,是标准读书人,谦谦君子。由于后期卖掉杜十不齿表现,被骂作渣男,负心汉。其实有点冤, 杜十娘作为名冠京城的花魁,多少公子王孙都见过,偏偏选中了李甲,就是为了李甲身上的忠厚温柔,真诚,纯良。
虽然李甲的懦弱虚荣见诸细节,但是如果李甲不具备以上优点,就不会成为杜十娘倾情所爱的男人,成为她做人的希望,成为可以给她一个靠得住,真正平稳的家的寄托。这是显而易见的。
可能由于后来的沉江,杜十娘在观众印象中那讽刺与尖利的笑容是最深刻的。但是在电影前半部分,她,杜十娘,这么有钱的名媛,在李甲面前表现的温言软语,无尽恩爱,除了说明潘虹演技真好,也证明,杜十娘和李甲的生活确实是幸福快乐的。
电影前边那么长时间的温情演绎,都是为这个故事糟心的结尾作铺垫。
江淮巨商孙富,阴险狡猾。在京城曾慕名结交杜十娘,却吃了闭门羹。在渡口偶遇李甲和十娘,觊觎十美貌,利用李甲自私、没主见的弱点,花言巧语鼓动他将十娘卖给自己为妾。
李甲被孙富说动心,大汗淋漓以及与十娘摊牌后演得都不错。
孙富是确凿无疑的恶人,不过孙富那话没错:
封建家长制下,李甲这样的大家庭确实不太可能容得下十娘这样的女子(杜十娘提议在苏州小住的备选方案,对融入李甲整个家庭来说基本无果)
所以不能简单地论断李甲是渣男,负心汉,心平气和地说,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对杜十娘情深意切也可谓是真诚的,只不过他的出身和现实条件决定了李甲对身份的杜十娘所付出的感情只能这样。
杜十娘是李甲卖的不,但是,始乱终弃,不是他本心,而是情有可恕。换了现在,卖个杜十娘或许95%现代人比李甲卖得更快!
我倒是一直有个预设,当李甲带杜十娘已在回家途中,再次收到家人来信,向杜十娘倾诉苦恼的时候,杜十娘应该向李甲多少出示几件宝物,或者透漏几分富可敌国财富的底细,这对稳定李甲动摇的心境很有助力,对她自己的未来也有好处——不然结局可以不是这样。
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如果说,前期李甲筹借三百两银子的时候,杜十娘精于算计,不亮财富的底细,是因为她输不起,所以就格外谨慎而艰难,稍有不慎就是满盘皆输。如今和李甲已经拜堂成亲,虽然李家尚未承认,但夫妻之间总该坦诚。杜十娘非坚持到底,夫家正式接纳才全亮出来——有这必要吗?
她想做的就是一个“人”。其实这要求很高,并且这是冲突的——与其时代和人性都冲突。爱情,逃不出利益的掌心,不是当时 ,而是 悲剧,希望环境能有机会善待一个艺妓,穿越到哪个时代也都是臆想。
在俗世幸福和“真”的抉择中,她选择“真”。而追求真,是一条不归路,大多以悲剧结尾。
得知自己被李甲卖了,杜十娘仓皇的笑与逐渐怨恨的眼神,整个人的气质开始往一个自傲,不屑,强大的女人的方向发展——那天晚上在船上与李甲的对话实在替十娘感到可惜——整夜的悲怆控诉,然而于事无补。
影片30分钟,潘虹达到了演技炸裂,情绪也达到了潮,十娘怒扔首饰珠宝的时候看得我真是头皮发麻.——如此逼真:杜十美丽痴情,刚烈愤恨,绝望都演出来了。
对比港版《杜十娘》,这一部真是好,尤其潘虹对情绪的把握上——虽然有舞台剧的风格及角色脸谱化等缺点,但是瑕不掩瑜。
影片对杜十娘这个人物的刻画非常深入——尤其是那种对自由的向往,表露出来的发自内心的激动狂喜。 回顾1981年,正是思想大解放之时,这种自由渴望也是反映了现实中人们的心境,可谓人皆向往之,所以电影才会大受欢迎。
