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土资源数据整合问题的思考

参考资料:

王万群

武汉国土规划_武汉国土规划图武汉国土规划_武汉国土规划图


武汉国土规划_武汉国土规划图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

摘要:通过对国土资源数据现状的分析,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金土工程”项目,提出了国土资源数据整合和数据库建设的建议。

:数据整合;国土资源;数据库

1 问题的提出

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现有的国土资源数据标准不一、格式多样、分散管理,因此形成“数据孤岛”,如异构数据库、数据结构异和数据含义不同等。数据整合就是通过数据转译和通讯,解决异构数据库的共享、使数据结构和数据含义统一,消除数据孤岛,实现数据的全方位共享。因此,整合现有各部门的国土资源数据,消除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孤岛”,建立数据共享平台,从而更好更有效地实现各级国土资源数据的信息共享、集中使用和有效规划,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开展国土资源数据库整合,并规范其技术要求将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通过开展国土资源数据库整合,可以减少数据的不一致和延迟,实现数据的规范化,建立国土资源信息多数据源标识,进行数据合并与格式转换、数据清理、数据更新、数据录入并集中存储,为管理阶层提供即时的信息。

(2)通过开展国土资源数据库整合,可以形成覆盖全面、结构与标准统一、内容完整的基础数据库群,达到国土业务系统运行的要求。

(3)通过开展国土资源数据库整合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将保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优质高效、信息网络的无缝连接、信息的安全与可靠,为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的共享服务。

2 数据整合的原则

现行的国土资源数据库按照所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建设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同构同标准数据库、同构不同标准数据库、异构同标准数据库、异构不同标准数据库,针对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整合方法,但必须坚持不打破地方数据管理和存储体系,不改变各地基于数据库的应用架构为原则,国土资源数据应对用户提供集成的、统一的、安全的、快捷的信息查询、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服务。为了满足这个需求条件,整合后的国土资源数据必须保证一定的集成性、完整性、一致性和访问安全性。在这方面,许多领域都提出了整合与集成的原则,如集成性原则、完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访问安全性原则等。

(1)集成性

数据经过整合、集成后,应该达到查询一个综合信息不必再到各个业务系统进行分别查询和人工处理,只要在整合、集成后的数据信息仓库中就可以直接访问到,即整合、集成后的综合信息仓库的数据是各数据的有机集成和关联存储(整合、发掘出各业务数据间的关联关系),而不是简单、孤立的堆放在一个数据库系统里。

(2)完整性

包括数据完整性和约束完整性两方面。数据完整性是指完整提取数据本身,约束完整性是指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是表征数据间逻辑的特征。保证约束的完整性是良好的数据发布和交换的前提,可以方便数据处理过程,提高效率。

(3)一致性

不同信息资源之间存在着语义上的区别。这些语义上的不同会引起各种不完整甚至错误信息的产生,从简单的名字语义冲突(不同的名字代表相同的概念),到复杂的结构语义冲突(不同的模型表达同样的信息)。语义冲突会带来数据集成结果的冗余,干扰数据处理、发布和交换。整合、集成后的数据应该根据一定的数据转换模式和规则进行统一数据结构和字段语义编码转换。

(4)访问安全性国土资源数据的整合、集成和统一建库是一项涉及面广、任务量巨大的工作。相关部门应做好协调工作,尽快研究制定出适合我国情况又能较好的与接轨的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由于数据库资源可能归属不同的单位,各业务数据系统有着各自的用户权限管理模式,访问和安全管理很不方便,不能集中、统一管理,所以保证在访问异构数据源数据基础上保障原有数据库的权限不被侵犯,实现对原有数据源访问权限的隔离和控制,就需要设计基于整合、集成后的综合信息仓库的统一的用户安全管理模式来解决此问题。

3 国土资源数据整合的思考与建议

3.1 国土资源数据的特点

国土资源数据(信息)是全面和准确掌握资源状况,以及实施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基础和依据,每一项国土资源管理业务的开展都需要基础数据的支持。而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现势性和获取的效率直接影响着各级、各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合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综合国土资源数据的存在形式,有如下特点。

