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智能手机行业的严峻一年

2022年,对于智能手机行业来说,可以说是严峻的一年。

手机行业报告(行业分析报告网)手机行业报告(行业分析报告网)


手机行业报告(行业分析报告网)


根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周度智能手机销量 的 报告 , 从2022年第六周以来至今,智能手机销量已连续下降10周 。而2022年前四个月,主流的智能手机品牌的销售额,与2021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具体来看,华为、OPPO的销售额已连续15周跌幅低于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平均水平;虽然Redmi K40s和Redmi K50系列的推出,助力小米2022年前四月的销量超过去年同期销量,但是这种上扬的趋势并未维持太久;苹果手机销量同比直到2022年第10周才呈现增长的趋势,但其后受iPhone 13销量下降影响,而拉低了iPhone的总销量。

而手机销量的下降不仅限于,事实上,全球范围内也是如此。 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报告显示, 2022年5月全球手机市场销量环比下降4%,同比下降10%,至9600万部。 这是10年来第二次跌破1亿部。从报告图表可以看出,全球手机市场销量上一次跌破1亿部在开始的时候,之后出现了“V”形复苏。销量的时候大约在2017年的一月份,达到1.5亿部左右。后期没有再突破过这个成绩。

究其原因,一方面,受影响, 当前智能手机市场整体消费情绪不佳 ——在的流行、收入增长的放缓等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人们的消费观念也越来越理性,务实消费越来越流行。

还 为手机行业带来了供应链和渠道的双重阻碍,导致厂商出货更加不通畅。 这从近日工信部发布的《2022年1—5月份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就可以看出,数据表明,1-5月份,主要产品中,手机产量6.09亿台,同比下降1.7%,其中智能手机产量4.70亿台,同比下降0.7%。

另一方面,则在于智能手机行业本身。 近年来,手机价格持续上涨。根据《Cys 2021年度智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2021年智能手机平均售价同比上涨10%;而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市场手机的平均售价已经从过去的1500~2000元增长至2700~3000元的价位段。

除了价格因素外,智能手机的创新也似乎在触及天花板。 以苹果为例,苹果作为全球智能手机行业的领军企业,自iPhone 6以来就没多大创新,而这些小修小补的微创新并不能给消费者提供很强的换机动力。而国产手机虽然在折叠屏、高刷屏、快充、摄像头等方面也下了功夫,但这些看起来五花八门的创新,也并不能多大程度上打动消费者。

于是,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手机行业迎来了十年来最冷的一年。这从人们的换机周期就可见一斑。 过去多年,换机周期18个月是业内共识,2014年到2018年的手机消费黄金时期,消费者平均一年多就换一次。

但当前国内消费者的换机周期被拉长到30个月左右, 行业分析公司Counterpoint日前所发布的数据显示,用户平均换机周期目前已经超31个月;而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则显示,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为28个月。

行业大环境不佳,市场增长乏力背景下,手机厂商如何求变,正在拉开智能手机下半场的战事。

(作者为知名 科技 作家)

手机物联网行业分析报告2022

手机物联网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如何?手机物联网给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和方向。随着手机的推广和手机网民的普及,手机用户将变为手机物联网的户,手机物联网将凭着其智能特性进入人们的生活。手机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需要突破。除下一代互联网等技

手机物联网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如何?手机物联网给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和方向。随着手机的推广和手机网民的普及,手机用户将变为手机物联网的户,手机物联网将凭着其智能特性进入人们的生活。手机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需要突破。除下一代互联网等技术外,只有极少数手机物联网企业拥有手机物联网商务核心技术。

手机物联网行业分析报告2022

据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物联网产业规模已突破1.7万亿元,预计2022年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预计2025年,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80.1亿。

在物联网的物体识别、环境感知与通信等核心技术方面,手机无疑是物联网时代的基础计算平台之一,手机与物联网的融合将助推网络营销的高速发展,由此,手机物联网商业模式应运而生。智能手机和电子商务的结合,是“手机物联网”的其中一项重要功能,手机物联网应用正伴随着电子商务的潮流而大规模兴起。

