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合理化 什么是产业结构合理化
什么是产业合理化高度化?(区域经济学方面问题)
替你百度了下,参考下这个:
产业结构合理化 什么是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 什么是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度化也称产业结构高级化。指一国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产业结构高度化往往具体反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产值、就业人员、国民收入比例变动的过程上。 产业结构高度化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基础,脱离合理化的高度化只能是一种“虚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过程,使结构效益不断提高,进而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可见,合理化和高度化是构成产业结构优化的两个基点。
编辑本供给结构的优化.供给结构是指在一定A “标准结构方法”。 将一国的产业结构与世界上其他产业结构的平行高度进行比较,以确定本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程度。价格条件下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间可以供应的比例,以及这种供给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供给结构包括资本(资金)结构,作为供应因素的投资结构,劳动力供给结构,技术供给结构,以及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和资源供应结构等.产业结构优化就是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结构性调整,进行投资结构的调整,教育结构的调整,科技结构的调整等.段内容
从产业结构的结构比例看,高度化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1)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次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即产业重点依次转移; (2)产业结构中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金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占优势比重演进,即向各种要素密集度依次转移; (3)产业结构中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即向产品形态依次转移。 从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程度看,高度化有四个方面的内容: (1)产业高附加值化,即产品价值中所含剩余价值比例大,具有较高的剩余价值率和超额利润,是企业技术密集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2)产业高技术化,即在产业中普遍应用高技术(包括新技术与传统技术复合); (3)产业高集约化,即产业组织合理化,有较高的规模经济效益; (4)产业高加工度化,即加工深度化,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一般地说,产业结构高度化表现为一国经济发展不同时期适当的产业结构,其主要衡量标准是: (1)收入弹性原则(所得弹性标准)汽车制造,即每增加一个单位收入与增加对某商品需求量之比。如果由于收入扩大而增加的需求能转化为收入弹性高的商品,出口增长率则可随之提高,对整体经济增长则较为理想; (2)生产率上升率原则(生产率上升原则)。为了使收入弹性高的商品能够出口,必须具备充分的竞争能力,因而选择是把生产上升率高的产业或技术发展可能性大的产业作为重点; (3)技术、安全、群体原则,即从长远观点看,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技术革新,从而对于能成为将来技术革新核心部门的产业,目前虽然处于比较劣势地位,也不能轻易放弃;为了一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事实上要求有某种程度的安全保障或能够保障威望的产业;为了产业部门之间的平衡发展,必须形成范围较广的产业群体。符合上述三条标准的产业结构状态,就可称之为一定时期一国产业结构的适状态,同时也就表明该国阶段上产业结构高度化达到水准状况。
请问如何评价一个产业结构是否合理
re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关于产业结构合理性标准的探讨
近年来,对于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标准,学界进行了许多探讨。有的学者认为,比较合理的产业结构有轻型结构、舒展型结构、高效型结构,近又有学者提出合理的产业结构有开放型结构、自我调节型结构和可变型结构。在正式的资料中,关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论述部分,更多的是以、二、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关系作为论据。以上的各种判断标准,都是针对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某方面的不合理现象而提出的,都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是仔细起来,感觉还是不够全面和系统。例如轻与重、高与低、封闭与开放、可变性强与弱,都是相对而言的,重型结构不合理很难说轻型结构就一定合理。与发达相比,我国第二产业所占比例高、第三产业比例低,很可能是我国经济阶段、技术水平、资源条件和消费模式等与发达不同等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产业结构不合理未必就是导致三次产业比例不同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如何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的标准。
生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大按照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生产要素可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种。初级生产要素包括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人工和半技术人工等,这些要素是被动继承的,属于外生性的生产要素。不同的和地区所拥有的外生性生产要素条件别很大,这种要素条件的异性决定了某些和地区在发展特定产业上的优势和劣势地位。良好的产业结构应当是充分发挥优势生产要素的作用,尽量降低劣势生产要素的,为提高产业竞争力谋求基础优势。例如,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所以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就比欧洲具有基础性的优势。在我国北方缺水的地区,大力发展高耗水产业,造成与居民生活用水冲突,大量超采地下水、地面沉降等一系列,都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表现。众的消费需求,满足消费需求是生产的目的,生产是满足消费需求的手段,这个关系必须要搞清楚。作为生产环节重要组成部分的产业结构,是从产业角度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考察,产业结构直接决定了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结构,从而间接地决定了可供选择的消费范围。
