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养殖用什么土_养殖鹅用什么名
怎么养殖鹅
3、管理要点:幼雏期做好保温、防湿、开食等工作,育成期和产蛋期应适当提高饲料质量与饲喂次数,做好接种工作,保持舍内的清洁卫生。养殖鹅,在地势高燥和阳光充足的地方建造鹅舍,养殖环境要求温暖通风,夏冬两季需要为鹅舍做好控温措施,鹅是草食性禽类,日常可以多饲喂青绿饲料,在养殖期间要定期对鹅舍打扫消毒,以防病菌大量滋生。
鹅养殖用什么土_养殖鹅用什么名
鹅养殖用什么土_养殖鹅用什么名
鹅养殖用什么土_养殖鹅用什么名
鹅如何养殖 1、鹅1、鹅舍场地:鹅舍宜选在地势高燥、阳光充足、交通便利、水电充足的地方,附近有池塘和充足的草料,舍内应备好水盘、料盘以及线灯、煤炉等设备。舍建造
想要养殖鹅,需要在地势高燥、阳光充足和安静的地方建造鹅舍,鹅场的周围需要有充足的水源和草源,这样方便养鹅时的放养管理,我们还可以在林下或者果园等地方来养殖鹅,这样鹅也能够健康生长。
养殖鹅需要让其有适宜的环境,在鹅幼苗期的时候,需要让其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夏季要为鹅降温通风,避免鹅处在闷热的环境中,不然鹅很容易出现食欲下降或者生病的现象,冬季的时候要为鹅保暖。
3、饲料供给
养殖鹅最重要的就是饲料的供给了,鹅是一种草食性的禽类动物,日常养殖的时候,可以多给它喂野草、蔬菜等青绿饲料,不宜饲喂腐坏变质的饲料,在鹅生长期的时候,需要让其有充足的营养。
4、预防疾病
养殖鹅需要注意预防疾病,平时饲喂的时候,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益生菌来提高鹅的抵抗力,鹅舍需要定期打扫消毒,避免有病菌大量滋生,如果有鹅生病的话,要及时处理,防止病原大量扩散。
养鹅的养殖技巧
鹅舍建筑过程中需要注意问题:1、育雏密度及湿度。为有效利用鹅舍设施,一般雏鹅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25只,用高为35cm的围栏将雏鹅分群,舍内湿度控制在60%~65%,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雏鹅的体质下降,影响生长,所以应勤添垫草,换气排湿,降低湿度。
2、挑选雏鹅。挑选健壮的鹅苗,健鹅苗的特征是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完全,腹部松软,腿部粗壮有力,体重适中,精神活泼,眼睛有神,用力一抓感到其挣扎有力,有弹性。如发现卵黄吸收不完全,可用25瓦灯泡放在雏鹅腹部烘5~10分钟,促进卵黄吸收。
3、鹅的饮水和开食。水盘中备好2%的葡萄糖水,0.03%水溶液和复合维养鹅在农村大规模养殖的毕竟还是少数,养鹅前景当然还是不错有的人不愿意养鹅是因为没有水塘、没有市场养鹅的场地,有的人养鹅甚至需要自己挖水塘,还有回收问题,一般回收鹅除了屠宰企业,大规模的根本就没有,也可以被屠宰场垄断了,不给他们还能给谁呢?说白了就是销路问题。生素水溶液,为缓解运输过程中带来的应激,可在水中加入抗菌素、恩诺沙星等。鹅苗进舍后,1~2小时内应先饮水,身体弱不会饮水的,应人工驯饮。
4、饲喂方法。雏鹅的消化系统发育未完全,体积较小,雏鹅从食入到排出经过消化道的时间为2小时左右。因此饲喂雏鹅要做到少食多餐。1周龄前,每天可喂8~10次,其中2~3次在晚上喂,这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关键;2周龄时每天可喂6~8次,其中晚上一定要喂1~2次。
