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时间和标准工时有区别吗?

二、工时制度有哪几种

所谓的标准时间,就是指在正常条件下,一位受过训练的熟练工作者,以规定的作业方法和用具,完成一定的质和量的工作所需的时间。

标准工时的定义 标准工时的定义与运用是什么标准工时的定义 标准工时的定义与运用是什么


标准工时的定义 标准工时的定义与运用是什么


标准工时是在标准工作环境下,进行一道加工工序所需的人工时间。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有多种,通常使用的方法有

标准工时=标准作业时间+辅助时间

标准作业时间由工艺过程决定,主要为直接增加产品价值的人工/机器时间消耗。对标准工时的降低只能通过工艺改善和辅助时间降低。

标准工时=标准作业时间+辅助时间

标准作业时间由工艺过程决定,主要为直接增加产品价值的人工/机器时间消耗。

3、不定时工作制。也称为无定时工时制,没有固定工作时间的限制,是针对因生产特点、工作性质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需要连续上班或难以按时上下班,无法适用标准工作时间或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而采用的一种工作时间制度,是现行的基本工作时间制度之一。不定时工作制是指因工作性质、特点或工作职责的限制,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是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所采用的,劳动者每一工作日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限制的工作时间制度。标准工时是在标准工作环境下,进行一道加工所需的人工时间。

工时是什么意思

贷:制造费用--基本生产 80000

工时是指一个劳动者工作一小时即为一个工时。

工时的具体含义,根据情境的不同,可有几种情况:对于任务,是指完成任务所需的人员总数;对于工作分配,是指分配给资源的工时量;对于资源,是指为完成所有任务而分配给资源的总工时量。

工时由一位合格的作工人完成该工作所需要多少时间来定义,它包括三个方面:过程时间,如测试、加固等;基本时间,及手工工作的时间;个人因素产生的时间,如心理疲劳,个人生理疲劳等。

工时的衡量通过以下几项手段获得,如秒表法,MTM衡量法。衡量工时可以起到的作用:工时是研究劳动和生产能力的标准;工时可以改善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工时可以作为管理人员决策的依据。

2、制度公休工时,指或企业规定的公休,节日中职工应休息的天数之和。

3、制度工作工时,指规定职工应工作的工时,即每天8小时或每周40小时。

4、停工工时,指职工在规定的工作小时内,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工作的工时,与职工停工后被调作其他非本职工作或非生产性工作的工时数。

5、缺勤工时,指职工按规定应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日)=天参加工作,而由于本人原因是没有参加工作的工时。

6、非生产工时,指执行、义务,或经企业确定从事其他活动,而未从事该企业工作的工时。

7、加班工时,指职工实际工作的小时数,包括加班工时、因公出到企业外工作的工时,职工临时被调动从事其他工作的工时。

工人工时怎么算?

如何计算工时

建议贴出具体的实例

这样才能对症下

祝你好运

哦生产型的企业

工时就是工作时间

因为是生产型的企业,所以工时的计算那是有必要的

建议可以初步做一个考勤制度,规定一线工人的正常上班时间,并要求

各部门主管监督实施(工时的计算要求各部门主管客观提供),需要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这个量具体的可以向各车间索要)

范 哎呦说的有点乱

抽空做一个方案给你了解一下

你将就著看

现在有点忙

不好意思了

要如何核算工时

工时:由一位合格的作工人完成该工作所需要多少时间来定义,它包括三个方面:

1. 过程时间,如测试、加固等

2. 基本时间,及手工工作的时间

3. 个人因素产生的时间, 如心理疲劳,个人生理疲劳等

工时的衡量通过以下几项手段获得,如秒表法,MTM衡量法。衡量工时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 是研究劳动和生产能力的标准

