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探工程质量情况

5.8.1 钻孔质量情况

福建省121地质大队_福建省121地质大队李瑞杰福建省121地质大队_福建省121地质大队李瑞杰


福建省121地质大队_福建省121地质大队李瑞杰


福建省121地质大队_福建省121地质大队李瑞杰


第三勘查阶段,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共完成129个钻孔,优质孔75个,占全部钻孔数的56.6%,见表5.3。

第三勘查阶段,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共完成129个钻孔中,被降级的钻孔56个。降级原因:岩(矿)心采取率原因的37个,占66.1%;孔斜原因的7个,占12.5%;采取率与孔斜双重原因的11个,占19.6%。详见表5.4。

表5.(2)斑岩型铅锌矿、斑岩型银矿4 钻孔降级原因分析

5.8.3 钻探工作量报废原因

表5.5 5.8.2 钻孔降级原因钻孔部分工作量报废原因分析

注:孔数(工作量)%指报废原因占有的孔数(工作量)与有报废工作量钻孔数(工作6.1.2 勘查钻探工作过程量)比。

青年地质科技奖的授予情况

1984年,2队提交了《江西省贵溪县冷水坑矿区铅锌(银)矿详细普查地质报告》(2队,1984),获铅锌矿金属储量465万t,伴生银近6000t,其中获得D级+地质储量铅186万t,其中D级150万t;锌279万t,其中 D 级224万t;伴生银6397t,镉15793t、金49.52t。初步证实了冷水坑矿田为一特大型中低品位、矿1957年下半年,矿区通过普查检查工作,实现了进一步发现矿化范围、搞清成矿条件、发现成矿带及成矿方向(矽卡岩接触带方向)、了解地层和火成岩的分布情况等目的,为初步勘探提供地质依据。2010年起,随着“攻深找盲、探边摸底”为重点的新一轮地质找矿工作的开展,福建马坑外围—大田汤泉铁矿列入整装勘查区,马坑外围石岩坑的铁矿区深部钻探工作正式启动。化均匀、变化稳定、埋深较浅、易采易选的斑岩型铅锌矿床。

地质大队属于什么性质的单位

助人为乐2006~2009年,2队与江西省三明市天潭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对银珠山矿区内的北部(小源矿区)进行了详查。2009年提交了《江西省贵溪市冷水坑矿田银珠山矿区北矿段铅锌银矿详查地质报告》(2队,2009),江西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进行了评审,2009年7月22日以赣金林储审字[2009]033号文对该报告的资源储量给予了备案。同年还提交了《江西省贵溪市冷水坑矿田银珠山南矿段铅锌银矿普查地质报告》(2队,2009)。好人郑培城事迹

根据查询有途教育得知,地质队是事业单位,各地勘单位(地质队)都是隶属于省地勘局的。地质队主要负责进行野外科考,对地质,地貌,地况进行实地考察,进行能源矿产的搜索,工作强度大,需要很强体能耐力。

5.沿G205(旧)行驶3.7公里,直行进入G205(旧)

阶段勘查钻探工作概况

钻探过程中,由专门地质人员进行钻探编录工作。地质人员每天到钻机现场进行岩心整理和描述、班报表检查、孔深校正、回次采取率计算等工作,如有发现回次采取率不高、见矿顶层板孔深未校正和孔斜测量、水位观测、残留岩心处理等问题,及时汇总反馈给钻机和生产技术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3.1.1 勘查工作背景和目的

(1)“脉带型”铅锌矿

1956年~1957年,马坑矿区先后有冶金806 队、华东地质局378 队、安溪地质队、有色金属309队等单位进行普查或者踏勘,开展少量山地工作,未能发现隐伏铁矿(均认为地表矿规模小,远景有限给予否定)。1957年10月华东地质局403 物探队在矿区进行1:10000磁测,发现有长宽达4000m×1000m的磁异常,从而揭开了探索本矿区深部隐伏磁铁矿的序幕。1958年,在加快建设国民经济的推动下,福建省确定在闽西建立一钢铁基地,钢铁厂(设计年产50万t的中型钢铁厂)厂址设在龙岩,定名“龙钢”。为了满足龙钢矿石原料的需要,福建省地质局决定在距龙钢16km的马坑开展铁矿石的勘探工作。

