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式养生太极扇谱

太极扇是一种风格独特的武术健身项目,它融合了太极拳与其它武术、舞蹈的动作。36式养生太极扇谱是什么?下面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吴阿敏养生太极扇演练_吴阿敏养生太极扇正面演示吴阿敏养生太极扇演练_吴阿敏养生太极扇正面演示


吴阿敏养生太极扇演练_吴阿敏养生太极扇正面演示


吴阿敏养生太极扇演练_吴阿敏养生太极扇正面演示


吴阿敏36式养生太极扇谱

式:白鹤亮翅(段) 第十九式:坐马观花(第三段)

第二式:力劈华山 第二十式:声东击西

第三式:立马扬鞭 第二十一式:苏海韩潮

第四式:灵猫捕鼠 第二十二式:彤云出袖

第五式:大鹏展翅 第二十三式:饿虎攒羊

第六式:拨云见日 第二十四式:定海神针

第七式:苏秦背剑 第二十五式:蛟龙卧潭

第八式:偷步撩阴 第二十六式:龙虎风云

第九式:云燕归巢 第二十七式:南山献瑞

第十式:顶天立地 (第二段)第二十八式:躬请瑶池 (第四段)

第十一式:霸王举旗 第二十九式:王拨扇

第十二式:鱼跃龙门 第三十式:飞龙在天

第十三式:妙手摘星 第三十一式:峰回路转

第十四式:推窗望月 第三十二式:判官摔笔

第十五式:白猿献果 第三十三式:玉龙吐珠

第十六式:野马分鬃 第三十四式:童子拜佛

第十七式:风摆荷叶 第三十五式:天地垂帘

第十八式:落叶归根 第三十六式:旋收天门

36式养生太极扇挑选太极扇注意事项

1、看扇茎和扇面粘合是否牢固

2、扇面展开时应呈半圆型,两条扇骨成一条直线

3、合扇时扇茎能否完全闭合

4、两条扇骨要有一定的厚度,以便开扇

5、扇握在手中要有一定的质感

【求】功夫太极扇各分解动作名称

太极功夫扇

52

式动作名称

预备式

段:

1、开步抱扇----(过门)

2、侧功举扇----(卧似一张弓)

3、虚步亮扇----(站似一棵松)

4、进步刺扇----(不动不摇坐如鈡)

5、转身下刺----(走路一阵风)

6、撩扇----(南拳和北退)

7、翻身劈扇----(少年武当功)

8、转身抡压----(太极八卦连环掌)

9、马步亮扇----(中华有神功)

第二段:

10、弓步削扇----(卧似一张弓)

11、并步亮扇----(站似一棵松)

12、进步刺扇----(不动不摇坐如鈡)13、震脚推扇----(走路一阵风)

14、戳脚撩扇----(南拳和北退)

15、盖步按扇----(少年武当功)

16、翻身藏扇----(太极八卦连环掌)17、马步亮扇----(中华有神功)

第三段:

18、马步推扇----(棍扫一大片)

19、转身刺扇----(枪挑一条线)

20、插步反撩----(身轻好似云中燕)

21、点步撩扇----(豪气冲云天)

22、歇步抱扇----(外练筋骨皮)

23、并步贯扇----(内练一口气)

24、云手劈扇----(刚柔并济不低头)

25、歇步亮扇----(我们心中有天地)

26、开步抱扇----(过门)。

第四段:(同第二段)

27、------34、

第五段:

35、马步顶肘----(清风剑在手)

36、马步翻砸----(双刀就看走)

37、虚步拔扇----(行家工夫一出手)

38、震脚拍扇----(就知有没有)

39、蹬脚推扇----(手是两扇门)

40、望月亮扇---(脚下是一条根)

41、云扇合抱---(四方水土养育了)

42、歇步亮扇---(我们中华武术魂)

43、开步抱扇---(过门)

第六段:

44、虚步绷扇---(东方一条龙)

45、弓步绷扇---(儿女似英雄)

46、后捋前挤---(天高地远八面风)

47、并步背扇---(中华有神功)

48、弓步戳扇---(东方一条龙)

49、仆步穿扇---(儿女似英雄)

50、弓步架扇---(天高地远八面风)

51、虚步亮扇---(中华有神功)

52、抱扇还原(收势)---(中华有神功)

