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城市空间总体规划方案_郑州市城市空间总体规划方案最新
各地“十四五”蓝图已露端倪,这些城市未来5年怎么干?
“十四五”规划编制进入了关键期,最近各地开始密集征求对本地规划编制的建议,开门问策。
郑州市城市空间总体规划方案_郑州市城市空间总体规划方案最新
郑州市城市空间总体规划方案_郑州市城市空间总体规划方案最新
通过这些公开问计以及前期课题研究,各地“十四五”蓝图已露端倪。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城市未来5年怎么干?
城市发展模式渐变
区域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城市也已经成为产业和人口聚集的主要载体。最近几年,已经形成了以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带动全局发展的政策方向。因此,各地的“十四五”规划中,区域和城市发展成为重点。
8月26日,湖北常委会召开会议,针对“十四五”规划,会议指出,要做好区域发展大文章,以中心城市、城市群、城镇带建设带动全域协同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发展水平和整体实力,更好发挥武汉为龙头、“襄十随”和“宜荆荆”城市群为两翼的辐射作用,加快块状经济发展。
湖北的区域发展战略已经是各省份的普遍做法。在重大区域战略下,各省份也积极在策划和推动省内次级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发展,大力培育经济副中心城市,形成新的增长极,从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这在各地“十四五”规划的编制中体现明显。
区域发展战略中,中心城市是关键角色。尤其在“强省会”战略下,中心城市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迅速提升,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城市空间布局带来挑战,尤其是中西部城市城镇化加快推进,未来的城市扩张模式是否将转变?
实际上,随着人口和产业加快集聚,中心城市的外延扩张十分迅猛,为了应对这些压力,近年来,一些城市已经在大力度重塑城市经济地理。
比如,2017年,成都提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重塑城市格局和产业经济地理;此后,西安提出“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2019年,郑州提出“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这些都是对城市格局的重大调整和扩张。
可以预计,城市格局的调整战略将写入“十四五”规划,未来几年仍将是城市的扩张期。但是,城市扩张也引发了对城市的边界在哪里的疑问,中心城市的发展亟须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扩张。
城市扩张的同时,城市有机更新也被凸显出来。2016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2019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
在“十四五”规划前期课题中,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就承担了西安的《“十四五”时期西安转换城市发展方式、优化空间格局战略研究》;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也对西安市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编制进行研究。
郑州的“十四五”规划编制方案就提出,要分析国内先进城市行政区划调整与整合的经验做法,分析新形势下郑州城市发展空间、人口结构状况、功能区划等方面的现状基础,分析郑州急需推动行政区划调整的必要性因素,立足进一步提升郑州省会城市功能更好服务战略需求,按照全域城镇化方向,研究提出“十四五”时期郑州市加快推动行政区划调整的思路和举措。
不仅如此,最近几年很多城市制定了中长期的战略发展目标,2020年往往是战略步骤的阶段,未来5年将是这些城市新的战略目标的开局阶段,因此,中心城市的“十四五”规划尤为重要。
比如,2020年成都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步目标之后,就将在“十四五”时期全面开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进程。成都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成都要全面建成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门户枢纽城市。
未来的增长动力在哪里?
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依赖外循环的增长格局面临重大挑战。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这对城市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在促使城市转变增长动力。
重庆大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蒲勇健认为,这是内陆城市的机遇。而且重庆齐全的工业体系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重庆有可能在国内大循环中,复兴30年前在经济前五的地位。他认为重庆要做好迎接“产业大规模转移”的准备。
为了提升城市竞争力,郑州“十四五”规划编制则设立了建设黄河生态带核心区总体发展规划,推动四路协同、五区联动加快高质量开放发展总体规划,加快城市化全面提升竞争力总体规划专项工作组,实施筑基补短赶超战略加快创新发展总体规划等四个专项工作组。
实际上,在当前形势下,如何面对变局,转变增长动力是城市发展亟待解题。
的“十四五”规划前期课题包括:“十四五”时期,国内发展环境重大变化影响及市经济发展目标指标研究;市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路径研究;首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基本思路研究;市与其他大都市的战略性比较研究等。
上海的课题包括了“十四五”期间多情景下GDP增长率和相关结构性指标研究;提升经济中心综合实力、增强金融中心资源配置功能、提高贸易中心枢纽功能、提升航运中心高端服务能力、提升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目标和战略举措研究。
数字经济发达和经济外向度高的杭州,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7月17日,杭州市发布了市制定的《杭州市“十四五”规划编制目录》,其区域规划仅一项,即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发展“十四五”规划。可以预计,创新驱动将被寄予厚望。