2008年,2队完成了《冷水坑矿田及外围找矿方向工作汇报》(2队,2008)和《冷水坑银矿田地质介绍》(2队,2008)。

3.1.2 勘查任务与钻探工作布置

普查检查时采用磁法测量,分别于火成岩及石灰岩的接触带上,发现有价值的大片异常,主要在石灰岩下部,经过异常特征研究和物性分析及成矿条件预测,认为异常系由下部盲矿体引起,61线/CK1号孔处是磁异常的地方,71线/CK2号孔处是全矿区磁异常中心地带。

普查或踏勘认为该矿区矿床为地下80~600m之间,矿体埋藏较深,矿床为受到一定层位控制的较大的层状体,矿体倾斜平缓,倾角10°~20°;矿区地形为周边高局部低的喀斯特溶槽。根据上述矿床埋藏、矿体形状与产状、矿区地形等特征,采用90°直孔以设计的400m×200m勘探网度进行C1+C2级储量圈定,进一步了解矿床形态和质量,摸清深部地层和构造,并且布置专门水文钻孔了解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了解矿山开采条件。钻孔按以下原则布置:

1)在磁异常的地方和全矿区磁异常中心地带上各布置一个钻孔;

2)原则布置在勘探线上,但地形条件等原因可偏离线1~2m布设(实际钻探时,个别孔因生产需要而布置在距离勘探线30m之处,如85线/CK42孔)。

3.1.3 勘查钻探工作过程

1958年3月,福建省地质局成立第四地质大队404队(后改为507地质队),并由该队进行钻探验证。发现铁矿后,在61~87线间以400m间距展开初步勘探。1958年12月,地质专家切尔切夫应邀到马坑指导工作,他本人既不上山又不到现场,只是听了汇报后即荒谬断言马坑铁矿“构造复杂、矿藏规模不会很大、品位不高、矿体埋藏深、水文地质复杂、开采难度大,因此不必大规模展开工作,不必再往深度勘探……”。

由于71线以西矿体埋藏过深,当时设备能力和钻探技术水平等无法满足和实现目标,因此,该阶段主要的勘探工程量放在71~87线间。4年中,每年由福建省地质局下达任务指标和其他任务,1958年矿区经常开动6 台钻机,1959年~1960年开动4 台钻机,1961年开动3台钻机。勘查完成工作量为:钻探12898.19m,井探2652m,槽探3531m3,硐探47m,采样1424个样,总投资128万元。

1963年5月,提交《福建省龙岩马坑铁矿地质勘探中间报告》。该勘查工作期间,完成钻探工作量12898.19m,获得C1+C2级储量5139万t,辉钼矿总量12160.35t,并对矿区地质构造、矿体特征、矿石质量和成矿条件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第四阶段勘查钻探工作概况

1966年起至今,2队一直在矿田及外围进行勘查工作。

6.1.1 勘查工作背景、任务和目的

福建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三明市永安市东坡路56终点: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8号

根据福建省地矿局下达的地质工作项目任务书(闽地〔2010〕60号文)要求,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选择福建省龙岩市马坑矿区进行深部远景控制工作,其目的任务是:对中矿段零米标高以下的主矿体延伸部分以400m×400m网度用少量钻孔进行深部验证控制,结合以往钻探成果,探求333+334?资源量,为开发工作提供依据。