杨式太极扇总共分为18式、36式、73式和81式。杨式太极扇的动作不仅沿袭传统扇法和杨式太极拳的特点,其动作名称更是以象形取意著称。演练者在练习杨式太极扇时,不仅能从编排合理的动作结构中享受健身的愉悦,更能在练习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和氛围。

杨式太极扇18式动作名称介绍

1、起势

2、怀中抱月

3、随风摆柳

4、迎风掸尘

5、推波助澜

6、老翁垂钓

7、马步点劈

8、翻身打虎

9、神龙返首

第二段

10、叉步开扇

11、顺水推舟

12、左右撩扇

13、马步抱扇

14、白鹤亮翅

15、风扫秋叶

16、大地春色

17、盖步开扇

18、收势

杨式太极扇32式动作名称介绍

1、起势

2、怀中抱月

3、燕子抄水

4、顺水推舟

5、华佗垂帘

6、黄莺落架

7、凤凰旋舞

8、乌龙摆尾

9、翻身打虎

第二段

10、神龙返首

11、叶底采莲

12、云雁南飞

13、昭君扑蝶

14、转身抛接

15、回首展臂

16、掩手挑帘

17、乌云倒卷

18、叉步撩击

第三段

19、振臂看花

20、随风摆柳

21、迎风掸尘

22、推波助澜

23、转身击扇

24、舞袖翻花

25、插花盖顶

26、金瓶倒水

27、回身看花

第四段

28、霸王举鼎

29、神扇穿雾

30、四维雄风

31、仆步端扇

32、白鹤亮翅

33、风扫秋叶

34、大地春色

35、彩蝶翻飞

36、收势

吴阿敏24式太极拳拳谱有哪些招式

吴阿敏,吴式 太极拳 第五代传人。她自由学习太极拳等相关的体育项目并取得很大的成就,吴阿敏太极拳有很多种不同的拳谱。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吴阿敏24式太极拳拳谱,希望你们喜欢。

吴阿敏24式太极拳拳谱

式:起式

第二式: 左右野马分鬃

第三式:白鹤晾翅

第四式:左搂膝拗步

第四式:右搂膝坳步

第五式:手挥琵琶

第六式:倒卷肱

第七式:左揽雀尾

第八式:右揽雀尾

第九式:单边

第十式:云手

十一式:单鞭

十二式:高探马

第十三式:右蹬脚

第十四式:双峰贯耳

第十五式:左蹬脚

第十六式:左下势

第十七式:右下势

第十八式:左右穿梭

第十九式:海底针

第二十式:闪通臂

第二十一式:转身搬拦捶

第二十二式:如风四闭

第二十三式:十字手

第二十四式:收式

太极拳的总体特点

全面性

太极拳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是一种具有汉族 传统 文化 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人与﹑人与自然以及与人体本身有关的问题,包括古典文学﹑物理学﹑养生学﹑医学﹑武学﹑生理学﹑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体现东方文学的宇宙观﹑生命观﹑道德观﹑人生观﹑竞技观。

适应性

太极拳动作柔和﹑速度较慢﹑拳式并不难学,而且架势的高或低﹑运动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而有所不同,能适应不同年龄﹑体质的需要,并非年老弱者专利。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亲身实践,无论是提高技艺功夫,还是益寿养生,无论是个人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参与太极拳,并从中获取各自需要。

安全性

太极拳松沉柔顺﹑圆活畅通﹑用意不用力的运动特点,既可消除练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劲,又可避免肌肉﹑关节﹑韧带等器官的损伤性。既可改变人的用力习惯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当和呼吸不当引起的胸闷紧张﹑气血受阻的可能性。

太极拳的拳术派别

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由河南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名奏庭,1600-1680所创。

系明末文庠生、清初武痒生,文武双全,曾只身闯玉带山,劲阻登封武举李际遇叛乱,为清廷在山东平定盗匪立过战功,在河南、山东负有盛名却不被清廷 重用。陈王庭报国无门,收心隐退,在耕作之余,依据自己之一百单八式长拳,博采众家精华,结合易学上有关的阴阳五行之理,并参考传统中医学创建陈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由河北省永年人杨露禅(名福魁,1799~1872)所创。

