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解体怎么回事?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怎么理解?

很多人对合肥代管巢湖提出不同意见.其实是对当前法律环境不熟悉导致的. 如果说市县还可以用宪法中“较大的市分为区、县”来搪塞的话,那“市管市”则是完全缺乏法律依据。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现在采用的是“代管”,即名义上县级市由省(区)直接管辖,而省区又将其交由地级市“代管”。然而地级市对县级市的“代管”和对属县的管理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地级市对县级市事实上实施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 这次的调整,作为县级别的巢湖市,其实用代管来偷换概念,以合理避开宪法规定.其级别属于副厅级.比合肥其它下属县和区要高半级. 地级市"代管"县级市就是为了避免违反宪法而产生的概念,有偷梁换柱之嫌...实际就是巢湖市.合肥市管辖了...巢湖市现在和桐城 天长 明光 宁国 界首 性质一致.

巢湖人口为什么突然少了 巢湖人口大约是多少人巢湖人口为什么突然少了 巢湖人口大约是多少人


巢湖人口为什么突然少了 巢湖人口大约是多少人


安徽省巢湖市,为何由“地级市”降级为“县级市”?

可能因为这个城市的人均GDP太低了,没有达到身为一个城市的标准。所以为了不拖累其他城市的发展,就把这个地级市降级成了县级市。

因为巢湖市被马鞍山、合肥和芜湖这几个城市夹在中间,在经济上形成了很大的弱势,既不利于自己的发展,对周围的城市也没有好处,所以后来就把它降级改县了。

我就是安徽人,可以说是见证了巢湖从地级市降为县级市。巢湖被降级也是必然的,它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城市建设方面来说,都不达不到一个地级市的标准,而且巢湖降级也是安徽省大环境发展的需要。

三分巢湖怎么分的

巢湖原四县一市,巢湖庐江划到合肥,和县含山划到马鞍山,其中含山的沈巷和无为划到芜湖

分流难题

从合肥徽州大道前往原巢湖市所在地的居巢区,路途不到一个小时。一旦环(巢)湖大道建设完毕,从合肥到巢湖不多20分钟就可以到了。地级市巢湖市大楼外,“加速发展、争先进位”的标牌仍旧矗立,不过,市所在地的居巢区已经变为县级巢湖市了。8月23日,县级巢湖市挂牌成立,合肥市班子悉数出马,合肥市委孙金龙亲自揭牌。此一揭牌,意味着这座仅存在12年历史之久的地级市正式成为历史。而更多工作才刚刚开始。目前,对于大量公务人员的后续安排,是当前区划调整中最主要的工作。根据安徽方面的安排,从8月22日起,安徽省将全面启动行政区划调整的对接实施工作,9月10日前基本完员安置等主要工作。时间之紧迫,让人事安排工作更添复杂性。原地级巢湖市委校该校整体建制都将转到合肥行政学院。不少在原巢湖部门工作的人们充满了担忧,尤其是市级,因为相关区县的往往整体建制划入,不存在官员或者调整等大问题,而地级市巢湖消失了,这或许是整个分拆巢湖过程中的善后难题。

目前了解的方案,原巢湖市级可以选择到现巢湖市工作,也可以选择到芜湖、马鞍山、合肥甚至其他市工作,还可以去省直机关”。不过,很多人不愿意去马鞍山和芜湖,普遍倾向于先到原居巢区,现在县级巢湖市工作,或者去合肥以及省直部门。 据初步估计,地级巢湖市共有49个工作机构,其中,工作部门30个,直属机构9个,部门管理机构1个,双重或垂直管理机构9个,加上事业单位等,需分流的公务人员较多,如何消化吸收是个大问题。

来自合肥以及巢湖当地有多方消息均指出,原巢湖市主要之一将调任某安徽省属大型企业任职,但并未就此做出回应。

治理艰巨按照坊间猜测,最终批准巢湖拆分,一个很大的现实是巢湖治理。“在巢湖污染方面,以前合肥、巢湖还能相互推诿,而且两个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巢湖流域又是全国淡水湖一个周围发展落后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现在成立巢湖管理局,统一管理巢湖规划、水利、环保、渔政、航运、旅游等事务和巢湖闸、凤凰颈、新桥、裕溪、铜闸等巢湖流域主要控制设施。对巢湖治理,肯定是有百利无一弊。

这次行政区划调整,有利于加强巢湖流域综合治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巢湖是长江下游重要生态湿地和水资源重要调蓄场所,在调蓄流域洪水、补充长江径流、保障城乡用水、促进内湖水运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次行政区划调整,将巢湖主要流域集中于合肥市,并设立专门的巢湖管理机构,可以实现对巢湖的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管护,将有力促进巢湖流域的生态保护和水系管理,同时能够统筹规划和综合开发利用皖江两岸资源,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但治理巢湖任务则更加艰巨。

平稳过渡县级巢湖市的平稳对于县级巢湖市百货行业,肯定有影响,以前巢湖是市级、文化中心,下属四个县到巢湖消费较多,流动人口多,现在县级巢湖市还要集中向合肥消费,流动人口减少,购买力肯定会减少。

现在居巢区变成合肥托管的县级市,生是巢湖人,突然有一天我就变成了所谓的合肥作家,真是别扭,有种被连根拔的荒诞感。一些原市直单位与事业单位人员及离退休人员均对拆分持怀疑甚至反对态度。

巢湖日报一位不愿具名的对记者直言,虽然明确巢湖日报由合肥接收。“媒体多为年轻人,分流去合肥工作很纠结,合肥房价比巢湖高,买不起房,不远不近,两地分居吧,不尴不尬,直接下岗吧,一下子这么多人,到哪找单位?”

