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江寺飞泉亭记翻译 峡江寺飞泉亭记翻译简短
求《峡江寺飞泉亭记》的翻译,谢谢啦
于是吟诗的声音,又再次响亮地响起。自然的声音和人的声音,融合在了一起。原文
峡江寺飞泉亭记翻译 峡江寺飞泉亭记翻译简短
峡江寺飞泉亭记翻译 峡江寺飞泉亭记翻译简短
我近年来观看瀑布很多次,到峡江寺心里很难舍弃它,就是飞泉亭造成的。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余,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砚,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其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曾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只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译文
我近年俩观看瀑布很多次,到峡江寺心里很难舍弃它,就是自然的声音和人的声音,融合在了一起。没想到观赏瀑布而享受到的乐趣,竟到了这种境界!飞泉亭的功劳可真是大了。飞泉亭造成的。
凡是人之常情,眼睛觉得悦目,而身体觉得不舒服,势必不能长久地停留。天台山的瀑布,距离寺庙有一百步左右;雁宕山的瀑布旁没有寺庙;其他的如庐山(的瀑布),如罗浮山(的瀑布),如浙田县石门山(的瀑布),瀑布不是不奇特,可是游览者都在日中暴晒,蹲坐在危崖之上,不能悠闲得观看,就好象路上认识的朋友,虽然(在一起)很快乐(但也)容易分别。
澄波法师擅长下棋,我让学生霞裳和他对弈,于是流水声,棋子声,松涛声,鸟鸣声,参交错一起响起。不一会儿,又有拐杖拄地的声音从山中传来,这是怀远老法师,抱着一尺来长的诗集,来求我作续。于是吟诗的声音,又再次响亮地响起。自然的声音和人的声音,融合在了一起。没想到观赏瀑布而享受到的乐趣,竟到了这种境界!飞泉亭的功劳可真是大了。
坐的时间长了,太阳下山了,(我也)不得已下山去了。歇宿在带玉堂,(带玉堂)正好面对着南山。云雾中树木郁郁葱葱,(南山与带玉堂)中间隔着北江,(江上)航船来来往往,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把船停泊靠岸来这个寺庙之中。僧人们告诉我说:“峡江寺俗称飞来寺。”我笑着说:“寺庙怎么能飞!只有哪一天我的灵魂梦境,也许会飞来吧。”僧人们说:“没有凭证就不能使人相信。您(既然)喜爱这座寺,为什么不把他记载下来呢?”我说:“好吧。”已经写完了几行,一份用以自己保存,一份用以交给僧人们。
峡江寺飞泉亭记原文翻译
澄波法师擅长下棋,我让学生霞裳和他对弈,于是流水声,棋子声,松涛声,鸟鸣声,参交错一起响起。不一会儿,又有拐杖拄地的声音从山中传来,这是怀远老法师,抱着一尺来厚的集,来求我作序。于是吟诗的声音,又再次响亮地响起。自然的声音和人的声音,融合在了一起。没想到观赏瀑布而享受到的乐趣,竟到了这种境界!飞泉亭的功劳可真是大了。《峡江寺飞泉亭记》是清代袁枚所作的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一篇散文。原文、白话文如下: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白话文:只有广东东部的峡山,石砌的台阶曲折而上,古松张开树盖遮蔽,(即使)火热的太阳也不觉得晒。经过石桥,有三棵奇特的树,像一座鼎的三条腿一样分别立着,到了半空中三棵树忽然就长在了一起。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
白话文:登山走过的一半路,飞泻的瀑布像打雷似的轰鸣,从空中一泻而下。瀑布旁有间屋子,就是飞泉亭。长宽有一丈多(的距离),八扇窗户明亮干净。关上窗户瀑布声响可以听得见,打开窗户瀑布就看到了。
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白话文:人们可以坐,可以躺卧,可以伸开两腿坐着,可以仰面朝天躺着,可以放笔墨纸砚,可以煮好茶放在亭中饮用。以人的安逸,对待水的劳碌,把瀑布取来放在桌案几席上玩弄。当年建造这个亭子的人大概是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砚,可瀹茗置饮。个仙人吧!
