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小故事简短4个_爱因斯坦的故事100
爱因斯坦的故事(简短)?
爱因斯坦的故事(简短):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活泼,三岁多还不会讲话,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曾带他去给医生检查。还好小爱因斯坦不是哑巴,可是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吃力但认真地思考。
爱因斯坦的小故事简短4个_爱因斯坦的故事100
爱因斯坦的小故事简短4个_爱因斯坦的故事100
1、童年:在妹妹头上敲了个窟窿
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世时,有一个大得出奇而且有棱角的后脑勺,母亲以为是个畸形婴儿。两岁半了,还不会说话。一天,家里来了一个骑脚踏车的小妹妹,他说出了一句完整的话:是的,可是她的小轮子究竟在哪里呢?5岁时脾气狂躁,把家庭教师吓跑了,还用儿童锄头在妹妹头上敲了一个“大窟窿”。
2、爱因斯坦逃学记
1895年春天,爱因斯坦已16岁了。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男孩只有在17岁以前离开德国才可以不必回来服兵役。由于对深恶痛绝,加之独自一人呆在军营般的波尔德中学已忍无可忍,爱因斯坦没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决定离开德国,去意大利与父母团聚。
但是,半途退学,将来拿不到文凭怎么办呢?一向忠厚、单纯的爱因斯坦,情急之中竟想出一个自以为不错的点子。他请数学老师给他开了张证明,说他数学成绩优异,早达到大学水平。又从一个熟悉的医生那里弄来一张病证明,说他神经衰弱,需要回家静养。爱因斯坦以为有这两个证明,就可逃出这厌恶的地方。
谁知,他还没提出申请,训导主任却把他叫了去,以他败坏班风,不守校纪的理由勒令退学。爱因斯坦脸红了,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能离开这所中学,他都心甘情愿,也顾不得什么了。他只是为自己想出一个并未实施的狡猾的点子突然感到内疚,后来每提及此事,爱因斯坦都内疚不已。大概这种事情与他坦率、真诚的个性相去太远.。
3、四、五岁时,爱因斯坦有一次卧病在床,父亲送给他一个罗盘。当他发现指南针不断地指着固定的方向时,感到非常惊奇,觉得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这现象后面。他一连几天很高兴的玩这罗盘,还纠缠着父亲和雅各布叔叔问了一连串问题。尽管他连“磁”这个词都说不好,但他却顽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这种深刻和持久的印象,爱因斯坦直到六十七岁还能鲜明的回忆出来
4、爱因斯坦的故事——一件旧大衣
一天,爱因斯坦在纽约的街道上遇见一位朋友。
“爱因斯坦先生,”这位朋友说,“你似乎有必要要添置一件新大衣了。瞧你身上这件多旧啊!”
“这有什么关系?反正在纽约谁也不认识我。”爱因斯坦无所谓地说。
几年后,他们又偶然相遇。这时,爱因斯坦已经誉满天下,却还是穿着那件旧大衣。他的朋友又建议他去买一件新大衣。
“这又何必呢?”爱因斯坦说,“反正这儿已经每个人都认识我了。”
爱因斯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犹太裔物理学家。他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同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伟大的物理学家。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主要成就:
1、相对论
2、引力波
3、能量守恒定律
4、光电效应
5、宇宙常数
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活泼,三岁多还不会讲话,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曾带他去给医生检查。还好小爱因斯坦不是哑巴,可是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吃力但认真地思考。
1、童年:在妹妹头上敲了个窟窿
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世时,有一个大得出奇而且有棱角的后脑勺,母亲以为是个畸形婴儿。两岁半了,还不会说话。一天,家里来了一个骑脚踏车的小妹妹,他说出了一句完整的话:是的,可是她的小轮子究竟在哪里呢?5岁时脾气狂躁,把家庭教师吓跑了,还用儿童锄头在妹妹头上敲了一个“大窟窿”。
2、爱因斯坦逃学记
1895年春天,爱因斯坦已16岁了。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男孩只有在17岁以前离开德国才可以不必回来服兵役。由于对深恶痛绝,加之独自一人呆在军营般的波尔德中学已忍无可忍,爱因斯坦没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决定离开德国,去意大利与父母团聚。
但是,半途退学,将来拿不到文凭怎么办呢?一向忠厚、单纯的爱因斯坦,情急之中竟想出一个自以为不错的点子。他请数学老师给他开了张证明,说他数学成绩优异,早达到大学水平。又从一个熟悉的医生那里弄来一张病证明,说他神经衰弱,需要回家静养。爱因斯坦以为有这两个证明,就可逃出这厌恶的地方。
谁知,他还没提出申请,训导主任却把他叫了去,以他败坏班风,不守校纪的理由勒令退学。爱因斯坦脸红了,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能离开这所中学,他都心甘情愿,也顾不得什么了。他只是为自己想出一个并未实施的狡猾的点子突然感到内疚,后来每提及此事,爱因斯坦都内疚不已。大概这种事情与他坦率、真诚的个性相去太远.。
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科学家,他担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主任后非常忙,很少能待在办公室里。一天,办公室的电话骤然响了起来,秘书听到电话里的声音说:“你能不能告诉我,爱因斯坦博士住在哪儿?”秘书回答,她不能奉告,爱因斯坦博士不愿自己的住处受到打扰。这时电话里的声音又说:“请你不要告诉任何人,我就是爱因斯坦,我正要回家,可是找不到家了。”原来,爱因斯坦参加科学讨论会回来,路上一心思考着讨论的问题,不知不觉地迷了路,又忘记了家里地址。爱因斯坦在学习和工作上有惊人的记忆力,可在生活上记忆力却这么,可见他的全部思想都集中在科学研究和探索上了。
爱因斯坦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的脑袋非常的机灵,他的智商比我高很多。
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故事 - 1.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故事(Av28266099,P0)
爱因斯坦的小故事
1.【谈笑对批判】
1930年,德国出版了一本批判相对论的书,书名叫做《一百位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
爱因斯坦闻讯后,耸耸肩道:“100位?干吗要这么多人?