5、饲料和牧草。根据雏鹅的生理特点,应选用优质小鹅专用饲料(特殊情况下可用小鸡料代替),这样不仅可以满足雏鹅的生长需要,而且可以提高育雏成活率,从而增加养鹅的经济效益。牧草可选用嫩黑麦草、苦荬菜等多汁青绿饲料,切碎后与精料拌和饲喂,供雏鹅自由采食。
6、光照和温度。观察雏鹅的叫声和在舍内分布情况,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适当调整温度和光照。1周龄前要保持全天光照,舍温28~30℃;2周龄保持晚间光照,舍温24~28℃,以后逐步调低舍温;4周龄前舍温保持在20℃以上,晚上喂料时使用灯光照明。
7、定期为育雏舍消毒。每天打扫鹅舍,经常清洗饲料槽、水槽,每隔5~7天用0.2%的百毒杀喷洒1次。
养鹅怎么养殖
1、进雏前准备x0dx0a⑴清扫育雏舍、运动场和周围环境,准备好保温设备及舍内围栏。x0dx0a⑵对圈舍、运动场和饲槽、饮水器等进行消毒。将清洗干净的育雏工具放入舍内,关好门窗,用和前期的饲养管理:70~100日龄为前期。由于后备种鹅往往不是来自于同一个鹅群,彼此不熟悉,常不合群,必须通过让它们合群,这是此期管理上的重点。在饲养上酌情补饲精料,以保正常生长发育和次换羽的营养需要。熏蒸消毒,24小时后打开门窗通风。x0dx0a⑶提前将育雏用的垫草铺好,放置好饮水和喂料设备以及护栏等,同时准备好饲料。进雏前1天提高舍内温度,将舍内温度稳定在28-30℃。x0dx0a2、温度、湿度要求x0dx0a育雏最初1周温度不得低于28℃,第2周开始,每周降低1-2℃。雏鹅在5-6周龄脱温。舍内相对湿度以60-65%为宜,保持圈舍内清洁干燥。x0dx0a3、通风x0dx0a在保证圈舍正常温度的情况下,适当开窗通气,保持鹅舍内空气新鲜。通风时注意避免贼风危害。x0dx0a4、光照x0dx0a每天的光照时间保持在16-18小时。x0dx0a5、饲养密度x0dx0a每平方米雏鹅饲养密度:1-7日龄15-20只,8-14日龄10-15只,15-21日龄10只,22-30日龄6只。饲养管理条件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加大饲养密度。x0dx0a6、开饮x0dx0a每个围栏内放置两个料盘和1个饮水器。雏鹅出壳24小时后即可用0.02%的溶液给其饮用。以后还可让其饮用含5%蔗糖或电解的温开水。x0dx0a7、开食x0dx0a雏鹅开饮后即可开食。开食料可以用雏鹅专用配合饲料,也可以用肉仔鸡配合饲料代替,同时加喂一些青绿饲料。1-10日龄每天喂7-8次,11-20日龄每天喂5-6次,20日龄以后每天喂4次,每次以雏鹅吃八成饱为宜。饲喂时先喂青饲料,后喂精饲料。料草比:1-5日龄为1:1,6-10日龄为1:2-3,11-25日龄为1:4至8,26-30日龄为1:9至12。x0dx0a8、放水与放牧x0dx0a雏鹅饲养至10日龄左右,在天气晴朗、气温适宜的情况下可以开始放牧。每天放牧2次,上午和下午各1次,每次放牧0.5-1小时,以后随日龄增加适当延长放牧时间2、养殖环境,阴雨天不宜放牧。雏鹅15日龄前后开始放水,上午、下午各1次,每次放水时间约15分钟,以后可逐渐延长放水时间,但不要超过1小时。x0dx0a9、卫生与防疫x0dx0a每天打扫鹅舍内外卫生,每周对鹅舍内外及环境全面消毒1次,饮水器和饲槽两天消毒1次。雏鹅出壳当天注射小鹅瘟或小鹅瘟血清。