白话文:澄波法师擅长下棋,我让学生霞裳和他对弈,于是流水声,棋子声,松涛声,鸟鸣声,参交错一起响起。不一会儿,又有拐杖拄地的声音从山中传来,这是怀远老法师,抱着一尺来厚的诗集,来求我作序。
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白话文:于是吟诗的声音,又再次响亮地响起。自然的声音和人的声音,融合在了一起。没想到观赏瀑布而享受到的乐趣,竟到了这种境界!飞泉亭的功劳可真是大了。
白话文:坐的时间长了,太阳下山了,不得不下山去了。在带玉堂宿歇,(带玉堂)正好面对着南山。云雾中树木郁郁葱葱,(南山与带玉堂)中间隔着北江,(江上)航船来来往往,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把船停泊靠岸来这个寺庙之中。
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
白话文:僧人们告诉我说:“峡江寺俗称飞来寺。”我笑着说:“寺庙怎么能飞!只有哪一天我的灵魂梦境,也许会飞来吧。”
僧曰:“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白话文:僧人们说:“没有凭证就不能使人相信。您(既然)喜爱这座寺,为什么不把他记载下来呢?”我说:“好吧。”已经写完了几行,一份用以自己保存,一份用以交给僧人们。
赏析
《峡江寺飞泉亭记》的翻译
靡靡之声 [ mǐ mǐ zhī shēng ] 指柔弱、颓靡的音乐。同“靡靡之音”。我近年来观看瀑布很多次,到峡江寺心里很难舍弃它,就是飞泉亭造成的。 凡是人之常情,眼睛觉得悦目,而身体觉得不舒服,势必不能长久地停留。天台山的瀑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女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布,距离寺庙有一百步左右;雁宕山的瀑布旁没有寺庙;其他的如庐山(的瀑布),如罗浮山(的瀑布),如浙田县石门山(的瀑布),瀑布不是不奇特,可是游览者都在日中暴晒,蹲坐在危崖之上,不能悠闲得观看,就好象路上认识的朋友,虽然(在一起)很快乐(但也)容易分别。 只有广东东部的峡山,高不过一里多的(距离),但石砌的台阶曲折而上,古松张开树盖遮蔽,(即使)火热的太阳也不觉得晒。经过石桥,有三棵奇特的树,凡是树都是根合在一起而枝叶分叉,惟独这三棵树根部分开而枝叶汇合在一起,真是奇怪了! 登山走过的一半路,飞泻的瀑布像大雷似的轰鸣,从空中一泻而下。瀑布旁有见屋子,就是飞泉亭。长宽有一丈多(的距离),八扇窗户明亮干净。关上窗户瀑布声响可以听得见,打开窗户瀑布就看到了。人们(在亭中)可以坐,可以躺卧,可以伸开两腿坐着,可以仰面朝天躺着,可以放笔墨纸砚,可以煮好茶放在亭中饮用。以人的安逸,对待水的劳碌,把瀑布去在放在案几席上玩弄。当年建造这个亭子的人大概是个仙人吧! 澄波法师擅长下棋,我让学生霞裳和他对弈,于是流水声,棋子声,松涛声,鸟鸣声,参交错一起响起。不一会儿,又有拐杖拄地的声音从山中传来,这是怀远老法师,抱着一尺来长的诗集,来求我作续。于是吟诗的声音,又再次响亮地响起。自然的声音和人的声音,融合在了一起。没想到观赏瀑布而享受到的乐趣,竟到了这种境界!飞泉亭的功劳可真是大了。 坐的时间长了,太阳下山了,(我也)不得已下山去了。歇宿在带玉堂,(带玉堂)正好面对着南山。云雾中树木郁郁葱葱,(南山与带玉堂)中间隔着北江,(江上)航船来来往往,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把船停泊靠岸来这个寺庙之中。僧人们告诉我说:“峡江寺俗称飞来寺。”我笑着说:“寺庙怎么能飞!只有哪一天我的灵魂梦当年建造这个亭子的人大概是个仙人吧! 澄波法师擅长下棋,我让学生霞裳和他对弈,于是流水声,棋子声,松涛声,鸟鸣声,参交错一起响起。不一会儿,又有拐杖拄地的声音从山中传来,这是怀远老法师,抱着一尺来长的诗集,来求我作续。境,也许会飞来吧。”僧人们说:“没有凭证就不能使人相信。您(既然)喜爱这座寺,为什么不把他记载下来呢?”我说:“好吧。”已经写完了几行,一份用以自己保存,一份用以交给僧人们。
天籁之音什么意思
翻译:事情结束后,即将奏响柔弱、颓靡的音乐。读音:tiān lài zhī yīn
天籁:自然界的声响,如风声、鸟声、流水声等。
引证:清代·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天籁人籁,合同而化。
翻译:自然的声音和人的声音,融合在了一起。
引用: 《荒漠里》:“且沉心静气的听,听荒漠里的天籁。”
扩展资于是吟诗的声音,又再次响亮地响起。自然的声音和人的声音,融合在了一起。没想到观赏瀑布而享受到的乐趣,竟到了这种境界!飞泉亭的功劳可真是大了。坐的时间长了,太阳下山了,(我也)不得不下山去了。在带玉堂宿歇,(带玉堂)正好面对着南山。料
近义词:
余音绕梁 [ yú yīn rào liáng ]形大凡人的常情,眼观欣悦,身体(却)不舒适,势必不能久留(景地)。天台山的瀑布,离寺院有一百步;雁荡山瀑布旁边没有寺院;其他像庐山,像罗浮山,像青田的石门山,瀑布未尝不奇特,但游人都在太阳下晒着,蹲坐在危险的山崖上,不能悠闲地观赏,如同路上认识的朋友,虽然欢欣,却易分别。 只有广东峡山,高不过一里多,可是台阶纡回,古松张开树盖遮蔽,骄阳烤晒不着。过了石桥,有三颗奇怪的树,鼎足而立,突然到半空中合而为一。大凡树木都是根在一起而枝叶分开,这(几颗树却)惟独根分开而枝叶合在一起,奇怪了! 登山到大半时,(有)飞流下来的瀑布震响如雷,从空中下来。瀑布旁边有一个屋就是飞泉亭啊。长宽一丈多,八面窗子都明亮干净。关上窗子能听到瀑布声,打开窗子瀑布就飞进来了。人可以坐,可以躺,可以蹲,可以仰面朝天,可以摆放笔砚,可以煮茶来喝。以人的安逸,等待瀑布的辛劳,拿来“九天的银河”放到案几席子间玩赏。当时修建这个亭子的人难道是神仙吗! 寺僧澄波善于下棋,我让霞裳和他对弈,于是水声,棋声,松涛声,鸟叫声,参交错,一起奏鸣。过一会儿,又有拖着拐杖从云雾中来的,那是老僧怀远,抱着一尺多长的诗集,来求我作序。于是吟咏(诗歌)的声音,又更大起。自然的声音和人的声音融合在一起。没想到观赏瀑布的娱乐,竟到了这种境界!亭子的功劳太大了。 坐了很久太阳落了,不得已下山。住在带玉堂,正对着南山。高大的树木郁郁葱葱,中间隔着长长的江水,帆船来来往往,奇怪竟没有一个人肯把船停泊靠岸来这山寺的。僧人告诉我说:“峡江寺俗名飞来寺。”我笑着说:“寺怎么能飞!只是他日我的梦魂,也许会飞来罢。”僧人说:“没有凭证就不能使人相信。您喜欢它,为何不记下它?”我说:“好吧。”(就)已经写完了(上面)的几行文字,一份自己留着,一份给僧人。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出处:战国·列子及《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 ,匮粮,过雍门 ,鬻歌食,既去,而馀音绕梁_,三日不绝。
