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十六位顺序列表?

第九位,朱佑樘,庙号明孝宗,年号弘治,在位时间1487—1505(总共18年)

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历十二世,传十六帝,明朝十六位: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乐)、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统/天顺)、明代宗(景泰)、明宪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庆)、明神宗(万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启)、明思宗(崇祯) 。明朝是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君主制王朝。

朱高炽在位几年_朱瞻基短命的原因朱高炽在位几年_朱瞻基短命的原因


朱高炽在位几年_朱瞻基短命的原因


位,朱元璋,庙号明太祖,年号洪武,在位时间1368—1398(总共30年)

第二位,朱允炆,庙号明惠宗,年号建文,在位时间1398—1402(总共4年)

第三位,朱棣,庙号明成祖,年号永乐,在位时间1402—1424(总共22年)

第五位,朱瞻基,庙号明宣宗,年号宣德,在位时间1425—1435朱由校 熹宗 悊 天启(1621年——1627年) 德陵(总共10年)

第七位,朱祁钰,庙号明代宗,年号景泰,在位时间1449—1457(总共8年)

第十位,朱厚照,庙号明武宗,年号正德,在位时间1505—1521(总共16年)

第十一位,朱厚熜,庙号明世宗,年号嘉靖,在第八位,朱见深,庙号明宪宗,年号成化,在位时间1464—1487(总共23年)位时间1521—1566(总共45年)

第十三位,朱翊钧,庙号明神宗,年号万历,在位时间1572—1620(总共48年)

第十六位,朱由检,庙号明思宗,年号崇祯,在位时间1627—1644(总共17年)

大明朝共历经十二世,传十六帝:以明太祖朱元璋为开国,后经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

大明朝共历经十二世,传十六帝:以明太祖朱元璋为开国,后经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

见表:

朱棣在位二十二年,为何他的儿子朱高炽只在位一年?

9、朱祐樘、孝宗、1487年-1505年、明朝第九位,开创“弘治中兴、修《会典》。

因为他的儿子体型十分的肥胖。并且还纵欲过度。所以导致他英年早逝。只在位一年。

朱由榔 昭宗 匡 永历(1646年——1662年) 永历陵

因为朱高炽身体不好,特别肥胖,当了之后劳过度,贪恋女色,不知道保15、朱由校、熹宗、1620年-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重用东林。养,所以身体更了,一年的时间就不行了,驾鹤西去。

因为朱高炽的身体并不好,他身体肥,胖应该是患有高血压等疾病,所以才当了一年的就了。

事实上,朱棣的儿子朱高炽之所以仅仅在位一年便,是因为朱高炽有心病,而且身体肥胖的朱高炽一直不是很健康,这才会英年早逝的。而朱棣本身体魄比较健壮,再加上朱棣本身也很注重养生,所以他才能够长寿。

明朝几帝在位几年?

第十二位,朱载垕,庙号明穆宗,年号隆庆,在位时间1566—1572(总共6年)

姓名 庙号 谥号 年号 陵墓

明朝(1368-1644年 )是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二十帝,享国276年。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 太祖 高 洪武(1368年——1398年) 孝陵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清定都后第二位,年号康熙。方面尊称为“”,是顺治帝第三子,母亲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

朱允炆 惠宗 让(又谥惠帝) 建文(1399年——1402年) 待考

朱高炽 仁宗 昭 洪熙(1424年——1425年) 献陵

朱祁钰 代宗 景 景泰(1450年——1457年) 景泰陵

朱见深 宪宗 纯 成化(1465年——1487年) 茂陵

朱佑樘 孝宗 敬 弘治(1488年——1505年) 泰陵

朱厚燳 武宗 毅 正德(1506年——1521年) 康陵

朱厚熜 世宗 肃 嘉靖(1522年——1566年) 永陵

朱载垕 穆宗 庄 隆庆(1567年——1572年) 昭陵

朱翊钧 神宗 显 万历(1573年——1620年) 定陵

朱常洛 光宗 贞 泰昌(1620年)实际在位一个月 庆陵

朱由检 毅宗(原为思宗) 烈 崇祯(1628年——1644年) 思陵

南明: 朱由崧 安宗 简 弘光(1644年——1645年) 待考

朱聿鐭 文宗 节 绍武(1646年) 绍武陵

明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7、朱祁钰、代宗、1449年-1457年、明朝第七位,保卫战,纂修《寰宇通志》。

