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湖阴先生壁 书湖阴先生壁的诗意
关于书湖阴先生壁,书湖阴先生壁的诗意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乐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书湖阴先生壁 书湖阴先生壁的诗意
书湖阴先生壁 书湖阴先生壁的诗意
1、首句的“长扫”,一直解释为:经常打扫,“长”通“常”,“茅檐”是代指庭院,“静”同“净”。
2、于是,首句就解释成了:由于经常打扫,庭院干净得一点儿青苔都没有了。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4、傅笑眯眯地对王安石说这碗面是我特意为你做的,味道格外好,肉也特别多,你能把它端到堂前去,不泼掉一滴汤,免费让你吃。
5、”好秀美!好清幽!好一股超凡脱俗之气——反复吟哦,我们不禁会发出这样的赞叹。
6、这是一首优美的景物诗,这是一帧超脱尘世喧嚣的田园风光画,又仿佛是一幅隐约可见的隐居高士的素描。
7、湖阴先生,名杨德逢,是王安石居金陵(南京)时的邻居。
8、前两句写的是这位高士的庭院景色。
9、茅檐指庭院,静即净。
10、庭院洁净无尘,在这绿满稻田的多雨而易生苔藓的初夏季节,都没有青苔生长;花木成畦栽种,把庭院装扮得美景如画。
11、以无苔而显庭院之净,以成畦而显示花木之多,着笔不多而形象毕出。
12、这无苔的茅檐、成畦的花木皆出自主人的“长扫”与“自栽”,它说明主人按自己的心境来创造他的生活环境,而生活环境又正反衬出了主人的气质与性格。
13、这“长扫”、“自栽”四字,就把静止的景观动态化、人格化了,使状景与写人融而为一。
14、宋人喜“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其作多务使事,……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沧浪诗话》)。
15、王安石正是开创这种风气的大家。
16、此诗中的“护田”和“排闼”都出自《汉书》,以“史对史”、“语”对“语”而为后世不少诗家所赞赏。
17、“护田”出自《汉书·西域传序》: “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
18、” “排闼”见《汉书·樊哙传》:“高帝尝病,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哙乃排闼直入。
19、”沉溺于用典,“资书以为诗”,脱离生活,并不是作诗的正道。
20、王安石的不少诗作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这个弊病,而这首诗的用事则是比较成功的。
21、“护田”、“排闼”出典虽较生僻,但用到此诗中却恰当地突出了山水的形象,对于不知典故出处的人,也并不妨碍对诗意的理解和欣赏。
22、驱遣灵妙,运化无痕,“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颜氏家训》),应该说这是难得的。
23、通读全诗,我们仿佛看到湖阴先生倚锄停帚,笑对幽静秀美的山水而怡然自得,景中有人,人溶于景。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