成都此次主要的征集内容包括了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区、深化产业经济地理重塑、带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建设产业功能区构建产业生态圈、培育发展新动能构建高水平创新体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
8月18日,长沙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调度会议召开。长沙市常务副夏建平表示,要找准发展战略方向。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突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域消费中心打造、城市群建设等重点,争取更多的事项纳入和省的全盘布局。
城市形态及空间结构分析
——以郑州市为例
城市规划0902 祝相科 [1]5
城市形态是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规划者的城市形态理念直接决定了城市规划的效果,以致影响城市的总体布局、城市发展的综合效果、交通组织和城镇群的合理分布,甚至关系到城市生产、生活质量、城市改造、城市合理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城市空间是各种人类活动与功能组织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投影,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载体,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是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城市的区域分析、定位研究以及发展目标的实现等研究最终均要落实到空间上。因此,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尤为重要。
有学者认为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互为表里,城市结构表现为城市发展中的内在的动力支撑要素,城市形态则表现为城市发展的外部显性的状态和形式。城市空间结构只是城市结构的一部分,表达的是要素在空间组合上的关系,这种关系即为城市相互作用。城市结构实际上既决定了城市形态,也最终决定了城市空间 结构。也就是说,城市空间结构就是能够通过城市相互作用体现为城市形态的那部分城市结构。
其实,目前对城市形态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纵观学者们对城市形态的理解和表述,从横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具有物质和非物质两种表现形式,物质方面主要指城市各有形要素的空间布置方式,包括街道网的结构形式,各种功能的地域分异、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和建筑环境以及中心城市和相邻城镇群组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和结构变化特征等;非物质的主要包括城市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等所形成的城市精神面貌和城市文化特色。从纵的方面来看,城市形态并不是单一的,而是拼贴式的,是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积淀的汇合;城市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历史的变化而产生渐进式、碎片式的变化,通过这种渐变,既可以保持城市文化的延续,又能不断地更新。不过每一个不同时期,都会有一种反映时代特色的占主体的城市形态。
郑州市城市形态演变过程:
郑州市的城市形态经历
了“块状发展一点轴延伸一组
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过程,
城市的内部填充主要发生于
老城区与京广线之间,井
向南北方向蔓延。而近20年
则是组团分散-一体两翼的转
变。并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两翼“生长臂”的不断延长,
中心城区的中心功能尤其需
要不断强化才能满足两翼生
长的要求。
郑州市道路网的形式:
郑州市的道路网属于方
格---环行---放射式,东西方向
的道路和南北方向的道路交
错纵横形成方格网状。东西
方向的主干道路从南到北依
次有航海路—陇海路—中原
路—建设路—金水路—黄河
路—农业路—东风路。南北
方向的主干道路从西到东依
次有桐柏路—嵩山路—大学
路—京广路—南阳路—文化
路—花园路—城东路—经三
路—东明路。这些东西方向
和南北方向的主干道路在城
中相交又围成环城路,比如农业路,桐柏路,航海路,经三路围成了一个环。南阳路,建设路,中原路又可以作为放射性道路。所以说,郑州市的道路网属于传统上的方格—环形—放射式。
线成为城市发展的屏障,多年来形成了东西两片区交通自成体系,路网较为密集,空间相对,而两片区之间交通联系相对薄弱的城市道路胃架系统。线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进而直接影响到两个片区空间的同步发展。城市道路网与城市用地形态相适应,组团间联系道路与城市对外交通结合,以放射通干道和快速环路将五个组团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了五环(一五环快速路) 九放射(九条放射干道) 的格局。各组团内部道路网,结合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的特征,道路网为较为规整的格网状。
郑州市土地利用模式:
郑州市地处中原,地势比
较平坦,属于平原型城市,其
城市土地利用应现出均质化发
展的态势,但是由于贯穿全国
的京广、陇海两大干线交
汇于郑州,把郑州分为不均等
的四个象限,形成了如今典型
的双“V ”字型城市空间格局。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城市
土地利用的均质化,使得郑州
土地呈现出非均质化特征。郑
州市西部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始
于经济时代的“一五”、
“二五”时期,企业的建设同
时带动了郑州市西部的城市建
设。然而,20世纪80
年代以来,多数国有企业日益衰退,昔日的经济地位每况