翻译:当年韩娥去齐国,路上断了粮,在齐国都城雍门以歌唱求食,她走后歌声绕着屋梁三天不绝。
例句:小妞一曲唱完了,但她美妙的歌声却余音绕梁,使人沉浸其中。
反义词:
出处:唐·李延寿《南史·宋纪中·前废帝》:“事毕,将奏靡靡之声。”
例句:和平的时代,靡靡之声蔓延,校园首当其冲。
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例句:一行清雀嘤鸣声声入耳欢畅,呼唤最原始自然天籁之音。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
袁枚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蹬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余年来观瀑屡矣,更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荡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蹬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余,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砚,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置此亭者,其仙乐!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而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在众多描写瀑布的文章中,大都以瀑布本身为主要对象,着意渲染,突出瀑布的奇、美、秀、伟。而袁枚的这篇却独出心裁,重点描写了观瀑的飞泉亭,立意新巧,表现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在此类游记中别具一格。
作者中年退隐山林后,曾遍游东南山川,“观瀑屡矣”,显见是个喜游者、善游者。但为什么只有到了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原来是因为有飞泉一亭。这就给读者留下一个悬念:何以作者独独欣赏这个飞泉亭?
随即,作者指出:“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认为天台、雁荡、匡庐、罗浮、石门诸山,“瀑未尝不奇”,但观赏这些瀑布却有个重要的缺陷:“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并比喻说,“如倾盖交,虽欢易别”。这就是作者在观赏若干瀑布进行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不难看出,作者的审美观是追求游得轻松舒适,要获得悦目而赏心的。这里没有写飞泉亭观瀑,我们却可以从这种反衬对比的描写中得到暗示:在上述诸地观瀑所没有的精神享受,在飞泉亭是可以获得的。
接着,作者比较多的篇幅描写飞泉亭。先是写粤东峡山不仅“古松张覆,骄阳不炙”,石桥边又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这是山上奇特而优美的自然环境。随后,从两个角度写飞泉亭:一个角度是从可以看到美好的景色来写。游人在建于瀑旁的飞泉亭中,可随意坐卧、箕踞、偃仰,喝茶饮酒,逍遥自在地观瀑。这是“以人文章以记叙为主,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紧扣一个“亭”字,形成了谨严而完整的艺术结构。文章语言凝练简洁、通俗流畅,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读后大有心胸旷达、怡情悦性感觉。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的神仙般境界。另一个角度是从作者和友人的心情欢畅着笔。作者让随从和僧人澄波下棋,亭内“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老僧怀远来亭索序,共同吟咏作诗。这种“天籁人籁,合同而化”的欢愉,使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作者表示:“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飞泉亭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是如此深刻,直至魂梦难忘。至此,作者对飞泉亭“意难决舍”的原因终于吐露出来。
本文在结构上最有特色。开头就点出飞泉亭,却不立即写亭。而写了在别地观赏瀑布之不足,用意在于反衬对比。及至要写亭了,又先写亭所在的峡山,可说是蓄势已久。写亭的三段,分别是得目之悦,心之娱,而后发出赞叹,层层深入,引人入胜。
古人记游,在写景同时,常有抒情议论的笔墨,本篇也不例外。如第三段写三奇树“根分而枝合”后用“奇已”二字作赞。第四,五段分别赞誉建亭者“其仙乎”和“亭之功大矣”,使飞泉亭的形象更为突出,给读者留下美好的印象。
峡江寺飞泉亭记节选文言文翻译
1. 《峡江寺飞泉亭记》的翻译 我近年来观看瀑布很多次,到峡江寺心里很难舍弃它,就是飞泉亭造成的。
凡是人之常情,眼睛觉得悦目,而身体觉得不舒服,势必不能长久地停留。天台山的瀑布,距离寺庙有一百步左右;雁宕山的瀑布旁没有寺庙;其他的如庐山(的瀑布),如罗浮山(的瀑布),如浙田县石门山(的瀑布),瀑布不是不奇特,可是游览者都在日中暴晒,蹲坐在危崖之上,不能悠闲得观看,就好象路上认识的朋友,虽然(在一起)很快乐(但也)容易分别。
只有广东东部的峡山,高不过一里多的(距离),但石砌的台阶曲折而上,古松张开树盖遮蔽,(即使)火热的太阳也不觉得晒。经过石桥,有三棵奇特的树,凡是树都是根合在一起而枝叶分叉,惟独这三棵树根部分开而枝叶汇合在一起,真是奇怪了! 登山走过的一半路,飞泻的瀑布像大雷似的轰鸣,从空中一泻而下。