【影评】痴情女薄情郎,循环往复、古今亦然——记电影《杜十娘》
作者:“小方说 历史 ”团队
古典文学题材搬上银幕,电影《杜十娘》确实是一个突出的成就,据说明代话本《警世通言》第32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但这只是我上高中后才有机会读到的,小时候也只是通过看潘虹主演的电影《杜十娘》了解到这个故事,表面上感觉是李甲的忘恩负义导致杜十娘走上了不归路,实质上是当时的 制度造成了杜十娘这样性格的女子是不可能实现自身美好的人生愿望的,逼迫杜十娘唯有用自己的来控诉明代那个没有女人地位的 ,近400多年前的明代 ,出身门第观念森严,作为一个娼妓从良,杜十娘选错了对象,她不能选李甲“官二代”,在一个讲究出身门第观念深重的官僚家庭,怎么也不可能接受让自己的子弟娶一个娼女的,也许杜十娘认为和李甲的这份爱情能够感化李甲家人,以及他未曾见过的严父,事实上李甲是个没什么主见的人,所托非人,杜十娘开始最应该选择象孙富那种经商类型的男人,或者是《醒世恒言》里《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 地位低下的卖油郎秦钟,所以说“怒沉百宝箱”在某种意义上是杜十性格和命运造成的结果。潘虹是八十年代的电影演员,演过巴金改编的《寒夜》、《苦恼人的笑》等多数近现代题材的电影,古典题材的可能就只有《杜十娘》这部,记得看这部电影我还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跟家长去看了,当时电影院里比看一般的影片还更拥挤,说明这部影片确实受人欢迎,值得一看。潘虹塑造的杜十娘是很成功的,她表演功底深厚,人物的内心 情感 拿捏得很到位,一颦一笑间,转惊而悲中,不论是内心深处还是外表 情感 都极具高超的表演功力,并且感人至深,1981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潘虹主演的《杜十娘》确实是一部古典文学经典,值得反复欣赏。
靳东穿越饰李甲
说起来,潘虹老师现在以“恶婆婆”形象被年轻观众所熟知,但其实她年轻的时候也是大美人!
我现在还记得很小的时候看的电影《杜十娘》。现在回想起来,潘虹主演的杜十娘跟李甲在一起,其实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她只有嫁给李甲这样的官家公子,才能摆脱卑微出身,才能避免再次被“卖”的命运。可惜她的愿望太美好了,当李甲一无所有,不能再维持富贵生活的时候,还是选择把她卖了。所以,杜十娘绝望的回忆起幼年父母把她卖到烟花巷的前尘往事,嘴里喊着“妈妈,妈妈.......”,悲愤地将自己年轻的生命和巨额的财产一起投入了湖底。原来不管她怎么挣扎还是摆脱不了被他人控制,被他人践踏的人生……
话说,当年这部《杜十娘》成了潘虹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该片一经播出,一度造成“万人空巷”的局面。潘虹也凭借此片成为家喻户晓的女明星,并夺得了第四届小百花奖女主角奖和第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女主角提名的殊荣 。
可惜或许是“杜十娘”这个角色太悲剧了,以至于让潘虹的后续作品,都多多少少带着悲情,尤其是现在被观众熟知的“恶婆婆”形象。
一水儿的夸赞,只有我觉得美中不足吗?
