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位置地域(西安的位置在哪里)
西安的地理位置
西安市位于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东经107°40′~109°49′和北纬33°39′~34°45′之间。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市区和杨凌区、三原、泾阳、兴平、武功等县和扶风县、富平县相邻。辖境东西204公里,南北116公里;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 面积9983平方公里。秦岭山脉横旦于西安以南,山脊海拔2000-2800米,是我国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重要分界。
西安的位置地域(西安的位置在哪里)
西安的位置地域(西安的位置在哪里)
西安的位置地域(西安的位置在哪里)
西安以北,陕甘黄土高原边,由梁山、黄龙山、王山、陇山组成的北山山系,与秦岭山脉遥相对应,共同构成环绕关中平原的自然屏障。黄河的支流渭河横贯关中平原。关中平原由渭河及其众多支流冲积形成,因而又称渭河平原。它西起宝鸡,东到黄河,号称“八百里秦川”。
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距今约1.3亿年前燕山运动时期产生横跨境内的秦岭北麓大断裂,自距今约300万年前第三纪晚期以来,大断裂以南秦岭地槽褶皱带新构造运动极为活跃,山体北仰南俯剧烈降升,造就秦岭山脉;与此同时,大断裂以北属于华北地台的渭河断陷继续沉降,在风积黄土覆盖和渭河冲积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
西安市境内海拔高度异悬殊位居全国各城市之冠。巍峨峻峭、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限分明,构成西安市的地貌主体。秦岭山脉主脊海拔2000~2800米,其中端太白山峰巅海拔3767米,是大陆中部山峰。渭河平原海拔400~700世界历史名城,华夏精神故乡—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历史上建都时间多、建都朝代多、影响力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 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由周文王营建,建成于公元前12世纪,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13朝古都,历史上的四个鼎盛的朝代周、秦、汉、唐均建都西安。西安高陵杨官寨遗址发现,将城市历史推进到了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同时确定了西安是世界历史上座城市。 民族:汉族占总人口的98.8%,西安市拥有56个民族中的50个,少数民族以人口多 标志性建筑:大雁塔、钟楼、鼓楼、明城墙、大明宫、大唐芙蓉园、小雁塔等 方言:语系汉语中原官话—陕西话 市境海拔:345-3767米,点为太白山拔仙台,海拔3767.2米,点为渭河出境处,海拔345米 经纬度:东经107°40′~109°49′和北纬33°39′~34°45′之间 市境:东西长204公里,南北宽116公里 米,其中东北端渭河床处海拔345米。西安城区便建立在渭河平原的二级阶地上。
西安市位于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东经107°40′~109°49′和北纬33°39′~34°45′之间。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市区和杨凌区、三原、泾阳、兴平、武功等县和扶风县、富平县相邻。辖境东西204公里,南北116公里;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 面积9983平方公里。秦岭山脉横旦于西安以南,山脊海拔2000-2800米,是我国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重要分界。
关中平原中部
西安,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33.42度~34.45度之间,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
东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属温带季风气候。全市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辖11个市辖区2个县,常住人口883.21万(2016年末)。
早在100万年前,蓝田古人类就在这里建造了聚落;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已经出现了城垣的雏形;历史上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作为首都和、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100多年。
1949年,属陕甘宁边区辖市。1950年,属西北行政委员会。1953年,改为直辖市。1954年,改为省辖市。
西安历史悠久,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的起点。
景点有:钟鼓楼、大雁塔、秦始皇兵马俑、华清池、碑林、大明宫等。
西安市位于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东经107°40′~109°49′和北纬33°39′~34°45′之间。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市区和杨凌区、三原、泾阳、兴平、武功等县和扶风县、富平县相邻。
西安古称“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古都之首,是历史上建都时间长、建都朝代多、影响力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当今西安为副省级城市,陕西省省会,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段和黄河流域的中心城市,大飞机的制造基地,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2009年颁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西安被列为继和上海之后,第三“化大都市”。
西安,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会、副省级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曾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核心区、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教科文组织于1981年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 。
西西安,简称“镐”,古称长安、镐京,陕西省辖地级市,是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西安都市圈核心区、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批复确定的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陕西,简称“陕”或“秦”,中华省级行政区。
省会西安,位于内陆腹地,黄河中游,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介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总面积20.56万平方千米。
陕西省地势呈南北高、中间低,由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貌构成,其中黄土高原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0%,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横跨三个气候带,陕北北城沿线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陕南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Xi安,古称长安、濠井,是陕西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是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城市,特大城市[137],xi安都市圈核心区[172],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批准的西部重要中心城市,重要的科研、教育和产业基地[1-3]。截至2021年底,全市辖11区2县,总面积10752平方公里(含西咸新区)[156],建成区面积700.69平方公里[4],常住人口1316.3万[15] [130] [166]。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0688.28亿元。[153]
Xi安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北临渭河,南临秦岭。自古享有“八江围长安”的美誉[158]。它是1981年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世界历史名城”[8]。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丝绸之路的起点[5-7]。历史上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8]
Xi是旅游目的地,也是形象的城市之一[10-11]。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6处遗产有2处,分别是: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代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代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和兴教寺塔[12]。还有Xi安城墙、钟鼓楼、华清池、钟南山、大唐芙蓉园、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等景点。Xi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7所“双”建设高校[13]。2018年2月,、住建部发布《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支持Xi安建设中心城市,加快Xi安都市圈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化大都市[150]
西安的位置
西安市位于大陆西北地区东部,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
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
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
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
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
扩展资料:
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33.42度~34.45度之间,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
西安辖境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16公里。截至2016年,西安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
截至2017年,西安下辖11个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灞桥区、未央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高陵区、鄠邑区)、2个县(蓝田县、周至县)、7个开发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阎良航空产业基地、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港务区),并代管一个新区,即西咸新区。
参考资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