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体现特色的小礼物

4、道光粉彩的造型基本上延用乾、嘉时的传统器形。只有冬瓜罐为此时新创,罐口内敛、丰肩,直筒状圆腹,卧足。更为突出的是小件器皿丰富多彩,酒杯多种多样,有套杯、卧足小杯、铃铛式小杯,杯外有配合纹饰的墨书诗句。故宫传世品中有“睹酒公杯”一套十件,杯外绘各种博古纹饰,有盆景、如意、灵芝、花鸟等。每杯内壁墨书名人诗句,依次是“范成大句:车君已费一分春”,“薛能中句:行看过二分”,“苏轼句:三分来是诗”,“杜牧句:钿尺裁量恰四分”,“皮日休句:红蜡光教刻五分”,“陆龟蒙句:六分春色”,“杨万里句:已是七分春去了”,“汪枸:杨柳桃花春八分”,“毛元庆句:国九分而虚中”,“苏轼句:十分潋滟金樽凸”。可以想象当时人们用这种酒杯饮酒行令时的情景。此外,小笔筒、小冬瓜罐、小鼻烟壶、小鸟食罐等都较为新颖,均为道光粉彩中的典型器。

1、结

山西石英制品 山西石英制品厂在哪里山西石英制品 山西石英制品厂在哪里


山西石英制品 山西石英制品厂在哪里


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

2、小折扇

扇面书画一般以精到工整为上。因扇子小又执于手中,宜于近观,一般来说,花鸟常胜于简单的花卉,较复杂山水加人物胜于疏略山水,设色多胜于水墨,金笺胜于纸本等。

3、唐三彩

和仿制工艺的不断提高,唐三彩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洛阳人在传统唐三彩造型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平面唐三彩,他们还将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多更好的唐三彩作品。

4、普洱茶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5、镇江醋

6、象牙雕刻

象牙雕刻是指以象牙为材料的雕刻工艺及其成品,是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民间工艺美术。象牙为大象身上最坚固的部分,其光洁如玉、耐用、珍贵勘与宝玉石媲美,因此象牙又有“有机宝石”之美誉。

扩展资料:

东北:紫貂皮,鹿茸角,吉林人参天下晓。

参考资料:

1、工艺筷子 筷子是桌面屏风是比较有特色的摆件,适用于商务赠礼,甚至可以订制画面。但要注意,不要向客人赠送古代仕女图的屏风,他们的文化不太接受这种。进餐时使用的工具,非常能体现的特色。

2、刺绣 刺绣是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

3、剪纸 在,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的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4、书法 书法,是及深受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书法和英文书法等。其“书法”,是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5、脸谱 脸谱是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

6、结 结是一种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

举几个例子:

1、脸谱书签

作为国粹的“京剧”不再只是在传唱,更是被很多外国人喜爱,而其特色的脸谱更是成为一时的热门礼品,特别像是制作成脸谱的书签,精巧而又特色十足,作为礼物也非常有新意。

2、“福”字摆件

3、桌面屏风

4、

5.结

巧了,我爱人刚送给一位新加坡朋友,工艺筷子!

另五样,丝巾,手帕,刺绣;瓷器;剪纸;小风筝,书法,国画作品,脸谱,丝绸工艺,福娃,竹简线装书,结,灯笼,古扇,泥塑,绣花鞋垫,玉石或者铜钱,特别小的茶壶,选吧。

个想到的是结= =

刺绣

额……鼻烟壶算吗……个人觉得三件采集到的石器中:其一为石核,呈梭形,长90毫米,单台面。其二为石片,其原料为红色砂岩,长略小于宽,打击点散漫。其三为尖状器,由石英岩石片制成,左侧单面加工,右侧两面加工,在中轴相交,属正尖尖状器。很漂亮

还有就是一些地区的手工艺品

这个就不好确切说了,看身边比较近的吧……

结,筷子脸谱等

传统手工品

陶瓷学家们,请问什么是反瓷?

图2-37-1 珍珠岩矿床分布示意宣统时期的粉彩。宣统一朝仅三年,景德镇御窑厂仍继续烧造宫廷使用的粉彩瓷器,从故宫传世品看,宣统的粉彩瓷器都是光绪品种的再现,只是款识不同而已。如粉彩勾莲盘、碗,碗里青花外粉彩荷莲碗、粉彩夔凤纹大碗以及蝴蝶纹赏瓶,云蝠纹赏瓶等。较为突出的是粉彩牡丹纹玉堂春瓶,此瓶撇口、细颈、硕腹下垂,圈足内写红彩楷书“大清宣统年制”。此瓶虽然为清末制品,但制作很精细,地釉较白,色彩浓淡适宜,纹饰绘画细腻,具有一定的层次感,可谓晚清官窑。此式瓶在2000年翰海春季拍卖会上,落槌价达20余万元,不难看出它深受收藏者的青睐。图

就是不上釉的瓷

“反瓷”亦称“生瓷”或“素瓷”,反瓷瓷雕是一种用瓷土作胎,胎上雕琢纹饰,直接以素胎生烧的瓷器。明代万历时期景德镇窑始烧,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烧反瓷雕瓷文房雅玩为多见。这件反瓷龙舟属于瓷雕或瓷塑,是一件颇为别致的瓷器圆雕艺术品。

古人曾有“邢瓷类银、越瓷类玉”和“邢瓷类雪、越瓷类冰”之说,反瓷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它无釉彩,但洁白来自天然;它器型小而结构复杂,但又疏朗有余不见窄。陶瓷史上以德化白瓷、石湾广均以及景德镇加彩瓷塑最著,清代雍正朝协结是一种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身上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它原本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后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今日的装饰手艺。理景德镇窑务的六十四为的瓷雕家,瓷雕在乾隆期最盛行。

矿冶研究总院

(珍珠岩又用来合成X 筛型分子筛,还用来代替金刚砂用于抛光大理石和显像管,膨胀珍珠岩能吸收射线,用于净化工厂含射线废水。竟熷水熷油后,还可作为含水的密度控制剂。据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2005)

矿冶研究总院(以下简称研究总院),创建于1956年,是以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为核心主业,学科齐全、专业配套的大型综合性研究与设计机构,拥有甲级设计资质,是直属的行业技术开发基地,现隶属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研究总院主要研究方向有采矿工艺、矿山机械、工业与爆破技术、矿山复垦技术、选矿工艺、选矿剂、选矿设备、冶金工艺、自动控制与信息技术、磁性材料及制品、金属复合材料、非金属材料、植物胶、电子粉体材料、环境工程、物质组成与工艺矿物学、矿物材料及理化测试等。在采矿、选矿、有色冶金、工艺矿物学、磁性材料、工业和选矿设备等研究领域代表水平。

研究总院下设1个技术创新中心、10个专业研究所、1个工程设计院、11个科技产业公司和3个直属生产厂。“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无污染有色金属提取及节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磁性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色金属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有色金属商检实验室”依托于此。依托研究总院的学术组织有:工程爆破协会、有色金属学会选矿学术委员会、矿业联合会选矿学术委员会和选矿情报网等。

研究总院现有职工2300名,其中工程院院士3 人,高级职称以上技术人员300 余人。在采矿、矿物加工、有色冶金、材料学和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建院至今,完成了4500余项科研课题,取得0多项科研成果,获科技奖励80 多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00 余项,专利200多项。

研究总院的工作重点是紧紧围绕金属矿山和非金属矿山开展工艺研究、装备研制和工程设计等。在非金属矿方面,其基本内容涉及矿山复垦、清洁选矿、高效粉碎和节能工艺,以及“三废”治理与利用等;针对有色矿山具体情况开发相关技术、工艺、关键设备的工程化研究,解决矿山工业废弃物及冶炼过程污染问题,降低工业能耗,使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生产技术逐步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促进有色金属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围绕选冶综合利用成套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开发、节能降耗新技术装备的开发进行研究工作,并继续加强和保持在矿物加工工程、有色金属冶炼、环境工程、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等领域的优势。

在新设备研制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绩。研究总院完成的“PA100120外动颚低矮大破碎比研制”项目,应用破碎力分布随机模糊理论、机构动平衡理论和线接触高副四杆变长杆简化模型,创新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结构新颖、性能优异的外动颚低矮大破碎比。与同规格的传统颚式相比:生产能力提高15%以上,能耗降低约15%,颚板使用寿命提高了2倍以上,整机高度降低16%,喂料高度降幅达37.5%,破碎产品粒度也从300mm降至200mm以下。该机技术性能达到领先水平,是目前型号的外动颚,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效益,在有色金属矿和非金属矿领域都有很好的应用。