愈下。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郑州作为内陆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河南省和中原城市群乃至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郑州市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开始了对郑州市西部老工业基地的大力改造。90年代以来郑州的商业中心主要是以二七广场地区为城市商业圈为中心,使得二七广场地区集交通、纪念、商贸功能为一身,这给城市核心地区的交通带来了很大压力,使城市中心的功能近乎瘫痪。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壮大,单中心的商业模式已不适合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城市的商业中心逐渐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结构转化。目前城市的商业中心西部为碧沙岗公园,东部为紫荆山广场,城市中心为二七广场。这种多中心的商业结构大大缓解了城市中心的各种压力,使得二七广场地区的城市功能能够正常进行。京广、陇海在郑州交汇,给郑州带来了繁荣,同时将郑州市分为东西两半,也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瓶颈。郑州火车站处于交汇的核心部位,是整个城市的核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日前郑州火车站只有东出口,并依此形成了繁荣的火车站商圈和二七广场商圈。日前郑州火车站广场南北两侧设有两个公交枢纽站,多达40条的公交线路汇集于此,给火车站周围带来了巨大的交通压力。在城市建设上,郑州火车站东广场周围建筑密度过人,而火车站西侧的发展则无法与东侧同日而语,西侧地区多年来城市面貌未有大的改观,建筑物布局与建筑景观杂乱无章。西侧的居民必须跨过绕行才能到达火车站,这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火车站东西方在商业、交通、居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反。因此将根据郑州火车站西出口及西广场建设规划,对火车站周边地区实施有的综合整治,带动老城区更新改造,改善该地区的城市综合服务,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功能。
郑州市城市发展轴演变:
51年就请哈雄文到郑州来进行考察,给郑州做规划。哈熊了一个斜线的道路,现在路
这一线,从火车站一直发
散出去,一条城市里的斜
路,一直通道现在大致花
园路口那带。这个设计在
空间建构上,显然是把火
车站作为一个城市空间建
构的原点,作为你城市交
通出发的一个起始点。哈
熊文把火车站、二七广场
串起来的做法,实际上是
古典城市主义一个很常见
的做法。规划在城市景观
上力图建构以二七塔为极
点(底景)的贯通火车站
地区、老城区和未来的行
政区的宏大景观轴线。这
一景观轴线的起点是给郑州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及其标志物(与经济有关),终点则是新政权的行政区(与有关)。50年代是的全面经济建设的时期,哈雄文这个设计更多的考虑了新的城市空间意义体系的建构的问题,
对工业进一
步的安排,实际上考虑的并不充分。在这个基础上,经过一系列人的研究,在1954年形成了这样一张图纸,在以西有一个非常大面积的建设,同时取消了哈雄文的这个斜向的道路,变成了这个南北向的方格网的格局。但是他仍然保留了从紫荆山一直通道火车站附近的这样一个斜向的轴线,这个轴线在当时城市设计的角度来看,是塑造郑州基本空间形象的一个要点,所以是所有设计人都坚持的东西。
1987年以后城市化地域外向扩展显著。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生产、生活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工业用地沿原工业区外围扩展。城市用地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服务功能在城市各项功能中的地位上升,居住用地和科研用地向城市东、东北和方向均有较大规模的扩张,城市用地沿原建成区边缘向外扩展,尤以生活居住用地向东北、方向的扩展最为显著。城市形态近似团块状,向外扩展势头迅猛,城乡之间用地矛盾激化,城市绿地受俊。,交通线路的延伸成为城市化地域扩张的先导。第二,居住用地向城市东北和方向蔓延,城市发展轴间用地被填满并凸出。第三,学术、科研机构用地向外扩展。 1987年以后,大量学术、科研机构在距离建成区较远的郊区建成,这些机构占地面积较大,主要沿交通线分布,充当了城市化地域扩展进程的先锋。第四,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的演化,促进了城市化地域的扩张。在市场机制调控下,城市地域结构日趋合理,各种功能用地按其付租能力高低重新分布,以二七塔为核心形成了中心商业区,原来位于市区中心的工厂、企业出现外迁倾向,纷纷从建成区内部向郊区迁移。
郑州市空间结构特性:
总体特征:
中心城区呈现由单核心空间格局向双核心空间格局演化的特征。2003年郑东新区的开发建设对城区整体空间结构具有调整促进作用 即促使中心城区从传统的以二七广场为单核心的空间格局向以二七广场和郑东新区为双核心的空间格局演化 并因此为一系列的新兴城市功能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同时,也为一些传统城市功能的演进拓展了空间。
V 型结构特征:
呈斜向切入城市中心的双“V ”字型骨架奠定了郑州市特有的结构特征 东北、象限地势开阔,西北、东南面积较小。市中心城区以核心组团加外围功能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模式,通过环路加放射性路网等交通设施与之相连 其间用生态绿地隔离,形成既相对又有机联系的城市组团。
用地特征:
以京广、陇海两大为界 城市的土地利用沿线逐渐展开 城市逐步形成双“V ”字型产业带的用地特征 其内侧为城市工业及发展用地 外侧为城市生活发展用地。由于长期阻隔带来的交通不便,造成双“V ”字型内侧的产业带发展相对滞后。但郑州中心城市近20年来的用地扩展偏重在西北和东南方向,即重点是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引起的用地增长上经历了外部扩展—内部填充—外部扩展的循环过程。
交通特征:
双“V ”字型影响着城市内部交通。随着城市的发展 双“V ”字型造成跨越的通道高峰小时交通饱和度高,目前联系城市、东北两大象限三个通道,分别为建设路" 金水路、中原路" 正兴街和陇海路,很难满足日
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中心城区道路网络结构基本围绕火车站和二七广场形成了单中心环状放射的路网布局,郑东新区的路网布局主要围绕CBD 形成环状放射路网。
在郑州市城镇体系规划中,致力打造郑州市“一心四城,一带两轴”特色的空间结构体系。
一心:指郑州市域的城镇密集区。包括中心城区、郑汴—中牟组团、上街—荥阳组团和航空港组团,这是市域空间结构的核心地区。
一带:是指
沿310国道、陇
海等交通干
线上,由中心城
区、郑汴—中牟
组团、上街—荥
阳组团、巩义市
及沿线城镇所构
成的城镇发展带,
是市域经济联系
和城市空间拓展
的主轴线。
四城:指巩
义、新郑、新密、
登封四个二级中
心城市。
两轴:南北发展轴由沿京广、107国道的城镇构成,同时与市域的东西发展带,共同构成中原城市群“十”字形空间结构的核心;市域南部的东西发展轴由登封、新密和新郑等城镇依托省级交通干线构成。