杨露禅,陈家沟太极拳名家陈长兴之一,太极拳第七代传人。杨露禅在授拳时,因多为王公贵族,他们生活而体弱多病,又不耐艰苦。杨露禅考虑到这些人的身体素质和保健需要,将太极拳老架中的一些高难度动作,如跳跃、跌叉、震脚等,改作不跳、不跌、不速、不震,或缩小动作,使姿势较为简单,动作柔和易练,既适

合穿长衫、留辫子的人练习,又有益于健身,后被推崇为“杨式太极拳”。需在此注意的是,杨氏太极拳分为养生架子与技击架子,因此在习练时应当注意。

传承脉络:陈王廷—陈汝信—陈大鹏—陈善志—陈秉旺—陈长兴—杨露禅

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由河北省永年人武禹襄(名河清,1825~1893)所创。

武禹襄,赵堡太极拳名家陈清平之一,太极拳第八代传人。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同乡杨露禅自河南省温县陈家沟学艺返乡,武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得以知其概要。约1850年,武禹襄从其学赵堡太极拳。1852年,武禹襄亲赴河南,在赵堡镇从陈清平学习赵堡太极拳小架四十天,尽得其精妙,并获赠《太极拳谱》,读后大悟。返里后,在钻研赵堡太极拳架的基础上,结合《太极拳谱》之精华,通过自身练拳体会,融汇贯通。经数年研发,他创编出一套“圈小劲捷、紧凑灵巧、势简技繁、术法分明、古朴典雅、端庄洒脱”的新型拳术,后人称为“武式太极拳”。

传承脉络:陈王廷—陈所乐—陈正如—陈爵—陈公兆—陈有本—陈清平—武禹襄

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由全佑(字公甫,1834~1902)所创。

全佑,杨式太极拳名家杨班侯,习练太极拳以柔化著称,架子斜中寓正、松静自然、大小适中。推手时,守静而不妄动,以善化见长。他根据自己的练拳感悟,在杨式小架太极拳的基础上有所修订。全佑之子鉴泉(1870~1942年),又名爱绅,从汉姓吴,自幼秉家学。元年(12年),吴鉴泉在体育研究社太极拳,他对家传的太极拳加以充实和修改,去掉重复和跳跃动作,修改定型,自成一家,形成了一个松静自然、架式紧凑、缓慢连绵、不纵不跳、长于柔化、独具风格的新型拳术,人称“吴式太极拳”。

传承脉络:陈王廷—陈汝信—陈大鹏—陈善志—陈秉旺—陈长兴—杨露禅—杨班侯—全佑—吴鉴泉

孙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由河北省完县(今河北省顺平县)人孙禄堂(名福全,1860~1933)所创。

孙禄堂,清末民初蜚声海内外的武学大家,在近代武林中素有虎头少保、天下手之称。12年,孙禄堂在遇武式太极拳名家郝为真。郝为真将自己所习太极拳心得传于孙禄堂。18年,孙禄堂将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三家合冶一炉,融会贯通,革故鼎新,创编了动作小巧轻灵,架高步活,柔缓圆活,转换轻盈,运动方向变化多样,步法进退相随,运转开合相接的太极拳新套路,自成一家,人称“孙式太极拳”。

传承脉络:陈王廷—陈所乐—陈正如—陈爵—陈公兆—陈有本—陈清平—武禹襄—李亦畲—郝为真—孙禄堂

和式太极拳

和式太极拳由温县赵堡镇人和兆元(1810~1890)所创。

和兆元,赵堡太极拳名家陈清平之一,太极拳第八代传人。和兆元在原传拳架的基础上,修改架式中的手法、身法、步法与姿势,大大增加技击实用内容,并使架式更顺其自然,完全符合人体生理结构,创编了一套集拳架、推手、散手为一体,三者互为检验印证,寓技击、修身、养身于一道,既保持赵堡镇原传太极拳传统又独具特色的新型太极拳理拳法“架”,即和式太极拳。

传承脉络:陈王廷—陈所乐—陈正如—陈爵—陈公兆—陈有本—陈清平—和兆元

猜你喜欢:

1. 杨氏太极拳二十四式拳谱

2. 24式养生太极拳拳谱

3. 24式太极拳的拳谱

4. 杨氏简化24式太极拳谱

5.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24式拳谱

6. 24式简化太极拳图解

太极扇口诀

养生太极扇口诀

段: 1、开步抱扇(起势)----(过门)

2、侧功举扇(斜飞势)----(卧似一张弓)

3、虚步亮扇(白鹤亮翅)----(站似一棵松)

