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职称进副高,到底有什么要求?
中级职称进副高,有什么要求?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报高级(副高)职称:
中级职称进副高,到底有什么要求?
中级职称进副高,到底有什么要求?
中级职称进副高,到底有什么要求?
1、获得部、省级表彰的学科带头人;地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获、省级表彰的乡镇企业家或厂长、。
2、获得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省、部二等奖以上;地市一等奖以上(含发明奖、成果奖、自然科学奖、星火奖)项目的主要完成者;获得金、银产品奖或省、部级产品奖或工程奖的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创、省级新产品奖的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
3、直接主持完成大型项目或全面负责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或对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取得明显经济效益者;企业连续二年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省确定的山区县1000万元以上)、或利润在400万元以上(省确定的山区县200万元以上)的主要负责人。
4、在技术发明、创新、改造、专利、推广、应用中,取得的经济效益连续二年(申报高级职务的前二年)占该企业利税总额(400万元以上,山区200万元以上)20%以上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5、对本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创立了有价值的经验,并在省内同行业中推广的主要贡献者;担任中级职务期间,成绩显著,并获得省级以上先进工作者称号的;或者在地市以上报刊或会议上发表过两篇以上被同行专家认定为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或正式出版过有价值的著作或译著。
扩展资料:中级职称,一般是指博士研究生毕业,经考核,可以直接认定为中级;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双学位获得者,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及以上;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取得助理职称四年以上。其也指的是大学,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三年以上。
高级职称是职称中的别,分正高级和副高级两类。职称(ProfessionalTitle)初源于职务名称,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就学术而言,它具有学衔的性质;就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它具有岗位的性质。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专业技术职称,表明他具有何种学术水平或从事何种工作岗位,象征着一定的身份和地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级职称
中级职称升副高的条件?
中级职称升副高的条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累计工作年限:通常要求申报人在获得中级职称后至少工作5年以上,具体年限要根据各省市不同规定而定。
教育背景:通常要求申报人具有相应的教育背景,如本科及以上学历。
职务职称:申报人需要具备相应的职务和职称,如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等。
学术成果和业绩:申报人需要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色,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实践水平,有较多的学术成果和业绩。
累计学时和学分:有些省市还会要求申报人在工作期间参加过一定数量的学习和培训,并累计一定的学时和学分。
需要注意的是,中级职称升副高的条件因不同行业和不同省市而异,具体的条件和标准需要根据当地相关的规定和要求进行评估和确定。
中级过后几年可以考副高
中级职称满5年才能申报副高。
中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是相互衔接的职称级别,不同职称级别之间必然需要达到一定年限才可以申报晋升,中级职称到副高级职称也是如此。
中级职称满5年才能申报副高。副高级职称属于高级职称范畴了,对年限的要求会更为具体,通常来说中级职称晋升副高级职称的年限基本要求是五年。
中级职称升副高级职称具体条件如下:
1、大专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十五年,考核合格,任“中级”满五年,可申报晋升“高级”。
2、本科学历:无年限要求,考核合格,任“中级”满五年,可申报晋升“高级”。
3、硕士学位:从事专业工作满八年,任“中级”满五年,可申报晋升“高级”。
4、博士学位:任“中级”职务工作满二年,可申报晋升“高级”。
五年是年限的基本要求,通常是从申报人取得中级职称,并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起算的,这个年限的关键在于是必须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才行,仅取得中级职称是不能开始算年限的。
五年的年限是以本科学历为标准,在职称评审中,学历越高,在年限上的优势越明显。
申报副高职称的条件
申报副高职称的条件,一般对学历学位、业绩能力和品德、身体健康等有一定要求。
申报副高职称的条件,根据不同的专业和行业,可能有所异,但一般都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
1、学历和学位要求:一般来说,申报副高职称的人员,需要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含本科)的学历或学位,且所学专业与从事专业相同或相近。博士学位人员取得中级职称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可申报;硕士学位人员取得中级职称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可申报评。