当前,从手机物联网的市场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其市场规模成级数增长,增长势头良好,手机物联网商务的前景一片光明,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手机物联网和电子商务的结合,是“手机物联网”的其中一项重要功能,手机物联网应用正伴随着电子商务的潮流而大规模兴起。 未来手机物联网将可便捷实现互联网接入及联网的“人机交互”、“机机交互”。通过手机物联网处理各种相关的生活服务, 手机物联网 如家庭、家电控制、金融消费等。

数据显示,手机物联网市场规模为79亿元,预计在 2022年手机物联网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76.9%,手机物联网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达到6000亿元。

随着手机用户的普及和手机网民数量高速增长,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助推下,手机物联网成为一个新的发展领域。手机物联网将移动终端与电子商务模式结合,让手机物联网消费者与商家更加便捷的互动交流,随时随地体验品牌品质,传播分享信息,缔造出一种全新的零接触、高透明、的市场模式。

在政策方面,不少地方也出台物联网专项规划、行动方案和发展意见,从土地使用、基础设施配套、税收优惠、核心技术和应用领域等多个方面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工业自动控制、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应用试点和,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关于手机的swot分析报告

呵呵,我不是这个专业的,也不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要是说的外行不要打我。

1、市场营销里不是有评价市场机会的么?我们可以针对某种产品看看需要那些条件,并进行SWOT分析;

2、再就是我们的产品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他们拥有不同的信息来源渠道,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对采取那种市场调查方法进行SWOT分析;

3、市场购买行为分析,影响市场购买行为的因素有那些,试试能不能选取其中一点做做分析;

4、针对某种策略的SWOT分析,比如统分策略;

5、针对手机市场以及销售渠道等选取不同的营销部门的组织形式进行SWOT分析;

6、针对手机用户的特点做关于市场营销道德的SWOT分析。

反正沾点边的能扯的就尽量扯了挖。

2022年手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2022年可以说是智能手机行业严峻的一年。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对周度智能手机销量的跟踪报告,自2022年第六周以来,智能手机销量已连续10周下滑。2022年前4个月,与2021年同期相比,主流智能手机品牌的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具体来看,华为和OPPO的销量已经连续15周下降,低于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平均水平;虽然红米K40s和红米K50系列的推出帮助小米在2022年前四个月的销量超过了去年同期,但这种上升趋势并没有持续多久;苹果手机销量直到2022年第10周才出现同比增长的趋势,但随后受到iPhone 13销量下滑的影响,拉低了iPhone总销量。 然而,手机销量下滑并不仅限于。其实世界范围内也是一样的。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5月,全球手机市场销量环比下降4%,同比下降10%,至9600万部。这是10年来第二次跌破1亿台。从报告的图表中可以看出,全球手机市场的销量上一次跌破1亿台是在爆发之初,随后出现了“V”形复苏。销量的是2017年1月左右,达到1.5亿台左右。后期一直没有突破这个成绩。

究其原因,一方面,受影响,当前智能手机市场整体消费情绪不佳。在、收入增速放缓等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人们的消费观念越来越理性,务实消费越来越流行。 也给手机行业带来了供应链和渠道的双重障碍,导致厂商出货更加受阻。这从工信部近日发布的《2022年1-5月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中可以看出。数据显示,1-5月,主要产品中,手机产量6.09亿部,同比下降1.7%,其中智能手机产量4.7亿部,同比下降0.7%。

另一方面在于智能手机行业本身。近年来,手机价格持续上涨。《科纳仕公司2021智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智能手机平均售价同比增长10%;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市场的手机平均售价从过去的1500 ~ 2000元提高到2700 ~ 3000元。 除了价格因素,智能手机的创新似乎也在触及天花板。以苹果为例。作为全球智能手机行业的领军企业,苹果从iPhone 6开始就没有太大的创新,这些微小的创新并不能给消费者提供换手机的强大动力。虽然国产手机在折叠屏、高屏、快充、摄像头等方面下足了功夫,但这些看似五花八门的创新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打动消费者。

所以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手机行业迎来了十年来最冷的一年。这从人的更替周期就能看出来。往年行业内的共识是更换周期为18个月。从2014年到2018年,手机消费的黄金时代,消费者平均每年换一部手机。 但目前国内消费者的更换周期已经延长到30个月左右。行业分析公司Counterpoint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用户平均更换周期已超过31个月。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用户平均更换周期为28个月。

