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初三历史上册复习重点
初三上册历史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1)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1、母系氏族妇女在中站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男子在中占主导地位,母系氏族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父系氏族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解体。
初三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初三历史上册复习重点
初三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初三历史上册复习重点
3.封君与封臣
2、种姓制度:在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的过程中形成。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下一等级不得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的等级不得通婚。 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矛盾,对后来印度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3、大化改新的内容:上建立集权的封建,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收回贵族土地为国有,部民转为公民;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定期收税。
4、早期资产阶级的产生:西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市民阶级(手工业者、商人、银行家)中的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的兴起装备了条件。
5、由于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封建主对城市市民加强剥削,使阶级冲突日益尖锐。12世纪,法国琅城的城市市民与封建主展开了10年的斗争——市民争取城市自治权。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2)关系: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天然的才能好象天然的植物,需要学问来修剪。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九年级历史 上册知识点 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城市居民的身份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1
第6课:古代世界的与征服
1、 希波: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地区建立了波斯帝国。前5世纪,波斯帝国三次出征希腊,希腊战胜波斯,史称希波。
为纪念希波—— 马拉松 战役中的 长跑 英雄菲迪皮茨设立了马拉松赛跑。
2、 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国发展起来,并控制了希腊。继承马其顿王位,史称大帝。他出兵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帝国,定都巴比伦。
3、东征的影响:促进东西方 文化 的交流与发展(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印度文明)。
4、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罗马帝国,多次发动。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5、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一方面充满,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透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6、罗马帝国与的交往:丝绸之路 丝绸;甘英出使大秦。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2
第7课-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1.-的兴起:1世纪时,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传道者宣 传说 ,是“救世主”。4世纪末,罗马确定-为国教,促进了-的传播。
2.法兰克王国
(1)建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建立的许多王国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2)统治:克洛维皈依了-,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
(3)版图: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
(1)形成: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
(3)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
(4)影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
4.查理曼帝国
(1)继位:8世纪,法兰克国王丕平之子查理继承王位,成为法兰克国王。
(2)扩张:800年前后,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成为当时西欧的王国。
(3)统治:实行鼓励-发展的政策,命令贡献“什一税”。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3
第8课西欧庄园
1.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1)形成:9世纪开始形成,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农村)各地。
(2)特点:一个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单位。
(3)生产关系: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耕地分为领主的“自营地”和佃户的“份地”;庄园周围土地被称为“公用地”;自由农民是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2.庄园法庭
(1)权利:有司法权,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佃户在劳役中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与处罚。
(2)开庭: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地点不固定。
(3)惩罚: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无故缺席的佃户也会被罚款。
(4)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佃户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
(5)作用: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4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背景:西欧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2)表现:旧的城市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1)由来: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
(2)生产生活: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家庭既是生产作坊,也是店铺。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3)发展:市民阶级形成,随着发展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3.大学的兴起
(2)兴起:12世纪,西欧的 教育 与学术出现了新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3)发展: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巴黎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了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
(4)课程设置: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神学。学完基础课程后进入专业课程。课程设置一方面受-会的影响,另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和发展的要求。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5
第10课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1.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帝国版图:囊括希腊以及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进入了“黄金时代”。
(2)查士丁尼: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外来侵略:7世纪起,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9世纪以后,面临多个外部军事势力的进攻;西欧封建主组建东征拜占庭。
(2)抗击侵略:把行省改为,把自由民编入,军事将领成为地方的行政长官。
(3)帝国灭亡: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4)帝国影响: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
★ 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复习知识点汇总
★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2020整理归纳
★ 九年级历史资料分析及知识汇总
★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2020整理
★ 九年级上册历史单元知识点总结
★ 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
★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2020
九年级上册历史and九年级全一册提纲(追满分)
(5)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的雏形。侯各庄中学初三思想复习提纲
(4)加冕:800年的 圣诞节 ,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因此查理又称“查理大帝”或“查理曼”,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复习课题:课 :古代的发展历程复习
复习目的:
1、巩固旧知识,为中考做准备。
2、进一步使学生认识: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必须了解发展史
复习重点与难点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理解、分析、归纳能力。
2、材料分析题的训练
复习准备:预习复习题、材料
复习方法:问题式教学法、提问式、启发式、讲解式
复习内容
一、知识结构图
二.基础题复习及归纳:
1.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生产劳动
2.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劳动者
3.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生产工具
4.什么是生产关系?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原始的生产关系是由什么决定的? 由当时极端低下的生产力决定
6.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产力的发展
7.的本质是什么? 在阶级里,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8.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文字的出现
9. 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是什么? 封建土地所有制
10.封建剥削的主要形式? 榨取地租
11.封建等级制度以什么为基础? 封建土地所有制
12.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蒸气机的发明和应用
13.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电的广泛应用
1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及应用为标志
15.新的科技革命的兴起及其影响表明什么?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16.制度的基础是什么? 私有制
17.工人无法摆脱被资本家雇佣的命运,根子就在于什么?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工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
18.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在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带有隐蔽性
19.什么是剩余价值?
20.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是什么? 靠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发财致富的
21.决定发展趋势的是什么? 的基本矛盾,因为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的集中反映
22.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生产化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
23.资本家付给工人高工资的目的是什么?
24.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25. 当今的基本事实是什么? 与长期共存和斗争
三.重点问题
1.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P13
2.奴隶制度是最野蛮的剥削制度和最残暴的压迫制度。
3.封建的科技文化成就,代表了全人类在封建时代所达到的水平,在当时独领。P17
4.在,劳动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这是以资本家榨取更多剩余价值为前提的,所以工人被雇佣、受剥削的地位没有改变。的性质也没有改变。P29、P30--P31
5.终究要代替,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是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P31
6.代替,是一个复杂、曲折、长期的过程。P33
7.与将长期共存和斗争,这是当今的基本事实。P34(面对这一事实要怎样做呢?两方面)
四、巩固练习:
泉州是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市风景名胜奇特,尤其唐宋似来的文物古迹众多,如开元寺、洛阳桥、祁风石刻等。目前该市正举全市之力,依托文物古迹,以"海上丝绸之路东端--泉州"为题向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问:(1)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所依托的文物古迹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国封建时代的什么史实?清简要说明这一史实。
(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泉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看法。
:(1)①在封建的发展阶段,科技文化的发展曾在世界上长期独领。②封建时代的科技文化成就,代表着全人类经历封建发展阶段时取得的成就,是世界科技文化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页。封建时代的为推进世界文明的发展、的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①申报"世遗"有利于保护文物古迹。文物古迹是历史的见证,是宝贵的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②申报"世遗"有利于泉州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的发展。③我们要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努力学习,为泉州(世界)科技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同时,积极同破坏文物的行为作斗争,为泉州申报"世遗'尽一份力。
小结:复习时应牢牢抓住生产力三要素的内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应把握人类历史演变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生产力是推动人类不断前进的最终动力。
坏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