2010~2013年,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先后组织4 台钻机开展勘查钻探,安排并完成钻孔12个:2010年4个,2011年3个,2012年3个,2013年2个。通过深部钻探验证,在石炭系经畲组含矿层中见磁铁矿体,主矿体呈层状,走向40°~45°、倾向北西、倾角45°~50°。主矿体形态简单,厚度稳定,一般3.9m,平均20.06m;沿走向控制长度800m,沿倾向控制500m;品位一般20.75%~39.88%,平均35.07%。按400m×400m网度,初步探求铁333+334?资源量1.14亿t。

福建省第四地质大队待遇咋样

成都商人林新生在西安参加全国糖酒博览会时,不慎遗失装有1万元和30多万元有价证券的密码箱。在会场做清洁工的旬阳农民龚1985年5月,地质矿产部在冷水坑矿田组织召开了全国火山岩型金、银矿经验交流会议,原地质矿产部总工程师、地质科学院陈毓川先生主持会议。德银捡到密码箱后,通过电话联系,确认了林新生的失主身份。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林新生并没有去西安收领失物,而是抱着防备心理要龚德银把失物送回。不想,龚德银果然来(1)概况到成都,全部奉还失物。

会给提供保险、节日等。福建省第四地质大队待遇好,其中包括保险、节日、住房公积金、岗位晋升等待遇,但工作繁忙,主要从事地质矿产勘查、矿产开发及技术咨询、地质灾害评估等工作。

福建省尤溪县十字隔矿区水泥石灰岩矿详查

2009年7冷水坑矿田作为我国规模的银矿田,在国内及享有一定声誉。几十年来先后接待了大批和专家学者来矿田参观考察:时任地质矿产部副部在此期间如有意见,请与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人事处、监察室联系。长的曾于1985年4月8日来冷水坑矿田视察工作(图1.2)。原地质矿产部朱训(图1.3)、宋瑞祥(图1.4),江西省原常务副凌成兴(图1.5),地质大学()翟裕生院士(图1.6)、吴淦国(图1.7),顾连兴(图1.8)、地质科学院侯增谦研究员(图1.9)等和专家学者都先后来矿区参观考察。月至2011年12月,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开展勘查工作,勘查矿种为水泥用石灰岩,工作程度为详查,勘查资金977万元。

矿区位于十字隔煤矿区内,除煤矿外,周围还有龙门场金矿、东华金银矿、后坑石灰岩矿等小型矿山。矿区处于周宁—华安断隆带中段的次级构造葛坑—龙门场北东向断隆带内,区内断裂构造发育,而褶皱构造相对不明显。矿区水泥用石灰岩矿赋存于下二叠统栖霞组中,其顶、底部受F1、F0拆离构造控制。地表未见天然露头,而被童子岩组、长林组、南园组或残坡积物所覆盖,呈隐伏状遍及矿区。矿体总体倾向南东,沿走向或倾向有不同程度的起伏现象。属浅海相碳酸岩沉积变质矿床。通过详查工作,圈定水泥用石灰岩矿体2个,编号自上而下为Ⅰ、Ⅱ,平均铅龚德银。直厚度分别为67.11米、39.99米,初步估算(332+333)矿石量10163万吨,其CaO、MgO和fSiO2平均品位分别为50.98%、1.25%和2.31%。矿石中有害组分的含量均较低,选冶性能较好。其他有益矿产为煤,赋于二叠系童子岩组中,据《福建省尤溪县小坂面煤矿区十字隔井田勘查报告》,矿区探明无烟煤C+D级总储量157万吨。

陈景河的个人

6.沿G205(旧)行驶450米,在第1个出口,朝沙洲路方向,直行进入G205(旧)