(1)数据类型复杂多样

国土资源数据类型十分复杂,其内容涉及到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地质环境资源、海洋资源等各个业务领域。按照数据特征国土基础数据又分为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空间数据主要以基础和专题地图的形式存在,包括图形和属性数据。非空间数据主要是以各种文档、报表和多媒体等形式存在,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2)数据平台不一致,共享困难

表1 GIS 和数据库平台

(3)数据获取手段多样

国土资源管理业务数据的获取手段包括从外业方面包括测绘、调查、遥感,内业方面包括数字化、录入等等。这些特点要求能在数据的各项获取渠道中能兼顾数据建库的要求,形成良性的数据更新维护机制。

(4)数据多尺度、数据量大

由于国土资源管理中空间数据涉及到各种比例尺,在地市级的国土资源管理数据中,既有1∶10000的详查数据,又有1∶2000 的村庄地籍数据,也有1∶1000 和1∶500 城镇地籍。并且其覆盖空间范围大,数据信息量非常大。这要求信息系统必须具备多尺度接合以及海量数据管理的能力。

(5)时态特性

土地对象实体具有时间特性,会随时间推移发生一定的变化。国土资源信息系统中必须能描述某一时刻的土地利用状况;能分析某一地物或某一区域的动态变化情况;能分析将来的发展趋势以便在决策时借鉴过去的信息。

基于上述对国土资源数据特点分析,可以得出: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要涉及国土资源管理多种类型的数据,数据库整合任务非常重。目前已数字化的各种调查数据和各种已办理的成果数据如果不能充分应用,必然造成巨大的浪费。因此,国土资源数据库整合主要是针对基础数据库从多源、多时态、多尺度等方面进行数据整合。对现有国土资源空间与非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对不同数据库平台、不同GIS平台上的空间与非空间数据进行数据集成和整合。将多源、多尺度、多类型的国土基础数据(空间/非空间)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逻辑上分层分块、物理上无缝、空间索引快捷、对象实体意义明确的集成化数据库,以满足国土资源数据共享、交换、发布以及构建诸如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各类应用系统的需要,保证今后数据更新的及时到位,形成国土资源数据更新维护的良性循环机制。

3.2 国土资源数据的整合的现状

目前,国土资源系统正在实施“数字国土”、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全国资源与环境遥感监测等相关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工程,而“金土工程”则确立了国土资源信息化在信息化总体框架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和现代信息技术找到了结合点,为全面提升国土资源信息化水平提供了契机。“金土工程”的四大建设主体之一就是建立基础性、战略性国土资源数据库,同时,金土工程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整合已有的数据资源,建设和完善国土资源部、31个省(区、市)数据中心建设和完善包含各种土地、矿产信息的14类基础数据库,完成32个城市数据中心建设和完善包含各种土地信息的10类基础数据库,而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国土资源数据库,提高管理效率,使国土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效益,就必须进行国土资源数据库的整合,“十一五”期间的“五四三二一”工程中的两项基础建设:一是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的制定、推广和应用,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政策研究;二是加快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强数据整合与集成也体现了这一思想。

3.3 国土资源数据整合的建议

结合我国国土资源数据的实际情况以及目前开发的部分国土资源数据库建库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由有关部门牵头,开展对各行业现有国土资源数据情况的调查。制定相关的政策,调动各行业参加国土资源数据库建设的热情。

(3)由于种种历史的、技术的和体制的因素,国土资源数据不完整,质量不高和整合共享程度低是我国土信息化向更高层次发展重要的限制因素,需要通过对国土资源数据的整合、核实、充实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国土资源数据的整合和共享程度低,难以为大范围、高层次应用提供支持,则需要从标准体系建设、制度完善和体制改革方面加强和指导,规范数据整合程序与质量方面改进和提高。