2. 可以改善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3. 可以作为管理人员决策的依据

工时的计算方法1、出勤工时:为实到人数与每日标准工作时间数(8小时)之乘积

2、受援工时:为接受支援人数与实际支援时间之乘积

3、加班工时:为加班人员与加班时间之乘积

4、实勤工时:出勤工时+受援工时+加班工时

5、除外工时:为当日非发生于生产之工时

6、生产总工时:实勤工时—除外工时

7、异常工时:为当日因各种因素造成生产部无产生产而耗费的人工工时。

8、总标准工时:为当日生产之各产品入库总数与各产品之单一标准工时之乘积之和。

9、异常工时:将影响当日生产所发生之状况分别填写实际时间

10、除外工时:将当日发生于生产中无法抗拒之工时,分别填写实际发生之工时。

12、异工时:为产出标准工时与生产工时之

总标准工时=产出数×单一产品标准工时

车间工人的个人工时定额的计算方法?

一、工时定额制定的目的

二、工时定额制定的原则

1、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走群众路线,使其具有坚实的群众路线。

2、制定工时定额应有科学依据,力求做到先进合理。

3、制定工时定额要考虑各车间、各工序、各班组之间的平衡。

4、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方针。

5、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要“快、准、全”。

三、工时定额制定的方法

1、经验估工法。工时定额员和老工人根据经验对产品工时定额进行估算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新产品试制。

2、统计分析法。对多人生产同一种产品测出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出数、平均达到数、平均先进数,以平均先进数为工时定额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大批、重复生产的产品工时定额的修订。

3、类比法。主要应用于有可比性的系列产品。

4、技术定额法。分测时法和计算法两种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四、工时定额制定的具体措施

1、工时定额具有严肃性,工时定额的制定和修订由工时主管部门来执行。其他部门无权更改。

2、工时定额具体采用技术定额法,同时参考其他方法。先制订出《车间工时定额标准》和《工时核算方法》,以这两个文件为基础对车间生产产品进行核算,并填写《产品工时明细表》。

怎么计算按工时分配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生产工时总数=80000/2000=40元每小时

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20040=48然后还需要一个粗放的考核制度,共同约束000

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80040=32000

借:生产成品--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8000

--乙产品 32000

请问工时工资标准?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月工作日:天÷12月=20.83天/月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季工作日: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天÷5. 加班时长计算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规定的11天法定节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工时定义,请教

为了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增加公司经济效益,并为成本核算、劳动定员提供数据,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特制定本规定。

回复 大漠绿洲 的帖子 一般的大型机械厂里的工时是按指数来算的,如加工单上标的工时是60分钟,你60分钟刚好做完,那指数就是1,30分钟做完指数就是2了,120分钟做完就是0.5的指数了,很简单的

3楼回答比较专业。我们这儿基本上是一小反映工时的统计指标时两元,定额工时也不准。

加班时长怎么计算

1、日历工时,表示报告期全部可以利用的时间。

加班时长怎么计算?相关内容如下:

为了适应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需求,的一些地方和企业可以实行弹性工时制度,即在一定周期内,工作时间可以安排得更加灵活,但总工作时间不得超过法定的工时标准,超过的部分需要支付加班工资。

1. 法定工时和加班定义

根据《劳动法》,的法定工时标准是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总工时不超过40小时。超过法定工时的工作属于加班。

2. 加班工资

加班工资是指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的工作,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当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150的工资报酬,即加班工资至少是基本工资的1.5倍。同时,在法定节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200的工资报酬。

3. 弹性工时制度

4. 加班安排

在加班安排上,用人单位需要遵循法律规定,不能强制劳动者连续加班,应当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利。另外,用人单位应提前通知劳动者加班安排,除特殊情况外,加班通知应提前3日以上通知。

加班时长的计算通常以小时为单位。如果一个劳动者在一周内的工作时间超过40小时,超出的部分就算作加班时长。加班工资的计算是根据实际加班的时长和劳动者的基本工资来计算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行业、企业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政策和规定,因此在具体情况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来计算加班时长和加班工资。

综合计时制和标准工作制什么区别

2、执行制度不同:

一、综合计时工作制和标准工作制有什么区别:

标准工作制是指一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超过上述时间为加班。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是针对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或受季节及自然条件限制的企业的部分职工,采用的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一种工时制度,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二、加班工资计算的是按除以20.83计算还是21.75计算?

