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急)

伯牙和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俞伯牙的人,琴艺精湛,善音通律。只是没有人可以听得懂他的音乐中要表达的含义。俞伯牙感到十分。 有一次,他遇到了钟子期。伯牙抚琴,琴声悠扬而澎湃,钟子期默默说道:“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抚琴,琴声涓涓玄音。钟子期说:“洋洋兮若江河!”只要是伯牙所念所弹,钟子期必能用言语相告。可惜,钟子期早早。俞伯牙知道后,在钟子期的坟前抚了一支曲后,毅然尽断琴弦。此后,由于这个故事,人们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把“知音”比作理解自己知心朋友,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伯牙绝弦”一词也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意思:由于知音逝世,从而弃绝某种特长或爱好,表示悼念。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介绍

1、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这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又说:“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钟子期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2、世界很大,能够真正理解你的人却很少,人的一生能够遇到一个真正理解你的人是很幸运的事,应该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