只要能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是一个人出面也就足够了。”
启示: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垮台!
2.【迷路】
秘书回答,她不能奉告,因为要尊重爱因斯坦博士的意愿,他不愿自己的住处受到打扰。
我正要回家,可是找不到家了。”原来,爱因斯坦参加科学讨论会回来,
路上一心思考着讨论的问题,不知不觉地迷了路(刚到普林斯顿)。
启示:人们把我的成功,归因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罢了。
3.【巧记号码】
“说吧,我听着。”爱因斯坦并没有拿起笔。“24361。”
“这有什么难记的?”爱因斯坦说:“两打与十九的平方,我记住了。”
启示:科学的全部不过就是日常思考的提炼。
4.【散步】
女友建议他雨天游泳、晴天跑步,爱因斯坦不以为然。
他说:我已下定决心,若大限一到,就是倒毙,也尽量少用医疗手段。
在此之前,将按我罪恶之心的愿望任意行动。
常的生活是:吸烟像烟囱,工作像骡马。
饮食无所顾忌不加选择,至于散步,只有真正有了愉快的同伴才愿意进行。
启示:一个快乐的人总是满足于当下,而不太浪费时间去想未来的事。
5.【感觉相同】
一天,爱因斯坦在冰上滑了一下,摔倒了.在他身边的人忙扶起他,
说:“爱因斯坦先生,根据相对论的原理,你并没摔倒,对吗?只是地球在那时忽然倾斜一下?”
爱因斯坦说:“先生,我同意你的说法,可这两种理论对我来说,感觉都是相同的.”
启示: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扩展资料:
爱因斯坦喜欢阅读哲学著作,并从哲学中吸收思想营养,他相信世界的统一性和逻辑的一致性。在“奥林匹亚科学院”时期大卫·休谟(Did Hume)对因果律的普遍有效性产生的怀疑,对爱因斯坦产生了影响。
相对性原理已经在力学中被广泛证明,却在电动力学中却无法成立,对于物理学这两个理论体系在逻辑上的不一致,爱因斯坦提出了怀疑。他认为,相对论原理应该普遍成立,因此电磁理论对于各个惯性系应该具有同样的形式,但在这里出现了光速的问题。
光速是不变的量还是可变的量,成为相对性原理是否普遍成立的首要问题。当时的物理学家一般都相信以太,也就是相信存在着参照系,这是受到牛顿的空间概念的影响。19世纪末,马赫在所著的《发展中的力学》中,批判了牛顿的时空观,这给爱因斯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05年5月的一天,爱因斯坦与一个朋友贝索讨论这个已探索了十年的问题,贝索按照马赫主义的观点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两人讨论了很久。突然,爱因斯坦领悟到了什么,回到家经过反复思考,终于想明白了问题。
第二天,他又来到贝索家,说:谢谢你,我的问题解决了。原来爱因斯坦想清楚了一件事:时间没有的定义,时间与光信号的速度有一种不可分割的联系。他找到了开锁的钥匙,经过五个星期的努力工作,爱因斯坦把狭义相对论呈现在人们面前。
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建立以来,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它经受住了实践和历史的考验,是人们普遍承认的真理。相对论对于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和现代人类思想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相对论从逻辑思想上统一了经典物理学,使经典物理学成为一个完美的科学体系。
狭义相对论在狭义相对性原理的基础上统一了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动力学两个体系,指出它们都服从狭义相对性原理,都是对洛伦兹变换协变的,牛顿力学只不过是物体在低速运动下很好的近似规律。
广义相对论又在广义协变的基础上,通过等效原理,建立了局域惯性长与普遍参照系数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所有物理规律的广义协变形式,并建立了广义协变的引力理论,而牛顿引力理论只是它的一级近似。
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前物理学只限于惯性系的问题,从逻辑上得到了合理的安排。相对论严格地考察了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这些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给出了科学而系统的时空观和物质观,从而使物理学在逻辑上成为完美的科学体系。
狭义相对论给出了物体在高速运动下的运动规律,并提示了质量与能量相当,给出了质能关系式。这两项成果对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并不明显,但在研究微观粒子时却显示了极端的重要性。因为微观粒子的运动速度一般都比较快,有的接近甚至达到光速,所以粒子的物理学离不开相对论。
质能关系式不仅为量子理论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而且为原子核物理学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根据。
对于爱因斯坦引入的这些全新的概念,当时地球上大部分物理学家,其中包括相对论变换关系的奠基人洛仑兹,都觉得难以接受。甚至有人说“当时全世界只有两个半人懂相对论”。
旧的思想方法的障碍,使这一新的物理理论直到一代人之后才为广大物理学家所熟悉,就连瑞典皇家科学院,1922年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爱因斯坦时,也只是说“由于他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更由于他发现了光电效应的定律。”