瀑布旁有见屋子,就是飞泉亭。长宽有一丈多(的距离),八扇窗户明亮干净。
以人的安逸,对待水的劳碌,把瀑布去在放在案几席上玩弄。当年建造这个亭子的人大概是个仙人吧! 澄波法师擅长下棋,我让学生霞裳和他对弈,于是流水声,棋子声,松涛声,鸟鸣声,参交错一起响起。
不一会儿,又有拐杖拄地的声音从山中传来,这是怀远老6. 峡山寺飞泉亭记(节选)法师,抱着一尺来长的诗集,来求我作续。于是吟诗的声音,又再次响亮地响起。
坐的时间长了,太阳下山了,(我也)不得已下山去了。歇宿在带玉堂,(带玉堂)正好面对着南山。
我笑着说:“寺庙怎么能飞!只有哪一天我的灵魂梦境,也许会飞来吧。”僧人们说:“没有凭证就不能使人相信。
您(既然)喜爱这座寺,为什么不把他记载下来呢?”我说:“好吧。”已经写完了几行,一份用以自己保存,一份用以交给僧人们。
2. 峡江寺飞泉亭记译文
我近年来看瀑布多了,到了峡江寺却留恋难以离去,那是飞泉一亭造成的啊。
3. 峡江寺飞泉亭记 翻译
凡是人之常情,眼睛觉得悦目,而身体觉得不舒服,势必不能长久地停留。天台山的瀑布,距离寺庙有一百步左右;雁宕山的瀑布旁没有寺庙;其他的如庐山(的瀑布),如罗浮山(的瀑布),如浙田县石门山(的瀑布),瀑布不是不奇特,可是游览者都在日中暴晒,蹲坐在危崖之上,不能悠闲得观看,就好象路上认识的朋友,虽然(在一起)很快乐(但也)容易分别。
只有广东东部的峡山,高不过一里多的(距离),但石砌的台阶曲折而上,古松张开树盖遮蔽,(即使)火热的太阳也不觉得晒。经过石桥,有三棵奇特的树,凡是树都是根合在一起而枝叶分叉,惟独这三棵树根部分开而枝叶汇合在一起,真是奇怪了! 登山走过的一半路,飞泻的瀑布像大雷似的轰鸣,从空中一泻而下。
瀑布旁有见屋子,就是飞泉亭。长宽有一丈多(的距离),八扇窗户明亮干净。
以人的安逸,对待水的劳碌,把瀑布去在放在案几席上玩弄。当年建造这个亭子的人大概是个仙人吧! 澄波法师擅长下棋,我让学生霞裳和他对弈,于是流水声,棋子声,松涛声,鸟鸣声,参交错一起响起。
不一会儿,又有拐杖拄地的声音从山中传来,这是怀远老法师,抱着一尺来长的诗集,来求我作续。于是吟诗的声音,又再次响亮地响起。
坐的时间长了,太阳下山了,(我也)不得已下山去了。歇宿在带玉堂,(带玉堂)正好面对着南山。
我笑着说:“寺庙怎么能飞!只有哪一天我的灵魂梦境,也许会飞来吧。”僧人们说:“没有凭证就不能使人相信。
您(既然)喜爱这座寺,为什么不把他记载下来呢?”我说:“好吧。”已经写完了几行,一份用以自己保存,一份用以交给僧人们。
4. 求《峡江寺飞泉亭记》的翻译,谢谢啦
我近年俩观看瀑布很多次,到峡江寺心里很难舍弃它,就是飞泉亭造成的。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是人之常情,眼睛觉得悦目,而身体觉得不舒服,势必不能长久地停留。
天台山的瀑布,距离寺庙有一百步左右;雁宕山的瀑布旁没有寺庙;其他的如庐山(的瀑布),如罗浮山(的瀑布),如浙田县石门山(的瀑布),瀑布不是不奇特,可是游览者都在日中暴晒,蹲坐在危崖之上,不能悠闲得观看,就好象路上认识的朋友,虽然(在一起)很快乐(但也)容易分别。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
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只有广东东部的峡山,高不过一里多的(距离),但石砌的台阶曲折而上,古松张开树盖遮蔽,(即使)火热的太阳也不觉得晒。
经过石桥,有三棵奇特的树,凡是树都是根合在一起而枝叶分叉,惟独这三棵树根部自然的声音和人的声音,融合在了一起。没想到观赏瀑布而享受到的乐趣,竟到了这种境界!飞泉亭的功劳可真是大了。分开而枝叶汇合在一起,真是奇怪了!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蹬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
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走过的一半路,飞泻的瀑布像大雷似的轰鸣,从空中一泻而下。
瀑布旁有见屋子,就是飞泉亭。长宽有一丈多(的距离),八扇窗户明亮干净。
以人的安逸,对待水的劳碌,把瀑布去在放在案几席上玩弄。当年建造这个亭子的人大概是个仙人吧!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
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余,八窗明净。
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澄波法师擅长下棋,我让学生霞裳和他对弈,于是流水声,棋子声,松涛声,鸟鸣声,参交错一起响起。
不一会儿,又有拐杖拄地的声音从山中传来,这是怀远老法师,抱着一尺来长的诗集,来求我作续。于是吟诗的声音,又再次响亮地响起。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其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曾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
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
不图观瀑只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的时间长了,太阳下山了,(我也)不得已下山去了。
歇宿在带玉堂,(带玉堂)正好面对着南山。云雾中树木郁郁葱葱,(南山与带玉堂)中间隔着北江,(江上)航船来来往往,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把船停泊靠岸来这个寺庙之中。
僧人们告诉我说:“峡江寺俗称飞来寺。”我笑着说:“寺庙怎么能飞!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只有哪一天我的灵魂梦境,也许会飞来吧。”
僧人们说:“没有凭证就不能使人相信。您(既然)喜爱这座寺,为什么不把他记载下来呢?”我说:“好吧。”
已经写完了几行,一份用以自己保存,一份用以交给僧人们。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
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
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