由产业结构决定的产品或服务结构与消费意愿的吻合程度是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由于的消费意愿很难测量,判断产品或服务结构与消费意愿的吻合程度也就变的很困难。一个简单的替代是,观测终消费产品和服务中,是否存在短缺和过剩产品及服务,从而间接地判断产品和服务对消费意愿的满足程度。虽然这种判断方法无法区分消费者被迫接受产品和服务以及由于产品和服务质量、价格等原因压抑的部分消费意愿,但是在现阶段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按照上述标准,如果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消费意愿十分迫切,住宅需求是真实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那么技术含量不高、能耗较高的建材产业占较高的比例,也不能简单地判断为产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消费需求和生产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消费需求决定生产,生产又反作用于消费需求,因此合理的产业结构还应当具有发现潜在消费意愿,消费需求适应当地资源条件,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二、产业结构与生产要素匹配性标准
生产是沟通大众消费和各种生产要素(包括资源、资源、人力资源等)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作为生产重要实现形式的产业结构,在适应大众需求结构的同时,必须与各种生产要素很好地匹配。
高级生产要素通常是创造出来的,包括技术要素、人力技能要素、研究与开发要素、信息要素、规模经济和管理要素等。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各种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增强,原来对产业结构起决定性作用的初级生产要素正逐步让位于高级生产要素。除了在天然产品或农业为主的产业以及对技术要求不高或技术已经普及的产业,初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低。一个或地区想要通过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的强大且持久的竞争优势,则必须发展高级生产要素。日本就是充分利用其科学技术、管理等高级生产要素优势,避开在自然资源方面的劣势,取得经济飞速发展的典型。
优势生产要素是否已充分利用,短缺生产要素和资源是否被过度开发使用,是判断产业结构与生产要素结构是否匹配的重要标准。优势生产要素是否充分利用和优势生产要素是否短缺是两类不同性质的问题,前者是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而后者不是。欠发达地区和与发达地区和的距,不仅是优势生产要素充分利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优势生产要素缺乏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落后地区或,优势生产要素的培育是比产业结构调整更为紧迫的问题。例如,与发达相比我国在科学技术要素方面有很大的距,我们需要下大力量培育要素,缩小距。但是科技要素的培育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没有取得科技要素优势之前,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小,就不能当作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标志,因为优势生产要素缺乏带来的问题不可能通过生产要素配置的办法来解决。
三、产业内部之间的协调性标准
不同的产业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投入产出关系,各产业内部以及各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是否协调是评价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在理想的产业结构状态下,应当是每个产业所需要的投入(实际为其他产业的产出或资源的投入)都能得到充分满足,即不存在瓶颈产业;每个产业的产出又刚好能满足其他产业投入和终消费的需求而且没有过剩,即不存在过剩产业。同时存在瓶颈产业和过剩产业,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主要标志。
如果只有瓶颈产业而没有过剩产业,则说明生产要素已充分利用,仍存在无法满足的需求,这属于生产要素不足的范畴,不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解决的应该是增加要素投入和提高要素使用效率,而不是产业结构调整(既生产要素的配置合理化)。同样只有过剩产业而没有瓶颈产业,也不能简单判定为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瓶颈产业意味着在现有的体制条件下,已没有未得到满足的需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应该是开发新的需求、扩大现有需求,手段主要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等。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既要素配置)手段解决总需求不足的矛盾,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些学者认为,当前我国存在着大部分加工生产能一、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适应性标准力过剩,而基本建设中的设备大多需要进口的现象是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表现。笔着认为,对此问题应进行具体深入的,对于国内具备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技术、资金、管理、经营),而仍需要大量进口,可能和当前管理体制导致生产要素配置错位有关,属于产业结构不合理范畴。对于国内缺乏某种关键性生产要素的大量进口(如缺乏核心技术、规模不等),则不能看作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表现,其实质还是必须生产要素的缺乏,需要通过要素培育来解决。具体分析我国的设备进口情况,可以发现绝大部分的进口都属于国内必要生产要素缺乏型的进口,产业结构不合理并非主要原因。
什么叫产业结构单一?