开发的GJ5×2大型双槽高强度搅拌球磨机(剥片机),是一种新型连续式超细磨(剥片)设备。其特点是规格大,搅拌速度高,超细磨(剥片)过程强烈,效率高,产品粒度细;工作方式为连续式,搅拌器为叶轮式,搅拌作用强,槽体和搅拌器等磨损部件都衬有耐磨衬,不污染物料。基于这些特点,该设备可用于各种工业矿物如高岭土、重质碳酸钙、云母、重晶石、硅灰石、氧化铁红、磁性材料、氧化铝、滑石、石英、锆英砂、碳化硅、地开石、伊利石、瓷石、膨润土等工业矿物超细磨(剥片)中,特别是大型超细物料生产厂连续生产的场合。该机已经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研究总院利用长期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超细功能道光粉彩无论是官窑、民窑的传世品都较为常见。从陶瓷史的发展角度分析,此时处于瓷业的衰退阶段,官窑的技术水平虽然存在一定缺陷,但有些产品也可与乾隆、嘉庆比美。尤其是“大清道光年制”款或“慎德堂制”款的瓷器。慎德堂是道光在圆明园的住处,有此款的器物应为御用品,工艺非常精细,另外道光时皇亲国戚增多,有些传世品是他们当时订制的“行有恒堂”款或“睿邸退思堂”款的白地粉彩瓷器也非常精细。总之,道光粉彩在前代基础上还有一定的发展,也有本时代的特色,表现如下:材料科学开发应用等方面的积累,自主研究开发出了具有抗菌、磁保健等功能的满足人类健康环境需要的多种功能型生态矿物材料产品。选用环境友好型电气石矿物,通过特殊的加工工艺,使得颗粒呈亚微米级窄粒度分布,分散性极好,与化纤、油漆、涂料中其他组分的匹配性好;再通过纳米薄膜沉降技术,添加有热敏变价元素,对颗粒进行化学包覆和掺杂,最终使得颗粒呈类球形规则形貌,在表面产生大量自由基,使得粉体具有极高表面活性,这是先进材料制备技术中的产品功能设计理念的完美体现。

近年来,矿冶研究总院利用国内技术,成功研制开发了高岭土煅烧外热式φ0回转煅烧窑,在山西大同长安高岭土有限公司顺利点火投产,生产出涂布级煅烧高岭土,成功解决了优质高岭土煅烧依靠从国外进口设备与技术的问题。

研究总院建院以来,以自有科技成果创办高新技术产业,科学研究与科技产业协调发展。在非金属矿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开发出许多新的技术、工艺和设备。随着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出台,该院将继续落实,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行业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地址:市西城区文兴街1号 邮编:100044

电话:(010) 88399206 网址:

负责人:蒋开喜

什么是珍珠岩啊?

雍正粉彩的造型极为丰富,无论是餐具、文具还是陈设品都很优美,一改康熙时古拙厚重之感。大型器规整不变形,小型器各部位处理严谨得当,反映当时制作技巧的高超。其青镇江醋是江苏镇江传统名产。《医学大典》载:“醋,以江苏镇江为”。镇江香醋,在诸多醋品中别具一格,它色、香、酸、醇、浓俱全,居四大名醋之末。尝一口,酸而味鲜,香而微甜,不涩,存放愈久,味道愈醇,而且不会变质。这就是“三怪谣”中的“香醋摆不坏”。花款识六字二行者为专人书写,字体工整有力,青花色调纯正。六字三行者书写草率,而青花花押款、斋堂款则比较稀少。

珍珠岩是硅铝火山岩形成的矿物质,因具有白色珍珠状球形而得名。硅质火山岩含水量为2%~5%,当粉碎加热约至1000℃时,即膨胀形成膨胀珍珠岩,其容重小,50~180千克/米3。这种矿物质具有密闭的胞状构造。

有人根据动物化石及植物孢粉分析,认为当时的自然环境呈森林草原景观,气候凉爽。

珍珠岩是火山喷发的酸性岩经急速冷却而形成的玻璃质岩石。与其具有相似成因,产状和成分的还有黑岩和松脂岩。珍珠岩在高温下煅烧后,体积迅速膨胀4-30倍,岩石中形成无数的玻璃质封闭孔,这种烧成品叫膨胀珍珠岩。它具有重量轻、绝热、耐火、耐物等优良性能,因而目前广泛用于建筑、节能石油、化工、、污水处理、门。

1, 在建筑工业上的应用;

2, 膨胀珍珠岩重量轻,隔音、隔热、性能好,被广泛用于建筑工业上(约占用量的60%)如一般珍珠岩混凝土的吸音能力是普通混凝土20倍,重量仅为砂子的1/10-1/20,用其配制的灰浆比传统浆轻60%,因此膨胀珍珠岩被大量用作混凝土和灰浆的骨料,它不仅能提高现代建筑物保温、隔热、承重性能,还可减少刚材消耗和基建成本。

3,在保温隔热材料工业中的应用

膨胀珍珠岩与水玻璃沥青、水泥等胶结料一起制成各种形状与规格的制品,广泛用于化工、石油、电力、冶金、交通等行业的热工窑炉、管道设备及设施中,具有隔热、隔蒸汽、保温、防辐射、防水、防潮等作用。

4, 在助滤涂料、填料等方面的应用

膨胀珍珠岩微细粉末中,形成许多毛细管,外观呈色。将其加工成珍珠岩助滤剂,比硅藻土容量轻,流速大,可用于石油、代工、、食品、污水处理等方面。另外,还可以做橡胶、搪瓷、纸张、塑料的填料。助滤剂的膨胀珍珠岩还可作口腔印模材料的填料,用膨胀珍珠岩配成的涂料,可增加覆盖能力和涂膜硬度,与油漆掺合用于船的地面起者轻质,保温、防腐等作用。

5, 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膨胀珍珠岩多孔,具有吸附能力。在农业上可作为肥料、水分的载体,改良土壤,也常作农杀虫剂的载体。另外,还可作为家禽家畜饲料添加剂和铺垫料。

6,在玻璃、陶瓷方面的作用

生产膨胀珍珠岩时废弃的粉料可节约近1/2的纯碱。用作卫生陶瓷的配料,不但能使烧成温度降低,还能使坯料成型性能好。

7, 其他方面的作用

珍珠岩是一种火山喷发的酸性熔岩,经急剧冷却而成的玻璃质岩石,因其具有珍珠裂隙结构而得名。珍珠岩矿包括珍珠岩、黑曜岩和松脂岩。三者的区别在于珍珠岩具有因冷凝作用形成的圆弧形裂纹,称珍珠岩结构,含水量2~6%;松脂岩具有独特的松脂光泽,含水量6~10%;黑曜岩具有玻璃光泽与贝壳状断口,含水量一般小于2%。

矿物组成主要成分为块状、多孔状、浮石状珍珠岩,含少量透长石、石英的斑晶、微晶及各种形态的雏晶、隐晶质矿物、角闪石等圆弧形裂纹,断口呈参状,珍珠光泽,风化后为油脂光泽,条痕白色。

珍珠岩是一种火山喷发的酸性熔岩,经急剧冷却而成的玻璃质岩石,因其具有珍珠裂隙结构而得名。

珍珠岩又包含硬质珍珠岩(也叫闭孔珍珠岩)和软质珍珠岩(又名开孔珍珠岩)两个品种,两者从外观上看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其生产工艺和特点却不一样,硬质珍珠岩是使用电热膨胀炉加热的方式生产出来的,具有容重高、强度好和流动性佳等特点,而软质珍珠岩则是使用燃气膨胀炉加热的方式生产出来的,具有质地轻、易粉化和流动性等特点。

我们通常买到的珍珠岩都是软质珍珠岩,风轻轻一吹就跑了,用手一捻的话就直接变成粉末,虽然少量添加拌土栽种多肉没有什么问题,但我个人却建议大家用来跟泥炭土混合以后作为扦插介质和育苗介质会更好一些,毕竟软质珍珠岩质地轻浇水以后易浮于土表,而容易粉化用不了多久就全部变成粉末了,还不如直接使用其它颗粒,反正多肉配土能选择的颗粒也有十数种之多。

