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抗震等级(钢混结构抗震等级)
大家好,今日源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结构抗震等级,钢混结构抗震等级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结构抗震等级(钢混结构抗震等级)
结构抗震等级(钢混结构抗震等级)
1、1抗震等级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类别有关,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应符合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规定。
2、2抗震等级建筑物的场地类别有关,按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及场地类别确定用于确定抗震等级的烈度.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6.1.2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3、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表6.1.2确定。
4、注:1建筑场地为ⅰ类时,除6度外可按表内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2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允许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3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中,抗震墙加强部位以上的一般部位,应允许按抗震墙结构确定其抗震等级。
5、6.1.3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级的确定,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框架抗震墙结构,在基本振型作用下,若框架部分承受的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倾覆力矩的50%,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适用高度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
6、2裙房与主楼相连,除应按裙房本身确定外,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层及相邻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
7、裙房与主楼分离时,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
8、3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一层以下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或更低等级。
9、地下室中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或更低等级。
10、4抗震设防类别为甲、乙、丁类的建筑,应按本规范第3.1.3条规定和表6.1.2确定抗震等级;其中8度乙类建筑高度超过表6.1.2规定的范围时,应经专门研究采取比一级更有效的抗震措施。
11、4砌体结构、排架无抗震等级;5应注意规范中对抗震等级的调整(特别是高规)。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