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一、解释加粗的词的古义和今义。
1.不图观瀑之娱…… (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 2.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 3.天籁人籁,合同而化。
(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 4.云树蓊郁,中隔长江…… (古义:_______今义:_______) 参: 1.没想到――不谋求 2.受限制――不自在 3.一起――两方或多方为经营事业或在特定的工作中规定彼此权利和义务所订的共同遵守的条文。 4.长的河流――专有名词 二、翻译下面的句子。
1.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2.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3.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 参: 1.凡是(长在一块儿的)树都是根合在一处,枝却是分开的,唯独(这三根树的)根是分开的,但枝却合在一起,奇怪了! 2.当时建造这个亭子的人大概是个仙人吧! 3.没想到观看瀑布的欢娱,竟到了这种境界。
5. 峡江寺飞泉亭记的作品译文
凡是人之常情,眼睛觉得悦目,而身体觉得不舒服,势必不能长久地停留。天台山的瀑布,距离寺庙有一百步左右;雁宕山的瀑布旁没有寺庙;其他的如庐山(的瀑布),如罗浮山(的瀑布),如浙田县石门山(的瀑布),瀑布不是不奇特,可是游览者都在日中暴晒,蹲坐在危崖之上,不能悠闲地观看,就好像路上认识的朋友,虽然(在一起)很快乐(但也)容易分别。
只有广东东部的峡山,高不过一里多的(距离),但石砌的台阶曲折而上,古松张开树盖遮蔽,(即使)火热的太阳也不觉得晒。经过石桥,有三棵奇特的树,(它们的根)像一座鼎的三条腿一样分别立着,到了半空中三棵树忽然就长在了一起。凡是树都是根合在一起而枝叶分叉,惟独这三棵树根部分开而枝叶汇合在一起,真是奇怪了!
登山走过的一半路,飞泻的瀑布像打雷似的轰鸣,从空中一泻而下。瀑布旁有间屋子,就是飞泉亭。长宽有一丈多(的距离),八扇窗户明亮干净。关上窗户瀑布声响可以听得见,打开窗户瀑布就看到了。人们(在亭中)可以坐,可以躺卧,可以伸开两腿坐着,可以仰面朝天躺着,可以放笔墨纸砚,可以煮好茶放在亭中饮用。以人的安逸,对待水的劳碌,把瀑布取来放在桌案几席上玩弄。当年建造这个亭子的人大概是个仙人吧!
澄波法师擅长下棋,我让学生霞裳和他对弈,于是流水声,棋子声,松涛声,鸟鸣声,参交错一起响起。不一会儿,又有拐杖拄地的声音从山中传来,这是怀远老法师,抱着一尺来厚的诗集,来求我作序。于是吟诗的声音,又再次响亮地响起。自然的声音和人的声音,融合在了一起。没想到观赏瀑布而享受到的乐趣,竟到了这种境界!飞泉亭的功劳可真是大了。
坐的时间长了,太阳下山了,(我也)不得不下山去了。在带玉堂宿歇,(带玉堂)正好面对着南山。云雾中树木郁郁葱葱,(南山与带玉堂)中间隔着北江,(江上)航船来来往往,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把船停泊靠岸来这个寺庙之中。僧人们告诉我说:“峡江寺俗称飞来寺。”我笑着说:“寺庙怎么能飞!只有哪一天我的灵魂梦境,也许会飞来吧。”僧人们说:“没有凭证就不能使人相信。您(既然)喜爱这座寺,为什么不把他记载下来呢?”我说:“好吧。”已经写完了几行,一份用以自己保存,一份用以交给僧人们。
峡江寺飞泉亭记 作者:袁枚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蹬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
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
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余,八窗明净。
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其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
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曾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
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
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
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7. 峡江寺飞泉亭记阅读
峡江寺飞泉亭记作者或出处:袁枚原文: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蹬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
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
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余,八窗明净。
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其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
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曾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
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
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
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译文或注释: 我近年俩观看瀑布很多次,到峡江寺心里很难舍弃它,就是飞泉亭造成的。 凡是人之常情,眼睛觉得悦目,而身体觉得不舒服,势必不能长久地停留。