在行业环境不佳,市场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如何改变,正在开启智能手机大战的下半场。

手机行业现状分析

我国手机行业现状和发展分析

目前我国手机行业特征:

1)行业内厂商竞争非常激烈.。我国目前有将近40家手机生产厂商。2002年,摩托罗拉共生产3750万部手机,销售量为1872万部,市场占有率为27%;诺基亚生产3229万部,销售1135万部,其市场占有率为17%;西门子生产了1155万部,有2万部出售,市场占有率为4.3%。这些是较早进入市场的,因此占有的市场份额也相当大。还有如韩国三星,其在2002年进入市场就吸引了很多的消费者,顺利进入总销量的前十名。如此多的国外知名厂商与国内生产厂商形成了市场割据的局面。

2)存在一定的替代产品压力。由于我国市场的特殊情况,可以认为小灵通为普通替代产品。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单项收费移动电话。3G牌照发放时间继续被推后,电信和网通为了增加移动运营经验,都继续大力推广小灵通业务。2004年,小灵通新增用户达2800万户,增长幅度为40%,市场规模也达到了约3000万户。如此大的消费群体分走了普通手机的一部分市场份额,给一般手机生产厂商造成了一定的市场压力。

我国手机行业宏观环境因素分析

1)—法律因素

具体说来,有些行为对企业的活动有限制性作用,但有些政策对企业有着指导和积极的影响。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4年12月11日取消了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的零售业全部开放。从而使国内零售市场容量迅速扩大,各行业的竞争空前激烈。

2)经济因素

一般说来,在宏观经济大发展的情况下,市场扩大,需求增加,企业发展机会就多。从2003年开始,我国的宏观调控目标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数度2,物价总水平3,城镇失业率或就业水平4,收支平衡状态。我国目前手机普及率大约为13%,相比发达的30%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我国的手机用户正在呈巨大的上升趋势,对手机的需求也愈演愈烈。2004年底,我国手机用户规模已达3亿户。如此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大量的生产厂商进入手机行业。

3)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不但指那些引起时代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而且还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技术的变革在为企业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对它构成了威胁。从去年年底多普达推出686并在市场上推广成功后,国内手机生产厂商就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锁定在高端智能手机。如何更好提高手机质量,并在质量方面有更大的技术进步已成为所有厂商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4)因素

变化中的因素影响对企业产品或劳务的需求,也能改变企业的战略选择。随着消费者的价值观的改变,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要求,消费者不仅在手机质量上的注重,还要在手机的外观,质感的追求及娱乐上的要求更加关注。如何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又是一大难题。

我国手机行业竞争分析

目前我国手机产销比已出现负增长。手机产能供大于求的情况会持续。2004年前十个月生产手机1.37亿台,同比增长49%,而新增的手机用户不到5000万。总销量在前十名的手机厂商是诺基亚,摩托罗拉,西门子,波导,TCL,爱立信,三星,康佳,飞利浦和夏新。国内手机厂商由于技术,资金,规模上的局限性,没有给国外手机厂商带来局代的冲击,只有依靠其本土化,低价策略来赢得市场份额。

1) 行业新加入者的威胁加大。市场中的品牌越来越多,国外品牌看中市场的巨大消费,纷纷在投资建厂。

2) 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程度愈演愈烈。国外手机凭借其质量优势占据巨大的市场份额,国产手机依据价格优势也占领了半壁江山。

3) 替代产品的威胁增加。小灵通用户数量的增加加剧了与手机用户市场的竞争。

4) 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加强。消费者对手机市场信息的充分了解提高了讨价还价的能力。

5)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核心技术的发展影响了供应商的供货质量。

我国手机行业的优势分析

1)国产手机在价格方面有着巨大优势。以其低价格策略迎合了一些消费者的心理。但消费者追求的是物美价廉的产品。市场上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只有定价不对的东西。手机厂商应在这一点下功夫。国产手机的价格竞争优势虽然具有威胁性,但是不具有长久性。国产手机要真正从国外手机品牌的阴影下走出来仅仅靠价格优势是不够的。

2)国产手机厂商与国外厂商在渠道和服务上存在明显的别甚至是优势。质量是前提。价格是基础,而服务就如同一个企业的后勤保障。国产手机从商家直接到店分销模式是从家电的渠道销售模式上演变过来的,而国外手机是层级分销模式。这就使国产手机厂商有更大的利润空间。