珍珠岩种火山喷发酸性熔岩经急剧冷却玻璃质岩石其具珍珠裂隙结构名珍珠岩矿包括珍珠岩黑曜岩松脂岩三者区别于珍珠岩具冷凝作用形圆弧形裂纹称珍珠岩结构含水量2~6%;松脂岩具独特松脂光泽含水量6~10%;黑曜岩具玻璃光泽与贝壳状断口含水量般于2%

1、矿床类型

我珍珠岩矿床主要产于我陆壳频繁代代火山形北起黑龙江南达南海海滨海南岛3000公宽300~800公火山岩带岩带进步划三亚带第亚带叫兴安岭、燕山亚带亚带主要珍珠岩产河北宽城、平泉及张家口围场沽源;辽宁凌源、库、建平及锦州、锦西义县、黑山;山西灵丘;河南罗山、信阳;内蒙伦、太仆寺旗、兰旗、旗等第二亚带名叫东北北部、山东亚带亚带珍珠岩矿床吉林九台、黑龙江穆棱等第三亚带名叫东南沿海亚带亚带矿床浙江宁海松脂岩矿床等

珍珠岩原砂经细粉碎超细粉碎用于橡塑制品、颜料、油漆、油墨、合玻璃、隔热胶木及些机械构件设备作填充料

珍珠岩经膨胀种轻质、功能新型材料具表观密度轻、导热系数低、化稳定性、使用温度范围广、吸湿能力且毒、味、防火、吸音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种工业部门

珍珠岩是什么?你了解多少?

珍珠岩(Perlite)

表2-37-1 珍珠岩矿床的成因类型

一、概述

珍珠岩、黑曜岩和松脂岩都是酸性火山岩玻璃质熔岩,它们经焙烧可膨胀而成低容重多孔的轻质骨料和油脂轻型绝热隔声材料。由于三种岩石中使用珍珠岩作原料较多,所以制成的商品统称为膨胀珍珠岩,简称珍珠岩。

二、矿物岩石学特征

珍珠岩是一种火山喷发的酸性熔岩,经急剧冷却而成的玻璃质岩石,因其具有珍珠裂隙结构而得名。珍珠岩矿包括珍珠岩、黑曜岩和松脂岩。三者的区别在于珍珠岩具有因冷凝作用形成的圆弧形裂纹,称珍珠岩结构,含水量2%~6%;松脂岩具有独特的松脂光泽,含水量6%~10%;黑曜岩具有玻璃光泽与贝壳状断口,含水量一般小于2%。

珍珠岩的化学成分主要含SiO2、Al2O3、Fe2O3、CaO、K2O、Na2O、MgO和H2O,多呈块状、多孔状、浮石状,在显微镜下可见含少量透长石、石英的斑晶、微晶及各种形态的雏晶、隐晶质矿物、角闪石等。珍珠岩有黄白、肉红、暗绿、灰、褐棕、黑灰等颜色,其中以灰白—浅灰色为主。玻璃光泽到珍珠光泽,大都呈珍珠光泽,风化后为油脂光泽。性脆,硬度中等5.5~7,断口参状、贝壳状,条痕白色。玻璃结构和珍珠结构。密度2.2~2.4g/cm3,耐火度1300~1380℃,折射率1.483~1.506,膨胀倍数为4~25。

三、用现代仿制的嘉庆以后各朝粉彩瓷器也时有出现,仿制的都是官窑中的常见品或名品,如嘉庆款色地粉彩,道光款及“慎德堂制”款粉彩,同治、光绪、宣统款粉彩碗、瓶、罐等。这些仿品由于是现代制品,因此都具有共同的特点,有的胎体过于轻薄、所施色彩较薄、纹饰绘画过于精细、鲜亮,具有现代艺术品的气息。偶见仿制的嘉庆色地粉彩的器物,很有时代特色,但仔细观赏,纹线较粗,纹饰较板滞。更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器物款识。朝代款者有的很逼真,在鉴赏时必须联系造型、纹饰和色彩全面分析。但也有一些是仿制者编造的“鬃年鬃造”或较少见的室名款。这种器物非常吸引收藏者,但这是格外要警惕的。途

珍珠岩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材料,几乎涉及各个领域,如制氧机、冷库、液氧液氮运输的填7.活性充式保温隔热;用于酒类、油类、品、食品、污水等产品过滤;用于橡胶、油漆、涂料、塑料等填充料及扩张剂;用于敏化剂;用于吸附浮油;用于农业、园艺、改良土壤、保水保肥;用于与各种黏合剂配合制成各种规格与性能的型材;更大量地用于工业窑炉与建筑物屋面与墙体的保温隔热上。除膨胀珍珠岩固有的保温性能外,以此为基材,掺加不同的黏结剂,可使制品适应不同的需要。

珍珠岩原砂经细粉碎和超细粉碎,可用于橡塑制品、颜料、油漆、油墨、合成玻璃、隔热胶木及一些机械构件、设备中作填充料。

珍珠岩经膨胀而成为一种轻质、多功能的新型材料——膨胀珍珠岩。具有表观密度小、导热系数低、化学稳定性好、使用温度范围广、吸湿量小和无毒、无味、防火、吸声等特点,目前在建筑工业上用量很大,占60%左右。

四、地质特征

珍珠岩矿床主要由珍珠岩构成,部分松脂岩和个别的黑曜岩也可构成具有加热膨胀性能的珍珠岩矿床。珍珠岩、松脂岩和黑曜岩均是由熔岩流快速冷凝而成的,都是火山玻璃质岩石,只是各自的水分含量有所不同。根据熔岩溢流时火山作用类型,珍珠岩矿床可分为三类(表2-37-1)。

1)喷溢型珍珠岩矿床,主要呈环形、扇形或岩流状、平缓层状分布在火山口外侧夹在流纹岩层之中。矿体长近百米至上千米,厚度变化大,一般10~40 m。矿石质量好。典型矿床实例如浙江缙云老虎头、天井山珍珠岩矿床。

2)爆发型珍珠岩矿床,珍珠岩矿层分布在火山穹窿及其外围地区,夹于熔结凝灰岩、角砾凝灰岩和流纹岩中。矿层规模一般长百米至数千米,宽几十至几百米,厚10~15 m,沿一定层位断续成带状分布。典型矿床实例如福建政和香炉山的珍珠岩矿床。

3)侵入侵出型珍珠岩矿床,矿体分布于火山口附近,受构造裂隙的控制,呈脉状、岩墙状产出。矿体规模不等,长几十米至几百米,宽几米至十几米。矿石类型主要为松脂岩,其次为珍珠岩,质量较。典型矿床实例如江苏溧阳珍珠岩矿。

五、矿床分布

在我国珍珠岩矿床主要产于大陆地壳活动频繁的中生代。中生代以来由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拉张、挤压,地壳活动频繁,各类岩浆大量喷发,故在侏罗系、白垩系、古近-新近系、第四系内均有珍珠岩矿床发现。形成珍珠岩类的是酸性岩浆喷出地表后因温度迅速下降,体积收缩,形成具有珍珠构造的玻璃质熔岩。我国目前发现的大都属于巨大的喷溢熔岩流,它们沿断裂喷出地表,大致按火山灰、安山岩、玻璃质流纹岩、流纹岩的顺序喷出,矿体主要产在玻璃质流纹岩中。

在我国,中生代火山岩形成了北起黑龙江,南达南海海滨和海南岛,长3000km、宽300~800km的火山岩带。此岩带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亚带。亚带也叫大兴安岭、燕山亚带。这个亚带中的主要珍珠岩产地有河北的宽城、平泉、张家口、围场、沽源,辽宁的凌源、法库、建平、锦州、义县、黑山,山西的灵丘,河南的罗山、信阳,内蒙古的多伦、太仆寺旗、正蓝旗、中后旗等。第二亚带名叫东北北部、山东亚带。这个亚带中的珍珠岩矿床有吉林九台、黑龙江穆棱等。第三亚带名叫东南沿海亚带。这个亚带中的矿床有浙江宁海松脂岩矿床等。其中产于山西的储量。已开发的较大的矿床有河南信阳上天梯、河南罗山、辽宁建平、浙江缙云、吉林九台、山西灵丘等处(图2-37-1)。

六、可供资源

我国珍珠岩行业的产品,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进行了调整,但总量发展不快。根据2005年国土资源部的资料,估计全国已探明珍珠岩矿25处,查明资源储量3×108t左右,其中河南省信阳地区资源储量大约占全国总资源量的1/3,其他省区如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西、山西、浙江、山东等储量均超过上千万吨,详见表2-37-2。从全国珍珠岩生产的布局来看,自1996年生产以来,前20年时间是以保温材料为主体,在东北地区发展较快,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近10年来,随着墙体材料改革,发展新型轻质材料和建筑工程绝热的要求,在我国江南地区建设了一批珍珠岩生产企业,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

表2-37-2 珍珠岩矿床查明资源储量的情况

珍珠岩尽管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在某些领域已面临严峻的挑战,不久的将来,许多材料将取代珍珠岩。另外滤纸和助滤剂,园艺和填料的进一步利用,将使我国珍珠岩工业跃上新的台阶,珍珠岩工业是有发展前途的。

瓷器最早的起源是什么时候?

