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求苏轼的诗句意思

8.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

竹外一枝斜更好 竹外一枝斜更好是谁的诗句竹外一枝斜更好 竹外一枝斜更好是谁的诗句


竹外一枝斜更好 竹外一枝斜更好是谁的诗句


江畔梅花千树盛开, 争娇斗艳,使得明媚的春光相形之下也显得暗淡了。百花茂密娇艳的背景之下,一枝清丽的寒梅,从葱郁的翠竹林中,探身而出,红梅翠竹,交相辉映。

12.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天上的乌云散了,一弯明月挂在天空,不知这景致是什么人安排点缀的?天空的面貌,海水的颜色,本来就是澄澈清白的。

15.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狂飙吹来,掀起滔天海浪,就像把大海吹得直立起来似的,暴雨过江而至。

8.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

江边的树木都一个样子,不能显出春意的盎然。

只有竹林中斜申出来的一枝才那么的生机勃勃。

12.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月亮离开云就缺了点缀么?不是的,就好像天和海颜色一样,本身就是清亮夺目的。

15.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阴霾的天空下,大风似乎把海都吹立起来了,钱塘江东边的雨都被吹过江来啦。

古诗要用白话翻译出来就会破坏原来的意境!

《蓦山溪·梅》原文注释与赏析

蓦山溪·梅

洗妆真态,不铅华御。竹外一枝斜①,想佳人、天寒日暮②。黄昏院落,无处着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销魂处。结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③,试问花知否。

注释

①竹外一枝斜:苏轼诗:“竹外一枝斜更好。”②天寒日暮:杜甫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③东阳:梁沈约曾为东阳太守。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词。借花骋情,洗尽铅华,其妙在似与不似、若即若离之间。上阕化用苏轼诗与杜甫诗,将佳人与梅枝重合,在两者意象叠加中强化对梅的神态之表现。接下来“月边疏影”用林逋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意象,强调此“影”正是佳人销魂一梦;梅花开时亦如一梦,“孤芳一世”既是梅花,亦是“佳人”;因“有情”而使梅花和佳人有哀怒之情,全词以咏梅为线索,委婉曲折地表现梅、佳人、东阳(词人)三者相生相依的关系,昭示出将三者交融于一的乃是他们的高洁品格。

竹外一支斜更好

贺新郎·再韵赋梅

【作者】刘学箕 【朝代】宋代

东阁凭诗说。对丰姿、飘然杖屦,澹然巾葛。竹外一枝斜更好,玉质冰肌粲雪。谁折向、满头宣发。水驿云窗烟庭院,更宜晴、宜雨还宜月。霜夜永,景萧瑟。

孤芳敻与群芳别。陇程遥、攀条难寄,碧云惊合。桃李漫山空春艳,不比仙风道骨。有潇洒、清新奇绝。我被幽香相懊恼,宋广平、岂但心如铁。飞暗度,石吹裂。东坡梅诗:“昨夜东风吹石裂,暗随飞雪度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