(4)国土资源数据整合要求必须研究现有的各类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的结构和内容,提出数据转换与存储、交换与共享的规范标准和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把已有的数据充分开发利用,按统一的标准将其“整合”有统一的数据库平台、GIS平台、融空间与非空间数据于一体的国土资源数据库。

总之,通过国土资源数据整合的问题的研究,形成一定的技术要求规范,对国土资源数据进行提取、转换、加载,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将保证国土资源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互作,为限度地实现各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和建立顺畅的信息渠道提供技术依据和指导。

参考文献

阎国年.地理信息系统集成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3.8

龚建雅.当代GIS的若干理论与技术.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3

各地“十四五”蓝图已露端倪,这些城市未来5年怎么干?

通过这些公开问计以及前期课题研究,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的副省级市和特大城市,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军委联勤保障部队驻地。各地“十四五”蓝图已露端倪。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城市未来5年怎么干?

城市发展模式渐变

区域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城市也已经成为产业和人口聚集的主要载体。近几年,已经形成了以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带动全局发展的政策方向。因此,各地的“十四五”规划中,区域和城市发展成为重点。

8月26日,湖北常委会召开会议,针对“十四五”规划,会议指出,要做好区域发展大文章,以中心城市、城市群、城镇带建设带动全域协同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发展水平和整体实力,更好发挥武汉为龙头、“襄十随”和“宜荆荆”城市群为两翼的辐射作用,加快块状经济发展。

湖北的区域发展战略已经是各省份的普遍做法。在重大区域战略下,各省份也积极在策划和推动省内次级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发展,大力培育经济副中心城市,形成新的增长极,从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这在各地“十四五”规划的编制中体现明显。

区域发展战略中,中心城市是关键角色。尤其在“强省会”战略下,中心城市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迅速提升,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城市空间布局带来挑战,尤其是中西部城市城镇化加快推进,开展重要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和战略性矿产勘查,为全面建设提供资源基础保障。进一步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前期调查工作,科学评价我国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重要固体矿产资源潜力,逐步摸清矿产资源家底。未来的城市扩张模式是否将转变?

实际上,随着人口和产业加快集聚,中心城市的外延扩张十分迅猛,为了应对这些压力,近年来,一些城市已经在大力度重塑城市经济地理。

比如,2017年,成都提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重塑城市格局和产业经济地理;此后,西安提出“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2019年,郑州提出“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这些都是对城市格局的重大调整和扩张。

可以预计,城市格局的调整战略将写入“十四五”规划,未来几年仍将是城市的扩张期。但是,城市扩张也引发了对城市的边界在哪里的疑问,中心城市的发展亟须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扩张。

城市扩张的同时,城市有机更新也被凸显出来。2016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2019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

在“十四五”规划前期课题中,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就承担了西安的《“十四五”时期西安转换城市发展方式、优化空间格局战略研究》;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也对西安市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编制进行研究。

郑州的“十四五”规划编制方案就提出,要分析国内先进城市行政区划调整与整合的经验做法,分析新形势下郑州城市发展空间、人口结构状况、功能区划等方面的现状基础,分析郑州急需推动行政区划调整的必要性因素,立足进一步提升郑州省会城市功能更好服务战略需求,按照全域城镇化方向,研究提出“十四五”时期郑州市加快推动行政区划调整的思路和举措。

不仅如此,近几年很多城市制定了中长期的战略发展目标,2020年往往是战略步骤的阶段,未来5年将是这些城市新的战略目标的开局阶段,因此,中心城市的“十四五”规划尤为重要。

比如,2020年成都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步目标之后,就将在“十四五”时期全面开启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进程。成都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成都要全面建成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门户枢纽城市。

未来的增长动力在哪里?