同治时期的白地粉彩瓷器色彩较浅淡,喜绘折枝花卉。此时乾、嘉常用的色地“开光”装饰已基本停用,仅在和皇后结婚时专用粉彩瓷器上才有“开光”龙凤的画面。光绪白地粉彩可分精、粗两类。精者一般盘碗可与道光粉彩相比美,花卉、花鸟纹饰生动,并有“大清光绪年制”款识,粗者分为稍大些的盘、碗、折沿洗等,胎体厚重,色彩浓重、凝厚,龙凤花果纹饰粗放。光绪仿制的乾隆粉彩较多见。喜仿乾隆粉彩九桃大瓶及乾隆粉彩百鹿尊。仿品一般胎体较厚重,色彩浓艳不柔和,纹饰绘画缺乏立体感。

的瓷器品种非常丰富,详细分类可达数十种之多,粉彩是其中的一大类。由于粉彩瓷器色彩柔和,瓷画精细优美,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目前文物市场上清代彩瓷较多,粉彩尤其突出。2000年翰海春季拍卖会上一件道光“慎德堂制”粉青釉描金粉彩蝴蝶耳瓜式罐成交价为41.8万元,相当于80年代一件精美的雍、乾官窑瓷器的价格(参见苏富比20图录),可见粉彩瓷器不重要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是近些年来,大量的粉彩瓷器赝品充斥市场,如何辨别真伪,是收藏的重要前提。

一、 什么是粉彩瓷器

粉彩是景德镇窑在五彩的基础上及“琅彩”的影响下创制成功的又一种彩瓷。它的独特之处,是在彩绘时搀加一种白色的彩料反瓷初胎土是用典型的景德镇高岭土制成,矿物组成部分除高岭石外,还含有多量石英和云母,以产于景德镇高岭村而得名。胎土淘炼精细,胎质细密,有滑腻感,烧成的反瓷制品,如骨似玉,别具特色。“玻璃白”。“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粉彩”或“软彩”。其作法是用经过“玻璃白”粉化的各种彩料,在烧成的白釉瓷器的釉面上绘画,经第二次炉火烧烤而成。粉彩初创于康熙晚期,盛烧于雍正、乾隆,成为清代瓷业生产的一个主要品种。直到现代,景德镇的许多瓷厂仍继续生产。

粉彩瓷器使用“玻璃白”,并与绘画技法紧密结合,这是景德镇陶工们的一项新的创举。经研究化验,所谓“玻璃白”是不透明的白色乳浊剂,属、硅、砷的化合物,利用其乳浊作用,可以使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让画面粉润柔和,富于国画风格,因此博得“东方艺术明珠”的美称。

二、 雍正粉可以将客人的姓氏翻译成中文,然后为其刻一方印,然后用锦盒包装,看起来非常大气上档次。某宝上刻印并不贵,会是一份让客人印象深刻的礼物。彩的特征与仿制

清雍正朝,粉彩进入盛期。雍正粉彩在康熙粉彩的基础上有很大发展,无论造型、彩绘技法还是纹饰,都达到空前的高度,堪称粉彩瓷器的代表作。官、民窑同时大量生产,精细的官窑制品可与琅彩比美。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首先是它的地釉质量好,无论白度还是透明度都超过了明代永乐的白釉,经测定,雍正粉彩盘的瓷胎白度达到77.5%。陶瓷史家陈万里先生说过:“雍正白釉之进一步提高,合于釉上施加软彩的要求,因而收到相互为用、相得益彰的效果。”雍正粉彩的彩料配制技术也较高,琅彩在烧彩前与烧彩后呈色大致相同,而粉彩颜料则不同,除在红、黑二色外,其他颜色在烧之前无法区别,颜料配制后必须进行试烧,合乎要求后才能正式彩绘,经低温彩烧后,色彩微微凸出釉面,彩面具有晶莹的光泽,有的粉彩纹饰的边际还显现出彩虹般的光晕。粉彩的绘画技法多样,官窑更为考究,有平涂、渲染、没骨、洗、皴、点等,工笔、写意俱全,富有画的笔韵。所绘纹饰以花鸟草虫为主。人物故事画多为室内景观,人物线条柔和,仕女体态修长,面目娇美,多衬以几案、绣墩、博古架等室内陈设。画面都留有一定的空白,显示出深远和层次感。还有气势雄伟的山水画,笔法劲健,设色较为浅淡。雍正民窑粉彩的花卉、花鸟纹饰粗犷,人物画中善绘刀马人物或戏剧故事中的情节,色彩凝厚浓艳,胎体厚重,琢器的外底部多为砂底。

现代仿制的雍正粉彩盘、碗在市场上比较多见,其特点是胎体过于轻薄,地釉近乎粉白光亮,也有亮青者,有的纹饰绘画精细,器底青花书写“大清雍正年制”款。整体看具有一定的雍正官窑粉彩风格,但仔细观察仿制水平还不能真正达标,而且纹饰过于精细,反映出现代绘画的气息,缺乏200多年的文化积淀。仿制品的青花款字体乍看与传世品一样,但仔细观察则笔划无力、松散,尤其是青花色调不沉着。更要引起注意的是,仿制者为了达到蒙混过关的目的,也采取一些补救的办法,就是在器物上作旧。作旧的方法不一,有的用磨大理石的极细的砂纸打磨,也有的用某种酸将器物腐蚀后再用皮带磨。另外传世品有“蛤蜊光”,因器物年久有些彩料或釉面由于长期与空气中的氧结合,形成彩虹般的反射效果。现代仿制者为了表现此种现象,将器物浸泡,但是这样制作出的“蛤蜊光”与传世品的还是不一样。另外,新仿制的雍正粉彩器也有色彩较厚的,这类器物多数彩面上无光泽,给人以很旧的感觉。仔细观察,彩面是经过打磨的,打磨后还在纹饰线的周围淡淡地涂些黑灰色的东西,模仿出经年使用的痕迹。这些都是收藏者应该注意的。

三、 乾隆粉彩的特征与仿制

清乾隆官窑粉彩瓷器传世品非常多。它综合了康熙与雍正两朝的制瓷工艺,进一步发展本朝瓷器,从而创造出许多新颖的粉彩瓷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乾隆时记事档中记载了许多乾隆时景德镇御厂为宫廷制瓷的史实,也反映出直接关注制瓷的情况。乾隆帝对有些粉彩器物的用途、型体、花纹的要求常有御旨,制作前要有画样或木样,审查后才能正式烧制。器物的款识或有或无,写什么样的款识以及配合纹饰的诗句等都须经过乾隆的批准。另外,制瓷粗糙不合要求者还要赔补等情况,在档案中也有详细记载。当时的督窑官唐英一方面按的旨意制作精美的宫廷用瓷,另一方面,在保留前代精华的基础上,还吸收了一些西洋的工艺技法,创造出许多新颖的粉彩瓷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次,、在装饰方法上出现多种色地“开光”粉彩,如红、黄、蓝、绿、紫及多种色釉为地,可达十多种,有的在色地上彩绘带有西洋色彩的缠枝花,有的在色地上借用琅彩的轧道工艺用一种较锋利的金属工具划刻出精细的凤尾纹,即所谓的“锦上添花”,开光内绘花鸟图、山水人物图及墨书乾隆御题诗等。这种色地粉彩纤巧繁缛,是前所未有的,也是乾隆粉彩中数量最多的。

第三,乾隆粉彩利用粉彩粉润柔和的质感,用粉化的各种彩料仿制各种工艺品,如漆器、铜器、琅、大理石,还仿制动物、植物、瓜果等。能准确的表现出所仿之物的色彩和质感,可谓惟妙惟肖。