是一部有诚意的作品,情节忠实于原著又丰富了细节,演员很敬业,服化道都到位。但是有两点让我遗憾:
一是潘虹有点显老气,电影版红楼梦里女演员也有偏老气的感觉,可能与当时妆容有关,但是潘虹主要还是个人骨相和气质的原因,一直没有少女感,到了中年味道反而出来了。
二是影片是四平八稳地好,各个点都做得不错,唯独缺少一点点惊喜,没有那种天才灵光一现的艺术表达和审美。有些影片虽然有各种毛病,但就是能给人惊喜,抓人,这部影片挑不出什么大毛病,但是感觉就是很认真地讲了一个故事,没有突出的好。
潘红潘老师的演技真的是没话说太好了,年轻的时候演的电影知道好看好多都叫不上名字。杜十娘印象中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那一种。我很喜欢。那是好久以前咯,现在还想看。[微笑]
电影是好电影,潘虹是个好演员,但杜十娘这个角色不太适合潘虹。
潘虹的老电影巜杜十娘》当时观看后,众说纷纭。封建 枷锁,家长反对,负心汉变心,奸商挑拔离间,男尊女卑,身份等。
杜十娘:身为,心比天高。可怜杜十娘一腔热情付给了渣男,抱着自己用贞节换来的财宝投江大可不必。应珍惜自己的生命!
潘虹是表演艺术家,首位登上《时代周刊》的华人艺人。潘虹的外貌形象棱角分明,父母给她的气质可以说冷傲。这与杜十娘与世俗 抗争的人物形象相吻合的。在巜杜十娘》中的表演也入围了百花奖女演员的前三名,从中可看出潘虹表演艺术水平当时观众的认可。
演技精湛,把唯美、凄凉、决绝的 情感 演绎的淋漓尽致……
我喜欢!
1981年老电影《杜十娘》,女主的形象和格调被拔得太高了
1981年,一部古装电影在国内上映,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部电影就是彩色故事片《杜十娘》,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潘虹饰演女主角:京城名妓杜十娘。
这个电影改编自冯梦龙所著的《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讲述了京城名妓杜十娘痴恋书生李甲,随其从良,不料李甲始乱终弃,杜十娘怒斥负心人后投江自尽的故事。
杜十娘是红极一时的京城名妓,色艺双绝,聪慧机智。
在这部影片中,杜十娘被刻画成流落风尘多年,饱受却出淤泥而不染,一心追求真爱的善良女子。
她与书生李甲情投意合,决心将终身托付给看起来温存忠厚的李甲,想方设法随其从良。
本以为从此可以抖落满身风尘,做一个自由的人,不料运乖命薄,李甲始乱终弃,为了利益把她转卖给了一位觊觎杜十娘美貌的商人。
杜十娘万念俱灰,当众斥责了二人的丑行,怒沉价值连城的百宝箱,然后投水自尽。
这是大陆的电影人次把杜十故事改编成剧情片,上映时影片的拷贝量达到了。
在当时那个年代,人们的思想还比较保守,所以影片难免带有了那个年代特有的“气质”。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当年这部电影把一位名妓的思想、气度和格调拔得未免太高了些。
这个人物被塑造得风尘不足而风雅有余,倒不像一位名妓,反而让人不由自主想起 李清照。
这个人物被刻画成了完美无缺,气质上完全没有风尘的味道。
导演和演员极力纯化、净化这个人物,反而失去了杜十娘性格和悲剧的特有魅力。
在赎身出走、新婚之夜、红叶赏秋或是月夜弹唱等情节中,影片都对原的情景做了削弱或删除风尘痕迹的加工。
不过在当时那个年代,这样处理更“保险”,更“正确”。比如在场景设计上,导演专门为杜十娘搭了一堂精致的小阁楼的内景,据说为此就受到了某上级的批评,认为“太豪华了”。
现在看来,潘虹演杜十娘并不是十分合适的人选,扮相年龄偏大,形象正派有余,妩媚不足。
但之所以当时选潘虹演杜十娘,主要是因为潘虹一向以演悲剧擅长,于是就因为女主角是个“悲剧人物”,就没考虑其它更丰富的因素,这是年代的局限性造成的。
但即便是这样,当年的观众仍然看得是如痴如醉,并为杜十悲剧人生唏嘘不已。
如何评价潘虹的老电影《杜十娘》?
【影评】痴情女薄情郎,循环往复、古今亦然——记电影《杜十娘》
作者:“小方说 历史 ”团队
《杜十娘》是我82年看的老电影,当时的感觉是太深刻太惊艳了。
多少年我都忘不了杜十娘往江里扔宝石、项链、玉镯的桥段,当时也好想跳下河去打捞杜十娘扔进水里的奇珍异宝!