天台山的瀑布,距离寺庙有一百步左右;雁宕山的瀑布旁没有寺庙;其他的如庐山(的瀑布),如罗浮山(的瀑布),如浙田县石门山(的瀑布),瀑布不是不奇特,可是游览者都在日中暴晒,蹲坐在危崖之上,不能悠闲得观看,就好象路上认识的朋友,虽然(在一起)很快乐(但也)容易分别。 只有广东东部的峡山,高不过一里多的(距离),但石砌的台阶曲折而上,古松张开树盖遮蔽,(即使)火热的太阳也不觉得晒。
经过石桥,有三棵奇特的树,凡是树都是根合在一起而枝叶分叉,惟独这三棵树根部分开而枝叶汇合在一起,真是奇怪了! 登山走过的一半路,飞泻的瀑布像大雷似的轰鸣,从空中一泻而下。瀑布旁有见屋子,就是飞泉亭。
长宽有一丈多(的距离),八扇窗户明亮干净。关上窗户瀑布声响可以听得见,打开窗户瀑布就看到了。
人们(在亭中)可以坐,可以躺卧,可以伸开两腿坐着,可以仰面朝天躺着,可以放笔墨纸砚,可以煮好茶放在亭中饮用。以人的安逸,对待水的劳碌,把瀑布去在放在案几席上玩弄。
没想到观赏瀑布而享受到的乐趣,竟到了这种境界!飞泉亭的功劳可真是大了。 坐的时间长了,太阳下山了,(我也)不得已下山去了。
歇宿在带玉堂,(带玉堂)正好面对着南山。云雾中树木郁郁葱葱,(南山与带玉堂)中间隔着北江,(江上)航船来来往往,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把船停泊靠岸来这个寺庙之中。
僧人们告诉我说:“峡江寺俗称飞来寺。”我笑着说:“寺庙怎么能飞!只有哪一天我的灵魂梦境,也许会飞来吧。”
僧人们说:“没有凭证就不能使人相信。您(既然)喜爱这座寺,为什么不把他记载下来呢?”我说:“好吧。”
1.本文选自清代文学家袁枚的________。2.段写登山所见古松奇树,奇树奇在何处?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二段写景中观瀑之趣,实际是描写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一句,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
6.试译下列句子①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无征不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词语不能表现作者当时心情的是[ ]A.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砚。B.以人之逸,待水之劳。
C.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D.天籁人籁,合同而化。
E.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F.纵横丈余,八窗明净。
1.《小仓山房诗文集》2.此独根分而枝合3.实则写亭之趣4.感建亭者的奇妙构思,表达了对飞泉亭的无比热爱5.依依不舍之情;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6.见《导学》之释词、释句7.F(无明显抒情,是记实句)。
8. 峡江寺飞泉亭记阅读
1.作者将无亭观瀑与有亭观瀑对比而写,无亭观瀑的不足是什么?有亭观瀑的好处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 2.第五段作者感叹道“亭之功大矣!”其中的“功大”指的是什么? 3.本文的开笔写“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下文与此意相呼应的句子是: 4.本文可分三部分,部分是自然段,第二部分是2-5自然段,第三部分是第6自然段.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归纳个部分的大意. 1.作者将无亭观瀑与有亭观瀑对比而写,无亭观瀑的不足是:--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有亭观瀑的好处是:--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 2.第五段作者感叹道“亭之功大矣!”其中的“功大”指的是:--天籁人籁,合同而化-- 3.本文的开笔写“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下文中与此意相呼应的句子是:--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 4.部分:概述对峡江寺飞泉亭的赞誉之情;第二部分:具体描绘峡江寺飞泉亭的景色,表现出闲适、惬意之情;第三部分:记叙为飞泉亭作记的缘由。
袁枚《峡江寺飞泉亭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峡江寺飞泉亭记原文: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峡江寺飞泉亭记翻译及注释
翻译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我近年来观看瀑布很多次,到峡江寺心里很难舍弃它,就是飞泉亭造成的。
凡是人之常情,眼睛觉得悦目,而身体觉得不舒服,势必不能长久地停留。天台山的瀑布,距离寺庙有一百步左右;雁宕山的瀑布旁没有寺庙;其他的如庐山(的瀑布),如罗浮山(的瀑布),如浙田县石门山(的瀑布),瀑布不是不奇特,可是游览者都在日中暴晒,蹲坐在危崖之上,不能悠闲地观看,就好像路上认识的朋友,虽然(在一起)很快乐(但也)容易分别。
只有广东东部的峡山,高不过一里多的(距离),但石砌的台阶曲折而上,古松张开树盖遮蔽,(即使)火热的太阳也不觉得晒。经过石桥,有三棵奇特的树,(它们的根)像一座鼎的三条腿一样分别立著,到了半空中三棵树忽然就长在了一起。凡是树都是根合在一起而枝叶分叉,惟独这三棵树根部分开而枝叶汇合在一起,真是奇怪了!
登山走过的一半路,飞泻的瀑布像打雷似的轰鸣,从空中一泻而下。瀑布旁有间屋子,就是飞泉亭。长宽有一丈多(的距离),八扇窗户明亮干净。关上窗户瀑布声响可以听得见,打开窗户瀑布就看到了。人们(在亭中)可以坐,可以躺卧,可以伸开两腿坐着,可以仰面朝天躺着,可以放笔墨纸砚,可以煮好茶放在亭中饮用。以人的安逸,对待水的劳碌,把瀑布取来放在桌案几席上玩弄。当年建造这个亭子的人大概是个仙人吧!