2、业绩和能力要求:申报副高职称的人员,需要具有本专业较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吸取新科研成就并应用于实际工作;需要具有指导和组织本专业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能力,能指导和培养下一级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在工作成绩、论文发表、获奖荣誉、成果转化等方面有突出表现。
3、其他要求:申报副高职称的人员,需要爱国爱,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以上信息整理自知乎专栏、百度文库、秒懂生活网等。)
副高职称:
副高职称,是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简称,是我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体系中的一个级别,仅次于正高级职务,高于中级职务。副高职称包括副、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副主任医师等不同的专业技术岗位。
副高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一种荣誉和资格,是对其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的认可和评价,也是其晋升和发展的重要依据。副高职称的评审,一般由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和地方的规定,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评审标准和程序,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副高职称的评审,一般要求申报人员具有较高的学历和学位、较长的工作年限、较丰富的业绩和能力等条件。申报副高职称的人员,还需要准备相应的材料,如个人总结、材料、考核登记表、代表作、证明材料等,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间进行申报评审。
副高级职称申报条件2023年
2023年副高级职称申报条件如下:
1、报考副高的考生,要求年龄不得超过40周岁。报考副高的老师,要求年龄不得超过45周岁。领有青年职称的考生,要求年龄不得超过35周岁。报考副高的在职学生,要求年龄不得超过30周岁。
2、报考副高的考生,要求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参加教师类职称的考生,要求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
3、报考副高的考生,要求至少具备中级职称。参加教师类职称的考生,要求具备高级职称。
4、报考副高的考生,要求在持中级以上职称的基础上,有相应的工作经历,主要是指大学或高等学校教师从事本职工作达到一定深度和广度,报考教师类职称的考生,要求至少有三年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经历,其中持高级职称者至少有一年的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经历。
5、报考副高的考生,需要提交有效的件及相关证书。报考教师类职称的考生,需要提交有效的学历书、书、高级职称证书以及相关理论和实践能力证书等。
副高级与正高级职称有什么不同?
1、评聘条件不同
副高级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且取得工程师(中级)职称满五年,在市级以上技术期刊发表一篇以。上论文或取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等奖项一项以上。正高级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且取得高级工程师(副高)职称满五年,在市级以上技术期刊发表三篇以上论文或市级以上科技进步等奖项三项以上。
2、包含的群体不同
副高职称主要包括:高级工程师、高级政工师、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高级统计师、副主任医师、副、副审编、高级讲师、高级农艺师、副研究馆员、主任记者、二级律师及公证员等。正高级职称主要包括:级高工、研究员、主任医师、、研究馆员、编审、高级记者、高级编辑、一级律师及公证员等。
以上内容请参考:
报考副高职称需要什么条件
报考副高职称需要的条件如下:
1、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级职务工作2年以上;
2、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级职务工作5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级职务工作5年以上;
4、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5年以上。
报考副高职称注意事项:
首先,在工作中我拥有多年的实践经验,自始至终都对工作兢兢业业、执着认真,不断发掘问题所在,积极对症下,对于工作所涉及的各项技能及项目的作流程也有相当深度的了解。
其次,在岗位建设上努力推行创新运营思路,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引进新技术,并先行先试进行实验证,营造了一定风气。
后,组织培训,督促组员持续进修,提升其各方面素质,同时也充分发扬“造福,助力发展”的宗旨,并得到了和同事的认可和好评。
中级职称评副高需要几年
副高级职称评选的条件为:
一、学历要求:
1、参与评选的人员博士研究生毕业,取得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两年以上。
2、参与评选的人员硕士研究生毕业,取得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四年以上。
3、参与评选的人员大学本科毕业,取得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
二、申报条件的人员,还必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三、参与评选的人员在专业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可以破格申报副高级的人员:
1、获得部、省级表彰的学科带头人;地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获、省级表彰的乡镇企业家或厂长、。
2、获得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省、部二等奖以上;地市一等奖以上(含发明奖、成果奖、自然科学奖、星火奖)项目的主要完成者。
3、获得金、银产品奖或省、部级产品奖或工程奖的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创、省级新产品奖的主要生产技术负责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