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轮学科评估完整版的简单介绍
本文目录一览:
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
2020年11月初,距离第四轮学科评估已过去3年之久,而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相关方案正式由学位中心公布,虽然距离公开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日期仍有一定时间,但已经可以由本次公布的第五轮学科评估方案、指标展望新一轮的竞争结果。
第五轮学科评估完整版的简单介绍
一、第五轮学科评估方案
根据学位中心2020年11月3日发布的《关于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显示,第五轮学科评估的方案程序如下:
1、 自愿申请 :第五轮学科评估要求参评单位拥有参评学科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并且总体原则是自愿申请参评;
2、 信息采集核查 :信息大体按公共数据获取和参评单位补充的模式采集,并且会通过材料审查、逻辑检查、数据对比等七项措施核查参评信息;
3、 信息公示反馈 :评估期间也将会公示部分评估信息,由参评单位互相监督和提出异议核实参评信息,如有存疑则会汇总反馈至相关单位,并对作行为进行处罚;
4、 专家评价问卷调查 :将按照学科和评价指标遴选专家,通过网络等多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由专家对各项指标进行逐项评价,由问卷调查了解学科声誉;
5、 结果形成发布 :按照指标和专家确定的指标权重,统计形容结果,并且分类分档发布总体评估结果,提供和探索度评估结果;
6、 诊断分析 :结果发布后也将深入展开信息挖掘和分析,为参评的学科、单位提供分析和诊断服务,发挥服务作用,为提供分析报告,发挥智库作用。
根据通知显示,本次第五轮学科评估的主要原则为:聚焦立德树人、突出诊断功能、强化分类评价等。通知中也谈到了破除“五维”等主要措施,相对于第四轮学科评估有措施、原则以及评估指标上的不同。
注:“五维”是指学历、职称、论文、奖项,一项则是指论文收录率、引用率以及SCI和ESI。
二、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是什么?
根据通知中的内容显示,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具体的体系框架可以参照下表:
从学位中心公开具体方案,也标志着第五轮学科评估的工作即将开始,相信在2021年便可获得具体的学科评估结果,届时又会有怎样的变动,想必读者们也和笔者一样非常期待。
第五轮学科评估名单如下:
根据部分消息,我们为大家整理了目前网络流传的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结果,但是结果不一定准确,请最终还是以数据为准,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1. 理学学科
中科大:数学 从A升为A+
南开大学:化学从A升为A+
兰州大学:地理学 从B+升为A-
西北大学:地质学 从B+升为A或者A-
河学:化学 从B-升为B或者B+
华南农业大学:生物学评估为C+或者B
2. 工学学科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从A升为A+
同济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从B+升为A-
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从B-升为B+或者A-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 从A升为A+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 从A升为A+
3.农学学科
四川农业大学:畜牧学 从A-升为A
河南农业大学:畜牧学 从C+升为B
浙江农业大学:林学 从B+升为A-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 从A-升为A或者A+
扬州大学:作物学 从B升为A-
:第五轮学科评估已顺利完成
2022年11月,学位中心公布了《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宣布将启动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
2022年7月25日下午,学位中心召开干部职工大会。讲话中提到,“第五轮学科评估已顺利完成,要......促进高校在学科建设上改进提高。”
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如下:
一、2022年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
目前第五轮学科评估排名还没有发布,所以想要知道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结果还是需要耐心等待,不过按照时间推算2022年的中旬左右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结果即将发布。
而且近段时间,各高校也在召开会议透露出第五轮学科评估的一些消息,比如5月24日下午,辽宁工业大学举办软科大学排名指标解读报告会,副刘艳军就透露,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即将揭晓。
二、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完整版
由于目前第五轮学科评估暂未公布,而且涉及到的院校及学科众多,小编只能根据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框架来为大家简单预测一下有哪些院校面临升级。
根据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框架来看,第五轮学科评估主要是从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与学科声誉四个大点来进行评级,不过除了科学研究水平中的科研项目与获奖这项外,其他的方面院校公布的消息的都不多,所以只能根据这一项来推测。
2020第五轮学科评估方案出炉: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是什么?(2021参考)
2020年11月初,距离第四轮学科评估已过去3年之久,而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相关方案正式由学位中心公布,虽然距离公开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日期仍有一定时间,但已经可以由本次公布的第五轮学科评估方案、指标展望新一轮的竞争结果。
一、第五轮学科评估方案
根据学位中心2020年11月3日发布的《关于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显示,第五轮学科评估的方案程序如下:
1、 自愿申请 :第五轮学科评估要求参评单位拥有参评学科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并且总体原则是自愿申请参评;
2、 信息采集核查 :信息大体按公共数据获取和参评单位补充的模式采集,并且会通过材料审查、逻辑检查、数据对比等七项措施核查参评信息;
3、 信息公示反馈 :评估期间也将会公示部分评估信息,由参评单位互相监督和提出异议核实参评信息,如有存疑则会汇总反馈至相关单位,并对作行为进行处罚;
4、 专家评价问卷调查 :将按照学科和评价指标遴选专家,通过网络等多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由专家对各项指标进行逐项评价,由问卷调查了解学科声誉;
5、 结果形成发布 :按照指标和专家确定的指标权重,统计形容结果,并且分类分档发布总体评估结果,提供和探索度评估结果;
6、 诊断分析 :结果发布后也将深入展开信息挖掘和分析,为参评的学科、单位提供分析和诊断服务,发挥服务作用,为提供分析报告,发挥智库作用。
根据通知显示,本次第五轮学科评估的主要原则为:聚焦立德树人、突出诊断功能、强化分类评价等。通知中也谈到了破除“五维”等主要措施,相对于第四轮学科评估有措施、原则以及评估指标上的不同。
注:“五维”是指学历、职称、论文、奖项,一项则是指论文收录率、引用率以及SCI和ESI。
二、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是什么?