随着郑东新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大规模建设,城市空间脱离老城区形成向外跨越式发展的趋势,进而拉人了城市的框架,城市由摆脱摊蔓延发展,进而确立了多组团、圈层式发展的新模式。近期郑州市实施“四个一”(一区一城一环一路) 工程,对郑州城市发展和空间布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一区指加快郑东新区建设,是加速城市化、构筑现代化大都市框架、提高郑州在全国区域中心地位的具体行动;一城指以人学城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郑州市科技创新与文化中心地位和城市品位、大力促进第二产业发展思路的重要举措;一环指环城快速路和绕城高速公路建设,环路建设对建立城市快速交通体系、完善市区环形加放射的道路系统增强交通枢纽的功能、发挥郑州市交通优势作用巨大不利于缓解过境交通压力,同时改善郑州市区因分割形成的不同发展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一路指郑少洛高速公路,该路的建成投运对于郑州市城乡一体化网络发展意义重大。以上项目的实施,更有力的奠定了郑州城市形态由中心组团带动周围四个组团和谐发展的模式。自此城市空间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004年郑州市城市规划工作回顾
在市委、市的正确下,郑州市城市规划局结合城市规划工作实际,以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城乡规划工作的总体发展思路,聚精会神搞规划,一心一意谋发展。
(一)郑东新区规划及实施
围绕“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的目标,实行“三加快,三”的方针,进一步深化郑东新区规划,做好新区各专项规划与中心城区的协调衔接工作。加快实施郑东新区近期规划,高标准建设商务区和基础设施,严格按规划实施监督管理,即加快实施商务区规划,加快实施龙子湖科教园区规划,加快实施龙湖生态圈的规划;新型产业进郑东新区发展,房地产公司进郑东新区开发,商务建筑、公共建筑和高层建筑进入商务区,强力推进郑东新区顺利实施。
1.商务区建设
目前商务区内外环60栋高层已31栋开工建设,其中10栋主体已经结顶。公益性建设项目中,郑州会展中心土建工程主体已基本完工,累计完成投资10.7亿元。河南省艺术中心正在进行桩基施工。四十七中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已经开工;景观绿化工作有序推进,道路绿化工作已全线铺开。
2.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展开。起步区开工建设道路38条,其中26条具备通车条件。15座桥(涵)开工建设,总投资约4.8亿元,其中7座具备通车条件;七里河治理工程基本竣工,东风渠、金水河治理工程大部分完成。
3.安置小区建设
安置小区建设工作稳步进行。33 km2范围内规划安置小区3个,总占地4175亩,规划建筑面积323万平方米。
4.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工作快速推进。前三季度引进外来投资项目43个,其中天津顺驰、上海绿地、杭州广裕等项目已开工建设,部分项目正在进行方案设计并将陆续开工。龙湖南区、商住物流区项目已全面铺开。
5.城市生态水系工程
城市生态水系工程(龙湖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完成,并经省批准;环境保护影响评价已完成;控制性详规已经市审批。
(二)中心城区综合整治
2004年是实施中心城区“三年大变”目标的关键一年,继续严格控制土地一级市场,强化强制性标准,加强和提高城市详细规划的约束力,充分发挥城市详细规划对优化城市土地与空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调控作用。继续坚持“三控制,三增加”的原则(即控制土地一级市场、控制插建高层建筑、控制商品房投放总量;增加公共绿地、增加公共广场空间、增加服务设施),加强中心城区保护和改造,完成20项综合整治规划任务,使新老城区进一步协调发展。
中州大道(原107国道)景观规划。完成对107国道北起黄河大桥,南至机场高速公路收费站,全长约26公里的景观规划实施方案征集、评审,按照《方案征集技术文件》和招投标法的有关要求,邀请获奖单位承担中州大道景观工程的初步设计。以德国方案为基础,结合其他两个获奖方案优点,进行了道路断面和管线综合设计。并组织验收,提交最终成果。
街景市容综合整治规划。完成金水路等9条街的综合整治规划,委托14家设计单位编制了黄河路等全长160公里的58条主次干道街景市容综合整治规划方案,确定200幢位于重要地段或具有特色的建筑物作为整治规划的重点,规划方案已全部完成,并通过了专家评审。
夜景照明工程规划。突出标志性景观区(二七广场、绿城广场、紫荆广场、文博广场)和街(金水路、花园路、紫荆山路、中原路、嵩山路、东西大街、郑汴路、未来大道)的夜景照明,完成街夜景照明规划方案、107国道沿线重点建筑及立交桥夜景照明规划方案评审。
游园绿地建设规划。完成35个游园规划选址和规划设计方案评审。
郑花路综合整治规划。已完成全长8.5公里的景观规划方案,并通过评审,完成绿化方案和施工图设计。
出入市口综合整治。主要包括郑少路与西四环、郑上路与西四环、郑邙路与天河路、107国道与南三环等4个出入市口,总规划面积182.29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116.29万平方米。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已通过评审。
支路背街小巷改造规划。57条道路规划全部完成。改造宽度为15米以下的小巷47条。
雨污水管网改造规划。完成商城路、伊河路、金水路、陇海路、沙口路等8个积水区的改造规划,改造完工金水路民航大酒店、沙口路(金水路-黄河路)、金水路(防疫路-健康路)、金水路郑百文等40余处积水点。完成姜砦明沟改造规划。支路背街小巷涉及雨污水管网改造的有28条,已完成27条。
市容设施综合整治规划。完成金水路、花园路、建设路、中原路等29条主干道、景观路的市容设施规划方案。重点是对道路两侧的公交站牌、阅报栏、书报亭、路牌、广告及环卫设施进行规范整治或升级改造。
沿线环境景观规划。实施中心城区京广、陇海沿线30公里城市空间的综合整治改造规划,按照“两线五点”(京广、陇海沿线,北三环与客运线、北三环与货运线、南三环、西三环、金水路)思路,改善沿线环境景观,已完成规划设计方案评审,并根据评审会专家组意见对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
市政重点工程规划。完成2004年市政重点工程的36条道路、15座立交桥的规划方案征集、设计、评审、深化工作。
107国道辅道建设规划。完成道路管线综合规划、测量及3座立交桥的规划方案征集工作。107国道辅道已于今年8月1日通车。
商城遗址整治保护规划。与文物部门共同确定保护改造红线,组织文物、考古、建筑、规划专家对商城遗址保护展示环境景观规划进行评审,方案完善后按程序报审批。
西流湖公园建设规划。近远期规划控制范围已确定,提交指挥部展开摸底工作,并通过西流湖地区景观设计规划评审。
河道整治规划。完成东风渠、熊耳河、金水河河道整治及截污规划方案,并通过了评审。
环道综合整治规划。实施对西、北环全长20公里综合整治规划,绿化面积198公顷,完成环境景观规划方案评审。
