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评价方法

区域生态环境的质量评价一般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2种方法。定性评价一般选取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指标进行评价,根据该指标的大小或优劣程度评价生态环境的好坏;而定量评价则采取一定的公式或模型对指标系统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的大小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价,通常有脆弱度计算法、距离计算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模型法和生态足迹法等。 指数评价法从监测点的原始监测数据统计值与评价标准之比作为分指数,然后通过数学综合作为环境质量评定尺度。近几十年来,这一方法在环境质量评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有了很大的发展。早期国外应用的指数法有美国的NWF 环境质量指数和加拿大的“总环境质量指数”(EQI) 等,目前最常用的是综合指数法,应用此法,可以体现生态环境评价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层次性。

生态河堤质量评定表 河流生态监测生态河堤质量评定表 河流生态监测


生态河堤质量评定表 河流生态监测


生态河堤质量评定表 河流生态监测


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中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如图 检查项目得分与评分怎么计算填写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有具体的算法,合格率乘以100就是实测得分,实测得分乘以权值就是得分栏(不过有些业主要求填实测得分,有些业主则要求填乘以权值后得分,这根据业主要求)所有检测项目得分的总和

除以

权值的和

然后

减上

外观分数和质量保证分数,就得到最终评分

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中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如图 检查项目得分与评分怎么计算填写

就是你的每一项,如果权值为2的,就为200的满分,按照不合格的点数减分,如10个点哟一个点不合格,就应为90分,90分在乘以前面的权值,然后所有的检查项目总分除以权值,就是你的评分。

生态修复质量验收规范?

行政相对人完成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树木补种任务后,应向所在地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申请验收。林业主管部门自接到申请之日起 60 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验收合格的,向行政相对人出具验收合格确认书;验收不合格的,出具书面整改意见,由行政相对人整改后重新申请验收。林业主管部门代履行的,向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申请验收。

广西荔禾生态:致力于矿山生态修复、林业修复、水污染治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一站式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一)验收要求。

1.恢复林业生产条件质量检查验收为施工单位会同林业主管部门一起检查验收,根据具体项目按照检查要求执行。

2.植物材料与绿化的质量与规模在施工前分批进行检验与控制。

3.苗木成活率、植被覆盖度、物种丰富度的检验评定应在1个年生长周期期满后进行,调查时间限在植物生长季节,根据具体地域确定相应时间。

(二)验收内容。

1.是否符合设计文件(或实施方案)的要求;

2.设计面积、核实面积、合格面积是否与设计文件(或实施方案)一致;

3.实施效果:成效合格面积、幼苗长势与林分健康状况等;

4.项目管理:作业设计(或实施方案)、施工管理、林木管护、建档情况等。

(三)验收方法。

1.恢复林业生产条件质量验收按照《坡面植被恢复技术规程》(GB/ T 38360)和《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 T 1036-2013)中规定执行。

2.恢复植被和树木补种质量验收按照《全国营造林综合核查技术规程》(LY/ T 2083)、《全国营造林综合核查办法(2016)》和《广西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办法》(桂林营发〔2007〕42号)中规定执行。

(四)验收标准。

1.林业生产条件恢复控制标准

执行《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 T 1036-2013)中东南沿海山地丘陵区对应类型地类的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2.植被恢复控制标准

(1)所选乔木树种初植密度不能低于《造林技术规程》(GB/ T 15776-2016)中密度的规定。

(2)造林当年乔木、灌木、草本成活率85%以上(含85%)的为合格小班。

(3)造林当年乔木、灌木、草本成活率在40%~85%(不含40%和85%)的为不合格小班,需补植。

(4)造林当年乔木、灌木、草本成活率在40%以下(含40%)的为失败小班,需重造。

(5)植被恢复小班(地块)三年后,郁闭度≥0.20或植被覆盖度≥30%视为恢复合格。

3.树木补种控制标准

(1)造林当年补种乔木和灌木成活率85%以上(含85%)的为合格小班。

(2)造林当年补种乔木和灌木成活率在40%~85%(不含40%和85%)的为不合格小班,需补植。

(3)造林当年补种乔木和灌木成活率在40%以下(含40%)的为失败小班,需重造。

广西荔禾生态:致力于矿山生态修复、林业修复、水污染治理、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一站式提供系统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