4、进步刺扇(黄蜂入洞)----(不动不摇坐如鈡)

5、转身下刺(哪吒探海)----(走路一阵风)

6、撩扇(金鸡)----(南拳和北腿)

7、翻身劈扇(力劈华山)----(少年武当功)

8、转身抡压(灵猫扑蝶)----(太极八卦连环掌)

9、马步亮扇(坐马观花)----(中华有神功)

第二段:10、弓步削扇(野马分鬃)----(卧似一张弓)

11、并步亮扇(雏燕凌空)----(站似一棵松)

12、进步刺扇(黄蜂入洞)----(不动不摇坐如鈡)

13、震脚推扇(猛食)----(走路一阵风)

14、戳脚撩扇(螳螂捕蝉)----(南拳和北腿)

15、盖步按扇(勒马回头)----(少年武当功)

16、翻身藏扇(鹞子翻身)----(太极八卦连环掌)

17、马步亮扇(坐马观花)----(中华有神功)

第三段:18、马步推扇(举鼎推山)----(棍扫一大片)

19、转身刺扇(神龙回首)----(枪挑一条线)

20、插步反撩(挥鞭策马)----(身轻好似云中燕)

21、点步撩扇(立马扬鞭)----(豪气冲云天)

22、歇步抱扇(怀中抱月)----(外练筋骨皮)

23、并步贯扇(迎风撩衣)----(内练一口气)

24、云手劈扇(翻花舞袖)----(刚柔并济不低头)

25、歇步亮扇(霸王扬鞭)----(我们心中有天地)

26、开步抱扇(抱扇过门)----(过门)。

第四段: 27、弓步削扇(野马分鬃)----(卧似一张弓)

28、并步亮扇(雏燕凌空)----(站似一棵松)

29、进步刺扇(黄蜂入洞)----(不动不摇坐如鈡)

30、震脚推扇(猛食)----(走路一阵风)

31、戳脚撩扇(螳螂捕蝉)----(南拳和北腿)

32、盖步按扇(勒马回头)----(少年武当功)

33、翻身藏扇(鹞子翻身)----(太极八卦连环掌)

34、马步亮扇(坐马观花)----(中华有神功)

第五段: 35、马步顶肘(顺鸾肘)----(清风剑在手)

36、马步翻砸(裹鞭炮)----(双刀就看走)

37、虚步拔扇(前招式)----(行家工夫一出手)

38、震脚拍扇(双震脚)----(就知有没有)

39、蹬脚推扇(龙虎相交)----(手是两扇门)

40、望月亮扇(玉女穿梭)----(脚下是一条根)

41、云扇合抱(天女散花)----(四方水土养育了)

42、歇步亮扇(霸王扬旗)----(我们中华武术魂)

43、开步抱扇(行步过门)----(过门)

第六段: 44、虚步绷扇(七星手)----(东方一条龙)

45、弓步绷扇(揽扎衣)----(儿女似英雄)

46、后捋前挤(捋挤势)----(天高地远八面风)

47、并步背扇(苏秦背剑)----(中华有神功)

48、弓步戳扇(搂膝拗步)----(东方一条龙)

49、仆步穿扇(单鞭下势)----(儿女似英雄)

50、弓步架扇(弯弓射虎)----(天高地远八面风)

51、虚步亮扇(白鹤亮翅)----(中华有神功)

52、抱扇还原(收势)---(中华有神功)

注:

、六段 唱(慢板)

第二、四段 唱 (快板)

第三、五段 念板

学好吴阿敏24式太极拳的4个步骤

,如果你想要练好24式太极拳的基本功,就必须要懂吴阿敏24式太极拳的4个步骤,下面一起看看吧!

步 盘好拳架

拳架,对于任何武功来说,都是基础中的基础,对于吴阿敏24式太极拳也不例外,我们需要掌握当中的动作要领

以吴阿敏24式太极拳而言,动作姿势应符合“二十要”。即:头要悬、颈要贴、眼要平、身要正、形要准、度要对、肩要沉、肘要坠、臂要弯、腋要虚、手要展、指要分、拳要空、勾要吊、胸要舒、背要顺、腰要塞、臀要敛、裆要圆、腿要曲。