城中村改造规划。城中村改造规划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已由市印发。确定了城中村的改造范围,对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的编制,提出了规划设计要点,列出了进度时间表。今年列入城中村改造的18个村,完成管城区的安徐庄村、惠济区的小杜庄村、刘寨村,中原区的朱屯村、董寨村,金水区的西史赵村,中原区的岗坡村、岗杜村等8个城中村的详细规划。
处理场、马头岗污水处理厂已完成相关规划审批。
(三)综合交通规划及实施
依据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建设投资公司共同委托了中规院编制了《郑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规划方案已基本编制完成,完成轻轨一号线建设规划。
配合铁四院完善客运专线郑州枢纽总图规划和新郑州客运站选址工作,并将有关成果形成报告向省、市进行了汇报。
完成文化路——北三环、建设路——桐柏路、紫荆山路——南三环、农业路——花园路、农业路——文化路、化工路——西三环六座立交规划方案审查。完成西三环——科学大道、南三环——机场高速立交规划方案,并根据专家评审会意见完成优化方案。
根据郑州市综合交通规划,对郑州市道路网络规划及道路红线图(1:1000)进行了审查,形成审查意见。根据审查意见,市规划院正在进行完善与修改。
(四)风景名胜区规划工作
依据少林寺景区核心地区详细规划,按照恢复少林寺“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的规划主旨,少林寺景区基本完成整治,景区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新貌已经显现。对黄河风景名胜区五龙峰景区的详细规划进行了研究和批复。黄河游览区已建成五龙峰、岳山寺、大禹山三大景区近40处景点,绿化覆盖率达85%以上。
根据省建设厅的安排,对包括嵩山风景名胜区、环翠峪风景名胜区、浮戏山雪花洞和黄河风景名胜区,及时下发了开展综合整治检查工作的通知,上报自查材料,加强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
(五)郑州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总体规划修编相关专题研究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根据省市关于全面建设的规划和加快城镇化的决定,着手进行了郑州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通过发展战略研究,对一些影响地区未来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重大制约因素的深入调研,围绕郑州市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陇海——兰新地带重要的中心城市等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制定科学可行的城市发展战略,为郑州未来城市发展提出有指导意义的政策大纲和作步骤;以宏观战略的选择方法,构思未来郑州市空间发展的基本框架。
在对已经或正在开展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城市进行了调研的基础上,举行座谈会,市委、市主要与委托单位就总体规划修编所要达到的目标、修编工作方法与思路、各阶段组织形式、相关专题研究的范围和深度等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在向省市作了专题汇报后,形成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应与、关于加快城镇化、工业化、五个统筹发展和全面建设等指示精神相结合;与1998年关于郑州城市总体规划(远景规划部分)的批复精神相结合;贯彻、省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与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的建设相结合,与郑州市近年来迅猛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与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与国内外发展战略规划做得比较好的城市进行结合等思路。同时,积极开展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按照要求,完成城镇体系规划的立项、调研,并列出任务完成进度时间表,细化任务书,目标明确,步骤清晰。
2004年10月25日——26日,举行了郑州城市发展战略研讨会,邀请省建设厅等省直单位、郑州市主要、国内外知名规划专家在听取中期方案汇报的同时,对郑州城市发展战略、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进行了深入研讨,取得良好效果。
10月22日——24日,协助城市规划协会成功举办了规划管理专业委员会二届三次年会。
(六)重点工程项目规划建设情况
贯彻落实市委、市郑发[2004]7号文件精神,倡导求真务实作风,促进加快发展,切实服务好市里确定的“五个一百”项目,实行局联系“五个一百”项目工作制度,提升服务,强化,依法行政。在坚持强制性标准条件下,简化审批程序,提前介入,现场办公,跟踪服务,特事特办,做到在原规定时限内至少缩短一半时间办结(需资料齐全):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在25个工作日内办结,扎实推进各项规划工作,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已审批发放世贸商城、郑州一中迁建、正大世纪城市广场等重点项目的建筑规划许可证。
(七)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加强县(市)城市规划工作。各县(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已全部完成,其中巩义市、新郑市总体规划已被省批准。中牟县城市总体规划已被市批准。
加大小城镇及重点镇规划的编制工作力度。根据省建设厅的安排,全面启动新一轮村镇规划工作。对郑州市马寨镇、新密市刘寨镇、巩义市芝田镇、米河镇、中牟县谢庄镇、雁鸣湖乡等小城镇的规划进行指导,和基层干部积极探讨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的路子,帮助理清思路,提出修改意见,增强规划的可性和规范性。
加强对小城镇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共办理河南华润电力(登封)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14个用地项目,面积共约181公顷。
(八)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情况
