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怎么算

城建税即城市建设维护税。顾名思义,这一部分的税费缴纳是为了用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是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尽的义务。

税后利润减去城建税教育附加税 利润总额减税金及附加税后利润减去城建税教育附加税 利润总额减税金及附加


税后利润减去城建税教育附加税 利润总额减税金及附加


税后利润减去城建税教育附加税 利润总额减税金及附加


请点击输入描述(多18字)

一、城建税和教育附加税怎么算

城市维护建设税=(实际缴纳+营业税+消费税)×适用税率(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镇的税率为5%,不属于市区、县城或镇的税率为1%)

教育费附加=(实际缴纳的+营业税+消费税)×3%

地方教育附加=(实际缴纳的+营业税+消费税)×2%

二、扩展资料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征免规定:

1.对出口产品退还、消费税的,不退还已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

2.海关对进口产品代征的、消费税,不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

3.对“二税”实行先征后返、先征后退、即征即退办法的,除另有规定外,对随“二税”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一律不予退(返)还。

为什么在算会计利润时不扣除而要扣除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因为是价外税,额不在企业的成本、损益类科目中反映。

而扣除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是在营业税金及附加中反映,比如营业税就是价内税,它就是在营业税金及附加中反映,要计入企业的利润中,也就是说只要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中的税费或者是计入管理费用中的税(比如印花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等)影响企业的利润。

因为是间接税,又是价外税。是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而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是直接税。直接由企业承担了。另外比如消费税虽然也是消费者负担。但是它是价内税。所以要影响损益。

因为结转到本年利润都是损益类的而和营业税金和附加(包括城建税和教育费),损益类的有这些,主营业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支出,和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期间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投资收益,所得税费用。

这个只是一个设定税制的问题

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bb(bb是资产减值,股利亏损等,主要是前面几个) 营业税金及附加包括:消费税,城建税,土地(土地不是买卖货物的),教税费附加,营业税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根据这两个式子,你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小规模纳税人怎么计算企业所得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应纳税所得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 1、企业所得税是按应纳税所得额(纳税调整后的利润)计算缴纳的。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应纳税所得额=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应纳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交=销售收入3% =含税销售收入/(1+3%) 3%,城建税=7%,教育费附加=3%,地方教育附加=2%。

3、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特征:一是具有附加税性质,它以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三税”税额为计税依据,附加于“三税”税额,本身并没有类似于其他税种的特定、的征税对象。二是具有特定目的。城市维护建设税税款专门用于城市的公用事业和公共设施的维护建设。

4、教育附加费是对缴纳、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附加费。 其作用是发展地方性教育事业,扩大地方教育经费的资金来源。

一、企业所得税是按应纳税所得额(纳税调整后的利润)计算缴纳的。

1、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应纳税所得额=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3、应纳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二、应交=销售收入3% =含税销售收入/(1+3%) 3%

城建税=7%

教育费附加=3%

地方教育附加=2%

【例】某小规模纳税人商业企业2002年4月份外购商品支付价款80,000元,本月份上述商品全部对外销售,取得含税销售收入103,000元(征收率为3%,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外购商品

借:库存商品 80,000

贷:银行存款 80,000

(2)对外销售

借:应收账款 103,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 3,000

(3)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00

贷:库存商品 80,000

(4)计算税金及附加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3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210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90

若不考虑期间费用及其他因素,本月份应纳税所得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税金及附加=100,000-80,000-300=19,700(元)。

答:不含税开票额:20000/(1+0.16)=17241.38

成本费用:10000+6000+200=16200

不享受减免所得税的情况:(17214.38-16200)0.25=.6

享受减免所得税的情况:(17214.38-16200)0.1=101.44

营业税现在已经取消,小规模季度不超过30000是免税的,所以不存在交附加税

企业所得税:(20000/1.03-6000-200-10000)0.1=321.75

:20000/1.030.03=582.52

城市维护建设税:582.520.07=40.78

教育费附加:582.520.03=17.48

2016年5月1日全面实施营改增,不交营业税

企业所得税是根据本月利润总额算的,20000-6000-200-10000=3800小规模企业所得税减按10%征收就是380,开票20000,一个季度不超30万免交,所以附加税也不用交

现在营业税改征 为:20000/1.030.03

城市维护建设税:20000/1.030.030.07

教育费附加:20000/1.030.030.03

企业所得税:20000/1.03-10000-6000-200-20000/1.030.030.1

开票额20000元(含税)/1.030.03=应交额582.52

城市维护建设税=582.520.07=40.78

教育费附加 =582.520.03=17.48

地方教育费附加 =582.520.02=11.65

不交营业税

企业所得税:没有成本,数据不对,只能大体算企业所得=19417.48-6000-200-10000=3217.48

企业所得税=3217.480.25=804.37

进项票:10000元 进项税额不抵扣,做成本。

20000元/1.030.03=582.52

城市维护建设税=582.520.07=40.78(看各地规定)

教育费附加 =582.520.03=17.48(看各地规定)

地方教育费附加 =582.520.02=11.65(看各地规定)

企业所得税:查账征收:如果10000全入成本19417.48-6000-200-10000=3217.48

企业所得税=3217.480.25=804.37

核率征收 19417.48应税所得率 25%

在我们这里:19417.480.040.25=194.17

无营业税项目不交营业税。

小规模纳税人季度开票9万以下是免税的 所以附加税不交纳

所得税利润总额100万以下=20000-10000-6000-200=380010%=380

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怎么算

城建税即城市建设维护税。顾名思义,这一部分的税费缴纳是为了用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是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尽的义务。教育附加税和城市建设维护税都是的一种。今天,就跟随华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城建税和教育附加税该如何计算。

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计税基础均为纳税人实际缴纳的、消费税税额,

计算公式为:纳税人实际缴纳的、消费税税额适用税率。

城建税适用税率为:纳税人所在地在城市市区的,税率为7%;而纳税人所在地在县城、建制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城市市区、县城或者是建制镇的,税率为1%。教育费附加税率为3%,地方教育费附加为2%。

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征免规定:

1.对出口产品退还、消费税的,不退还已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

2.海关对进口产品代征的、消费税,不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

3.对“二税”实行先征后返、先征后退、即征即退办法的,除另有规定外,对随“二税”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一律不予退(返)还。

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额需要扣除营业税、城建税、教育附加吗?

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额,需要扣除营业税、城建税、教育附加。

营业税、城建税、教育附加是通过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转入当期损益的,是本年利润的减项,所以是扣除后再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额的。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本法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预缴及汇算清缴所得税的计算

(1)计算征收办法:实行按年计征、分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办法。

(2)按月(季)预缴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纳税人预缴所得税时,应当按纳税期限内应纳税所得额的实际数预缴;按实际数预缴有困难的,可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1/12或1/4预缴,或者经当地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分期预缴所得税。计算公式为:

应纳所得税额=月(季)应纳税所得额× 25%

或=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或1/4)×25%

(3)年终汇算清缴的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25%

多退少补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月(季)已预缴所得税额

企业所得税税款以为计算单位。若所得为外国货的,应当按照外汇管理机关公布的外汇汇率折合缴纳。

营业税、城建税、教育附加是通过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核算,是本年利润的减项,换句话说,是扣除后再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成本费用类的税金是要从收入中抵减的,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也不例外.

扣呀

营业税 城建税 教育费附加 不是在都转到 营业税金及附加了吗? 算利润的时候不是都减去了吗!!!!

这不就是 减去了吗?

算 所得税的时候 不用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