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的悲情与怀古
杜牧的《清明》一诗,以清明的节日为背景,抒发了诗人深沉的忧伤和怀古之情。
清明时节的悲情与怀古
清明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时节,细雨绵绵,行人脚步沉重,仿佛灵魂都要被雨水淋散。诗人用"欲断魂"三字,刻画出人们清明扫墓时心中的悲戚之情。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面对满眼的凄凉,诗人寻酒解忧。他向牧童询问酒家,而牧童用手指向远处的杏花村。杏花村是酒香之地,但它的出现却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落寞和孤独。
清明时节雨纷纷,不思量自难忘
诗人反复咏叹"清明时节雨纷纷",雨水绵绵不绝,恰如诗人心中的愁绪难以排解。他本想借酒忘忧,却发现"不思量自难忘",即使不刻意去思念故人,也不可抑制地想起他们。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诗人强迫自己转移视线,观赏春天的美景。可是,眼前的一片生机盎然,却更让他感到逝者已矣。莺啼花红,村庄炊烟,酒旗飘扬,这些景象勾起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南唐二陵梅吐艳,流水桃花含泪红
诗人最后写到南唐的二陵,那里埋葬着南唐的两位君主。陵前梅花盛开,流水中的桃花也含着泪花。花开的艳丽与诗人内心的悲凉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凄美而苍凉的氛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