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制度及规划设计规范有关强制性条文,不断适应新形势,改进管理体制,保证城市规划依法实施,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1.及时修订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加强规划依法管理
结合我市行政执法体制的改革,优化经济、发展环境。2004年《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于8月1日起施行,对城市规划必须贯彻的原则、管理部门及职责、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建设工程选址规划管理、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权限和等进行了进一步明确。
依法行政与加大对城市规划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相结合。在绿城广场、紫荆山广场等多次举办大型的城市规划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行政许可法》、《城市规划法》和修订后的《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解答群众的咨询和关注的问题,得到广泛的赞誉,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的依法行政水平,专门成立法制工作小组,加强法制监督,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2.依法行政,大力推行听证制度和公示制度
按照《行政许可法》精神,依据郑州市规划管理工作的特点,重新规范规划许可格式文书,严格制定相关配套制度,使《城市规划法》与《行政许可法》得到有机的结合,并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加大了推行行政许可听证制度和规划公示制度的力度。
举行了多次大型听证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也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充分体现了行政许可的公正、公开原则。实施阳光规划,继续推行公示制度,推进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实行政务公开,将办事制度,工作程序,审批时限,投诉渠道等向公开。通过省市主流媒体及时公布城市规划和重大规划评审论证进展及审批成果,明确控制指标,有效地保护全的规划知情权与监督权。激发市民关心规划、共建城市的热情。
3.改进规划管理体制,加强集中统一管理
围绕规划管理机制的创新和改革,建立垂直规划管理体制,在市内各区成立了规划局直属分局,作为市局的派出机构,实行垂直和管理,并于2004年7月1日正式挂牌运作。各分局重心下移,深入各社区现场办公,为基层和纳税人更多地解决规划实施中的实际问题,增强了规划工作的先导性和权威性,使规划工作不断深入民心,体现出规划工作“执政为民”的本质,确保了城市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 2005年城市规划工作展望
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郑州市委、市工作要求,围绕全面建设的规划目标,聚精会神搞规划,一心一意谋发展,牢固树立,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提高文化品位,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为把郑州建设成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隆起带核心城市、全省东引西进的主平台和实现中部崛起的排头兵继续做出新的贡献。
1.以“”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中心工作,结合实际,争取启动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订及报批工作。按照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进度表,进一步完善工作作程序,配合城市规划法修订,加强城乡统一规划,积极开展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工作。
2.按照“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目标,进一步推进郑东新区规划建设;围绕“三年大变”规划目标,以城市功能完备、人居环境舒适、城市特色鲜明、城市品位跃升、城市形象美好为核心内容,以中州大道(暂名)城市段改造、金水路东段整治和月季公园规划建设等为重点,进一步实施中心城区整治规划,新区和中心城区协调发展,突出“中”字形城市结构,在城市形态、景观上进一步凸现中原特色。
3.根据郑州市建设发展需要和郑州枢纽规划,郑州市轻轨项目由批准后,在下一步可行性研究过程中进行调整完善。根据线网规划的总体构思,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为报批和施工图设计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4.继续围绕规划管理机制的创新和改革,加强城乡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大郑州的需要。各区规划分局要深入推进规划管理重心下移工作,切实把规划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全市的各个角落,不断加强规划监督管理,保证各项规划的实施。
5.继续加强前期规划宏观控制,加强对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建立健全全市城乡规划的监督管理制度,坚持依法行政、执政为民,严格“一书两证”制度,提高审批质量和办事效率。维护规划的权威,继续坚持“三控制,三增加”的原则,切实加强对“四线”的管理,即红线(道路规划)、绿线(园林绿地)、蓝线(河湖水系资源)、紫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认真执行规划管理强制性标准保证郑东新区和中心城区多项规划的依法顺利实施。
6.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完善办事大厅,规范简化办事程序,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提前介入、跟踪服务、特事特办、建立绿色通道、确保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顺利进展。加大《城市规划法》、《行政许可法》、《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和规划知识的宣传力度,以座谈会、听证会、规划展览等形式,引入公众参与,提高全民的规划意识。对公众开放规划展示馆,继续实行“阳光规划”,增加规划透明度。
“2000万人口俱乐部”,中部预定一席,哪里是人口增长最多的城市?