15日龄左右用灭活苗进行鹅副黏病首免,两个月后加强免疫1次;对鹅的细菌性疾病主要是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鹅抗病力的方法进行预防,必要时可在饲料中加入磺胺类物或土霉素等进行预防和治疗。分阶段在饲料中加入氯苯胍等物预防球虫病。x0dx0a10、仔鹅饲养管理x0dx0a雏鹅养到1月龄左右,为降低饲养成本,应以放牧为主。200-300只为一群,轮换放牧。每天上午9时左右开始放牧,上午放牧2-3个小时,下午放牧3-4个小时。炎热夏季中午停止放牧。如牧草资源不足,应适当补饲菜叶或混合精饲料。
鹅怎么养殖方法 鹅的养殖方法说明
3、地势和土壤 鹅虽喜水,但要在高燥的地方休息。鹅场应建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和背风向阳的平地或坡地上,向南或东南;土质应以坚实、渗水性强、未被污染的砂质壤土为宜。肉鹅为食草型水禽,有强健的肌胃和发达的盲肠,消化粗纤维的能力较强,可以利用大量的青绿饲料,如各种野草、蔬菜、饲草等都可作为肉鹅的饲料,因此饲养成本较低。
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在林下、果园等处饲养肉鹅,但是在选择林下和果园喂鹅时要注意禁止在喷洒过农后喂鹅 。
2、环境要求:
因此要保持育雏舍的环境温度,冬季要做好保暖的工作,夏季则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育雏室还要控制好相对湿度,如果湿度过大易引起雏鹅腹泻,还易造成舍内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使雏鹅患病。
3、疾病预防:
做好环境的控制工作,加强日常环境卫生的清理工作,勤换垫草垫料,并做好鹅场内外环境的消毒工作。和车辆在进出鹅舍时要严格的消毒,以免将病原菌带入,引发疫病。
4、保持环境安静:
提供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是保持健康生长的条件,腿黑激素的分泌高峰是黑暗的环境,因此环境光线必须要暗,才有利于睡眠,同时睡眠的环境须要安静,排除杂躁干扰,才能保持安静。
5、地址产蛋期应对鹅群进行分组饲养,并适当提高饲料质量与饲喂次数,以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这时期要特别注意放牧的时间,早上需要在母鹅产蛋之后再放牧。鹅舍内应铺设好柔软的稻草,以此来引诱母鹅集体产蛋,并防止蛋壳破损的情况出现。在临近产蛋时,可通过延长光照时间来母鹅开产,而缩短光照则会推迟母鹅的开产时间。的选择:
肉鹅在选择场址时要选择符合当地发展和土地规划的地点,选择地势高燥、阳光充足的地方,并且附近的交通要便利,水电充足。鹅场周围要有水质良好的水源,便于鹅群放水,鹅场的附近还要有充足的草源。
养殖鹅方法
3、运动场 应有陆上和水上两部分,陆上运动场的面积至少是室内面积的一倍,并向水面方向倾斜,以利于排水。水上运动场面积应比陆上运动场大一倍。运动场周围设围栏,栏高1~1.3米,用竹竿、铁丝网等围成;水面可用竹竿或塑料网围成,注意水下要深入1.5~2.0米以上。2、鹅苗选择:好的鹅苗通常具备羽毛整洁、性格活泼、叫声洪亮、两腿结实、干净等特点。
1、饲料的供给:一、鹅舍场地
1、鹅舍以地势高燥、阳光充足、交通便利、水电充足的场地为宜,应远离化工厂等污染源,远离交通要道,附近要有充足的草源,要求草质良好,选在既有池塘又有充足草料的地方,这样不仅可带来一些食物来源,还能让鹅群更好的活动。