以后提到杜十娘,想到的就是潘虹的这部电影,你说深刻还是不深刻?
这部电影改编自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是大陆电影人次把杜十故事改编成古装剧情片 ,1982年上映时,该片拷贝量。
电影台词多是来自冯梦龙的原作,拍得很有古典味。
电影的选角非常成功。
颇有贵气的潘虹饰演电影里的人物则更扎实。这张明艳的面孔称得上是潘虹的古装银幕经典之一,说绝代佳人也不为过。
小时候我是全程目不转睛看着潘虹,长大了再看,再次感受到潘虹的美和杜十决绝——被老一辈艺术家的演技深深折服。
我很喜欢1981年版《杜十娘》的 仕女画风 ——真的是精致,每一个画面都精致到骨子里,构图摄影那么有古风古韵。另外,剧中的服装、化妆、布景,都趋于戏曲化,潘虹的表演还有点戏曲风。
看的是字画穿戴用度, 细节上非常古典唯美。
老电影就是有老电影的好处——所有的东西都像古董。
杜十装扮及道具,茶壶酒盏刺绣头面等等,可谓富丽堂皇,服饰物件画面非常精致美丽,是片子一大看点。
小时候看的只是故事,现在翻出来看,更发觉这些细节的精心之处。
电影的重头戏都在半小时,杜十投江——“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以最决绝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个惊心动魄的结尾,是电影的聚光之处,也是原作者冯梦龙用来赚读者惊叹的。
我深信,古人写的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对当时价值观的反馈。从什么视角,选取什么事作为歌颂对象,动机鲜明。考虑到香草美人的传统,晴雯、杜十娘必然有意象上的寄托——总之我很欣赏这样的结尾安排。
围绕这个结局,我看过衍生出的更多叹息和说法,集中在:杜十娘不必投江,世界之大,真心之人是有的,为什么要沉江?
在我看来,说这些话的人还是不懂这个电影,因为持的都是现代说法。
是的,在现代人眼里,杜十娘才艺双全,心性坚韧,最重要的是有钱!何至于自尽?为什么不对自己好一点?自己经济,何必看人脸色?一生的幸福为什么要寄托在别人身上?
但是在古代, 一个女人,无论她有再美的容貌,再多的财富,但她的幸福还是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善良爱护她的丈夫。 这不是想得开想不开的问题,也不是她思想局限非要寄托在男人身上。那个年代的单身未婚女人极少能自己生活,即使有财宝,不能抛头露面,也等于没有出路。
这也就解释了,那么有钱的杜十娘为什么还要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她自己完全可以赎身离开妓院,但那不等于从良,她还是希望找到一个可心的、能够白首相依、托付终身的男人,带自己出青楼,8年血泪辛苦积攒下的金银珠宝做嫁妆,只不过赎一个未来夫家的宽恕。
另外,就要回溯杜十个人性格——这是一个心气很高,胸中有大志的人。
在纸醉金迷的迎春院里,她不攀附王孙公子,拒绝了能付千两万两银子的泼天豪富,就是因为她从良的标准很高—— 感情远远比金银财富更贵重,真心高于一切。这是她与众不同的地方。
这样的追求使得杜十个性柔中带刚、痴情而又决绝,为后来的抉择埋下伏笔。
因为有这样的个性,她经历那么多年忍辱负重,强颜欢笑,终于以为苦尽甘来,打击才会显得那么沉重。若不是绝望,怎么会怒沉百宝箱?是她对爱情,甚至说,对人与人之间的真心真情失望了——万念俱灰,也就一跳了之。
为了得到这份真情,杜十娘煞费苦心。我们在电影前半部分看到这么一幕:连三百两赎身银子都掏不起的李甲,为凑银东奔西,苦不堪言,鸨母嫌弃李甲穷酸,横眉冷对,面对心爱之人的捉襟见肘又羞又恼,杜十娘明明有钱,却几乎全程沉默,心中有十分计量,面子上却不显山不露水。内里再波涛汹涌,外表也只是诚拜祝白眉神,始终保持不动声色。
为什么要这样做?