明朝历代帝王顺序表:

> 明仁宗 >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1425年),汉族,明朝第四位,明成祖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次年改元“洪熙”。> > 朱高炽有10个儿子: > (1398年-1435年1月31日),汉族,明朝第五位。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祖父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 > 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朱瞻基在性格上,他与其父朱高炽相似,也具有他父亲那种对作用的理想主义的、然而是保守的想法。朱瞻基是文人和艺术的庇护人,他的统治的特点是其和文化方面的成就。宣德十年(1435年)驾崩,终年38岁,葬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 > 朱瞻,郑靖王,母贤妃李氏。明仁宗第二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封郑王。宣德四年(1428)就藩凤翔府。正统九年(1444)移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市)。成化二年(1466)四月二十六日(6月8日)薨。谥号靖王。 > 越靖王朱瞻墉(1405年2月9日-1439年8月5日),是明仁宗朱高炽嫡三子,母诚孝昭皇后张氏,明朝代亦为一代越王,王妃吴氏,吴升之女。 > 蕲献王朱瞻垠,母贤妃李氏,明朝追封蕲王。朱瞻垠在永乐四年(1406年)出生,永乐十九年十月壬寅就(1421年11月7日),永乐二十年十月十三(1422年10月28日)追封静乐王,谥号庄献。 > 朱瞻(1406年4月4日-1478年2月18日),明仁宗第五子。明襄宪王,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封。庄警有令誉。宣德四年(1429年)就藩长沙。正统元年(1436年)徙襄阳(今湖北襄阳)。 > 荆宪王朱瞻(1406年11月4日-1453年12月11日),明仁宗朱高炽第六子,明宣宗朱瞻基异母弟,母亲顺妃张氏。 > 朱瞻,明仁宗朱高炽第七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封淮王。宣德四年(1429)就藩韶州府。正统元(1436)移饶州府。十一年(1446)薨。谥号靖王,史称淮靖王。 > 朱瞻垲,滕怀王朱瞻垲(1409年11月-1425年8月26日),是明仁宗朱高炽庶八子,母恭肃贵妃郭氏,明朝代亦为一代滕王。朱瞻垲在永乐七年十月(1409年11月)出生,永乐二十二年十月十一(1424年11月1日)受封滕王,建邸云南,但他并未就任。他在位一年后,于洪熙元年六月二十六(1425年8月26日),谥号怀,年十七岁,葬西山,滕国被撤除。 > 朱瞻,朱瞻(ji)(1411年7月7日-1441年2月3日),明仁宗朱高炽第九子,明宣宗朱瞻基异母弟,母为恭肃贵妃郭氏,代也是一代梁王。 > 朱瞻埏,卫恭王朱瞻埏(1417年1月9日-1439年1月3日),明仁宗朱高炽第十子,明宣宗朱瞻基异母弟,母贵妃郭氏。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封,正统三年(1439年),谥为卫恭王,无子封除。

1、朱元璋、太祖、1368年-139朱聿键 绍宗 襄 隆武(1645年——1646年) 隆武陵8年、明朝开国,推翻元朝统治,开创洪武之治。

2、朱允炆、惠宗、1398年-1402年、明朝第二位,建文新政。

3、朱棣、太宗、1402年-1424年、明朝第三位,编修《永乐大典》,派郑和下西洋。

4、朱高炽、仁宗、1424年-1425年、明朝第四位,为仁宣之治奠定基础。

5、朱瞻基、宣宗、1425年-1435年、明朝第五位,形成“仁宣之治”的盛世。

6、朱祁镇、英宗、1435年-1449年、明朝第六位,废除“殉葬”制度。

8、朱见深、宪宗、1464年-1487年、明朝第八位,为于谦等名臣昭雪。

10、朱厚照、武宗、1505年-1521年、明朝第十位,平宁王及安化王叛乱。

12、朱载坖、穆宗、1566年-1572年、明朝第十二位,实现隆庆开关和俺答封贡。

13、朱翊钧、神宗、1572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位,开创“万历中兴”的局面。

14、朱常洛、光宗、1620年、明朝第十四位,废除矿监和税监。

16、朱由检、思宗、1627年-1644年、明朝一位,铲除魏忠贤。

清朝最出名的

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畅春园,终年68岁。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葬于景陵,传位于第四子胤禛。

明朝共有几代?