2、在建造鹅舍时,一定要注意给鹅群建造小房间,以便分批饲养。鹅舍应保持适宜的通风,防好贼风,里面不能过于阴暗。在冬天天气寒冷时,应在地上铺一些稻草增加热量,使鹅舍变得暖和。鹅舍内还要备好水盘、料盘以及线灯、煤炉等取暖设备。
二、鹅苗选择
1、鹅苗应结合当地市场需求选择好销售的品种,好的鹅苗通常符合羽毛整洁、性格活泼、叫声洪亮、两腿结实、干净等特点,注意从管理正规、品种纯正又没患过传染病的种鹅场预定鹅苗。
2、若以肉鹅养殖为目的,则要选择体型大、耐粗饲、饲养周期短、生长发育快、增重效果好的品种,通常要求饲养75-90日龄体重达到3.5kg以上的品种。种鹅开产前,注意要进行小鹅瘟和副黏等防疫,使鹅苗有足够的母体抗源保护。
三、管理要点
1、幼雏期
幼雏期的管理重点在于做好保温、防湿、开食等工作。育雏室在进雏鹅前,应清理干净,铺上垫草进行次消毒。雏鹅出生头3天,温度应尽量保持在28-32℃,之后每周下降2-3℃,直至脱温保持在25-28℃。给雏鹅开食,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青草和适口的饲养,3周后可自由采食堆饲,自由饮水。
3、产蛋期
养鹅须什么样的 场地
肉鹅舍在选择场址时要选择符合当地发展和土地规划的地点。
选择地势高燥、阳光充足的地方,并且附近的交通要便利,水电充足。鹅场周围要有水质良好的水源,便于鹅群放水,鹅场的附近还要有充足的草源,要求草质良好,鹅场要远离化工厂等污染源,还要远离交通要道,距离主要干线和城镇主要居民1000 m以上,这样利于防疫。
首先要根据当地的发生情况和本场实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的执行免疫。同时还要定期对鹅群进行全面的驱虫,选择广谱、高效、低价的物进行驱虫。做好环境的控制工2、育成期作,加强日常环境卫生的清理工作,勤换垫草垫料,并做好鹅场内外环境的消毒工作。
和车辆在进出鹅舍时要严格的消毒,以免将病原菌带入,引发疫病,有条件的鹅场要有配套的粪污处理系统,坚持做到无害化处理,防止污物污染周围环境,引发疫病
扩展资料
养鹅品种的选择
优良的品种是肉鹅养殖获得成功的关键,在选择肉鹅品种时要选择体型大、耐粗饲、生长发育速度快、饲养周期短、增重效果好的品种,要求饲养75~90日龄体重达到3.5kg以上的品种。目前我国常饲养的肉鹅品种主要有狮头鹅、皖西白鹅、莱茵鹅等。
或者可以使用以上品种的公鹅与地方品种的母鹅杂交后代进行育肥也是很好的选择。
参考资料
鹅价一直是比较高的,这就是数量少,和鸡鸭相比鹅的数量少,这也和人们养殖的观念有关系,养殖鸡鸭见效快出栏销路好,,第二就是鹅本身价值非常高,鹅肝一般在大城市西餐厅才可以看到,鹅肠鹅绒都是价格比较高。鹅肉相比鸡鸭来说脂肪少,肉质鲜美。
现在很多看重养鹅就是看重鹅价比较高,加上市场需求比较大,也比较好管理,关键鹅得病率要比鸡鸭低。
在以前可能很多人不会去考虑养鹅,因为你养鹅必须要有数量,数量少了赚不到钱,数量多还有请人帮助,现在不同了养鹅的技术相对来说也成熟起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对于鹅产品消费也非常大,就说鹅绒吧相比大家都了解,羽绒服棉被等都需要,并且保暖性非常好,又不会产生过敏原,咱们不说鹅身上全身是宝,但是鹅产品确实高于其它家禽。
现在提倡发展农村养殖业,养殖家禽来说养鹅的非常少,其实这也是个优势,竞争力就小,在这里小编要多说一句,现在鹅苗很多虚厂家想养鹅的朋友一定仔细甄别。