陈景河是矿业联合会团,黄金协会副会长;现任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委、总工程师。1982年,刚从福州大学地质专业毕业的陈景河满怀青春的梦想到福建省闽西地质大队报到,并作为紫金山金矿普查项目负责,前往神奇的紫金山。从此,“骑着‘五龙'驾雾,伴着‘麒麟'入眠;多少汗水、多少艰辛,终于发现了思夜想的黄金!”(摘自《我与紫金,此生不了情》 陈景河)。1984年,陈景河首次在论文中提出“上金下铜”雷锋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自己为别人着想的精神,在生活中有很多拥有这种精神的人。下面是拥有雷锋精神的人的故事:李明是普普通通的出租车司机,他每天早晨4点就去车队提车,晚上10点才回家,一天比一天累。然而,李明在行驶途中遇到的那些需要帮忙的乘客,他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有一次,李明接到一位老单,老奶奶要前往远郊区售楼处签订合同,但是老奶奶不知道路,加上天气炎热,她无法扛着重重的行李走路。李明见状,立刻帮助老奶奶将行李放入车内,并开着空调送她到售楼处,对老礼貌和细心得到了老高度评价。后来,李明还遇到过形形的乘客,他在天气酷热的夏天将自己的汽水递给出汗流的乘客,同时还在雨天将车的气垫垫在他们座位的下面,保证他们的行程更轻松。他还经常主动为有需要的乘客开车门,帮助搬运行李等等,这让他的乘客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他的善良和贴心。李明说,他是时刻保持内心愉悦,把这份愉悦传递给乘客,帮助他们在疲劳和压力的情况下获得舒适的旅程。这种一点一滴的关爱让许多人感动,成为他车内的“亲人”和“朋友”,也被大家称之为“出租车里的雷锋”。在像李明这样无私奉献的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雷锋精神永存的价值和力量,他们的行为不仅帮助到了他人,也让更多的人从其中汲取到了正能量。真正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个人的成就,也在于我们身边人和我们的贡献。成矿预测,并在工程中得到验证,使紫金山金铜矿成为我国地质队的业务范围有:矿产预查(普查、详查、勘探);钻探施工、新立、延续、评估矿权;报告编制、评审;地灾评估、设计、治理;工程岩土;土地测绘、工程测量;岩矿测试、动态检测等。“七五”期间探明的重要金属矿床之一,《福建上杭“紫金山式”大型铜金矿床的发现、研究与勘查》获科技进步一等奖。

矿田的研究历史

图1.2 1985年4月8日,时任地质矿产部副来队视察 图1.3 2009年9月2日,原常委、原地质矿产部朱训(前左二)来队考察

图1.4 1998年1月11日,原地质矿产部宋瑞祥(右四)来队视察 图1.5 2008年8月26日,江西省原常务副凌成兴(中)到贵溪冷水坑银海矿业公司考察

图1.6 地质大学()瞿裕生院士(前右)在刘建光级高级工程师(前左)陪同下进行野外典型矿床研究 图1.7 地质大学()吴淦国(右)与2队徐贻赣队长(左)在井下研究矿床构造

图1.8 顾连兴(左一)带领研究团队在井下进行矿体构造研究 图1.9 地质科学院侯增谦研究员(右)在矿区考察

新成立后,地勘队伍对冷水坑开展了大规模的矿产勘查活动,冷水坑矿田历经近50年的地质找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勘查成果(图1.10 至图1.13)。自1966年秋,原地质部江西省地质局九一二大队,现为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九一二大队(以下简称2队),据群众报矿线索及县志,发现脉状铅锌矿以来,一直在矿田进行勘查工作,同时福建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地质大学()、长春地质学院、江西省地质局调研大队及实验测试中心、国土资源部(原地质矿产部)所属地质力学研究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2队所属地质科综合组、2队典型矿床研究室及区划组、物化探分队、区调分队等单位,在矿田内、外开展了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不同手段的大量地质工作及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此外,冷水坑矿山作为野外科学研究基地,先后和地质科学院、地质大学()(图1.14,图1.15)、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合作项目,共同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图1.10 20世纪80年代的2队“三八”女子钻机组 图1.11 1990年,《江西省贵溪县冷水乡鲍家矿区承包矿段银(铅锌)矿勘察报告》通过储委评审