朱祁镇 英宗 睿 正统(第四位,朱高炽,庙号明仁宗,年号洪熙,在位时间1424—1425(总共264天)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因为朱棣常年在外征战,都是朱高炽监国,而且他和朱瞻基开创了仁宣之治。——1464年)注:1449年三月被俘退位,1457年一月复位。 裕陵

元末爆发红巾,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 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 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称朱明,定都于应天府 ;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应天府为陪都。 明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清明、国力强盛。 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嘉靖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争和天灾外患 导致国力衰退,爆发明末农民。1644年李自成攻入,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趁乱入关,击败大顺、大西、南明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南明灭亡。1683年清军,奉明正朔的明郑告终。

朱高炽在位的时间明明不足一年 ,为什么还能名垂青史?

因为在这一年中,他为做了很多好事情,他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帝王,如果他能够在位更久,可能明朝会更强胜。

朱高炽在位时间明明不足一年,但是他做太子的时间很久,整整做了20年的太子。可以说他做太子的这么多年里,在明成祖朱棣经常外出征战期间,的事务大多数都是由朱高炽在主持处理的。明仁宗朱高炽本身性格稳重,待人和善,对的都是比较11、朱厚熜、世宗、1521年-1566年、明朝第十一位,推行嘉靖新政,抗击倭寇。好的,轻徭薄赋整理政务弊端,这些就足以让他名垂青史。

第十五位,朱由校,庙号明熹宗,年号天启,在位时间1620—1627(总共7年)

太子监国任劳任怨明仁宗朱高炽是大明王朝的第四个,他在位的时间比较短,只有十个月之多就了,但是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客观来说这么短的身份也足以让他名垂青史的,因为朱高炽为人稳重,待人宽厚,在朝廷整理内务,扭转了一心征战的朱棣造成的政务弊端,可以说是朱棣打仗时的供给经济后援都离不开朱高炽的贡献。对,轻徭薄赋,朱高炽当太子时明朝对外较多,虽然忙于供给,但是朱高炽也尽可能的与民生息,让得以安家,让经济得以步入正轨,可以说朱高炽是一个整理父亲留下的乱摊子,给儿子留下了稳定的良好局面。对得起,对得起,这样的明君虽然在位时间短,但是也不影响他青史留名。

为政不废为民生息朱高炽是朱棣的大儿子,天生腿脚不好,身体略微富态,好武的朱棣确实有点看不上他,由于长幼有叙也就立他为太子。就是让朱棣看不上的朱高炽,在做太子期间,本本分分,毫无非分之想。在朱棣对外征战时,太子监国的朱高炽很好的做到了上不越界,不费朝政的良好局面。朱高炽心甘情愿的做了20年太子,在朱棣经常打仗的情况下,要知道打仗可以说是劳民伤财的大事,朱高炽还要想办法解决国库军粮,还需要让安稳生活,这样的事情有多困难,但是这样的局面朱高炽做到了,而且做的很好,太子监国可以说是相当的。

短暂但是耀眼虽然朱高炽在位时间短暂,但是他的功绩和行为都是很耀眼的。尤其是朱高炽在位时间大刀阔斧干净利落的整理了政务弊端,还亲自处理为方孝孺受到牵连的人们,这样的做法让人们认识到一个明君的实际行动,也认识到一个明君的耀眼。朱高炽也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了很多有能力的大臣,得以让明朝前中期的过渡平稳而有实力。

因为他在位的这一段期间,做出了很多对有利的决定,解决了4个大难题。

明仁宗朱高炽有几个儿子?十个儿子各自结局如何

第十四位,朱常洛,庙号明光宗,年号泰昌,在位时间1620第六位,朱祁镇,庙号明英宗,年号正统和天顺,在位时间1435—1449,1457—1464(总共21年)(总共29天)朱棣 成祖(原为太宗) 文 永乐(1403年——1424年) 长陵

明仁宗朱高炽是哪一年出生的?

原因有两个:1、朱高炽不爱运动,身体肥胖,身体素质比较,常年有病。2、朱高炽日夜劳朝政,导致身体每况愈明朝一共有12代。下。最终英年早逝,只短短在位一年。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朝第四位,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身形较胖,身体较弱。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在位,年号洪熙,在位不足一年。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葬于十三陵之献陵,由嫡长子朱瞻基继位。

朱瞻基 宣宗 章 宣德(1426年——1435年) 景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