根据通知中的内容显示,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具体的体系框架可以参照下表:
从学位中心公开具体方案,也标志着第五轮学科评估的工作即将开始,相信在2021年便可获得具体的学科评估结果,届时又会有怎样的变动,想必读者们也和笔者一样非常期待。
第五轮学科评估名单
2020年11月初,距离第四轮学科评估已过去3年之久,而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相关方案正式由学位中心公布,虽然距离公开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日期仍有一定时间,但已经可以由本次公布的第五轮学科评估方案、指标展望新一轮的竞争结果。
一、第五轮学科评估方案
根据学位中心2020年11月3日发布的《关于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显示,第五轮学科评估的方案程序如下:
1、 自愿申请 :第五轮学科评估要求参评单位拥有参评学科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并且总体原则是自愿申请参评;
2、 信息采集核查 :信息大体按公共数据获取和参评单位补充的模式采集,并且会通过材料审查、逻辑检查、数据对比等七项措施核查参评信息;
3、 信息公示反馈 :评估期间也将会公示部分评估信息,由参评单位互相监督和提出异议核实参评信息,如有存疑则会汇总反馈至相关单位,并对作行为进行处罚;
4、 专家评价问卷调查 :将按照学科和评价指标遴选专家,通过网络等多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由专家对各项指标进行逐项评价,由问卷调查了解学科声誉;
5、 结果形成发布 :按照指标和专家确定的指标权重,统计形容结果,并且分类分档发布总体评估结果,提供和探索度评估结果;
6、 诊断分析 :结果发布后也将深入展开信息挖掘和分析,为参评的学科、单位提供分析和诊断服务,发挥服务作用,为提供分析报告,发挥智库作用。
根据通知显示,本次第五轮学科评估的主要原则为:聚焦立德树人、突出诊断功能、强化分类评价等。通知中也谈到了破除“五维”等主要措施,相对于第四轮学科评估有措施、原则以及评估指标上的不同。
注:“五维”是指学历、职称、论文、奖项,一项则是指论文收录率、引用率以及SCI和ESI。
二、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是什么?
根据通知中的内容显示,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具体的体系框架可以参照下表:
从学位中心公开具体方案,也标志着第五轮学科评估的工作即将开始,相信在2021年便可获得具体的学科评估结果,届时又会有怎样的变动,想必读者们也和笔者一样非常期待。
第五轮学科评估名单如下:
根据部分消息,我们为大家整理了目前网络流传的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结果,但是结果不一定准确,请最终还是以数据为准,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1. 理学学科
中科大:数学 从A升为A+
南开大学:化学从A升为A+
兰州大学:地理学 从B+升为A-
西北大学:地质学 从B+升为A或者A-
河学:化学 从B-升为B或者B+
华南农业大学:生物学评估为C+或者B
2. 工学学科
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从A升为A+
同济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从B+升为A-
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从B-升为B+或者A-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 从A升为A+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 从A升为A+
3.农学学科
四川农业大学:畜牧学 从A-升为A
河南农业大学:畜牧学 从C+升为B
浙江农业大学:林学 从B+升为A-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 从A-升为A或者A+
扬州大学:作物学 从B升为A-
:第五轮学科评估已顺利完成
2022年11月,学位中心公布了《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宣布将启动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
2022年7月25日下午,学位中心召开干部职工大会。讲话中提到,“第五轮学科评估已顺利完成,要......促进高校在学科建设上改进提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