图1.12 物化探分队职工正在进行野外电法测量 图1.13 2队历年矿产勘奖成果

图1.14 地质大学()吴淦国(左)、张达(右)与2队级高级工程师何细荣(中)在矿区调研 图1.15 地质大学()何明跃带领研究生与2队董光裕副队长及技术人员交流

1966年秋,2队据群众报矿线索及县志,对银路岭一带铅锌矿开展普查找矿工作。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在银路岭—银珠山一带发现了多处采矿古老窿、废石堆、加工场地及古炼渣等采矿冶矿遗迹。随后发现了含铅锌矿的破碎带及铅锌矿脉。

1969年1月—1970年年底,2队对银路岭铅锌矿进行了普查。

1971年,2队提交了《贵溪县冷水坑银路岭铅锌矿区普查勘探地质报告》(2队,1971)获得铅锌金属储量9万t,伴生银220t,并提出银路岭铅锌矿有进一步工作的价值。

1973年,福建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完成了1:20万“光泽幅”区域地质调查、土壤、水系重砂、航磁测量,提供了矿区所处的区域地质背景资料。

1974年,2队对银路岭铅锌矿进行综合研究认为,在冷水坑地区内具有寻找斑岩型铅锌矿的成矿地质条件。

1975年夏,2队再到该区开展找矿工作,查明银路岭、银珠山、鲍家为大型斑岩型铅锌事业单位。矿床。

1975~1984年,找矿工作重点从以寻找脉状铅锌矿转为以寻找斑岩型铅锌银矿为主,逐步对近2km2范围的冷水坑矿田开展勘查工作。

1978~1988年,江西省地质局实验测试中心对矿田矿床物质组分及矿石技术加工选冶性能等,分阶段进行了初步及详细研究。并结合矿田的勘查工作,在矿田及其外围开展了一些物化探工作。

1978~1983年,2队物探分队在冷水坑矿田及外围完成了1:5万“湖石幅”(2队,1978~1983)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水系重砂测量等工作。配合该图幅的区调进行的综合物化探工作圈出了重砂扩散晕64处,地磁异常7处,土壤化探异常8处。在此期间,在区内还开展了1:1万综合物化探工作,圈定了地磁(ΔZ)异常3处,土壤化探异常4处。这些基础地质工作不仅为研究矿田区域地质背景提供了较详尽的资料,同时据此进行的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的初步总结和研究;对矿田及外围的地质普查找矿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979~1982年,由2队与长春地质学院合作完成了《江西省贵溪县冷水坑斑岩型铅锌矿区地球化学特征》(2队,1982),总结了矿区地球化学规律,为矿床成因类型划分及矿体连接对比提供了依据。

1982~1984年,2队专题组完成了《江西省贵溪县冷水坑地区银铅锌矿成矿规律及成矿区划(1:5万)研究》(2队,1984)。

1983~1992年,查证了下鲍、营林、银坑层控热液型大型富银矿床;新发现驾车路线:全程约6.7公里并初步评价了层控热液型银矿床(伴生金、银、硫,具中型远景)。1985年转入详查、勘探。相继发现了下鲍、营林菱铁矿型银铅锌矿床,进而根据有用矿物不同组合及不同矿床类型将矿田划分为鲍家斑岩型银铅锌矿区、银路岭斑岩型及脉型银铅锌矿区、银珠山斑岩型及脉型硅化破碎带型金银多金属矿区、营林碳酸盐型银铅锌矿区,组成了多位一体的特大型冷水坑有色金属矿田。

1985~1986年,地质矿产部地质技术经济研究中心,江西省地质矿产局技术经济研究室联合组成专题组,对冷水坑矿田铅锌(银)矿及银(铅锌)矿进行了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研究工作,提交了《冷水坑矿田铅锌(银)矿及银(铅锌)矿床技术经济评价报告》(2队,1979~1982),肯定了银(铅锌)矿的经济价值。

