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公式和变式大全(初中物理公式及变形总结大全)
物理所有公式初中如下:
初中物理公式和变式大全(初中物理公式及变形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和变式大全(初中物理公式及变形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和变式大全(初中物理公式及变形总结大全)
1、力的公式
力=质量×加速度,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的平方(m/s^2)。
2、功的公式
功=力×位移×cosθ,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力的单位是牛顿(N),位移的单位是米(m),角度θ的单位是弧度(rad)。
3、功率的公式
功率=功÷时间,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功的单位是焦耳(J),时间的单位是秒(s)。
4、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指的是,在一个没有外力做功的封闭系统内,其机械能总量不变。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之和。
其中,动能的公式为:动能=1/2×质量×速度的平方,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势能的公式为:势能=重力×高度,其中重力的单位是牛顿(N),高度的单位是米(m)。
5、简单机械公式
如图,杠杆原理公式为:力1×杠杆臂1=力2×杠杆臂2,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杠杆臂的单位是米(m)。
6、速度的公式
速度=路程÷时间,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路程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
7、加速度的公式
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时间,其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的平方(m/s^2),速度变化量的单位是米每秒(m/s),时间的单位是秒(s)。
8、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位移=初速度×时间+1/2×加速度×时间的平方,其中位移的单位是米(m),初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时间的单位是秒(s),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的平方(m/s^2)。
9、牛顿定律
牛顿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它指出如果一个物体没有外力作用,那么它就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这个定律也可以称为“惯性保持定律”。
10、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加速度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F=ma,其中F表示外力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11、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又被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它指出,对于任何一个作用力,都会存在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12、压强公式
压强=力÷面积,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力的单位是牛顿(N),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m^2)。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无论学习什么科目整理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快来和我一起看看吧。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
力学部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学部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学部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拓展阅读:初中物理的学习方法
做好章节的知识总结
初中物理知识点多且凌乱,所以做好章节总结十分有必要。学生可以在每一章老师讲完课后,系统地复习一遍课本知识,把考试要考的重点内容记录在册,可以用图表或者文字来表达。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总结初中物理的知识主要有:相对运动、压强、浮力、声现象、光现象、物态变化、凸透镜成像、密度测量、二力平衡、杠杆、滑轮组、欧姆定律、家庭电路、机械能和内能,比热容、电磁(发电机、电动机)等,这些都是中考的重点内容,学生们都应牢牢把握。
适当地多做课后习题
“光说不练把式”,我们要把学到的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在熟练掌握课本知识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进行个人能力的拓展,买一本基础的练习题册,不需要多,好好研析。多做一些基础经典的老题。对一些奇奇怪怪比较偏僻的题我们可以尽量少做。我们在做题时还可以对经典例题进行改编和抽吸它所考的知识点。知己知彼,方能在考试的战场上百战不殆。
多阅读教材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审题能力,教材的阅读就显得至为重要。我们可以分课前、课中、课后三部曲走。通过课前阅读,我们可以对新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弄清知识点,找出重点、难点做出标记,以便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时突破攻克难点。课堂阅读,就是在进行新课的过程中阅读,对于那些重点知识要边读边记。 课后,我们要结合课堂笔记,进行巩固和复习。按照这三个步骤,物理的学习将不再困难。
囫囵吞枣的学物理,没有过程,就像盖楼房没有地基是不牢靠的。只会背概念,不会用概念,时间久了,那些物理名词、公式、原理就会被忘却。“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任何科目的学习都应有一个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学习有法,但无定法。在学习初中物理的道路上,愿同学们结和自己的特点,稳打稳扎。
初中物理公式及变形公式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 学 部 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 学 部 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这里只是一部分,如果想要全部 请到初中物理辅导网上找 找不到练习他们的人员
速度 υ= S / t 1m / s = 3.6 Km / h
声速υ= 340m / s
光速C = 3×108 m /s
密度 ρ= m / V 1 g / c m3 = 103 Kg / m3
合力 F = F1 - F2
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同
压强 p = F / S
p =ρg h p = F / S适用于固、液、气
p =ρg h适用于竖直固体柱
p =ρg h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
1标准大气压 = 76 cmHg柱 = 1.01×105 Pa = 10.3 m水柱
浮力 ① F浮 = G – F
②漂浮、悬浮:F浮 = G
③ F浮 = G排 =ρ液g V排
④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 (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
(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
于什么状态
(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
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 ②F浮 =G(ρ液=ρ物)悬浮
③F浮 < G(ρ液 < ρ物)下沉
杠杆平衡条件 F1 L1 = F2 L 2 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
滑轮组 F = G / n
F =(G动 + G物)/ n
SF = n SG 理想滑轮组
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
功 W = F S = P t 1J = 1Nm = 1Ws
功率 P = W / t = Fυ 1KW = 103 W,1MW = 103KW
有用功 W有用 = G h(竖直提升)= F S(水平移动)= W总 – W额 =ηW总
额外功 W额 = W总 – W有 = G动 h(忽略轮轴间摩擦)= f L(斜面)
总功 W总= W有用+ W额 = F S = W有用 / η
机械效率 η= W有用 / W总
η=G /(n F)
= G物 /(G物 + G动) 定义式
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
初中物理公式一览表
【力 学 部 分】
1、速度:符号:v 单位:m/s (米每秒)
公式:v = s/t
2、重力:符号:G 单位:N
公式:G = mg
3、密度:符号:ρ 单位:Kg/m3
公式:ρ= m/V
4、压强:符号:P 单位:Pa
公式: P = F/S
5、液体压强:符号:P 单位: Pa
公式: P = 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F1L1 = F2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直接用手所做的功等于机械所做的功) 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这就是功的原理。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 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即 % )
【热 学 部 分】
1、吸热: Q吸=Cm(t-t0)=CmΔt
2、放热: Q放=Cm(t0-t)=CmΔt
3、热值: q=Q/m 热量 Q燃料= m q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W有/Q燃料
5、热平衡方程: 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 T=t+273K
【电 学 部 分】
1、电流强度: I=Q电量/t
2、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3、欧姆定律:I=U/R U=IR R=U/I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电流:I=I1=I2
(2)电压:U=U1+U2
(3)电阻: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电流:I=I1+I2
(2)电压:U=U1=U2
(3)电阻:1/R=1/R1+1/R2 或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10、电磁波: c =λf ( f = c/λ λ= c/f ) 其中 c =3.0×108m/s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