杜十娘对闺蜜的回答是:现在还不是拿出钱来的时候。
换言之就是:处于窘迫之境,才能考验李甲对我的真情。
直到关头,杜十娘忽然一言定乾坤,自己出了赎身银子的一半,她这步步小心经营又苦心孤诣,如此一个谨小慎微的柔弱女子,连李甲朋友柳遇春都深为感动,他帮李甲出了剩下的150两,特别叮嘱李甲:我帮你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杜十娘,可怜她一片真情,愿你将来一定不要辜负了她。
补充:关头为这300两银子放不放杜十娘自由的戏段,金雅琴老师的鸨母演得真好,入木三分,功力毕现。
其实杜十娘是过于乐观了,虽然她终于挣脱了青楼,以为从此自由。其实在剧情开始的那首歌《笼儿不是鸟儿的家》,已经道出了的真相现状,朱逢博演唱的插曲简直天籁之音,听一遍就爱上。可是在哪个年代,又有哪一个女人是真正自由的?
看到杜十娘与李甲成婚那晚她深情切切地呼唤:“你是我杜薇的丈夫。”
这太让人感慨了,自己的一生心血、一生志向都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求夫家好歹收留,给自己一个名份,从此布衣素钗,侍奉公婆,相夫教子,也就完成了一生的夙愿。杜十朴素心愿,令人落泪。
再说说李甲这个人物。
出身世家的官宦公子李甲,是标准读书人,谦谦君子。由于后期卖掉杜十不齿表现,被骂作渣男,负心汉。其实有点冤, 杜十娘作为名冠京城的花魁,多少公子王孙都见过,偏偏选中了李甲,就是为了李甲身上的忠厚温柔,真诚,纯良。
虽然李甲的懦弱虚荣见诸细节,但是如果李甲不具备以上优点,就不会成为杜十娘倾情所爱的男人,成为她做人的希望,成为可以给她一个靠得住,真正平稳的家的寄托。这是显而易见的。
可能由于后来的沉江,杜十娘在观众印象中那讽刺与尖利的笑容是最深刻的。但是在电影前半部分,她,杜十娘,这么有钱的名媛,在李甲面前表现的温言软语,无尽恩爱,除了说明潘虹演技真好,也证明,杜十娘和李甲的生活确实是幸福快乐的。
电影前边那么长时间的温情演绎,都是为这个故事糟心的结尾作铺垫。
江淮巨商孙富,阴险狡猾。在京城曾慕名结交杜十娘,却吃了闭门羹。在渡口偶遇李甲和十娘,觊觎十美貌,利用李甲自私、没主见的弱点,花言巧语鼓动他将十娘卖给自己为妾。
李甲被孙富说动心,大汗淋漓以及与十娘摊牌后演得都不错。
孙富是确凿无疑的恶人,不过孙富那话没错:
封建家长制下,李甲这样的大家庭确实不太可能容得下十娘这样的女子(杜十娘提议在苏州小住的备选方案,对融入李甲整个家庭来说基本无果)
所以不能简单地论断李甲是渣男,负心汉,心平气和地说,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对杜十娘情深意切也可谓是真诚的,只不过他的出身和现实条件决定了李甲对身份的杜十娘所付出的感情只能这样。
杜十娘是李甲卖的不,但是,始乱终弃,不是他本心,而是情有可恕。换了现在,卖个杜十娘或许95%现代人比李甲卖得更快!
我倒是一直有个预设,当李甲带杜十娘已在回家途中,再次收到家人来信,向杜十娘倾诉苦恼的时候,杜十娘应该向李甲多少出示几件宝物,或者透漏几分富可敌国财富的底细,这对稳定李甲动摇的心境很有助力,对她自己的未来也有好处——不然结局可以不是这样。
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如果说,前期李甲筹借三百两银子的时候,杜十娘精于算计,不亮财富的底细,是因为她输不起,所以就格外谨慎而艰难,稍有不慎就是满盘皆输。如今和李甲已经拜堂成亲,虽然李家尚未承认,但夫妻之间总该坦诚。杜十娘非坚持到底,夫家正式接纳才全亮出来——有这必要吗?