1988年,2队提交了《银路岭银(铅锌)矿勘探地质报告》(2队,1987),经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批准C+D级银金属量664t、铅+锌金属量13.42万t;并提交了银路岭矿区103~112线0m标高以上勘探报告,获得C+D级储量银664t,铅53 412t,锌80 847t;伴生银53t,镉550.4t。同时完成了《贵溪冷水坑矿田银(铅锌)矿扩大远景及金、铜成矿条件》(2队,1986~1988)研究报告。

1990年,2队提交了《鲍家银(铅锌)矿详查地质报告》(2队,1990),经赣地发[1990]095号文批准C+D级银金属量3336t,其中C级2033t,共生铅锌143万t。

1990年5月,2队对鲍家矿区100~108线+180m标高以上,120~130线+50m标高以上范围银矿承包矿段进行了勘探。

1990年6月~1994年7月,2队矿研室对冷水坑矿田进行典型矿床研究。1992年提交了《冷水坑银矿地质研究报告》(2队,1992);1994年提交了《江西省贵溪县冷水乡鲍家矿区 线银铅锌矿勘探报告》(2队,1994),经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批准B+C+D级银金属量806t,其中B级25t,共生铅锌B+C+D级铅金属量35 644t,锌53 223t;表外银矿C+D级银金属量143t,共生铅锌C+D级铅金属量10 349t,锌15 562t,伴生金525 kg,伴生硫21.51万t。铅+锌金属量20.37万t。

1994年,2队提交了《江西省金溪枫山埠-贵溪冷水坑多金属成矿区划报告》(2队,1994)。

在开展冷水坑矿田勘查工作期间,2队对银珠山矿区北矿段陆续开展过例尺地质填图、土壤测量、磁法测量、槽探、钻探等工作,1990~19年对该区开展了普查工作,主要对矿区东部斑岩型矿体进行探索,获得银(铅锌)D+E级银金属量26.6t、铅637.22t、锌175.73t。

1995年,2队内部编制了《江西省贵溪县下鲍矿区银铅锌普查报告》获 D+E 级银金属量1585t。

2000年,进一步加强了对F2推覆构造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认为 F2推覆构造不是向北西凸出的“弓”形,而是继续向北延伸,并在距离矿田北面20 多千米的“谷子洞”发现F2推覆构造,冷水坑矿田向北东方向寻找层控热液型银铅锌矿的构想初步形成。科学院翟裕生院士来2队指导找矿工作并提出了建设性指导意见,认为银珠山矿区北矿段寻找火山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有较好的前景。2005年在银珠山矿区北矿段冷水河以北的小源村西施工了ZK13906 探索钻孔,2005年5月设计批准实施,该孔于2005年11月26日终孔,在穿过F2推覆构造后,在下侏罗统火山岩中见有两层厚度较大、品位较富的层控热液型铅锌银矿体,矿石类型与下鲍矿区相类似。该孔的施工及见矿,为在银珠山矿区北矿段内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奠定了基础。

2001~2003年,下鲍矿区银铅锌矿详查被列为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勘查项目,下鲍矿区层控热液型银铅锌矿勘查取得了重大成果。探获资源/储量122 b+333银金属量1182t,其中122 b基础储量688t;低品位银(333)81t,伴生银(333)84t。共生铅锌金属量:银矿石生铅82 447t、锌107 900t;低品位银矿石生铅14 8t,锌26 435t;铅锌矿石中铅62 842t,锌83 426t。伴(共)生金属量2931 kg,共生铁锰矿石量1010.62万t,以及伴生硫466 906t,镉1415t。

2003年,2队提交了《江西省贵溪市冷水坑矿田下鲍矿区首采区段银铅锌矿详查地质报告》(2队,2003),经赣地矿办发[2003]35号文、赣国土资认储字[2003]113号文批准资源/储量(122b+333)银金属量640t,铅+锌金属量35.70万t。