目前全国共有17个千万人口大城市,其中上海、、重庆、成都4市已经晋级2000万俱乐部。到2035年武汉可容纳常住人口1660万人
目前郑州市人口增长最多的城市,而且郑州的经济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可能会成为下一个2000万人口俱乐部。
增长速度比较快的城市就是郑州,武汉,长沙,合肥。这几个城市的发展速度都非常快,而且人口增长速度也很快。
高新新城”为郑州高新城功能组团之一,位于高新区西北部,是郑州高新城“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区域。
“高新新城”的范围为东至西四环路、西至绕城高速公路、北至连霍高速公路、南至科学大道用地,总面积约为3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由向东北贯通三条水系:须水河、须水河西支流和索河,须水河西支流在区域内汇入须水河,是高新区生态绿化带的主要组成部分。
“高新新城”规划范围内已有郑州轻工业学院、格力电器郑州产业园等项目,其余为村庄、农田、河道等。
二、项目背景
根据市委市工作部署,9月份开始,高新区管委会委托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修编高新城整体规划(高新区总体规划修编方案),编制完成了《郑州高新城空间战略研究》。该《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中原经济区、郑州市域等各个层面进行研究,提出了作为郑州市“两翼齐飞”的战略西翼,对高新区的未来发展规划提出了“产城融合、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品位提升”的发展要求,按照新兴产业之城、自主创新之城、生态和人文之城的发展定位,并结合高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产业提升、空间提升、功能提升、环境提升、形象提升等规划发展策略,努力打造产城一体的郑州高新城。
10月28日,市规划局邀请专家和市直有关部门对该规划成果进行了座谈和论证。根据专家意见和指示精神,经高新区管委办公会研究,下一步,《郑州高新城空间战略研究》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专题研究工作,落实“提升”。
(一)重点研究我区西北部(即西四环以西、连霍高速以南、绕城高速以东、杜英街以北约35平方公里区域)的发展定位,高品位谋划,高起点规划,努力将其打造成集产业、商业、居住、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新城”。
(二)研究西流湖周边地区规划提升方案。根据西流湖的规划,结合高新区的实际,通过对该区域的空间分析,理清西流湖周边空间格局和周围功能区块之间的关系,提出该区域的规划提升方案。
(三)深入研究建成区如何提升的对策和措施。
该区域用地以工业、居住及部分公共服务设施为主,用地形态基本趋于成熟。下步根据《郑州高新城空间战略研究》提出的提升策略,规划改造重点是,根据现状,结合高新城轨道交通建设,对重点区域特别是重要道路沿线的功能,进行局部调整与合理置换,提升城市功能和建设品位。
(四)全面提升高新区的商业、居住、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城市功能。
考虑到郑州高新区的实际情况和“十二五”规划,近期将重点围绕“高新新城”规划和科学大道提升开展工作。
三、规划定位
根据《郑州高新城空间战略研究》确定的发展定位,将“高新新城”打造成为“郑州高新城”的核心组团,“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区域,新兴产业之城、自主创新之城、商业和生态人文之城。
四、产业功能
1、以科技研发与新兴产业为主,提升区域产业能级;
2、对接高教,服务企业,吸引创新型企业、创业型人才;
3、依托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打造宜居的现代化城区。
五、规划理念
1.智创:机遇无穷的创业环境
为中小型创新企业提供资金、场地和设施方面的支持,加强新城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创新性企业成长。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生产、科研、融资等综合环境,以智力产业带动园区工业品质提升。
2.智居:高科技低碳生活社区
居住用地和产业用地适度混合,实现综合开发,减少不必要的通勤需求。居住区开发采用小尺度街坊开发的模式,重视城市界面,提高社区活力。支持居住建筑采用环保技术,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树立低碳生活社区。
3.智享:丰富完善的配套设施