需求结构随着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观念转变也在不断地变化,这就要求产业结构对需求结构不仅仅是静态适应,而且要能够动态地跟踪消费结构的变化,这种适应消费结构变化的快速应变能力也应作为评价产业结构合理性的重要指标。例如,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某种商品或服务需求的突然增加,引起该产品或上涨,这时候良好的产业结构应该能够迅速调动各种资源组织对该产品的生产或服务的提供,来满足这种变化的需求,从而使价格在短时间内基本下降至原来的水平。这种从价格开始上涨到基本恢复到原来水平的周期长短是反映产业结构适应需求结构柔性的重要指标。什么叫产业结构单一? 产业结构单一是指城市中支撑的产业单一化,部分城市建设时把一个城市搞成“纺织城”、“汽车城”、“造船城”、“金融城”、“化工城”、“印刷城”等,相当于“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旦这个行业出现危机,就会让一座城市的经济崩溃。
技术含量产业结构
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研究产业结构,主要是研究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从部门来看,主要是研究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产业部门的内部关系。
产业结构高度化
指一国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著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产业结构高度化往往具体反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产值、就业人员、国民收入比例变动的过程上。
什么叫二元产业结构
二元产业结构或二元经济模型也称作两部门模型(Dual Sector model)是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的发展经济学模型。
「二元经济」指发展家的经济是由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组成。一是维持生计部门,二是现代部门。
维持生计部门
自给自足的农业及简单的、零星的商业、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很低,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零甚至小于零,非熟练劳动的工资极低,在该部门存在大量的隐蔽性失业,但容纳著发展家的绝大部分劳动力。
生产方式:「维持生计」的产业
现代部门
技术较先进的工矿业、建筑业、近代商业、服务业、容纳的就业劳动力较少,劳动生产率较高,工资水平较高,在传统部门的工资之上。
生产方式:使用再生产性资本谋取利润,具有典型的特征
什么叫产业结构的大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的发展,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改善.
产业结构合理性的主要标志是:能合理利用资源;个产业部门协调;能提供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能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能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能获得经济效益等. 根据以上概念进行思考全国各个地区(东中西三部分)各个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变化趋势
,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在大多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直至70年代,在一些发达,如英国和美国,产业增加值和劳动力所占比重下降的趋势开始减弱。
第三,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各国都呈上升趋势。60年代以后,发达的第三产业发展更为迅速,所占比重都超过了60%。
从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中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在工业化阶段,工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发达在完成工业化之后逐步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
工业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2、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化工、冶金、金属制品、电力等重、化工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发展快的是化工、冶金等原材料工业。
3、工业高加工度化的发展阶段。在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后期,工业发展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明显下降,机电工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时对原材料的加工链条越来越长,零部件等中间产品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加,工业生产出现“迂回化”特点。加工度的提高,使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大提高,而消耗的原材料并不成比例增长,所以工业发展对技术装备的依赖大大提高,深加工业、加工组装业成为工业内部重要的产业。
以上三个阶段,反映了传统工业化程序中工业结构变化的一般情况,并不意味着每个、每个地区都完全按照这种顺序去发展。例如,新建立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就是首先集中力量建立起一定的重工业基础,改革开放初期再回过来进行发展轻纺工业的“补课”,而现在则要以资讯化带动工业化。
(三)农业内部结构各产业的结构变化趋势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种植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但其生产水平日益提高;畜牧业的比重逐渐提高;林业日益从单纯提供林产品资源转向注重其环境生态功能,保持和提高森林覆盖率越来越受到重视;渔业日益从单纯依靠捕捞转向适度捕捞、注重养殖,其比重稳步上升。
“产业结构调整”渐成热门词语。由于中观层面的产业结构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向上关联到巨集观经济增长方式,向下关联到微观就业与可支配收入增长,在外需不振影响出口的情况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增长方式转变,进而推动就业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一定程度上以内需替代外需,确实可以作为抗衰退、抗周期的政策选项。但对于产业结构调整这个老生常谈的经济术语来讲,含义是否足够实在、丰富,是否真的能够灵验,很值得认真分析。
如何调整:
3.贸易结构的优化.贸易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产品或服务的进出口比例,以及以这种进出口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贸易结构包括不同产业间的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也包括同一产业间的进出口结构(即进口和出口的比例).产业结构优化也要对贸易结构进行优化.