对爱因斯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辞中竟然对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字未提。(注:相对论没有获诺贝尔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还缺乏大量事实验证。)
参考资料:
爱因斯坦的成功小故事简短
爱因斯坦是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他成功的 故事 激励着无数人。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爱因斯坦的成功故事,欢迎阅读!
爱因斯坦的成功故事篇1
爱因斯坦(1879-1955),现代伟大的物理学家。人们称他为20世纪的、20世纪的牛顿。他在物理学的许多领域中都有重大的贡献,其中重要的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并在这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于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相反,已满四岁的爱因斯坦还学不会说话,人们都怀疑他是个“低能儿”。但是,担任电机工程师的父亲,却没有对儿子失去信心,他想方设法地让爱因斯坦发展智力。他为儿子买来积木,教他搭房子。小爱因斯坦每搭了一层,父亲便表扬和鼓励一次。在这种激励下,爱因斯坦一直搭到了十四层。
上学后,爱因斯坦仍然显得很平庸,学校的老师曾向他父亲断言说:“你的儿子将一事无成。”大家的讽刺和讥笑,让爱因斯坦十分灰心丧气,他甚至不愿去学校,害怕见到老师和同学。但是父亲却鼓励他:“我觉得你并不笨,别人会做的,你虽然做得一般,却并不比他们多少,但是你会做的事情,他们却一点都不会做。你表现的没有他们好,是因为你的思维和他们不一样,我相信你一定会在某一方面比任何人都做得好。”父亲的鼓励,使爱因斯坦振作起来。
爱因斯坦的母亲贤惠能干, 文化 修养极高,她对自己的儿子百般呵护和鼓励。爱因斯坦小时候常常爱提出一些怪问题。如指南针为什么总是指向南方?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空间?别人都以为他是个傻孩子。
有一次母亲带他到郊外去游玩,别的亲友家的孩子,有的 游泳 ,有的爬山,只有爱因斯坦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河边,静静地凝视着湖面。这时,亲友们悄悄地走到爱因斯坦母亲的身边,忐忑不安地问道:“您的孩子为什么总是一个人对着湖面发呆?是不是神经有毛病啊?还是趁早带他去医院检查检查吧?”可是爱因斯坦的母亲却十分自信地对他们讲:“我的小爱因斯坦没有任何毛病,你们不了解,他不是发呆,而是在沉思。他将来一定是位了不起的大学。”
父母的鼓励和爱护使爱因斯坦的智力迅速发展。
有一次爱因斯坦生病了,本来沉静的孩子更像一只温顺的小猫,静静地蜷伏在家里,一动也不动。父亲拿来一个小罗盘给儿子解闷。爱因斯坦的小手捧着罗盘,只见罗盘中间那根针在轻轻地抖动,指着北边。他把盘子转过去,那根针并不听他的话,照旧指向北边。爱因斯坦又把罗盘捧在胸前,扭转身子,再猛扭过去,可那根针又回来了,还是指向北边。不管他怎样转动身子,那根细细的红色磁针就是顽强地指着北边。小爱因斯坦忘掉了身上的病痛,只剩下一脸的惊讶和困惑:是什么东西使它总是指向北边呢?这根针的四周什么也没有,是什么力量推着它指向北边呢?在爱因斯坦对罗盘的探索中,已经孕育了一颗做出伟大发现的种子。
从爱因斯坦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恒古不变的真理:家长对孩子热切的期望、坚定的信心和无私的帮助,将是孩子成功的重要保证。
常有些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不够聪明而对孩子感到失望,甚至把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使孩子对自己也变得没有信心。殊不知,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的情绪更加消极,久而久之,就会思维僵化、反应迟钝。实际上,人类实在无所谓天才。一个天才 儿童 的智力数与平常儿童的智力数在多数情况下相无几。爱迪生曾说天才是努力加上尝试。做父母的应当找出一个平庸孩子的天才,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对于孩子喜欢某件事应当设法帮助他。他爱听音乐,说不定就是莫扎特;他爱画画,说不定就是凡高;他爱小动物,说不定就是达尔文;他爱搞些小发明,说不定就是爱迪生。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孩子努力发展他自己的天才。更重要的是,为人父母者,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对孩子的希望和信心,尤其是在他们困难的时候。