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依赖外循环的增长格局面临重大挑战。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这对城市的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在促使城市转变增长动力。

重庆大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蒲勇健认为,这是内陆城市的机遇。而且重庆齐全的工业体系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重庆有可能在国内大循环中,复兴30年前在经济前五的地位。他认为重庆要做好迎接“产业大规模转移”的准备。

为了提升城市竞争力,郑州“十四五”规划编制则设立了建设黄河生态带核心区总体发展规划,推动四路协同、五区联动加快高质量开放发展总体规划,加快城市化全面提升竞争力总体规划专项工作组,实施筑基补短赶超战略加快创新发展总体规划等四个专项工作组。

实际上,在当前形势下,如何面对变局,转变增长动力是城市发展亟待解题。

上海的课题包括了“十四五”期间多情景下GDP增长率和相关结构性指标研究;提升经济中心综合实力、增强金融中心资源配置功能、提高贸易中心枢纽功能、提升航运中心高端服务能力、提升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目标和战略举措研究。

数字经济发达和经济外向度高的杭州,机遇和挑战同时存在。7月17日,杭州市发布了市制定的《杭州市“十四五”规划编制目录》,其区域规划仅一项,即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发展“十四五”规划。可以预计,创新驱动将被寄予厚望。

成都此次主要的征集内容包括了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区、深化产业经济地理重塑、带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建设产业功能区构建产业生态圈、培育发展新动能构建高水平创新体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

8月18日,长沙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调度会议召开。长沙市常务副夏建平表示,要找准发展战略方向。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突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域消费中心打造、城市群建设等重点,争取更多的事项纳入和省的全盘布局。

武汉市2016建成区面积

国土资源部门在开发信息系统时通常根据本部门的特定情况采用不同的数据建模方法,选用不同厂商的GIS软件,如江苏省各市县国土资源部门所选用的GIS和数据库平台就有六七种,见表1。这些不同GIS软件采用不同的空间数据格式,对地理数据的组织也存在很大的异。由于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在不同GIS软件上开发的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变得非常困难,采用数据转换标准也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另外,在国土资源部门与测绘部门之间,对地理现象有着不同的理解,对地理信息有着不同的数据定义,这也使得领域间在共同协作中进行信息共享和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

武汉市2016年建成区面积为307.42平方千米。根据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武汉市建成区面积为307.42平方千米。该局在发布《武汉市土地利用现状公报》时提到:“截至2016年底,全市建成区面积为307.42平方千米。

开展地质环境与灾害调查评价,为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提供地质环境保障。开展全国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系统查明地下水的数量、质量和变化规律,建立监测网络。

六大地调中心是什么

2018年,全市下辖13个区,总面积8569.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08.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48万亿元。春秋战国以来,武汉一直是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明清时期成为楚中繁盛处、天下四聚之一。

1、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地质调查局的“十四五”规划前期课题包括:“十四五”时期,国内发展环境重大变化影响及市经济发展目标指标研究;市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路径研究;首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基本思路研究;市与其他大都市的战略性比较研究等。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2、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3、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地质调查局是根据国土资源调查规划,负责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为国民经济和发展提供地质基础信息资料,并向提供公益的自然资源部直属的副部级事业单位。

地质调查局是地质调查、科学研究和信息服务机构,是拥有专业化地质调查队伍的事业实体,是地质基础信息资料等公益性产品的生产者和提供者。

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的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者,通过地质调查、地学科技创新和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扩展资料

开展基础地质数据采集与更新,为经济发展提供地质基础支撑。广泛采用新的地球探测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全方位、多角度获取地质信息,开展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环境地质和海洋地质调查,不断提高我国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填补和更新基础性地质图件。

开展全国重要成矿区带矿产资源远景调查以及重要地区、重点矿种的大型、超大型矿床勘查,和促进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不断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开展重点地区地质灾害调查和区划,建立全国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报和应急反应能力。组织实施交办的重大工程建设前期地质勘查工作。

武汉的面积有多大

一、截至2014年末,武汉全境面积8594平方公里,占湖北省面积的4.6%;市域周长977.28公里,7个中心城区面积86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52.61平方公里。如图所示:

截至2019年9月,武汉的总面积8569.15平方千米。

扩展资料

武汉的地理环境:

武汉,位于中部、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是历史文化名城,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也是湖北省省会。地理位置为北纬29°58′~ 31°22′,东经113°41′~115°05′。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武汉是城区面积的城市

二、武汉市:

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的副省级市、区域中心城市(华中),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是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15年,武汉市下辖13个市辖区,3个开发区,总面积8594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1060.77万,城镇化率79.3%,是中部地区的特大城市。

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高铁网络连接大半,是系统中重要的大型中转站以及内河重要港口 。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支流汉水在武汉交汇,造就了武汉隔两江立三镇地理特征,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全境水域面积2217.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构成了武汉滨江滨湖水域生态环境,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

武汉包括:

武昌面积8467.11平方千米

汉口8410平方千米

汉阳8406平方千米

9月11日,在“中部地区崛起与城市群发展上”,国土与地区经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徐国弟阐述了对武汉功能定位的观点。

在他看来,关于武汉的定位研究,已经有很多报告,但即使是很多有影响的说法也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理论漏洞,应从、湖北省和中心城区等三个层面对武汉进行重新定位。

武汉具有居中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商家必聚之市。从国“十四五”规划编制进入了关键期,近各地开始密集征求对本地规划编制的建议,开门问策。家层面上来说,武汉是全国重要的工商城市,长江中游经济中心,性宜居城市、会展之都和企业总部聚集地。

我国除青海、等个别省区之外,武汉在省会城市中的首位度是的。所谓首位度是指一国或地区城市的人口数与第二大城市的人口数之比值,通常用它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等于或略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

武汉首位度太高(约6)对于湖北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十分不利,应加快培育二位、三位城市的发展,并适当地将武汉的某些省会城市的功能逐步分散到其他城市去。武汉在湖北省层面上的功能定位应是;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武汉城市圈的中心城市,全省城乡统筹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市。

徐国弟进一步说明,武汉市的功能定位还可以更加明确,即要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工商城市,长江中游地区经济中心,性宜于居住城市、会展之都和企业总部聚集地。这也是武汉要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集中体现。

武汉全境面积达8494平方公里,为湖北省面积的4.6%。七个城市辖区面积863平方公里,外环以内面积1171.70平方公里,武汉三环线(中环线)内的城区面积684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底建成区面积为500平方公里。十三个辖区中黄陂区面积为2261平方公里,江汉区面积小为33平方公里,城区中洪山区面积达502平方公里。

那武汉面积到底有多大呢?它当于 4个深圳;8个;80个法国巴黎;14个韩国首尔;12个新加坡;11个美国纽约;5个英国伦敦;4个日本东京那么大。武汉市的面积有8千5百多平方公里,这确实有点哧人!

武汉,简称“汉”,别称江城,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六省的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批复确定的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1] 。截至2019年末,全市下辖13个区,总面积8569.1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812.3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21.2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62万亿元。 [2-3]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武汉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作为经济地理中心,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内陆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其高铁网辐射大半个,是华中地区可直航全球洲的城市。

土地面积8467平方公里。经过40多年的建设,武汉已成为我们祖国腹地一座多功能的综合型特大城市。

武昌面积达4500平方公里,武汉三镇,武昌!

武汉分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武汉素有“江城”美誉。全市现辖9个城区、2个郊区和2个县,人口约70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480多万。土地面积8467平方公里。经过40多年的建设,武汉已成为我们祖国腹地一座多功能的综合型特大城市..