澄波法师擅长下棋,我让学生霞裳和他对弈,于是流水声,棋子声,松涛声,鸟鸣声,参交错一起响起。不一会儿,又有枴杖拄地的声音从山中传来,这是怀远老法师,抱着一尺来厚的诗集,来求我作序。于是吟诗的声音,又再次响亮地响起。自然的声音和人的声音,融合在了一起。没想到观赏瀑布而享受到的乐趣,竟到了这种境界!飞泉亭的功劳可真是大了。
坐的时间长了,太阳下山了,(我也)不得不下山去了。在带玉堂宿歇,(带玉堂)正好面对着南山。云雾中树木郁郁葱葱,(南山与带玉堂)中间隔着北江,(江上)航船来来往往,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把船停泊靠岸来这个寺庙之中。僧人们告诉我说:「峡江寺俗称飞来寺。」我笑着说:「寺庙怎么能飞!只有哪一天我的灵魂梦境,也许会飞来吧。」僧人们说:「没有凭证就不能使人相信。您(既然)喜爱这座寺,为什么不把他记载下来呢?」我说:「好吧。」已经写完了几行,一份用以自己保存,一份用以交给僧人们。
注释 (1)决舍:丢开、离别。(2)匡庐:即庐山,又名匡山,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山多巉巖峭壁、飞泉怪树。的瀑布有开登山走过的一半路,飞泻的瀑布像大雷似的轰鸣,从空中一泻而下。瀑布旁有见屋子,就是飞泉亭。长宽有一丈多(的距离),八扇窗户明亮干净。关上窗户瀑布声响可以听得见,打开窗户瀑布就看到了。人们(在亭中)可以坐,可以躺卧,可以伸开两腿坐着,可以仰面朝天躺着,可以放笔墨纸砚,可以煮好茶放在亭中饮用。以人的安逸,对待水的劳碌,把瀑布去在放在案几席上玩弄。当年建造这个亭子的人大概是个仙人吧!先寺瀑等。(3)罗浮:山名,在广东博罗县境内东江之滨,相传罗山自古有之,浮山由海浮来,与罗山并体,故名。山有朱明、桃源等十八洞天,白水漓、水帘洞等九百多处飞瀑幽泉。(4)倾盖交:盖指车盖。谓路上碰到,停车共语,车盖接近。常指初交相得,一见如故。邹阳《狱中上书》:「谚云: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5)箕踞:两腿伸直岔开,形如簸箕。古人正规场合盘腿而坐,箕踞是很随便的姿式。(6)瀹(yue)茗:烹茶。(7)九天银河:指瀑布。语本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8)天籁人籁:天籁指自然界的音响;人籁本为古代竹制乐器,后泛指人所发出的声音。语出《庄子齐物论》:「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9)无征不信:语出《礼记》:「无征不信,不信民不从。」征,同「证」,证明。[1](10)偃:仰卧。(11)已:语气助词,表示确定无疑的语气。磴:石头台阶纡曲:弯曲张覆:张开树盖遮蔽纵横: 指长宽
文章作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时袁枚往广东肇庆探望弟弟袁树,途经峡江寺。
峡江寺在广东清远县城北中宿峡后峡山上,建于南朝梁武帝时,初名正德寺。又传轩辕黄帝二庶子太禺与仲阳化为神人,将安徽舒城上元延祚寺在一个风雨之夜飞携此处,故又名飞来寺。寺后有飞泉亭。亭临水崖,疏槛面江,众木蓊郁,游人稀少。
游记最忌平均用笔,拉杂而书,犹如流水帐、日程表、好的游记善于发掘景色独特之处,从主观上去认识与适应客观世界,使读者相会于心。峡山飞泉,正如袁枚文中所说,没有什么奇特,难与天台、雁荡瀑布比肩。但袁枚通过自己的感受,从「游趣」出发,挖掘平淡中的奇异,舍瀑布而记亭,逐一展示亭的好处:先写亭能遮阴,得从客观瀑;接写亭的环境,以景物衬托亭的幽雅;再写亭子本身,「闭窗瀑闻,开窗瀑至」,可自由自在地在亭内休憩赏玩,从而又引出在亭内下棋、吟诗之悠闲容与。这样,全文通灵活透,完美地把风景的秀丽与游人的心理结合消融在一起。宣扬了以逸待劳,以旁观的态度欣赏风云变幻,而又愿把自己与天地同化的思想,有丰富的哲理。
诗词作品: 峡江寺飞泉亭记 诗词作者:【 清代 】 袁枚 诗词归类: 【地名】、【写景】、【哲理】
峡江寺飞泉亭记原文翻译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峡江寺飞泉亭记》原文翻译如下白话文:凡是人之常情,眼睛觉得悦目,而身体觉得不舒服,势必不能长久地停留。天台山的瀑布,距离寺庙有一百步左右;雁宕山的瀑布旁没有寺庙;其他的如庐山,如罗浮山,蹲坐在危崖之上,就好像路上认识的朋友,快乐容易分别。:
凡是人之常情,眼睛觉得悦目,而身体觉得不舒服,势必不能长久地停留。天台山的瀑布,距离寺庙有一百步左右;雁宕山的瀑布旁没有寺庙;其他的如庐山(的瀑布),如罗浮山(的瀑布),如浙田县石门山(的瀑布),瀑布不是不奇特,可是游览者都在日中暴晒,蹲坐在危崖之上,不能悠闲地观看,就好像路上认识的朋友,虽然(在一起)很快乐(但也)容易分别。
只有广东东部的峡山,高不过一里多的(距离),但石砌的台阶曲折而上,古松张开树盖遮蔽,(即使)火热的太阳也不觉得晒。经过石桥,有三棵奇特的树,(它们的根)像一座鼎的三条腿一样分别立着,到了半空中三棵树忽然就长在了一起。凡是树都是根合在一起而枝叶分叉,惟独这三棵树根部分开而枝叶汇合在一起,真是奇怪了!
登山走过的一半路,飞泻的瀑布像打雷似的轰鸣,从空中一泻而下。瀑布旁有间屋子,就是飞泉亭。长宽有一丈多(的距离),八扇窗户明亮干净。关上窗户瀑布声响可以听得见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只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打开窗户瀑布就看到了。人们(在亭中)可以坐,可以躺卧,可以伸开两腿坐着,可以仰面朝天躺着,可以放笔墨纸砚,可以煮好茶放在亭中饮用。以人的安逸,对待水的劳碌,把瀑布取来放在桌案几席上玩弄。当年建造这个亭子的人大概是个仙人吧!