第四,乾隆粉彩有一个的特征,即器物口部及底部都施松石绿釉。松石绿釉非常浅淡光润,釉面犹如粥皮,由于是一种低温彩釉,釉面常常带有细小的纹片。这一特点乾隆时首先出现后,一直延用到晚清。

第五,乾隆官窑粉彩的纹饰一般是“大内”送来的图样,主题纹饰按不同时节都有严格规定。主纹是缠枝花,形象是将传统的、宝相花或莲花的花与叶变形,仿佛西洋花卉。纹饰中也有西洋人物。同时还常以缠枝花作主体,分别加施夔龙、夔凤、蝙蝠或缨络、八吉祥等,组成各种祥瑞吉庆、美意延年内容的图案。

第六,乾隆粉彩的造型工艺更是精益求精,不论是高达一米多的大型陈设瓷,还是小至几厘米的扳指、鼻烟壶,造型都非常规整,很少出现夹扁或歪塌现象。更值得一提的是,新奇精巧的镂雕为乾隆时期新创,各式镂雕瓶包括转颈瓶、转心瓶、交泰瓶、套瓶、冠架以及各式转足碗等,千姿百态,其他时代是无法比拟的。

四、 嘉庆至晚清的粉彩瓷器及其仿品

清嘉庆粉彩瓷器从传世品看,已经比乾隆器物逊色得多了。综观其制瓷技术,无论是型还是纹饰题材,都以前期作品为蓝本,没有大的突破,尤其是嘉庆早期,乾隆太上皇健在时与乾隆朝作品基本一致,因此有“乾、嘉不分”的说法。嘉庆的如不看款识,很容易与乾隆相混淆。嘉庆晚期作品已走向衰退。但也有不可埋没的佳作,应该重视。综合起来嘉庆粉彩有以下几时点突出的特征。

(一)延续生产乾隆粉彩的各类产品,以色地勾莲器皿为主。如各种色地勾莲夔凤纹的各式瓶、罐、壶、盘,以及黄地勾莲白里飞蝠纹碗等。这些器物几乎与乾隆粉彩一样。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传世品中,有嘉庆款粉彩瓶,其腹部有乾隆御题诗,应是乾隆为太上皇时的作品。另外乾隆时常见的小件文玩用品,如笔掭、墨床、鼻烟壶、香插、扳指、翎管、壁瓶等,仍然大量制作。

在装饰上,继续延用乾隆时的一些工艺方法。轧道工艺就常见于嘉庆的粉彩圆器上,如各种色地轧道勾莲列光碗,有开光山水碗,开光花卉碗,开光博古碗等,底均写青花篆书“大清嘉庆年制”款。在琢器中也喜用缠枝“洋花”做色地装饰,器物口沿和足边用料彩、金彩作边饰,腹部开光诗句也有在腹部作凸雕装饰如凸雕龙纹瓶、凸雕人物大瓶等,这些都表现出景德镇御窑厂在嘉庆初期延用乾隆旧制为嘉庆制作御用瓷的情况。这些与乾隆粉彩风格相同的嘉庆官窑粉彩,仔细观察与乾隆粉彩瓷器有一定区别,胎体稍厚重,有的釉面不够平整,色彩较凝厚,纹饰线条也比乾隆时粗,器口及底部所施松石绿釉的颜色比乾隆时稍深。

(二)嘉庆粉彩中不可埋没的新作,主要表现在器形上。新创器形有帽筒、折沿洗、格碟、茶船、渣斗等。帽筒呈圆筒状,筒身挖几个不同形状的孔作装饰。余处绘粉彩纹饰。故宫博物院藏一件黄地粉彩云龙帽筒高达29.7厘米。筒身有六个海棠式孔,通体黄地粉彩绘六条行龙穿于朵云之中,绘画也很精细,但没有乾隆粉彩球状镂雕冠架精美。此种挖孔帽筒一直延用到晚清至,官、民窑都有生产。另外,折沿洗较为新颖,其特点是洗沿较宽,沿上有20余个透空圆孔,沿下带金彩环饰,洗壁比康熙时深,洗心绘粉彩花蝶或婴戏纹饰。也是有的折沿先不带圆孔。此物乾隆时少见。

(三)嘉庆粉彩官、民窑同时生产,重要区别在纹饰上。官窑主要以各种色地花卉、花蝶、花鸟、八吉祥、云龙、云凤、夔龙、夔凤等多种吉祥纹饰。而民窑则以白地粉彩瓷器为主,出现一些新颖的画面以风景人物为主,如“庐山十景”、“萧山八景”、“西湖十景”、“百子图”、“烧窑图”、“无双谱”等,一些风景画面常常附墨书诗句。“无双谱”画面较为有趣,即“举世无双的物谱”。《无双谱》原是清代金古良撰绘的一本历代名人图册,书中收录40位历代名人,康熙时将此画册中的人物作为瓷器装饰,多画在碗或杯的外壁。器底红彩篆书“嘉庆年制”四字款。故宫收藏嘉庆无双谱人物杯所绘人物有“华山陈图南先生”、“江东孙郎”、“李青莲”、“文丞相”、“龙门司马迁”以及陶渊明、花木兰、等。每个历史人物旁有墨书题记介绍人物的姓名及小传。这种题材在嘉庆、道光的民窑粉彩瓷画中十分流行。

(四)嘉庆粉彩瓷器的款识。官窑款识多数在器底,为红彩或金彩或青花篆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款,字体工事,结构严谨。值得提出的是嘉庆民窑款识,常见一种青花篆书的“大清嘉庆年制”六字款,笔划不齐,均用六字的半边字组成,草率松散,有的还不易识别。

1、仍然追求乾、嘉时官窑的特色,以各种色地粉彩勾莲开光装饰为主,开光内绘山水人物或富有吉祥内容的画面。有的还加绘青花,非常宜人。缺点表现在彩色釉涂地时涂染不匀净,不能浑然一体。

2、官窑的白色地釉较润泽,但底釉如为松石绿釉时比嘉庆器物色稍深;如为白釉时往往出现波浪状的釉面,一般称为“波浪釉”,俗称为“浪荡釉”,形成道光瓷器的主要特征。“浪荡釉”的普遍出现,反映出道光时瓷器施釉技术水平不佳。实际上这种现象早在乾隆时期已出现了。

3、道光时皇亲国戚较多,他们订制的瓷器很多,并都有斋堂款识。因而道光粉彩中斋堂款的瓷器较多特别是盖碗。故宫传世品中有“睿邸退思堂制”款粉彩桃花彩菊花蝈蝈盖碗。这些盖碗的盖钮为环形抓钮,在钮的中心及外底心均用红彩书写款识。还有的在钮中心用红彩书写所绘纹饰的花名,如“四月牡丹”、“九月菊花”。这类盖碗所绘画都很精细,给使用者在品茗时增加了不少情趣。这种盖碗也有“慎德堂制”款的,还加以金彩纹饰,可见此类碗的珍贵。

6、道光粉彩的款识也别具风格。青花或红彩篆书者行笔圆润流畅,紧凑。楷书多为斋堂款,用侧锋书写,笔力刚柔相济,红彩浓艳匀净,难以仿制。还有一种红彩满文款的粉彩瓷器,器里外均画粉彩纹饰,外壁粉彩绘七珍,加饰青花和金彩,底部红彩方框内书满文款。这种满文方式款的碗、盘分大、中、小型,据关善明先生考证,是为道光帝的一个女儿出嫁给蒙古王子时所烧。文物拍卖会上偶见有此种传世品。

咸丰一朝时间短,又处于战乱之中,御窑断断续续地烧造。与前几代相比传世品最少。咸丰时官窑粉彩在上难以见到。以故宫藏品为例,几乎与道光粉彩相混淆,说明在制作技术上还保持在道光时的水平上,比较新颖的是长方形委角深式花盆。盆底承四足,盆外壁绘花蝶纹或山水人物,盆底红彩书“大清咸丰年制”款,为清宫用品,造型规整,绘画生动,艺术性、实用性俱全。咸丰粉彩瓷器的纹饰喜用博古纹,传世品中有博古纹瓶、博古纹盘、开光博古纹碗。有一件博古纹瓶的腹部通景绘博古达十余种,上面有各种花卉小盆景、有如意、供桌、小珊瑚、小包袱瓶、小天竹花瓶、罐、盒等,绘画很细致,并通体加饰金彩,松底石绿书写“大清咸丰年制”款,可谓咸丰时的。其时代特征是彩色地釉不匀净,有深有浅,器底松石绿釉及白釉呈波浪状。人物头部的绘画方法也很特殊,上窄下宽,大鼻头,很有特色。款识书写仍用侧锋,字体工整清秀也出现过个别的室名款,故宫藏一件“咸丰辛亥仲夏退思堂主人制”款,粉彩花卉草虫执壶,造型端庄,纹饰绘画秀丽,属咸丰时的上乘之作。