2004年,2队完成了《下鲍银铅锌矿详查报告》(2队,2004)和《江西省贵溪市冷水坑矿田下鲍矿区银铅锌矿130+1~144 线详查报告》(2队,2004),2006年由江西银海矿业公司建成日处理矿石量1000t的采矿厂,开发冷水坑矿田下鲍矿区银铅锌矿,这也是目前的主要开采矿区。

2003~2006年,银珠山矿区铅锌银(金)矿详查被列为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产勘查项目,由2队组织实施,并于2003年7月申报立项。野外工作于2004年初启动,2006年3月结束。2006年年初,江西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进行了野外验收,对项目工作完成情况及质量成果给予了好级评价。2006年9月提交了《江西省贵溪市银珠山矿区银铅锌(金)矿详查报告》(2队,2006),江西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进行了评审,并以赣国土地勘函[2009]11号文印发《“江西省贵溪市银珠山矿区银铅锌(金)矿详查中间报告”评审意见》予以通过。

2005年8月,2队提交了《江西省贵溪市鲍家银铅锌矿区100~120线扩大矿区范围储量地质报告》(2队,2005)。

2006年,2队提交了《贵溪市冷水镇铅锌矿储量地质报告》(2队,2006),经赣国土资储备字[2006]005号文、赣金林储审字[2006]005 号文批准资源/储量(333)铅+锌金属量5.07万t,伴生银金属量69t。

2006年6月,2队提交了《江西省贵溪市冷水坑银矿详查报告》(2队,2006),通过综合研究在区内首次发现了厚度较大并与下鲍矿区相似的银铅锌矿体,这一重要发现不仅对提高矿床的经济价值有直接的意义,而且为在冷水坑矿田(老矿区)部署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2007年,2队与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合作完成了“冷水坑银铅锌多金属矿成矿系统及隐伏矿预测研究”项目。主要研究任务为以冷水坑银多金属矿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矿田银多金属成矿作用的研究,建立该矿田成矿的三维成矿模式,在综合物、化、遥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该区的找矿模型,用以指导冷水坑矿田隐伏矿床(体)预测和区域上的找矿工作。

2011年,2队完成了《冷水坑矿田储量汇总》(2队,2011)。

冷水坑矿田的发现到现今,历经“脉带型”铅锌矿、斑岩型铅锌矿、斑岩型银矿、层控热液型银铅锌矿等几个相互交织的找矿阶段。

1966年秋,2队据群众报矿线索及县志,发现脉状铅锌矿。主要成果为《贵溪县冷水坑银路岭银铅锌矿区普查勘探地质报告》(1971)。

1975年,2队查明银路岭、银珠山、鲍家为大型斑岩型铅锌矿床,并于1982年结束铅锌矿详查。主要成果有《江西省贵溪县冷水坑矿区铅锌(银)矿详细普查地质报告》(1984),《江西省贵溪县冷水坑斑岩型铅锌矿区地球化学特征》(1982),《银路岭银(铅锌)矿勘探地质报告》(1987), 《鲍家银(铅锌)矿详查地质报告》(1990),《江西省贵溪县冷水乡鲍家矿区 线银铅锌矿勘探报告》(1994),《江西省贵溪市鲍家银铅锌矿区100~120线扩大矿区范围储量地质报告》(2005)。

1983年开展银矿普查,1985年转入详查、勘探。截至2002年,除已知矿区外,区内普查找矿的新进展、新发现不断涌现。查证了下鲍层控热液型大型富银铅锌矿床,新发现并初步评价了营林层控热液型银矿床,新发现银坑层控热液型富铅锌矿床,伴生银、金等,具中型规模远景。