她想做的就是一个“人”。其实这要求很高,并且这是冲突的——与其时代和人性都冲突。爱情,逃不出利益的掌心,不是当时 ,而是 悲剧,希望环境能有机会善待一个艺妓,穿越到哪个时代也都是臆想。
在俗世幸福和“真”的抉择中,她选择“真”。而追求真,是一条不归路,大多以悲剧结尾。
得知自己被李甲卖了,杜十娘仓皇的笑与逐渐怨恨的眼神,整个人的气质开始往一个自傲,不屑,强大的女人的方向发展——那天晚上在船上与李甲的对话实在替十娘感到可惜——整夜的悲怆控诉,然而于事无补。
影片30分钟,潘虹达到了演技炸裂,情绪也达到了潮,十娘怒扔首饰珠宝的时候看得我真是头皮发麻.——如此逼真:杜十美丽痴情,刚烈愤恨,绝望都演出来了。
对比港版《杜十娘》,这一部真是好,尤其潘虹对情绪的把握上——虽然有舞台剧的风格及角色脸谱化等缺点,但是瑕不掩瑜。
影片对杜十娘这个人物的刻画非常深入——尤其是那种对自由的向往,表露出来的发自内心的激动狂喜。 回顾1981年,正是思想大解放之时,这种自由渴望也是反映了现实中人们的心境,可谓人皆向往之,所以电影才会大受欢迎。
也许是她演得的电影。
潘虹:24岁嫁人,28岁爆红,66岁未婚无子,后悔没守住前夫
国内有一位女演员曾经四次获得金鸡奖,
并且是个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演员,
她并不是巩俐、章子怡这些依旧在影坛享有很高地位的大花,
而是已经进入花甲之年的潘虹。
曾经她和刘晓庆齐名,是八十年代获奖无数的女星,
如今却成为影视剧中的恶婆婆,而且无儿无女,至今单身一人。
这期间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1954年,潘虹出生在上海,
潘母后来又生下了两个女儿,婚姻和美,
但潘虹小时候都是在外婆家长大,
到了五六岁才被送回到母亲身边。
从潘虹的长相看的确十分立体,眼窝深邃,双目有神,
颧骨突出,有着林青霞一般的英气。
十岁左右,潘虹正在读小学,父亲和母亲也选择离婚,
从此以后她也成了家里的小家长,和母亲一起扛起生活重担。
在那个时代,潘虹的背景是不能上大学的,
即便在中学,参加各种活动也要受到限制,
她曾经连报考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都因为特殊的身份没通过而落榜。
那个时代还流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72年中学毕业的潘虹相应去到上海附近的崇明岛,
成为了一名下乡工人,然而没想到这次下乡却改变了她的命运。
当年高考还没有恢复,很多大学只招收工农兵子弟,
积极下乡的青年也有资格报名。
1973年,就在潘虹刚刚下乡一年后,
上海戏剧学院来崇明岛增设临时考点,
在工作中表现积极、业务突出的潘虹被去参加考试。
潘虹一进考场便被主考官相中了,她那张脸就应该去演戏,
并没有太多表演经验的潘虹就这样被录取了,
还意外获得了回城的资格。
潘虹成为了上戏73级表演系的学生,这一届的学生全都是工农兵,
一共49人,由于人数太多,还分成了甲乙班,
潘虹被分在了乙班,甲班后来也出了一位明星叫奚美娟。
奚美娟当年同样是在上海郊区插队才获得了读上戏的资格,
但在大学期间她却从未拍戏,只因为她长了一张长脸,
而长着一张圆脸的潘虹刚好是当时的长相,
在七十年代非常活跃的女演员斯琴高娃、刘晓庆都是小圆脸、大眼睛,
后来潘虹成名后,三人并称三朵金花。
潘虹凭借着优越的长相从大二开始便接到片约,
拍摄了《欢腾的小凉河》《朝霞异彩》《奴隶的女儿》几部电影,