同治以后景德镇瓷业的工艺水平明显下降,从传世品看还有一定的时代风格,现存官窑粉彩瓷器,大部分是御窑厂专门为和慈禧太后所烧制的餐具和陈设瓷。据史料记载,同治七年大婚,由江西巡抚景福负责烧造“大婚礼造器”达七千余件;同治九年为慈禧烧造一批陈设体和殿的“体和殿”款瓷器;光绪时为慈禧寿辰又烧制了数以万计的色地粉彩瓷器。这些宫廷用瓷,装饰风格基本相同,除了少量用冷色地外,大都以浓重的暖色做地,如大红、大绿、明绿、明黄、藕荷等色地,绘寓意万寿喜庆的花鸟、花卉纹饰,题材丰富,同治大婚粉彩餐具以明黄为地,绘红蝠金团寿、五蝠捧寿、蝴蝶双喜、梅雀与丛竹等达十多种纹饰,都是经过“大内”批准制作的。至今在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收藏着当时给画的餐具画样。

同治、光绪粉彩有些特殊器形:一、同治粉彩灰槽(暂定名)。此器下半部像长方形洗,洗的后边一面为高出后壁呈云头状的后背,背面及洗的下部三面粉彩绘蝴蝶草虫,即“探花及第”图案。传说此器是放于炉前接炉灰用的灰槽。二、同治黄地粉彩凸雕三果圆盒。盒面凸雕佛手,石榴和桃,中间一展翅翔蝠,为“福寿三多”之意,盒底刻雕名家“王炳荣造”款识。这种雕瓷粉彩为同治所特有。三、赏瓶是宫廷内赏赐与陈设用品。光绪粉彩赏瓶较多,以前多为青花纹饰。造型为撇口、长颈、肩上凸起一道弦纹、圆腹,底青花或红彩楷书“大清光绪年制”。此式瓶清宫档案称为“玉棠春瓶”。晚清时期赏瓶还有光绪时特有的青花云蝠直颈扁腹瓶,哥釉四方八卦瓶,钩红釉四方杏圆贯耳瓶、厂官釉太极纸槌瓶等品种。四、大地瓶、大缸、大花盆。这些大器造型端庄、纹饰绘画精致,较为突出,色彩鲜艳。光绪大地瓶高达130-150厘米。不难看出晚清烧造大件器物的水平还是很高的。五、“大雅斋”款的粉彩瓷器。这是光绪时的品种。造型有盘、碗、盒、高足盘、高足碗、匙、钵缸、圆盒、花盆、大缸等。纹饰题材多绘藤萝花鸟、葡萄花鸟、鹭鸶莲花等,很有新意。款识书写的方法一般用红彩从右向左横书“大雅斋”三字款,款旁由红彩龙凤纹组成的椭圆形闲章款。闲章内书“天地一家春”篆字。“天地一家春”为圆明园内的一处建筑的名称,据说慈禧为兰贵人时曾住过这里。这种一瓷二款的作法为光绪时所特有。六、秋纪念杯。光绪年间曾举行过几次秋季军事练,此杯为当时练后的纪念品。见到的有三种形式,一种粉彩式,一种绿釉荷叶式,这两种均以叶茎为柄,柄中空与杯相通,又可称为吸杯。在柄的背面墨书练时间和地点。还有一种为普通酒杯形式,杯外壁绘云龙纹,口也墨书练时间和地点。

晚清官窑粉彩款识的写法,不同品类的器物书写不同的款识,如一般的官窑制品,器底写青花楷书朝代款。同治大婚时宫内用品器底写红彩楷书“同治年制”或“长春同庆”、“燕喜同和”等四字款。光绪时的陈设品,底部用红彩书写“永庆长春”款。还有宫内室名款“乐寿堂”、“体和殿”、“长”。慈禧太后专用的是“大雅斋”、“天地一家春”闲章款。

五、 时期的粉彩瓷器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后,为皇室专烧制的御窑厂停办,全国瓷业进行改良,成立了不少瓷业公司,此时为了维持瓷业在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初期涌现了大量仿古瓷。上至六朝青瓷,下至唐、五代、宋的名窑名品以及明清御窑典型器几乎无不仿制,而且惟妙惟肖。时至今日,大量的仿品仍然混迹人间,甚至不少也流往海外。因此,时期的仿品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其中粉彩瓷器也是当时生产的主流。

时期粉彩瓷器主要是以郭世五仿制的雍、乾粉彩和带有斋堂款识的粉彩最精美,其次是民间收藏的无款或书写清朝各代伪款的粉彩瓷,以及所谓洪宪瓷等。

郭世五仿雍正、仿乾隆的粉彩瓷最为精细,具有雍、乾时彩瓷的风韵。据《景德镇史稿》、《明清瓷器鉴定》、《古玩旧闻》等著作介绍,袁世凯任大时曾派郭世五(原名郭葆昌)在景德镇担任陶务监督,是我国陶瓷史上一个督陶官。此人在担任督陶官前后的一段时间内,主要是发展仿古瓷。由于他常驻景德镇,对窑工熟悉,也有条件用重金聘用制瓷能手。郭氏仿雍正、乾隆的琅彩和粉彩瓷,胎质纯白、画工精细、色彩瑰丽。1949年郭氏亲属捐献给故宫博物院的瓷器中,就有多件类似的器物,以瓶为主,瓶体多为撇口灯笼式,器表纹饰主要以人物为主,有婴戏图,麻姑献寿图,高士图以及古代文人喜爱的琴、棋、书、画图案。继承乾隆时的施彩方法,以琅彩为主,部分纹饰加施粉彩,画面纹饰精美,生动活泼。基款识均为红彩篆书或楷书“居仁堂制”、“觯斋主人”、“陶务监督郭葆昌谨制”等。这种有当时古董界称为“洪宪”瓷或称琅彩。早期“洪宪”瓷已成为郭氏仿品的代称。由于制作水平高,当时“洪宪”瓷名躁一时,不少古董商因此牟取高利。

故宫藏品中还有郭世五专为他自己烧制的仿雍正粉彩瓶,瓶高30厘米左右,洗口、细颈、溜肩、圆腹、圈足,瓶身以下部装饰为主,绘盛开的花卉和草虫、蝴蝶,如海棠菊蝶瓶、百合花草虫蝶瓶、兰花灵芝瓶、牡丹瓶、月季花瓶、梅竹瓶等。瓶底有两种款识,一种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之字款,一种红彩篆书“郭世五”三字款。仿雍正粉彩瓶通体白釉泛青,色彩的的艳丽,有的淡雅,远效果较为漂亮,具有雍正粉彩的韵味。仔细观赏,足内面有较大鬃眼,蓝色彩料偏黑灰调,彩料表面不光润,与雍正粉彩真品相比则相形见拙。

时斋堂款的粉彩瓷器民间收藏很多,绘画也很精细,可与雍正粉彩媲美。初期重要的堂名款如下:

“颐寿堂”。此款器物有折枝桃花小碗、人物纹灯笼式尊、花卉提梁壶等,它们造型秀美,色彩淡雅,每件瓷画宛如一幅工笔画。与雍正粉彩相比,桃花使用的粉红公过于浓艳,绿色花叶加入粉质,整个画面立体感。

“静远堂制”。此款为北洋军阀徐世昌专用品。有各种粉彩花鸟纹瓶、黄花碧桃碗、花卉式杯、梅花式提梁壶等,均摹仿雍正粉彩精细的艺术风格。

“延庆楼制”。为北洋军阀曹锟专用品。目前见到的资料,“延庆楼制”款的瓷器都是大瓶。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高达100厘米的粉彩锦地开光人物纹大瓶,在瓶口的里部红彩书写“延庆楼制”四字楷款。此器高大、造型规整、纹饰线条流畅。“千件”大瓶也是瓷器的一大特色,有青花、颜色釉、粉彩等品种。笔者在泰国文物店里见到高达1米高的黄地粉彩开光人物大瓶,人物绘画十分精细,粉彩加施料彩,具有乾隆粉彩的韵味,充分反映了早期的制瓷水平,具有很

瓷器在6000--7000年前就有了来着,初中的历史课好像是这样说的.