日工资按照基本工资除以21.75计算。

20.83为每月工作日,超过该时间为加班。

三、每个月应该上班20.83天,166.7个小时吗,那每个月不是有30天左右,星期六日也就8天左右,那当月应该上22天还是20.83天啊?

20.83天是一年平均下来每个月的工作时间。即(365-104-11)/12就得出每月工作天数了。至于具体到每个月,要看该月周六、日休息日的多少了,由于每个月的天数不同,所以平均数和实际天数会有出入。

标准工时,是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每天8小时制,综合工时,是按行业的淡旺季划分,工作时间可以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不执行上述规定,但全年平均下来仍要符合规定。综合工时制是指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劳动法规定的工时制度有三种,即标准工时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制、综合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

直接人工的标准工时主要包括

直接人工的标准工时主要包括:包括直接加工所需用的工时、必要的间歇和停工时间、不可避免的废品需耗用的工时等。

工时又称“人时”。①一种表示工作时间的计量单位。一个工人劳动一小时称一个工时。是企业计算工人劳动时间、制定劳动定额、编制各项,衡量劳动生产率发展水平的重要的计量单位。

对工时利用情况的统计分以下几个类别:

(1)日历工时数;(2)公休工时数;(3)制度工时数;(4)出勤工时数;(5)缺勤工时数;(6)停工工时数;(7)非生产工时数;(8生产效率=总标准工时生产总工时×)班内实际工作工时数。

工时是指一个劳动者工作一小时即为一个工时。工时的具体含义,根据情境的不同,可有几种情况:对于任务,是指完成任务所需的人员总数;

对于工作分配,是指分配给资源的工时量;对于资源,是指在上述三种情形下组织劳动者劳动是不完全一样的,如法定休日对劳动者来说,其休息有着比往常和休息日更为重要的意义,也影响劳动者的精神文体生活和其他活动,这是用补休的办法无法弥补的。为完成所有任务而分配给资源的总工时量。

工时:由一位合格的作工人完成该工作所需要多少时间来定义,它包括三个方面:

1. 过程时间,如测试、加固等

2. 基本时间,及手工工作的时间

3. 个人因素产生的时间, 如心理疲劳,个人生理疲劳等

工时的衡量通过以下几项手段获得,如秒表法,MTM衡量法。衡量工时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 是研究劳动和生产能力的标准

2. 可以改善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3. 可以作为管理人员决策的依据

问下什么叫做产品标准工时?

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产品标准工时就是生产线上做这个产品所需要的时间,有多少工序就要拆分成多少个部分分别计算,所以说人工计算的话比较麻烦,我们工厂的生产线是用vioovi的ECRS工时分析软件来计算标准工时,这个软件能根据上传的工人作视频来进行分析得出标准工时,很准确。

将标准时间改成标准作业时间较为妥帖,很多资料是将标准时间与标准工时统一为同一概念。

规定的标准的一个月工时是多少小时?

规定的标准的一个月工时是163小时。

我国规定平均每月工作天数是20天。一年的天数减去3个黄金周(21天),减去日历新年3天,减去每周的双休(52-4周),再除以12个月,就是平均每月工作天数。

(365-21-3-482)/12=20.4天,合算为工时是20.48=163小时。

第三十六条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扩展资料

根据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劳部发[1994]503号)的第四条规定,企业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职工,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一)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

(二)企业中的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港口、仓库的部分装卸人员以及因工作性质特殊,需机动作业的职工;

(三)其他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适合实工时是指一个劳动者工作一小时即为一个工时。工时的具体含义,根据情境的不同,可有几种情况:对于任务,是指完成任务所需的人员总数;对于工作分配,是指分配给资源的工时量;对于资源,是指为完成所有任务而分配给资源的总工时量。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

参考资料来源:

劳动法规定:一周40个小时,一个月176个小时。超过这个标准就是加班小时。

《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 规定每周工作5天,每天8小时,超过这个时间的都是加班,法定节日也应该休息。

我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 。

规定的标准工时制的一个月工时是167小时,加班不超36小时。

底薪除以21.75是日薪。根据当月出勤天数计算出勤工资,加班平时是1.5,休息日2倍可安排调休,节日加班3倍。

好用的员工考勤休排班工时统计管理京顶HR

可实现员工在标准工时制,综合工时制,不定时工时制(弹性工时制和核心工时制)下的考勤打卡,排班,休/年休,加班,出,外出进行实时在线流程化管理。每月统计出可用于计算工资的工时统计数据。包括出勤天数,缺勤工时,会议工时,加班工时,请工时,出天数等自定义考勤类型报表。并可以统计与出勤相关的补助,出勤就餐天数,外出误餐补助,出地域补助,特殊班次补助,员工学历补助,加班时段补助等津贴统计。具体功能如下:

1、考勤打卡:人脸考勤机,通道闸机,门禁,手机APP等任意一种打卡数据采集

4、年管理账户:年管理是员工休的一个特殊情况,采用单独年休账户实现年两年并管,自动清零。很多人不太明白为什么需要两年并管,因为按自然年度计算,年在12月底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和休息日、法定休日安排劳动者工作,都是占用了劳动者的休息时间,都应当严格加以限制,高于正常工作时间支付工资报酬即是采取的一种限制措施。就到期了,而很多企业为保证员工年能延续到春节期间申请休,将上一年年转结到第二年。并设置清零有效期

5、时间管理账户:这个时间账户主要实现对员工加班的管理,员工日常的多于标准工时的时间都记入时间账户,方便员工申请调休或发放加班费。同时建立员工时间信用管理体系

①用人单位每周应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

④每月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

但是标准工时不代表有效工时,现在企业都做精益生产改善,一般我也是通过vioovi的ECRS工时分析软件去分析有效工时的,现在国内用这个软件的很多,IE都可以看看。

我国规定平均每月工作天数是20天。一年的天数减去3个黄金周(21天),减去日历新年3天,减去每周的双休(52-4周),再除以12个月,就是平均每月工作天数。 (365-21-3-482)/12=20.4天 。合算为工时是20.48=163小时。

拓展资料:

支付加班费的具体标准是: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用人单位遇到上述情况安排劳动者加班时,应当严格按照劳动法及本法的规定支付加班费。

根据本条的规定,变相劳动者加班的,应当视为违反劳动法的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劳动者可以依据劳动法和本法的有关规定,要求用人单位补发其为了完成超过合理数量的劳动定额而加班工作的工资报酬。

标准一个月工时163小时。

劳动法规定的工时制度有三种,即标准工时制、综合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根据《劳动法》和《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令第174号)的规定,

目前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这一标准工时制。

拓展资料

另外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我国规定平均每月工作天数是20天。一年的天数减去3个黄金周(21天),减去日历新年3天,减去每周的双休(52-4周),再除以12个月,就是平均每月工作天数。

(365-21-3-482)/12=20.4天

合算为工时是20.48=163小时。

劳动法规定的工时制度有三种,即标准工时制、综合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根据《劳动法》和《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令第174号)的规定,目前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这一标准工时制。有条件的企业应实行标准工时制。有些企业因工作性质和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应保证劳动者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我国规定平均每月工作天数是20天。一年的天数减去3个黄金周(21天),减去日历新年3天,减去每周的双休(52-4周),再除以12个月,就是平均每月工作天数。

(365-21-3-482)/12=20.4天

合算为工时是20.48=163小时。

规定的标准的一个月工时是163小时。

我国规定平均每月工作天数是20天。一年的天数减去3个黄金周(21天),减去日历新年3天,减去每周的双休(52-4周),再除以12个月,就是平均每月工作天数。

(365-21-3-482)/12=20.4天,合算为工时是20.48=163小时。

第三十六条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