4.投资结构的优化.投资包括本国资本的流出,即本国企业在外国的投资(对外投资),以及外国资本的流入,即外国企业在本国的投资(外国投资或外来投资).对外投资会导致本国产业的对外转移,外国投资则促使国外产业的对内转移.这两方面都会引起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投资结构就是指对外投资与外国投资的比例结构,以及对外投资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和外国投资在本国不同产业之间的比例及其各种派生的结构指标.产业结构优化也要对投资结构进行优化.
什么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有机统一。英国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WillianPetty,1623—1687)研究了产业结构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Colin Clark,1905—1989)揭示了以次产业为主向以第二次产业为主、继而向以第三次产业为主转变,人均收入变化引起劳动力流动,进而导致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s,1901—1985)对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作了进一步探讨,阐明了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产业间分布变化的一般规律。
产业结构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内部的构成和相互关系.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的发展,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改善.
产业结构合理性的主要标志是:能合理利用资源;个产业部门协调;能提供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能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能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能获得经济效益等.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改善各种经济成分的行业分布,形成良好的产业分布格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什么是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络和比例关系。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络、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
什么是调整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阶化两个方面。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之间相互协调,有较强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和良好的适应性,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并带来效益的产业结构,具体表现为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经济技术联络和相互作用关系趋向协调平衡的过程;产业结构高阶化,又称为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系统从较低阶形式向较高阶形式的转化过程。产业结构的高阶化一般遵循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由低阶到高阶演进。
原则经济结构调整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国民经济中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和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进行调整,藉以改善各物质生产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比例关系,利用技术进步的主导作用,促使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推动整个国发经济向前发展。:
坚持市场调节和 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强产业政策的合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整合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资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资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深圳的产业结构
纵观深圳市20多年来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非农化趋势明显。农业为主的产业,由于受城市化发展和土地资源的限制,以及农业生产本身的特点所制约,其发展规模和速度,远不及第二、第三产业,因而比重逐年降低。开放以前,深圳还是个落后的农业,但到1996年,产业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经下降到1.6%,深圳已成为一个完全的工业。深圳的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在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其次,1993年以前,第二产业发展速度相对快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相对稳定,三次产业构成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二产业的变动上。1993年以来,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3年的42.9%上升到近几年已接近50%。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已形成并行发展的格局。按发展趋势估计,第三产业在深圳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将继续上升。
第三,不断优化和升级是深圳市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趋势。深圳的产业结构以“三来一补”作为起点,经历了蛙跳式的演进,使幼稚的高新技术产业很快成长为深圳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强经济与技术的结合,使传统产业逐步引退,高新技术迅速崛起,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不断产生新的经济亮点。近年来,深圳开始致力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确立了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先进工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建设由数量型、资源消耗型的粗放经营方式向质量型、效益型、集约化经营转变,走技术先进和内涵发展的道路,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产业注重扶持“三高”农业、创汇农业,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第二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和产品技术含量;第三产业以高新技术产业和资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全市第三产业上规模、上等级。三大产业结构由1979年的37:21:42调整到2000年的1.2:50.5:48.3,接近发达的水平。
第四,各个产业产业内部的发展变化也相当明显。农业生产打破“以粮”的单一格局,按贸工农综合发展的方向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使农村经济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农业生产朝着集约化经营和外向型方向发展。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断向着新型化的方向转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则有不同的支柱产业。特区成立的前10年,“三来一补”的加工业是第二产业的主体,“八五”时期建筑业成为了第二产业中发展为迅速的行业。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从1990年初起步,近10年得到迅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深圳经济发展增长点。1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仅22.9亿元,1998年达655.18亿元,产值年均递增54.2%,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8.1%提高到35%。随着深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环境、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深圳已经形成了计算机及其软体、通讯、微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群,并在周边地区形成了很强的产业配套纵深优势。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规模持续扩张。初步核算,200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0.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产业增加值21.28亿元,增长11.6%;第二产业增加值22.75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增加值16.08亿元,增长8.3%。三次产业结构为35.4:37.8:26.8,去年初步形成的“二一三”格局得到进一步巩