煤矸石的产生及组成

首先在用色和施彩的工艺方面有了新的发展,除以粉彩绘画为主,还常加绘料彩、金彩或黑彩,或与青花五彩,斗彩并施于一器,这种在一件器物上施多种彩或同时以各种彩绘工艺制作的乾隆粉彩,可说是集多种陶瓷工艺成就于一身,充分反映了乾隆朝制瓷工艺的精湛。

一、煤矸石的产生

做工精致复古的扇子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种齐全,目前已探明原煤储量近15000×108t,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山东、河南、江苏以及黑龙江等干旱、半干旱区域。2008年,我国煤炭产量由2000年的9.98×108t增至27.16×108t,年均增加近3×108t,成为世界煤炭生产大国。为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预计到2020年煤炭仍占一次性能源的70%左右,是我国最主要能源,而且这种能源结构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改变。煤炭资源的开发对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煤炭的开采和利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煤矿区已经成为典型的、受损的生态系统,并成为制约煤矿区可持续发展乃至区域生态安全的重大隐患。因此,煤矿区生态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煤矸石是采煤过程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包括巷道掘进过程中的掘进矸石、采掘过程中从顶板和底板及煤层中的夹矸以及洗煤过程中排出的矸石。作为煤炭开采和加工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煤矸石是我国目前工业排出的固体废弃物中数量的一种,也是矿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多年来,我国煤炭开采过程中排放的煤矸石、粉煤灰、剥离物等固体废弃物累计达74×108t,占压土地8×104hm2,其中,煤矸石是排放量的一种固体废弃物。从煤炭开采来看,我国每年生产1×108t煤炭,排放矸石1400×104t左右;从煤炭洗选加工来看,每洗选1×108t炼焦煤,排放矸石量2000×104t,每洗1×108t动力煤,排放矸石量1500×104t。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仅国有重点煤矿就有矸石山1700多座,堆积量50×108t以上(占全国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的40%以上)。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和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煤炭储量的逐年减少和产量的不断提高,煤矸石占煤炭产量的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由此可见,由煤矸石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形势十分严峻,煤矸石的环境治理、生态重建和资源化利用显得十分必要。

煤矸石是聚煤盆地煤层沉积过程的产物,是成煤物质与其他物质相结合而成的可燃性矿石。聚煤盆地的沉降运动的变化,引起植物遗体堆积速度和沼泽水面上升速度之间出现“不足补偿”。如沼泽水面上升速度大于植物遗体堆积速度,沼泽水面加深,沼泽环境变化,引起泥炭作用减弱或停止,低含炭泥层或泥砂层沉积,在其后的地质作用下,形成了煤层的顶板、底板或煤层中间的含碳质泥岩或其他成分的岩层。

一般来讲,煤矸石是煤炭开采带出来的碳质泥岩、碳质砂岩,但在煤矿实际生产过程中,煤矸石是煤矿建井和生产过程中排出来的一种混杂岩体。它包括煤矿在井巷掘进时排出的矸石、露天煤矿开采时剥离的矸石和洗选加工过程中排出的矸石。夹在煤层中间的岩层层数有多有少,有厚有薄,其中最常见的岩石有粘土岩、碳质泥岩、砂质泥岩、砂岩等。产生于煤层中的煤矸石煤层的顶板,常见的岩石有粘土岩、砂岩及铝矾土。在岩浆发育的煤田中,有的煤层顶底板或煤层中间有岩浆岩侵入。我国煤矸石主要来自于石炭系、二叠系晚期、侏罗至早白垩系等含煤地层。它是由碳质页岩、碳质泥岩、砂岩、页岩、粘土等岩石组成。

根据煤矸石的产生和来源,一般露天矿剥离岩石及采煤岩石巷道掘进排出的煤矸石称为白矸,约占总矸石排放量的45%;采煤过程中产生的普通矸石约占总矸石排放量的35%;选煤厂排出的选矸约占总矸石的20%(表1-1)。

表1-1 煤矸石来源及产生情况 随着煤炭生产的不断扩展,煤矸石的产生量与日俱增,2011年煤炭产量达35.2×108t,煤矸石产生量按原煤产量的15%计算,每年煤矸石至少增加5.28×108t,历年积存下来的煤矸石已超过50×108t,占地30万亩以上,而且仍在继续增加。这样大量的煤矸石已经地污染了环境,并侵占了大量的土地和农田,破坏了土地资源,如不加紧有效利用,将影响煤炭工业的正常发展,影响周围环境质量。煤矸石的产生与分布与原煤产量有直接的关系。目前,我国煤矸石年排放量达400×104t的省份有山西、黑龙江、内蒙古、山东、河北、陕西、安徽、河南、新疆等。另外,四川和其他省、自治区也排放有大量的煤矸石。可见,煤矸石排放比较多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方。

露天煤矿产生的煤矸石主要是剥离和煤层顶板及上覆岩层的岩石,其岩性主要是砾岩、砂岩和泥岩;地下采煤的开拓巷由于资源回收、减少损失等原因一般布置在煤层底板岩层中,掘进排矸是岩石矸。因此,此类矸石一般是不具有燃烧值的白矸。露天煤矿回采过程中排出的煤矸石主要是煤中夹石层,一般是含炭砂岩、炭质泥岩等,此类煤矸石含有一定热值。地下采煤的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根据煤层多少和巷道位置的不同,产生的煤矸石含炭的多少不定,部分为具有低燃烧值的矸石。选煤厂排出的矸石是混入原煤中的伪顶和夹矸层,岩性主要是伴生硫铁矿、粉砂岩、炭质泥岩和粘土岩等,这类矸石具有一定的块度、粒度,在其化学组成上含炭、硫、铁、铝等,因此具有一定的热值,在一定的条件下极易发生自燃,这也是煤矸石山自燃的重要原因。

二、煤矸石的主要组成

煤矸石的组成随产地、层位、成因、开采方式等不同而各异,不同产地甚至同一产地的矸石,由于煤层的生成年代、成煤条件和开采等情况不同,矸石的组成和特性也不相同。因此,了解煤矸石的主要组成特征后,可以根据矸石类型确定其处理处置措施及加工利用工艺方向,制定综合处理利用方案,把矸石对环境的影响减为最小或回用转化为有用物质。

1.岩石组成

煤矸石的岩石与煤田地质条件有关,也与采煤技术密切相关。煤矸石的岩石组成变化范围大,成分复杂,主要由页岩(炭质页岩、泥质页岩、粉砂质页岩),泥岩类(泥岩、炭质泥岩、粉砂质泥岩)、砂质岩(泥质粉砂岩、砂岩)、碳酸盐类(泥灰岩、灰岩)及煤粒、硫结核等组成。

2.矿物组成

不同地区的矸石由不同种类矿物组成,其含量相也很悬殊。一般来讲,煤矸石中的主要矿物有硅酸盐类矿物(石英、长石类、闪石类、辉石类)、粘土矿物(高岭土类、膨润土类、蒙脱石、伊利石、水云母类)、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硫化物(硫铁矿和白铁矿)、铝土矿(一水硬铝矿、一水软铝矿和三水铝矿)和其他矿物(石膏、磷灰石和金红石)。

3.化学组成

煤矸石的化学组成随产地、层位、成因、开采方式等不同而各异,根据煤矸石的化学成分,可用于生产烧结及非烧结砖、混凝土制品、砌筑砂浆材筑路等的骨料;有的煤矸石含硅较高,可作为硅质原料制作水泥等。煤矸石中常含有炭粒和黄铁矿结核,具有较高的发热量(表1-2~表1-4)。

表1-2 阳泉矿区洗选煤矸石化学分析单位:% 表1-3 我国其他部分煤矿煤矸石化学组成单位:%

表1-4 我国部分煤矿煤矸石污染物质组成单位:mg/kg 煤矸石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所包含的元素可多达数十种。一般以碳、硅、铝为主要成分,其无机成分主要是硅、铝、钙、镁、铁的氧化物和某些稀有金属,如铅、铜、锌、镉、铬、钛、钒、钴、镓等。其化学成分组成的百分率:SiO2为30~65;Al2O3为16~36;Fe2O3为2.28~14.63;CaO为0.42~2.32;MgO为0.44~2.41;TiO2为0.90~4;P2O5为0.007~0.24;K2O+Na2O为1.45~3.9;V2O5为0.008~0.03。