养鹅切记有暴富的心理,在养殖行业中有不少人都有这种心理,一个是加快养殖速度增加生长速度,第二就是跟风,别人说好就跟着做,养鹅同样也是,不能拔苗助长。
养鹅其实不容易,早起晚归是一点,还有经常打扫圈舍,保证水源和圈舍卫生。
鹅养大了销路不能在家等着或者什么所谓的合同的,货比三家,实在不行,也要多元化,万一屠宰场不要你的了或者压价太低,多元化发展就是自己可以通过网络了或者自己开饭馆了或者做农家乐等等,养鹅成功只是步,销路才是确定你是否成功。
养鹅不是说不需要技术,养殖行业很多新手加入就以为养殖不需要技术,其实养鹅技术也很重要,鹅得病了怎么用,包括饲料怎么搭配好。还要掌握好养鹅的周期。
养鹅不像养殖牲畜那样有周期性,鹅毕竟养的少,市场没有一个准确的参考,也就是说大涨大落对于养鹅来说根本不用多想。
其实养鹅需要有耐心,因为养殖比较枯燥,一定保持一个好的心态,再有就是多掌握养鹅一些市场信息。
鹅场选址的注意事项:
1、水源 鹅是水禽,天性喜水,习惯在水中嬉戏、交配和觅食。因此,建场应该选择水质好、水源充足,凡经检验未经污染的井水和河水都是良好的水源。一般以沟、河、湖等流动活水为好,水库、池塘等也可利用。
2、草源 鹅是草食家禽,1只鹅每天可消耗1.5~2.5千克青草。所以鹅场建在附近有可供放牧的草地(如荒草地、河滩草地、山坡草地等)或有场地可种植牧草、青菜的地方。
4、位置 确定鹅场的位置,首先考虑居民的环境卫生,应选择居民点较远地方,位于住宅区下风向和饮水水源下方。交通方便是重要条件,因为有饲料的运进,还有产品的输出,但不宜在交通要道上,应距要道500米以上,这样有利于防疫。电力是不可缺少的动力,鹅场照明、孵化、育雏保温、饲料加工及供应都需要电,因此要电源充足。
鹅场布局:
规模鹅场各类鹅舍间的布局要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合理,以节约资金,提高土地利用率,便于生产管理和预防疫病传播。布局时要考虑各类鹅舍和粪便处理的顺序,合理利用风向和地势,达到分区、隔离、不交叉的目的,此外,还要考虑生活区对鹅场的影响。一般种鹅舍与自然孵化室相连,接下去是育雏室(要求在干燥处),育成、育肥舍相邻,育成结束后可直接迁至育肥舍。一定规模鹅场应设兽医室,鹅粪便清出后应集中堆放在下风上发酵(注意不得露天堆放)。鹅场门口建设消毒设施,饲料进出与粪道能分开。
鹅舍建筑要求冬暖夏凉,空气流通,光线充足,便于饲养,容易消毒和经济耐用。建筑材料应就地取材,可用泥木公鹅的选择:应选择前期生产速度快,体质健壮,头大脸阔,肉瘤大而光滑,眼明亮有神,啄而钝,颈粗稍长,胸宽深,背宽长,腹部平整,胫粗有力,两腿间距较宽,鸣声响亮,雄壮威武,旺盛的公鹅。此外,应在留种时和配种前检查公鹅发育是否正常。或砖墙瓦顶,地面以水泥为佳。也可利用旧房舍改造,如果短期使用可搭建简易草棚。
1、舍高 在北方寒冷地区,檐口离地2米即可,有利于保温,中部地区檐高2.5~2.8米,南方应稍高一些,可在3.0米左右,以利于通风。
2、地面 可用砖、三合土等铺成,但要用水泥,以便于清洁卫生和消毒。舍内地面应比舍外高10~25厘米,并向运动场方向倾斜,以利于排出室内积水。
4、分隔 鹅舍一般以单列式为宜,宽度5.5~6.0米,内设走道宽1.0米以上。窗与地面积的比例为1:10~16。舍内可分隔为若干小间,肉用仔鹅每间16平方米左右,养60~70只;种鹅每间12平方米左右,养30只左右。隔间高80厘米,用铁丝网隔开或用砖砌成。
有湖,或者自己圈围一个水塘也行!还有草地是必须的,让鹅有地方找虫吃
鹅怎么饲养?