武汉市国土面积8467.11平方公里,为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6%

武汉市地铁11号线路段

(2)国土资源数据库可分为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和成果数据库三大类,分别完成不同的数据存储和管理。数据库作为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的核心,已经是各国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工程界的共识。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国土资源数据库的合理开发与应用仍存在不同问题,应该加强对建设成果与实际应用的相互衔接与协调。

武汉地铁11号线一期站点共计13站,分别为:光谷火车站、户口、光谷同济医院、光谷生物园、光谷四路、光谷五路、光谷六路、豹澥、光谷七路、长岭山、未来一路、未来三路、左岭。

1.武汉地铁11号线的亮点:

武汉地铁11号线配置了先进的空气净化装置,释放出的光等离子体随空气流动到环境中,可起到净化作用,能有效杀灭车厢里的细菌及。车厢的车顶采用与阳逻线列车一样的“蓝天白云”照明方案,仿佛全景天窗,车与自然融为一体,车为风景,风景也在车中。

武汉地铁11号线车厢在细节方面更人性化,所有部件表面圆滑无锐角;扶手的设置可以满足所有站立乘客的需求;座椅采用经久耐用的不锈钢材质,下方参考资料:设置电加热装置,提升乘客在寒冷天气的舒适感;车厢内的LCD电视采用24寸显示屏,屏幕比地铁2号线的更大。同时,对残疾乘客给予更多关照,残疾人轮椅区设置了安全带。

2.武汉地铁11号线

是为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于2012年12月,武汉市启动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时提出修建的。11号线东段和西段分别将触角延伸至新城区,形成城市东西走向的大动脉。2013年3月,武汉市规划国土规划局启动第三轮轨道交通规划,根据第三轮规划,原24号线、11号线和29号线被整合优化,形成了新的11号线,西起柏林,东止左岭新城,全长约68公里,设站34座,是武汉的轨道交通线。

武汉城市圈高校资源将下沉到周边县市,哪些城市可以获得名额?

在平面直角坐标上,武汉市东西横距134千米,南北纵距约155千米,形如一只自西向东翩翩起舞的彩蝶。武汉的东边在新洲区徐古街将军山村,西边在蔡甸区侏儒街国光村,南边在江夏区湖泗街均堡村,北边在黄陂区蔡店街李冲村。

武汉高校向城市圈拓展,“一校两区”成为办学新模式

——————摘自长江日报

武汉城市圈包括覆盖黄石、鄂州、黄冈.麻城、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周边8个大中型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武汉是全国高校教育第三城,仅次上海之后,但是武汉高校资源过于集中,很难让高校有所各自发展,近几年,武汉高校纷纷向武汉城市圈拓展,不仅离武汉近的鄂州吸纳了多所武汉高校的分校区,就连武汉城市圈的麻城、黄冈、咸宁、黄石、汉川、孝感等都获得办校名额,下面我们来介绍下哪些城市获得具体办校名额。

1.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麻城市

麻城市位于湖北鄂东北位置,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沿江高铁、京九高铁、随麻安高铁在麻城北交汇,促使麻城成为鄂东北交通枢纽中心,正因为有这么好的资源,所以麻城也拥有如下高校办校名额。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麻城校区)

湖北麻城理工学院

湖北麻城菊花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工业大学(麻城校区)

2.大别山革命老区——黄冈市

团风县:团风县位于麻城市与黄州区,全国有名的将军县,武汉城市圈重要成员,团风获得两所大学办校名额。

红安县:红安位于麻城市与大悟县之间,全国有名的将军县,红安县凭借红色文化优势,共获得八所高校(包含已建设以及已规划),在黄冈市各县市区高校数量排名中,红安县。

3.湖北门——嘉鱼县

嘉鱼县:嘉鱼县位于湖北的南部,紧挨武汉,武汉的武昌首义学院已经确武汉市的市域范围有8494平方公里,比上海还要大,相当于8个、13个新加坡。其建成面积为220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心区的2倍。“因此,武汉市实际上是一个广域城市,也可以说是一个袖珍省。”他认为,武汉中心城区是武汉核心功能定位的载体,其外围是武汉的卫星城。定在嘉鱼县设立分校。

4.武汉城市圈全国百强县市——汉川市、大冶市

华中师范大学鄂州校区用地,己被国土部门审批通过了,应该很快就会开工建设,长江职院新校区已在葛店启用。未来还会有很多学校落地鄂州。

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