我国手机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 高端技术风险,对国内手机厂商而言,高端手机能否救局,能否再创辉煌,市场仍然充满着变数。

2) 库存问题,2003年,国内需求仅为6000万部,加上出口总量,总数也不会超过2亿部,而库存已高达2000万部。照这样看来,国产手机库存明显偏高,产量过剩。

3) 出口限制,国产手机的出口存在很大的制约。虽然TCL,波导等国内手机生产厂商在积极地开拓海外市场,但出口方面仍然很薄弱。

4) 渠道压力,随着终端为王时代的来临以及城镇市场的凸显,改进营销流程,调整模式已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

5) 信任危机,如何建立健全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体系,解决信任危机是目前国产手机产商需要处理的重要问题。

我国手机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案

1) 手机生产技术水平。如今进入3G时代,国产手机厂商必须掌握关键技术才提高能在长期竞争中获胜。

2) 开拓新兴市场,农村市场的潜力不容忽视,开拓农村新市场是削减库存的重要手段。

3) 寻求异化优势促出口,国产手机厂商可以借鉴日韩企业进入市场的经验,采用异化战略,即通过异化产品取胜。

4) 打造高效的营销渠道,如“一站式”的服务,“扁平化”的营销模式。营销渠道建设的好,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与国外品牌的质量异,有利于国产品牌竞争力的增强。

5)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对于自行营销的手机产商来说,应该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以售后服务为基础,增值服务为补充,并配备专业人才,才能巩固客户群。

我国手机行业发展新方向

异化竞争是手机连锁的发展方向。手机厂商应追求内“忧”外“焕”。

2022新手机报告出炉!手机出货量连年下跌,酷派做法行业认知

近日,权威数码机构Cys发布了2022年季度的全球手机市场报告,在这份报告中,全球手机出货量前五的依然是三星、苹果、小米、OPPO、vivo,只是所占市场份额有所变动。不过Cys也表示,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2022年Q1的手机出货量环比下降11%。

手机出货量连年下跌的情况同样也出现在国内手机市场,前段时间,IDC下调了2022年全年终端市场预测数据,其预测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同比下滑5.5%左右。在这个大环境下,各大国产手机厂商纷纷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如降价老品、持续冲击高端等各种试图提升硬件性能等方式,提高用户的换机欲望。在这之中有一个老牌厂商却反其道而行、行业认知,那就是酷派。

有网友调侃酷派的做法是“自断后路”,因为它对于手机接下来发展方向的设想,只会让用户的用机周期继续延长。近几年来用户换机有一个重要的换机原因,就是内存不足,因为现在的手机APP占用越来越大,以前的128G手机早就不够用了,只能被迫换新机。

曾经64G的内存能用很久,现在却基本都要256G起步。而酷派提出的“云磁盘”设想,则是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近日酷派官宣和腾讯云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结合5G、云和AI等前沿技术,重点 探索 下一代作系统。

而其步就是将“云磁盘”、“云应用”的概念设计落地,比如酷派提出的基于AI的网络文件系统CoolFS,它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区分识别用户常用的和不常用的数据,然后将用户不常用的数据,像、聊天记录、App缓存可以存储到云端的磁盘上,常用的数据在本地留有缓存。

这样一来,日常使用手机对内存的依赖也减小了。要知道在国内,1500元以下的机型一直占据着市场份额的位置,但是这部分手机内存基本是256G封顶,加上硬件条件的限制,用户不得不一两年就换一次手机。

而酷派这个做法一是能帮助这部分用户摆脱内存容量的限制;二是在这种模式下,应用的运转都是基于AI计算能力,所以对于手机的硬件要求也自然而然地有所降低,这也代表着我们的国产手机不用一味追逐那些性能最强的处理器,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国产手机沉淀打磨自己的国产芯片,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从手机厂商的角度看,酷派对于新作系统的设想,确实会延长用户的换机周期,手机出货量也会受到影响;但从用户的角度看,则是可以用更少的成本用手机,长时间不换机也不怕,即便是换机也很方便,也不依赖手机的芯片性能了。如果国产手机都前瞻性地采用这种形式,会不会弯道超车,超越苹果和三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