可惜这三部电影都是在潘虹毕业后才上映的,
大学期间的她并没有走红,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了上海电影制片厂。
《奴隶的女儿》是潘虹部担任女主的电影。
也是在这部电影中,她认识了负责美工的米家山。
两人相八岁,米家山的家世很不错,
但他的长相却强人意,和潘虹站在一起尤为不搭,
可这两个人偏偏走到了一起。
年长八岁的米家山对于潘虹非常照顾,
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父亲般的感觉,
毕业仅仅一年后,24岁的潘虹便嫁给了米家山。
那时候正是潘虹的事业高峰期,片约不断,
但她却不顾周围朋友的劝阻,坚持投入到爱情的怀抱。
婚后潘虹的事业迎来高峰,她主演的电影《苦恼人的笑》登上戛纳电影节,
并获得国内多项,她由此成为知名女演员,
而也是这部电影给她带来了非常难堪的绯闻。
同时也传出了潘虹和这部电影的导演杨延晋关系暧昧,
杨导的夫人洪融将潘虹写的情书贴到了她的单位,
那时的潘虹刚刚结婚一年。
这件事影响非常不好,为了挽救自己的事业潘虹找到自己的老师帮忙,
也是为了博取同情才向老师说出了自己混血的身世,
而后来将潘虹是私生女这件事泄露出来的正是她的老师。
不过,这事儿却被潘虹否认了。
幸好那个时代没有网络,没有形成风言风语的舆论压力,
潘虹之后便被调到了米家山所在的峨眉电影制片厂,成了峨眉厂的招牌。
很多人都以为潘虹是为了和丈夫在一起才选择调职,
实际上两人都非常忙碌,根本没有时间在一起。
1981年,潘虹主演了一部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杜十娘》,
她饰演的便是身处青楼,却内心坚贞的杜十娘,
以往潘虹的作品大多是一些个性比较强的女子,
她双目有神总是给人一种非常坚毅的感觉。
而《杜十娘》中的潘虹极尽柔美,将她的女性之美展示得非常到位,
让观众看到了她对不同类型角色的驾驭能力。
1982年潘虹又主演了电影《人到中年》,
这是一部非常有时代意义的电影,讲述的是一名女医生的故事。
这个角色原本不是潘虹,原定的演员是黄梅莹,
也就是去年徐峥导演的电影《囧妈》中母亲的饰演者,
但她因为时间的问题未能出演,这个角色才落到了潘虹身上。
巧合的是,潘虹也客串了《囧妈》,同样饰演一位母亲。
为了演好医生这个角色,潘虹特地到医院实习三个星期,
每天都跟着医生做手术,最终完美得完成了这个角色。
这部电影同样获奖无数,也让潘虹拿下流量金鸡奖女主角,
同年,她主演的电影《寒夜》再次登上戛纳电影节,
并且成功入围影片,这也是国内部入围戛纳电影节的作品。
这时的潘虹已经不仅仅在国内知名,她的大名已经红到了国外,
知名导演李翰祥也邀请她出演电影《火龙》,
这部电影的男主角是梁家辉,
潘虹也凭借这部电影获得了金像奖女主提名。
在八十年代初,潘虹是个走上的女演员,
好比后来的巩俐,而这时的巩俐还在为考不上中戏而发愁。
但也是在潘虹如日中天的时候,她的婚姻出现了问题,
这时的米家山也开始转型成为导演,他还特地去到北电进修。
潘虹自从结婚后便一直忙于拍戏,一拍就是几个月,经常不着家。
米家山开始拍电影后也变得很忙,
两人经常见不到面,结婚八年在一起的时间连一年都不到。
而且结婚后潘虹为了冲事业,放弃了要孩子,
想等几年事业稳定了再当妈妈。
潘虹终于成为国内一线女演员,但她和米家山的爱情却不在了,
离婚是米家山提出的,潘虹也果断地同意了,
但离婚之后她花了几十年去后悔。
多年后,潘虹参加央视主持人朱军的访谈节目时,
年少十岁的朱军对她非常倾慕,