另外,他的一些在原巢湖市直部门工作的同学朋友亦担心可能被分到芜湖、马鞍山,心里很委屈,一方面辛辛苦苦积累的人脉没有了,二来怕遭到排挤。

官员的人事变动,平稳过渡可能是目前巢湖拆分的“”。初步估计,这部分群体,包括原地级巢湖市委、市,人员约在2000人左右,如何消化吸收目前正在进行中。

巢湖真的没有发展了,以后越来越穷了

我也是巢湖人,客观的说巢湖的分拆是有利于原巢湖地区经济发展的。

分成的三部分分别归属到合肥、芜湖和马鞍山

这三座城市的经济基础及市场活力都远大于原先的巢湖地区。

所以个人对巢湖的未来充满期待!

PS.我是无为人~有机会回家乡发财去!

巢湖被划分。其主要原因,,巢湖过去那么多年没发展起来;第二,巢湖周围城市要发展,没有发展空间了。所以要拆分巢湖。。。

拆分后巢湖能否发展,关键还是在于巢湖的有权人,有钱人等等他们的思想。

不会的,以后肯定越来越好

巢湖为什么要撤市

是啊,为什么要撤掉原巢湖市呢?当时撤的时候我也很不高兴,可是后来我发现不管是教育还是医疗自从我并入马鞍山(我是含山的)后感觉在基础设施和民生建设这一块都好了很多。

原因:

1、巢湖在芜湖、马鞍山、合肥之间,相对发展比较缓慢,发展空间较小

2、地理位置阻碍了安徽的经济圈的连接,把安徽发展最快的三个城市隔开了

3、阻断了合肥与芜湖、马鞍山的联系,导致后两个城市向南京经济圈的靠拢

4、合肥经济大发展的需要,向南发展已经到了巢湖边,没有空间了

5、发展特大城市的需要,想把合肥发展称为特大城市行列 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

总结起来就是巢湖发展太落伍了。就像在一排楼房之间夹了一间茅草屋,而巢湖就是那个茅草屋。

我想说我爱巢湖,但巢湖不爱我。首先,在公共交通方面,道路,大部分都要重修,但修复工程又迟迟不能下来,在巢湖没被撤以前市内公交线路就23个,而这在当时的安徽是属于的水平了,现在也很低,但以前的老车现在大概只有15路还在用了,其余市区内主要线路都在几年前换了车子。公共交通是一个城市的命脉,而巢湖在这方面走得。

离开巢湖后的四个县发展和没离开前可以说是神速和龟速的较量。合肥、马鞍山、芜湖可以说是安徽实力很强的市了,安徽强市就这几个(合肥、淮南、芜湖、马鞍山、淮北、阜阳),其余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很一般(相比而言),而巢湖在没撤市前一次人均GDP普查在全省是倒数。

一,巢湖蓝藻污染日趋。及相关部委,每年在巢湖至少投资几十个亿,多则上百亿,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巢湖的水质有一点改善吗?不但没有改善,水质日益恶化。是只投资,无产出,这真是实实在在的把钱打水漂了。二,巢湖的腐B、贪W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在全国系统中,一直有“北阜阳、南巢湖”这一公开的说法,可见巢湖的官场是多么腐B?以周光全为代表的巢湖市委,歪曲了巢湖的生态平衡,使得巢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巢湖一夜间为全国所知晓三,皖江9市中,皆有经济技术开发区,巢湖再一次成了例外。巢湖的初衷是将“巢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巢湖(无为)二坝开发区”一起捆绑申请“巢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即一区(巢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二园(巢湖半汤园区和巢湖(无为)二坝园区)的模式向申请。无奈巢湖开发区自身实力羸弱,单独战斗拿不下开发区,巢湖便通过行政手段,巧取豪夺,将无为二坝划为市直单位据为己有,无为二坝开发区也改名为巢湖(二坝)承接产业转移区。巢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点在巢湖市区半汤街道,始建于1996年,当时即被定为省级开发区,接近20年了,巢湖开发区没有一个像样的企业,除了娃哈哈、富煌、皖维,一个建设了二十年的开发区,就没有拿的出手的企业,甚至还不如始建于2007年的庐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从招商项目和建设情况,庐江经开区大有全面赶超巢湖市经开区之势。二坝开发区,不说了,因为是巢湖通过行政手段强行划为市直。如今招商成绩不斐,仅华谊煤化工总投资达490亿元,其余的招商项目在20亿元以上还是排队。按常理说,巢湖采取一区二园的模式可以申请到开发区,虽然半汤园区是羸弱,但是二坝园区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连成绩平平的池州(其实成绩还不如桐城开发区)都能拿下经济技术开发区,巢湖这个一区二园的模式理应拿到经济技术开发区,但是,始终没批准。究其原因,是处于行政考虑,因为皖江两岸即将进行行政区划调整,不管你巢湖怎么将二坝改名,二坝(含无为县)划到芜湖已是既定事实,二坝人在外地一律说自己是芜湖人,二坝人也主要在芜湖消费。二坝对芜湖的认同感是非常强的。一旦行政区划调整后,巢湖的一区二园模式将要宣布,因为,二坝园区不属于巢湖,而是属于芜湖。凭借巢湖一区一园,巢湖是不可能拿下经济技术开发区,如果巢湖开发区能够拿下经济技术开发,估计安徽省每个县都是人手一份拥有开发区。最关键的是,地级巢湖市即将撤销。

1,合肥发展亟待扩展,作为省会,论面积,人口,资源等均不是其他省会的对手;2,巢湖曾被寄予厚望,滨湖发展,不论是旅游或是工业发展都寄予极大的希望,但是长期发展下来,并无多大提升,因此撤市

合肥在牛,和我们江苏比,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