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和黟县读音 如何选择歙县和黟县的景点
安徽歙县怎么读?
有两种读音:xī和shè。1、:歙(shè)县,徽墨、歙(shè)砚为其特产。2、xī歙:吸气或通过呼吸吸入。歙(shè)县,隶属安徽省黄山市,位于皖南地区,北与宣城市和杭州市临安区交界,东南与杭州市淳安县、衢州市开化县毗连,与黄山、休宁县相邻,西北与徽州区、黄山区接壤。
歙县和黟县读音 如何选择歙县和黟县的景点
歙县和黟县读音 如何选择歙县和黟县的景点
歙县和黟县读音 如何选择歙县和黟县的景点
黟县和歙县区别
歙县是黄山市的下辖县,是古徽州六县之一。而黟县属于安徽省黄山市,是黄山市的下属县,是古徽州六县之一,位于安徽省南端,东邻浙江省开化县、淳安县,南接江西省婺源县,西连本省休宁县、祁门县,北毗太平县和黄山市黄山区,介于北纬29东经18之间。总面积为1,平方公里。
歙县的歙拼音怎么读?
歙Shè
〈名〉
县名 [She county]。安徽省南部的县。徽墨、翕砚为其特产
另见xī
歙砚
shèyàn
[She inkstone] 砚台中的名品,是用安徽歙县、江西婺源县所产石料制成
歙xī
<动>
吸气或通过呼吸吸入 [inhale]
歙,缩鼻也。从欠,翕声。——《说文》。字亦作噏。
将欲噏之,必固张之。——《老子河上本》
崩腾歙众流,泱漭环。——《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歙蠡吞沱。——《石帆铭》
通“翕”。收缩,敛息 [f]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老子》
开阖张歙。——《淮南子·本经》
开闭张歙。——《淮南子·精神》
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淮南子》
又如:歙肩(耸肩。形容身子微缩,作恐惧、谄媚状)
聚集 [accumulate]。如:歙集(聚集)
歙xī
<形>
和谐,融洽 [harmonious]
郡中歙然。——《汉书·韩延寿传》
又如:歙然(和洽的样子;安定的样子);歙歙(无所偏执的样子;投合的样子,朋比为奸的样子)
另见shè
歙xī
ㄒㄧˉ
收敛,吸进:“将欲~之,必固张之”。
古同“翕”,和洽。
郑码:ODYR,U:6B59,GBK:ECA8
笔画数:16,部首:欠,笔顺编号:3412515415413534
歙shè
ㄕㄜˋ
〔~县〕地名,在安徽省。简称“歙”,如“~砚”。
笔画数:16,部首:欠,笔顺编号:3412515415413534
郑码:ODYR,U:6B59,GBK:ECA8
笔画数:16,部首:欠,笔顺编号:3412515415413534
黟yī
<名>
黑木 [black wood]
乌木出波斯国。——《古今注》
县名 [Yi county]。在安徽省
黟yī
<形>
乌黑 [black]
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宋·欧阳修《秋声赋》
又如:黟然(颜色乌黑的样子);黟黑(乌黑的样子);黟黟(形容黑发黑黟黟的样子)
黟yī
ㄧˉ
黑木。
黑。
郑码:LKRR,U:9EDF,GBK:F7F0
笔画数:18,部首:黑,笔顺编号:254312114444354354
歙Shè
〈名〉
县名
[She
county]。安徽省南部的县。徽墨、翕砚为其特产
歙She
四声(读音:社)
如:歙县
歙是多音字,另读xi(读音:西)一声(书)吸气。
黟yi一声(读音:仪)黟县。
she(四声)
黟县,歙县,分别怎么读?
黟(yi)声,歙(she)第四声。
黟县和歙县都是安徽的景点。以其源远流长的徽文化闻名,有很多徽派建筑,是历史悠久的古城。
黟县,yi,声~歙县,she,第四声~皖南的徽州古村落哦~
黟,与“一”同音,歙,与“社“同音。黟县有景点西递宏村。安徽歙县是四大文明古城之一,与四川阆中古城,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齐名。
歙县[shè xiàn]读'射'音
黟县[yī xiàn]读'一'音
黟 同音 “一” 黄山古称黟山。。这边很多黑色的石头。得此字
歙 同音 “社”
个读yi县。声,
第二个读shè县,第四声
黟县怎么读歙(人口仅9万,县名“一读就错”!)
黟县,隶属于安徽黄山市,古徽州六县之一,总人口约为9万人。在地理位置上,黟县地处安徽省南端,位于东经117°38′30″至118°6′,北纬29°47′至30°11′30″之间。东与黄山区、休宁县为邻,南与休宁县、祁门县相接,西与祁门县毗邻,北自与石台县、黄山区相依。就黟县这一地名,难写又难认,尤其是非常容易被读错。按照介绍,黟这个字的正确读音为(yī)。对此,你读对了吗?
一首先,黟县是徽商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安徽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存有大量的明清民居、祠堂、牌坊、园林,更有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古村落,黟县又被称为画里乡村、桃花源里人家。在古代历史上,黟县因黟山(黄山)而得名,建制于公元前221年。黟山是古代对黄山的别称,黟山改黄山之说出自《黄山图经》,《新安志》及后来的志书大多沿用此说。
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后。在郡县制下,秦始皇正式在该地区设立黟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黟县属荆国,后改属吴国、江都国、广陵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设立丹阳郡,隶属扬州,黝县属丹阳郡。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将原歙县划分为歙、休阳、新定、黎阳四县,加上黟县、始新共六县从丹阳郡分出,设立新都郡,黟县属之。司马炎建立西晋后,黟县属新安郡。隋朝开皇九年(5)黟县并入海宁,属婺州。
三公元5年,隋朝再次设立黟县,属宣州。一年,隋朝设立歙州,州治设在黟县,领黟、歙、海宁三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新安郡为歙州,黟县属歙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歙州为新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新安郡为歙州,黟仍属歙州。公元1121年,宋朝朝廷将歙州改为徽州,黟县属徽州。自此之后,在古代历史上,黟期隶属于徽州这一建制。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改州为路,黟县属徽州路。元朝时期,黟县依然隶属于徽州路。
四,明清这一历史阶段,黟县隶属于徽州府。对于徽州府来说,范围相当于现在的黄山市及其周边地区。14年6月,黟县划归安徽省芜湖道。1928年8月,黟县直属于安徽省。1971年3月29日,黟县属安徽省徽州地区。现在,黟县隶属于安徽省地级黄山市。如今,黟县下辖4个镇和4个乡,总面积达85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9万人。在安徽省的各个县中,黟县的人口是少的。
文/情怀历史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