这“二十要”包括了太极拳形体动作从头顶到手脚的基本要求,是杨澄甫《十要》中部分内容的具体化,目的是为更方便作与实践。所以“二十要”是吴阿敏24式太极拳的基础要领,也是评判形体动作正确与否的硬标准,因此必须不折不扣地达到这“二十要”。

第二步 练好行拳

当拳架套路的形体动作基本学会,动作的姿势基本正确时,就应进一步练好行拳。所谓行拳,就是指练套路。在这练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标准,把拳架套路的单个动作连接好、转换好,使之形成一个和谐、流畅的整体。

这行拳的标准是十六个字,即:“松静、轻灵、柔和、圆活,沉稳、慢匀、协调、神合”。这十六个字是全面衡量拳艺水平的标准。由于行拳是动态的,形体姿势变化较快,要娴熟地完全做好十六字,有一个渐进累积和层次递增升达的过程,需要绞长时间修炼,才能逐渐达到。为此下面再赘述几句:

十六字中的重点是行拳“松静”‘柔和’,松静是基础,柔和是目标。练拳时要求放松,用意不用力,即做到:大脑松静、皮毛松展、肌肉松柔、骨节松开、筋腱松长、腑松舒、血脉松畅、经络松通 (简称“八松”),全身由表及里,自上而下,没有一点僵力,没有一处僵硬,在无处不松的情况下,进行着绵缓(非激烈的)柔和(非刚猛的)的形体运动。

能柔和方能有“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和“以柔克刚”的技击特征,方能显现太极拳轻盈柔美的风格,故应重点修炼。

经过这样长时间的锻练,它会促进人体“气路”和“血路”的通畅,加速气血循环,通常称之为“活气活血”。这种“两路”畅通、气血两活的状态,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需要,是养生的需要。

第三步 练好用意

太极拳是内家拳,特别注重用意,王宗岳《十三式歌》中写道:“若问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意思是行拳时要把用意放在主导的地位上,使意起主导作用。杨澄甫《十要》中要求“用意不用力”,更具体地指明了行拳要用意。

所谓练好用意,是指能够娴熟地“以意行拳”。“以意行拳”的具体方法是“以意导形”,“以意导形”就是运用意念导引太极拳形体动作的演变,故行拳时意在形先,动在意后。

即“先意动,再内动,继而形动”,这就是形与意的统一。用意要求“无过不及”,即用意不能过,过则易僵、易呆、易滞,不能轻灵松柔;用意也不能“不及”,“不及”则易丢、易散、易断。

故“以意行拳”首先心要静,不静则心不专、意散乱,行拳时会发生“过”与“不及”现象。心专一才能把握好用意的度,使用意度恰到好处,做到“劲断意不断”。

第四步 练好呼吸

1)行拳时要求呼吸做到“深、长、细、慢、匀、轻”。太极拳行拳的`呼吸,比人们平时的呼吸要求更平和、徐缓、均匀、深长,达到吸之轻轻,呼之绵绵,没有闭气、憋气、向下压气、强提拉气和用劲逼气的现象。

2)行拳时要求呼吸为“腹式逆呼吸”。太极拳行拳时的呼吸,是把人们后天的胸式呼吸,还原为先天的腹式呼吸,并且要调整为腹式逆呼吸。

腹式逆呼吸的方法是:吸气时腹部收缩,呼气时腹部鼓起。经过一段时间呼吸训练,行拳时慢慢习惯腹式呼吸了,进而娴熟到不用意念控制,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呼吸方式了。如果能够再做到腹式呼吸日常生活化,全都还原为婴儿的先天腹式呼吸,那就时时刻刻在练功了。

3)行拳时要求呼吸符合“动作配合呼吸”的原则。行拳时要求动作与呼吸的配合非常协调,做到“收吸发呼”、“起吸落呼”、“合吸开呼”。

那么行拳时是以动作为主,还是以呼吸为主呢?当太极拳发力技击时,是以动作为主,即要“呼吸配合动作”;而当太极拳以养生为主要目的时,则要以呼吸为主,即要“动作配合呼吸”。

这是因为太极拳养生要求呼吸均匀,每分钟呼吸的频次基本相等。由于太极拳每个动作行程的弧线长度不相等,只有在行程弧线长的姿势动作加快点速度,在行程弧线短的姿势动作放慢点速度,使动作到位与呼吸完成同步,以保持呼吸基本均匀。

