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工资支付条例》解读
《山东省工资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0年8月1日施行,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平衡稳定。该《条例》明确规定了工资支付的时限、方式、计算方法等内容,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山东省《工资支付条例》解读
山东省《工资支付条例》解读
工资发放时限
根据《条例》规定,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的时限不得超过每月15日,具体发放时间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逾期支付工资,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逾期利息。
工资支付方式
《条例》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一般应通过银行转账,也可以采取支付方式。支付时,用人单位应当出具工资支付凭证。
工资计算方法
《条例》对工资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规定,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和综合工资等不同方式。具体计算方法应根据劳动合同约定和实际情况确定。
工资发放时的扣除
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可以按照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对劳动者的工资进行必要的扣除,如个人所得税、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但用人单位不得擅自扣除劳动者的工资,否则构成违法行为。
工资支付中常见的
在工资支付过程中,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可能出现以下常见的: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 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工资 用人单位擅自扣除劳动者工资 用人单位支付工资低于法定标准
如果发生上述,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或向提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加强监管,确保工资支付
为有效保障劳动者工资支付权益,《条例》明确了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监管职责。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重点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违法行为将依法追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