爱因斯坦的成功故事篇2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有一次上手工课,他想做一只小木凳。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给了漂亮又严厉的女教师。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满头大汗。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数学、几何方面非常出色的男孩,相信他能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地对全班同学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窃笑着纷纷摇头。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教室里一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他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对老师说:“有,老师,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教室里一下子静下来,大家都迷惑不解地望着爱因斯坦。他走回自己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木板凳,说:“这是我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个木板凳。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可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
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师向爱因斯坦亲切又深思地点着头,同学们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赞许的目光。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爱因斯坦的韧性,在他不满意自己的小板凳的时候,他又再次投入制作。他一共制作了三个小板凳,的一个比前两个要好一些。在制作小板凳的过程中,爱因斯坦表现了他对自己的态度,那就是无论做任何事,他都要力求做好,完全释放自己的能量,不满足已有的成绩,让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 伟人的小故事激励鞭策我在学习做事情要努力认真,一丝不苟!
爱因斯坦的成功故事篇3
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直为他“—生错事”而愧疚。爱因斯坦究竟做错了什么事?
17年,也就是他创立广义相对论的第二年,为了解释宇宙的稳恒态性问题,爱因斯坦和荷兰物理学家德西特各自进行此项工作的研究。他们发现引力场方程的宇宙解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也就是说宇宙要么膨胀,要么收缩。由于物理直觉上的偏见和数算上的失误,爱因斯坦决不放弃静态宇宙的概念,为求得—个静态的宇宙模型解,不惜在方程中引进—个“宇宙项”。这个结论在当时既符合宇宙学原理,又符合已知的观测事实。然而,1922年,美国学者弗里德曼求出了这个方程的另—个动态解;1927年比利时学者勒梅特也求得同—解。从数学角度证明,宇宙不是静态的,而是均匀地膨胀或收缩着。然而,爱因斯坦仍然不肯接受这个结果,坚持他的静态宇宙模型观。
两年后,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根据远距星云的观测,发现远距恒星发出的光谱线有红移现象,离地球越远的恒星光谱线红移越大。这说明恒星在远离地球而去。哈勃的发现支持了弗里德曼等人的动态宇宙模型,也改变了爱因斯坦对宇宙的看法。爱因斯坦把坚持静态宇宙模型的失误称为他“—生中的错事”,并收回了对弗里德曼等人的批评。
后来,在他70岁生日之时,还向好友索洛文表示:“我感到在我的工作中没有—个概念是很牢靠地站得住的,我也不能肯定我所走的道路—般是正确的。”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他在17年的这次失误。
—位举世闻名的伟大科学家能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误,谦虚地回顾自己已被世人承认和称颂的成就,说明了爱因斯坦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坦荡胸怀。这也正是爱因斯坦能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猜你喜欢:
1. 关于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
2. 爱因斯坦励志故事
3. 伟人创新成功的事例
4. 爱因斯坦成功背后的励志故事
5. 爱因斯坦励志故事
6. 成功人士励志故事
关于爱因斯坦的小故事
爱因斯坦的故事(简短):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活泼,三岁多还不会讲话,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曾带他去给医生检查。还好小爱因斯坦不是哑巴,可是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吃力但认真地思考。
1、童年:在妹妹头上敲了个窟窿
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出世时,有一个大得出奇而且有棱角的后脑勺,母亲以为是个畸形婴儿。两岁半了,还不会说话。一天,家里来了一个骑脚踏车的小妹妹,他说出了一句完整的话:是的,可是她的小轮子究竟在哪里呢?5岁时脾气狂躁,把家庭教师吓跑了,还用儿童锄头在妹妹头上敲了一个“大窟窿”。
关于爱因斯坦的一些小故事爱因斯坦16岁那年,由于整日同一群调皮孩子在一起,致使几门功课不及格。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