24式陈式太极扇动作分解口诀

24式陈式太极扇动作分解口诀为起势、金刚捣碓、揽扎衣、六封四闭、单鞭、前招、后招、白鹤亮翅、斜行、提收、云手、掩肱捶、穿心肘、摆莲脚、雀地龙、金、翻花午袖、海底翻花、二起脚、双振脚、玉女穿梭、当头炮、金刚捣碓、收势。

《陈氏太极拳四十八式(中英文对照)》是以陈氏老架一路为主体架哪轿,套路动作流畅,舒展大方。特点是以柔为主,柔中有刚,舒展大方,快慢相间,螺旋缠绕、松活弹抖、蹿蹦跳跃、完整一气。《陈氏太极拳四十八式(中英文对照)》为《国术丛肆缓塌书》之一,书中章介绍了陈氏太极拳四十八式,第二章介绍了陈氏太裂圆极单刀。

二十四式太极扇是由王二平老师依据阴阳平衡、和谐自然、养身养气养心的太极养生原理,以太极拳和扇法动作为基础,创编而成的陈式太极养生扇法。特别设计的左右手交替持扇,使套路更合理、全面、均衡。坚持练习,能够益脑增智、畅经活血、强身健体。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意气势练习及用法:

本书既讲功理,又讲套路练法和功夫练法及招势的实战用法,更讲运气和用意。书中着重对套路、动作的呼吸配合,意念中的导气法、观想法和技击法等进行了讲述,并配以作者亲自演练的标准动作照片。从而启发学练者习练用意和运气,使学练者能真正掌握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内外结合的要领和方法。

本书不仅对套路进行了科学的分段,还对动作加注了分解式名,新编了动作歌诀,而且深刻地揭示了其动作与呼吸、意念密切结合地奥秘,披露了其动作在实战时应用方法,这些内容都是其它同类书中没有涉及到的层面,这也是本书的亮点。

吴阿敏九式太极扇式子名称1到4

路:

预备式起势一、白鹤亮翅二、力劈华山三、立马扬鞭四、灵猫捕鼠五、大鹏展翅六、拨云见日七、苏秦背剑八、偷步撩阴九、云燕归巢 收势

第二路:

预备式 起势 一、顶天立地 二、霸王举旗 三、鱼跃龙门 四、妙手摘星 五、推窗望月 六、白猿献果 七、野马分鬃 八、风摆荷叶 九、落叶归根 收势

第三路

预备式 起势 一、坐马观花 二、声东击西 三、苏海韩潮 四、彤云出袖 五、饿虎攒羊 六、定海神针 七、蛟龙卧潭 八、龙虎风云 九、南山献瑞 收势

第四路

预备式 起势 一、躬请瑶池 二、王拨扇 三、飞龙在天 四、峰回路转 五、判官摔笔 六、玉龙吐珠 七、童子拜佛 八、天地垂帘 九、旋收天门 收势

陈式太极扇48式分解教程三段

陈式太极扇48式是一种传统的太极拳套路,它以优美的姿势、流畅的动作和独特的风格著称。本教程将分三段介绍这个套路的基础动作、组合和整体演练。

段:基础动作

扇开启闭:双手握住扇子,缓慢将其打开并收起。

单臂扇:将扇子握在右手中,将其从左侧向右侧甩动。

双臂扇:将扇子握在双手中,挥动双臂,使扇子呈现出优美的弧形。

左右摆动:将扇子放在身前,左右摆动扇子,保持身体稳定。

隔扇换掌:将扇子放在右手中,隔着扇子用左手接过来,再用右手接回去。

穿花指:将扇子放在左手中,右手食指伸直,穿过扇子,再由左手穿回去。

云手:将扇子握在左手中,进行连续的左右交替运动。

以上七个基础动作是学习太极扇48式的基础,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来练习和掌握。

第二段:组合

在掌握了基础动作之后,可以开始学习不同的组合方式,以形成更复杂的动作。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组合方式:

扇开启闭 + 单臂扇

左右摆动 + 隔扇换掌

双臂扇 + 穿花指

云手 + 扇开启闭 + 双臂扇

每个组合方式都有其独特的节奏和风格,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熟悉和掌握。

第三段:整体演练

当掌握了基础动作和组合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整体演练。这个过程需要将所有动作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太极扇48式套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节奏要稳定:太极扇48式需要保持一定的节奏,通过缓慢而流畅的动作来表现出太极拳的柔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