并说如果不是年龄不合适,我一定会狂热地追求你。
而潘虹只是淡定地回了一句,
当我冷冷地看着你时,你已经没有机会了。
朱军和潘虹的故事更像为了节目效果,
当年朱军是央视一哥,已经结婚生子,这话应该算是恭维。
潘虹和米家山离婚之后并没有成为冤家,
两人依旧保持着联系,反而是潘虹变得更加体贴了,
当她听说米家山得了痛风,一个电话便打过去,
得知米家山没有大碍之后才问他痛风是什么。
而且,两人离婚四年后还合作了一部喜剧电影《顽主》,
这部电影堪称众星云集,编剧是米家山和王朔,
主演有张国立、葛优、梁天,这也是潘虹为数不多的喜剧作品。
这部电影成就了米家山也成就了葛优,
米家山获得了金鸡奖导演提名,而葛优获得了金鸡奖男主角提名,
这个葛优个主演的电影,从此才开始成了明星,
而早已名声在外的潘虹纯属冲着前夫的面子来帮忙的。
那时潘虹继续着自己在事业上的高光,
她主演的电影《井》再一次登上戛纳电影节,
那一次刚好正值戛纳电影节七十,
而巩俐则刚刚凭借张艺谋的《红高粱》走红。
潘虹、巩俐、张艾嘉三位具有代表性的女演员齐聚戛纳,
站在潘虹身边的巩俐满脸青涩,气场输了一截。
巩俐还是个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演员,
当时她正在美国拍摄电影《的贵族》身穿旗袍,气质不俗,
《的贵族》也是潘虹的代表作之一,
原本这个角色是由林青霞出演的,剧本也给对方看过了,
基本上已经确定了由她作为主演。
但这个消息传出后,当局立马出面阻扰,
林青霞迫于压力不得不放弃这个作品,
这才让原本出演女二号的潘虹顶替了林青霞的角色。
在拍摄过程中林青霞还特地过来探班,
她未能出演这个角色非常遗憾,她仅仅拥抱了潘虹,
感谢她出色得完成了这个角色。
另外1992年的一部电视剧《股疯》让潘虹拿下了几乎所有女主角奖杯,
这部剧的男主角便是刘青云。
潘虹那一头烫着大卷的短发非常洋气,
还有五颜六色各种服装都是那个年代鲜明的代表。
这也是国内部以股市为主题的电视剧,
正因为这两人演绎得太过精彩,
以后几年两人接到的剧本都离不开股市题材。
此时的潘虹她一共拿下了四个金鸡奖杯,
是国内女演员中无法超越的成绩,
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她担任女主的剧本越来越少,
她开始成为女二、女三、配角,这时她索性休息了。
多年来潘虹无法难以忘怀的便是没有守住米家山,
当时她为了事业忽略了家庭,这成为她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痕。
潘虹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学习佛法才慢慢看淡红尘,
能够和过去的自己和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愈发气质高贵,
只不过那双大眼睛、深眼窝,还有棱角突出的骨相让她看起来十分凌厉。
后来潘虹出演的角色便都成为了严厉的长辈,
她饰演过孙俪、赵薇、李小璐等众多明星的妈妈,
无一不是不好说话的严母,眼睛一瞪便吓得别人不敢说话。
但戏外的潘虹却是一个非常温柔的前辈,
言行举止都保持着高贵优雅的气质。
如今潘虹已经66岁,她没有选择再婚,
应该说她已经看破红尘,她也没有儿女,
工作以外的时间更多是在陪伴母亲。
事业和家庭未能兼得曾是潘虹最遗憾的事情,
但失去也是一种收获,正是这样的经历才修炼成了如今的她。
文|Nancy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