鹅破壳后第4周一般就会进入育成期,这是鹅的快速发育期,会经历换羽、长肉和长骨骼等过程。这时期在正常食量的基础上,应增加2-3次的补充饲料,采用粗饲料和精饲料相结合的方式,每天都要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防控疾病,及时接种,坚持每天打扫清洁卫生,保持干爽的环境。如果正值夏季,应特别注意不能过度放牧。在上市前还会经过一个短期育肥期,一般为10-15天,这阶段应充分饲喂,以满足鹅的营养需求。在养殖过程中,对于种鹅的饲养管理很重要。在育雏的时候就可以挑选种鹅了。对种鹅的挑选有利于养殖场的持续发展。下面小编就来说说种鹅的养殖管理技术。
种鹅的选择:
选择种鹅是进行纯种繁育和杂交改良的基础。选择种鹅应从育雏开始,按品种要求和育种方向选择健康雏,8周龄时再根据生长速度和外貌特征进行选择。
母鹅的选择:应选择体质健壮,面目清秀,啄短,眼睛饱满灵活,鸣声低而短,颈细中等长,两翅紧扣体躯,羽毛紧密而富光泽,体躯长而圆,前躯较浅窄,后躯深而宽,臀部,胫结实距离宽以及羽毛、胫、蹼的颜色符合品种特征的母鹅。
后备种鹅的饲养:
依据后备鹅生长发育的特点,通常将整个后备期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中期的饲养管理: 101~150日龄为中期,此阶段产蛋期的饲养:产蛋期鹅对蛋白质饲料、能量饲料及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比非产蛋期多,如果营养不足,不仅产蛋量降低,而且会出现蛋壳变薄、蛋畸形等现象,所以种鹅在满足青粗饲料的基础上,要提高精料的营养标准和补饲量,保证产蛋期的营养需要。产蛋鹅要保持中等膘情,过肥过瘦都影响产蛋量,过肥要适当减喂精料,并增加运动量;过瘦应加喂精料,并增加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的饲养管理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是公、母鹅分开饲养管理,防止早熟鹅;
二是实行限制饲养,适当控制采食量,使后备鹅体重增长和卵巢发育趋于同期化和适时化。此阶段多以放牧为主,如牧草好,不用补喂精料;如牧草不好,可适当补料。
后期的饲养管理:产蛋前一个月左右为后期。此期饲养管理的重点是搞好防疫接种,加料促产,增喂矿物质、维生素饲料,增加光照,尽快恢复鹅的体力,促进发育,争取尽快进入临产状态。
产蛋期饲养管理
产蛋期的管理:鹅舍温度以10~25℃为宜,在冬季要注意保暖,增加保温设施,夏季要注意散热,给鹅搭凉棚;产蛋期光照时间以14小时为宜,光照不足,要增加光照;饲养密度要适中,每平方米2~3只,并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的新鲜;在产蛋前两周安好产蛋箱,2~3只母鹅一个产蛋箱;产蛋期要勤捡蛋,防止种蛋被弄;要搞好舍内环境卫生,每天及时清扫粪便,定期对鹅舍、用具及场地进行消毒;及时淘汰不产蛋和产蛋性能不佳的母鹅。
种鹅的疫病防制:
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在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的基础上,作好免疫接种工作,提高鹅群免疫力,减少疫病的发生。
建议采用以下种鹅免疫程序:
四月龄种鹅,肌注副粘+鹅流感二联油苗0.5ml/只;产蛋前45天,肌注小鹅瘟苗(1:100种鹅苗)1ml/只;产蛋前35天,肌注禽霍乱+蛋子瘟二联油苗0.5ml/只;产蛋前25天,肌注副粘+鹅流感二联油苗0.5ml/只;产蛋前15天,肌注小鹅瘟苗(1:100种鹅苗)1ml/只。
依据后备鹅生长发育的特点,通常将整个后备期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中期的饲养管理: 101~150日龄为中期,此阶段的饲养管理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是公、母鹅分开饲养管理,防止早熟鹅;
二是实行限制饲养,适当控制采食量,使后备鹅体重增长和卵巢发育趋于同期化和适时化。此阶段多以放牧为主,如牧草好,不用补喂精料;如牧草不好,可适当补料。
后期的饲养管理:产蛋前一个月左右为后期。此期饲养管理的重点是搞好防疫接种,加料促产,增喂矿物质、维生素饲料,增加光照,尽快恢复鹅的体力,促进发育,争取尽快进入临产状态。
产蛋期饲养管理
产蛋期的饲养:产蛋期鹅对蛋白质饲料、能量饲料及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比非产蛋期多,如果营养不足,不仅产蛋量降低,而且会出现蛋壳变薄、蛋畸形等现象,所以种鹅在满足青粗饲料的基础上,要提高精料的营养标准和补饲量,保证产蛋期的营养需要。产蛋鹅要保持中等膘情,过肥过瘦都影响产蛋量,过肥要适当减喂精料,并增加运动量;过瘦应加喂精料,并增加日粮中蛋白质的含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