争取高品质的医院、学校、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等设施。减少对郑州主城区的功能依赖,分流主城的公共设施需求。以完善的配套设施,提升新城的人气,迅速实现居住功能的完善和扩张。
4.智行:安全舒适的步行城市
塑造安全、舒适、健康的城市环境,吸引高端人才入住。针对高端人才的生活需求,倡导低碳生活模式,鼓励非机动出行。结合城市开放空间和公共交通站点打造的非机交通系统。同时,公共服务设施全部串联在系统之上,实现公共设施步行可达。
六、亮点抓手
1、一心:公共功能中心(郑西城市副中心)
结合滨河公园,于两河交汇处规划会议中心、休闲中心、体育中心、商业中心等。成为带动郑西战略区发展的辐射中心和激励人才交流的创新平台。
2、一湾:生态滨河公园—须水河湾
在须水河及其西支流交汇处规划生态型滨河公园,探索公共中心和生态公园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通过在绕城高速东侧开挖人工河道,连接南水北调、须水河西支流、须水河、索须河,形成环状生态水系。
3、一坊:生态宜居社区
在该区域内选取合适地块进行生态社区试点,争取全国低碳国土实验区项目。
4、一带:科学大道三产景观街
改造科学大道两侧,置换现有产业用地为商业用地,建设以孵化器、写字楼等商业景观为主的景观大道。
5、一产:新兴产业与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紧密结合,打造产城融合之城。
在中部的公共功能中心及居住组团之外,按照“产城融合”的理念,在南、东、北、西、西北分别规划IT产业园、格力电器郑州产业园、家电产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园和新材料产业园等新兴产业园区,并在每个产业园区周边配套一定面积的居住用地。
七、空间结构
三水汇城、五片环心
“一心”是指在三水交汇处结合滨河生态公园,规划布置会议中心、高级酒店、大型商业中心、学校、文化体育中心等公共设施,功能以居住和公共服务为主,形成“高新新城”的中心区。“五片”指外围为五个组团,每个组团产业用地和居住混合布局。
1、南部组团——IT产业园、轻工业学院、南部商住区
IT产业园范围为:南至梧桐街、东至白松路、北至须水河南路、西至金柏路,总面积约3100亩,主要为产业用地,临科学大道可调整为商业用地,开发建设高层IT写字楼。
轻工业学院位于须水河以西,枫香街至科学大道之间,西至紫楠路,总面积约1000亩。
南部商住区位于IT产业园和轻工业学院之间,主要包括水牛张改造的居住用地、临科学大道两侧的商住、科研用地,总面积约1900亩,可结合IT产业和轻工业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及紧邻中心片区的特点,配套建设居住、写字楼和部分科研院所。
2、东部组团:格力电器郑州产业园、祥营商住区、沟赵居住区
格力电器郑州产业园范围为:南至枫香街、东至西四环辅道、北至莲花街、西至须水河东路,总面积约2200亩,主要为格力电器生产用地。
祥营商住区位于格力电器郑州产业园以南,南至玉兰街、东至西四环辅道、北至枫香街、西至须水河东路,总面积约1656亩,总体规划为商业、行政办公、科研、公共绿地和交通设施用地,拟调整为商业、居住、公共绿地和交通设施用地。
沟赵居住区位于格力电器郑州产业园北部,南至莲花街、东至西四环辅道、西至须水河东路,总面积约600亩,以居住用地为主。
3、北部组团——家电产业园、西连河居住区
家电产业园范围为:南至莲花街、东至红松路、北至新龙路辅道、西至索河东路,总面积约3200亩,总体规划为科研用地,拟部分调整为产业用地,安排家用电器的研发、生产、配套产业项目。
西连河居住区位于家电产业园东侧,南至莲花街、东至须水河西路、北至新龙路辅道、西至红松路,总面积约1100亩,总体规划为科研用地,区域内有西连河遗址一处,拟调整为居住用地。
4、西北组团——新材料产业园、索河居住区
西北组团位于索河、绕城高速、连霍高速围合区内,总面积约0亩,属于荥阳市广武镇土地,拟规划为新材料产业园,配套部分居住用地(用于区域内的村庄合并)。
5、西部组团——科技企业孵化园、西部居住区
科技企业孵化园范围为:南至须水河西路、东至黑松路、北至索河南街、西至化工路北延长线,总面积约2450亩,主要为产业用地和轨道交通站场用地。
西部生活区位于科技企业孵化园和中心组团之间,北起莲花街、南至须水河西路、东至白松路、西至黑松路,总面积约3500亩,总体规划为工业用地和科研用地,拟调整为居住用地。
各组团通过慢行交通系统与主要公共设施无缝连接。
八、开发策略
基本目标——三年出形象,五年见规模。
运作模式——主导,市场运作。
实施策略——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基设先行,成片
在CBD的北部,将洼塘地开挖为具有相当规模的人工湖—龙湖,以贯穿市区的金水河、东风渠等水系为纽带,将龙湖与新区CBD连接起来,成为新区的主要景观;龙湖的水面面积约7平方公里,与杭州西湖的面积相当,将于2003年完成挖湖后,引入澄清后的黄河水。龙湖周边作为CBD副中心,规划为性旅游度、文化教育和高级居住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