固。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646元,约折合925美元。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9.9亿元,增长19.5%,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由上年的48.6%提高到49.8%。
经济执行质量有所提高。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38.1%。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4.2%和12.2%。
市场物价执行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5%,涨幅比上年回落3.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2.2%,菸酒及用品上涨2.2%,居住价格总水平上升5.2%。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年末全县在岗职工人数38869人,比上年增加341人。全县新增就业岗位9411个,下岗再就业人员再就业4680人,全县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比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
例句::dj.iciba./search?s=%E8%B0%83%E6%95%B4%E4%BA%A7%E4%B8%9A%E7%BB%93%E6%9E%84&submit=%E7%9F%AD%E5%8F%A5%E6%90%9C%E7%B4%A2
产业结构高度化特征标志
编辑本段标准首先是主导产业的选择:
促进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乡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结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努力扩大就业,推进经济协调发展。1、需求收入弹性基准。
也就是要选择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需求大的商品产业。
2、生产率上升基准
3、关联度基准
4、过密环境基准和劳动内容基准
也就是不要损害环境和工人身体健康
5、短替代弹性基准、增长后劲基准和瓶颈效应基准
也就是发展现在急需的、制约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
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主要是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过程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过程,合理化是高度化的基础。
1、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衡量标志
产业结构升级的表现形式就是主导产业的有序更替。也就是从低级的主导产业转向高级的主导产业。
2、产业机构的合理化的测定
所谓产业结构合理就是指供需结构、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的合理。
A、比较法
B、影子价格法
C、需求判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断法
D、需求适应性判断法
E、结构效果法
详细内容可以参阅:
产业经济学 藏旭恒 第12章
什么是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2.需求结构的优化.需求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收入水平条件下 ,企业,家庭或个人所能承担的对各产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比例,以及以这种需求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它包括 (公共)需求结构,企业需求结构,家庭需求结构或个人需求结构,以及以上各种需求的比例;它也包括中间(产品)需求结构,终产品需求结构,以及中间产品需求与终产品需求的比例;还包括作为需求因素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以及投资与消费的比例等.产业结构优化也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结构性调整.经济结构是指企业所在地区的生产力布局情况。不同的经济结构类型关系到企业财务活动的发展程度、范围、投资方向、资金来源和盈利水平等。资源环境是关系企业发展的资源条件。经济结构是指经济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包括企业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
产业结构是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一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B 相似性系数法。以某一参照国的产业结构标准,通过相似性系数的计算,将本国的产业结构与参照国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以确定本国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程度。产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为某些行业带来良好的市场机会,一方面也会对其他行业带来生存的威胁。通常在经济成长的过程中,服务业的重要性会与日俱增,服务业的比重会日益扩大,服务业从业者有较大的市场机会。
扩展资料:
产业结构合理化,即在现有技术基础上所实现的产业之间的协调。涉及产业间各种关系的协调,如各产业间在生产规模上比例关系的协调、产业间关联程度的提高等,还包括产值结构的协调、技术结构的协调、资产结构的协调和中间要素结构的协调。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1、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像英国等欧洲发达的工业化过程是从纺织、粮食加工等轻工业起步的。百科-经济结构
利用税收干预经济调控经济结构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第二,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数都是上升的。但进入60年代以后,美、英等发达工业部门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开始下降,其中传统工业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比如减税降费,在经济低迷,增速放缓时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经济发展。减税降费可以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性成本,降低企业税负,增强企业概述发展活力。通过结构性减税还可以对一些科创型企业,高新技术行业进行扶持,推动其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
译:调整产业结一般是以下原则:构实现、电子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
简述我国优化产业结构的作用和意义
所谓
产业结构
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潢川的产业结构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的
过程
,是实现产业结构与
供给结构、
技术结构
、需求结构
相适应的状态
优化产业结构,要以
重点
带动全面。根据
我国
的实际情况,当前要振兴的
支柱产业
是机械
、石油化工、
和建筑业
。这些产业一般
高、
附加值
大,并有大批产前和产后资源的
关联产业(二)工业内部各产业的结构变化趋势
。振兴支柱产业可以为
国民经济
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可以满足的物质生活需要,提高的生活质量,可以带动一大批关联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如何振兴支柱产业呢?主要是确定
目标
、择优扶持、集中突破、注重提高,加强自主开放能力,形成规模,提高
产品附加值
和市场占有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