三、煤矸石的特性

1.颗粒大小

颗粒大小是煤矸石重要的物理性质,煤矸石的颗粒大小对矸石的筛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不同粒径煤矸石的含硫量与发热量也是有所不同的。根据煤矸石颗粒大小可分为粗粒矸石(粒径>25mm)、中粒矸石(粒径为25~1mm)和细粒矸石(粒径<1mm)。

2.孔隙率

煤矸石山渗透率的大小表明了煤矸石山供氧条件的好坏,它与煤矸石的粒径分布、粒度及形状有关,更主要的是取决于煤矸石山孔隙率。

3.发热量

发热量是煤矸石最重要的质量指标,是煤矸石作为能源的使用价值高低的体现。一般煤矸石发热量的大小随着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灰分含量的增加而降低。根据发热量的高低可分为:低发热量矸石(发热量<2092kJ/kg)、中发热量矸石(发热量为3347.2~8368kJ/kg)和高发热量矸石(发热量>8338kJ/kg)。低发热量矸石用作一般建材原料,中发热量以上矸石用作沸腾炉的燃料,高发热量矸石可进行气化。

4.熔融特性现在上出现许多仿制的乾隆官窑粉彩,与传世品相比,水平相甚远。仿制的品种多样,见到的有粉彩九桃天球瓶、粉彩鹌鹑天球瓶、黄地粉彩缠枝花卉碗,各种色地的粉彩缠枝花卉瓶、花觚以及镂空转心瓶、镂空套瓶、紫地粉彩爵杯,也有仿其他工艺品的,如仿铜器、仿唐代银壶等等。众多仿品中有粗细之分。粉彩九桃天球瓶可谓高仿品,造型、色彩、纹饰都已达到逼真的地步,非常精美,是一件可收藏的现代珍品。与传世品相比,主要缺点显得过于漂亮。其他仿品中有的显然颇费工时,如转心瓶、交泰瓶、爵杯,但与传世品相比距很大,显得板滞粗糙。综合起来,现代仿品的缺陷有以下几点:一、造型的整体结构比例不谐调,虽然高度或口径与书本上的尺寸相同,但器物腹部的弧度不准,不是扩大就是缩小。二、胎体有的过于轻薄,也有的过于厚重。三、作旧痕迹突出,如未作旧又很光亮。还有的为了表现是旧物,在器物底或罐的口边涂抹一些灰褐色的泥巴。四、器物口部和足内的松石绿釉,有的过于浅淡,有的过于浓艳。浅淡者釉薄光亮宛如浅湖色釉,浓艳者釉厚开细小纹片,釉面呈波浪釉状。这些现象与传世品的特点相比距较大。更别出心裁的是,一些牟利者自造出一些乾隆款的彩瓷迷惑人们。在几次鉴定会上都出现诸如银灰色地雕花开光大碗、大罐,开光内彩绘山水人物,器底雕刻篆体“大清乾隆年制”款,让人感觉仿佛是乾隆的银彩器,实际不然,这种器物胎体厚重,工艺粗糙,纹饰绘画水平也很低。类似低劣的仿品实在是举不胜举。

矸石在某种气氛下加热,随着温度升高,产生软化、熔化现象,称为熔融性;在规定条件下测得,随着加热温度而变化的煤矸石灰堆变形、软化和流动的特性,称为“灰熔点”。煤矸石灰熔点的高低影响到矸石利用的工艺与设备。如一些固定床热处理设备的热处理温度将取决于灰熔点,若床层的温度过高则有可能造成设备停车。根据熔融特性,灰熔点或软化区范围可分为难熔矸石(灰熔点为1400~1450℃)、中熔矸石(灰熔点为1~1400℃)和低熔矸石(灰熔点<1℃)。

5.膨胀性

膨胀性一般是指矸石在一定温度和气氛下锻烧时,产生体积膨胀的现象,轻质陶粒的生产就是利用这种特性。根据膨胀性(膨胀系数)可分为:微膨胀矸石(膨胀系数<0.2%)、中等程度膨胀矸石(膨胀系数为0.2%~1.6%)和激烈膨胀矸石(膨胀系数>1.6%)。有膨胀性的矸石可烧制轻骨料。

6.可塑性

煤矸石的可塑性是指矸石粉和适当比例的水混合均匀制成任何几何形状,当除去应力后泥团能保持该形状,这种性质称为可塑性。煤矸石可塑性大小主要和矿物成分、颗粒表面所带离子、含水量及细度等因素有关。按可塑性可分为低可塑性矸石、中等可塑性矸石和高可塑性矸石可塑性。中等以上的可塑性矸石适合制矸石砖。

在使用煤矸石生产水泥和烧结砖等建材时,其强度和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煤矸石的活性。煤矸石经过燃烧,其烧渣属人工火山灰类物质而具有活性,根本原因是煤矸石受热矿物相发生了变化。作为煤矸石主要矿物组分的粘土类矿物和云母类矿物的受热分解与玻璃化是煤矸石活性的主要来源。煤矸石的活性依赖于煤矸石煅烧温度和制品的养护条件,这是煤矸石综合利用时应当重视的问题。

8.含硫量

煤矸石中含硫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其处置和利用方向。由于含硫高的煤矸石具有自燃的可能性,因此,此类煤矸石要进行安全处置,预防其自燃。

元谋人的生活方式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重要地位

哦,还有玉制品,玉佩啦之类的。

生活环境

元谋人的生活环境是通过共存的动植物化石来推测的。一般将元谋人地层第三、第四段的动物化石称之为元谋动物群,认为是与元谋人共生的动物。

与元谋人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有泥河湾剑齿虎、桑氏缟鬣狗、云南马、爪蹄兽、犀、山西轴鹿等29种。全部都为绝灭种,部分(38.8%)属于上新世和早更新世的残余物种,大多数为早更新世当地常见物种。如果然生活环境来考察,云南马等生活于草原,细麂、湖麂等生活于热带雨林,竹鼠、复齿鼠兔等动物生活于灌木丛之中,泥河湾剑齿虎等生活于森林之中。

根据植物孢子的分析,树木主要以松属植物为多,还有榆树等。草本植物则更多。

元谋人,因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满载喜庆气氛的大红福字也是非常受欢迎的特色礼物,像是在的传统春节,家家户户都会挂上大红福字来凝聚福气,因而像是福字的摆件或是挂件都是人绝不会拒绝的礼物。北小山岗上,定名为“元谋直立人”,英文称雕塑:Homo erectus yuan mouensis,俗称“元谋人”。“元谋”一词,出自傣语,意为“骏马”。

元谋人牙齿化石是1965年“五一”节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的,元谋县被誉为“元谋人的故乡”。1976年根据古地磁学方法测定,生活年代约为一百七十万年前左右,距最多不超过前后十万年(也有学者认为其年代不应超过73万年,即可能为距今60万至50万年或更晚一些)。

石器使用

1973年,在发现元谋人化石的地层中出土石器三件。另外,在同一地点采集到石器三件,推测被雨水冲刷出地表,也被视为元谋人的石器。

三件地层中出土的石器均为石英岩制造,均为刮削器。其一为两刃刮削器,由石片制成,从石器上的人工加工痕迹来看,可能是砸击修理的。其二为复刃刮削器,由小石块制成,三边有加工痕迹,略呈长方形,应是复向加工而成。其三为端刃刮削器,也由小石块制成,也为复向加工而成。

仅通过这些石器难以推断元谋人的石器加工技术。但可得知以下几点:元谋人会用捶5、道光粉彩的纹饰除延用乾、嘉时的传统纹样,新创纹饰也很突出。主要表现在喜绘动物纹。传世品中大小动物画多达十余种,如猫、蝶、狗、牛、羊和象、鸳鸯、水鸭和仙鹤、喜鹊、鸽子和燕子、蚂蚱、蝈蝈和蜻蜓、蝙蝠、雉鸡等等。这些大小动物与多种花卉、瓜果组成吉祥画面,形成道光粉彩纹饰的一大特色。击法制造以及修理石器,会制造刮削器和尖状器,且工具尺寸不大。

在发现元谋人化石的地层中还发现有许多炭屑,常与哺乳动物化石伴生。大者直径达15毫米,小者1毫米左右。

此外还发现两块黑色的骨头,经鉴定可能是被烧过的。另外还发现有大量炭屑。有研究者认为,这些是当时人类用火的痕迹。

经过多年发掘,总共出土石器17件,其中地层出土7件,地表采集到1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