坐的时间长了,太阳下山了,(我也)不得不下山去了。在带玉堂宿歇,(带玉堂)正好面对着南山。云雾中树木郁郁葱葱,(南山与带玉堂)中间隔着北江,(江上)航船来来往往,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把船停泊靠岸来这个寺庙之中。僧人们告诉我说:“峡江寺俗称飞来寺。”我笑着说:“寺庙怎么能飞!只有哪一天我的灵魂梦境,也许会飞来吧。”僧人们说:“没有凭证就不能使人相信。您(既然)喜爱这座寺,为什么不把他记载下来呢?”我说:“好吧。”已经写完了几行,一份用以自己保存,一份用以交给僧人们。
《峡江寺飞泉亭记>译文并要有单字翻译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余,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我近年俩观看瀑布很多次,到峡江寺心里很难舍弃它,就是飞泉云雾中树木郁郁葱葱,(南山与带玉堂)中间隔着北江,(江上)航船来来往往,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把船停泊靠岸来这个寺庙之中。僧人们告诉我说:“峡江寺俗称飞来寺。”亭造成的。
凡是人之常情,眼睛觉得悦目,而身体觉得不舒服,势必不能长久地停留。天台山的瀑布,距离寺庙有一百步左右;雁宕山的瀑布旁没有寺庙;其他的如庐山(的瀑布),如罗浮山(的瀑布),如浙田县石门山(的瀑布),瀑布不是不奇特,可是游览者都在日中暴晒,蹲坐在危崖之上,不能悠闲得观看,就好象路上认识的朋友,虽然(在一起)很快乐(但也)容易分别。
澄波法师擅长下棋,我让学生霞裳和他对弈,于是流水声,棋子声,松涛声,鸟鸣声,参交错一起响起。不一会儿,又有拐杖拄地的声音从山中传来,这是怀远老法师,抱着一尺来长的诗集,来求我作续。于是吟诗的声音,又再次响亮地响起。自然的声音和人的声音,融合在了一起。没想到观赏瀑布而享受到的乐趣,竟到了这种境界!飞泉亭的功劳可真是大了。
坐的时间长了,太阳下山了,(我也)不得已下山去了。歇宿在带玉堂,(带玉堂)正好面对着南山。云雾中树○ 黄生借书说木郁郁葱葱,(南山与带玉堂)中间隔着北江,(江上)航船来来往往,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把船停泊靠岸来这个寺庙之中。僧人们告诉我说:“峡江寺俗称飞来寺。”我笑着说:“寺庙怎么能飞!只有哪一天我的灵魂梦境,也许会飞来吧。”僧人们说:“没有凭证就不能使人相信。您(既然)喜爱这座寺,为什么不把他记载下来呢?”我说:“好吧。”已经写完了几行,一份用以自己保存,一份用以交给僧人们。
峡江寺飞泉亭记原文翻译
僧曰:“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峡江寺飞泉亭记》原文及翻译如下:
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砚,可瀹茗置饮。原文:
已经写完了几行,一份用以自己保存,一份用以交给僧人们。因为你没有给出题目,所以不知道这个是不是你要的。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
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
翻译:
我近年来观看瀑布很多次,到峡江寺心里很难舍弃它,就是飞泉亭造成的。凡是人之常情,眼睛觉得悦目,而身体觉得不舒服,势必不能长久地停留。天台山的瀑布,距离寺庙有一百步左右;雁宕山的瀑布旁没有寺庙。
其他的如庐山(的瀑布),如罗浮山(的瀑布),如浙田县石门山(的瀑布),瀑布不是不奇特,可是游览者都在日中暴晒,蹲坐在危崖之上,不能悠闲地观看,就好像路上认识的朋友,虽然(在一起)很快乐(但也)容易分别。
只有广东东部的峡山,高不过一里多的(距离),但石砌的台阶曲折而上,古松张开树盖遮蔽,(即使)火热的太阳也不觉得晒。经过石桥,有三棵奇特的树,(它们的根)像一座鼎的三条腿一样分别立着,到了半空中三棵树忽然就长在了一起。
凡是树都是根合在一起而枝叶分叉,惟独这三棵树根部分开而枝叶汇合在一起,真是奇怪了!登山走过的一半路,飞泻的瀑布像打雷似的轰鸣,从空中一泻而下。瀑布旁有间屋子,就是飞泉亭。长宽有一丈多(的距离),八扇窗户明亮干净。
关上窗户瀑布声响可以听得见,打开窗户瀑布就看到了。人们(在亭中)可以坐,可以躺卧,可以伸开两腿坐着,可以仰面朝天躺着,可以放笔墨纸砚,可以煮好茶放在亭中饮用。以人的安逸,对待水的劳碌,把瀑布取来放在桌案几席上玩弄。
当年建造这个亭子的人大概是个仙人吧!澄波法师擅长下棋,我让学生霞裳和他对弈,于是流水声,棋子声,松涛声,鸟鸣声,参交错一起响起。不一会儿,又有拐杖拄地的声音从山中传来,这是怀远老法师,抱着一尺来厚的诗集,来求我作序。
云雾中树木郁郁葱葱,(南山与带玉堂)中间隔着北江,(江上)航船来来往往,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把船停泊靠岸来这个寺庙之中。僧人们告诉我说:峡江寺俗称飞来寺。我笑着说:寺庙怎么能飞!只有哪一天我的灵魂梦境,也许会飞来吧。
僧人们说:没有凭证就不能使人相信。您(既然)喜爱这座寺,为什么不把他记载下来呢?我说:好吧。已经写完了几行,一份用以自己保存,一份用以交给僧人们。
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对峡江寺飞泉亭的记述,把飞泉亭及其景观描写得异常具体形象。不仅写出飞泉亭自身的奇伟秀美,还写出它的环境特色和游人的感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