主要成果有《银路岭银(铅锌)矿勘探地质报告》(1987),《贵溪冷水坑矿田银(铅锌)矿扩大远景及金、铜成矿条件》(1986~1988),《江西省贵溪市冷水坑矿田下鲍矿区首采区段银铅锌矿详查地质报告》(2003),《下鲍矿区银铅锌矿详查报告》(2004),《江西省贵溪市冷水坑矿田下鲍矿区银铅锌矿130+1~144线详查报告》(2004),《江西省贵溪市银珠山矿区银铅锌(金)矿详查报告》(2006),《贵溪市冷水镇铅锌矿储量地质报告》(2006),《冷水坑银铅锌多金属矿成矿系统及隐伏矿预测研究》(200目前,2队对冷水坑矿区外围成矿预测工作正在有序开展,首批圈定麻地-燕山、五里山-东岗山、闽坑-岭西、熊家山4个主要银铅锌矿成矿预测区。经过钻孔验证,在冷水坑矿区东北部的麻地地区初步发现一大型银铅锌矿床,为冷水坑矿区查找后续资源,扩大矿产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7),《江西省贵溪市冷水坑矿田银珠山矿区北矿段铅锌银矿详查地质报告》(2009),《江西省贵溪市冷水坑矿田银珠山南矿段铅锌银矿普查地质报告》(2009)。

龙岩地质队情况

第三勘查阶段,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共完成钻探工作量87484.84m,报废钻探工作量4631.57m,报废钻探工作量占全部工作量的5.3%。工作量报废原因:岩(矿)心补采40m,占0.8%;纠斜2082.89m,占45%;孔内8.68m,占54.2%。详见表5.5。

呵呵,我就是福建的,家在龙岩附近

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成立于1976年5月,1982年7月更名为福建省钻探队,1988年1月重组。建队以来始终坚持以地质勘查找矿为主,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方针,深化内部改革,积极调整队伍结构和产业结构,形成了以地质勘查与矿业开发为龙头,工程勘察与施工为重点,多种经营为辅的产业格局。随着马坑铁矿开发的深入以及在建矿山项目的投产,八队正朝着地质勘查与矿业开发强队的目标前进,经济将更上一个新台阶,实力将进一步增强。

建队以来参与发现和探明了的龙岩马坑铁矿、上杭紫金山大型铜金矿、龙岩东宫下优质高岭土矿等大型特大型矿床,提交各类金属矿储量4.3下设9个科室和6个生产经营单位和6个控股企业。拥有地质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水工环地质勘查、施工、物化探及遥感地质地勘、各类工程测绘、土地调查及规划、矿产测量、房产、地籍和勘界测绘、国土资源调查、岩矿鉴定与测试、选矿实验与研究、土壤水质分析化验、地质灾害危险评估与防治、彩色数字制图、印刷和矿产品销售等。3亿吨,其中铁矿储量4.31亿吨,非金属储量8.2亿吨;各类地质报告260份,勘探报告10份,有13项成果获奖励,其中“福建上杭紫金山式大型铜金矿床的发现、研究与勘查”获科技进步一等奖,“龙岩市马坑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研究”获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完成下达的指令性之外,积极参与地质市场项目,提交各类报告33份,勘探报告6份,促使一大批地方矿山建成投产,为老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钻探队伍技术精良、善打硬仗,曾创造出我省地矿系统钻探史上平均台月效率1018米,单孔台效1849米,大班进尺112.55米等多项新记录,“上杭紫金山金矿钻探取芯工艺研究报告”获科技进步三等奖,“清流煤矿长灌井田探矿工程技术报告"获科技进步四等奖,受控定向钻进试验填补我省钻探技术的一项空白。现有两个矿山岩芯钻探工程处,开动钻机20台,为固体矿产勘查提供有力的保障。近年来还走出省门,在贵州省、重庆市矿山岩芯钻探的市场中取得较好的业绩。

近年来,矿业开发成绩显著,参股龙岩马坑铁矿,已经产生效益并正在进行二期技改;在建矿(3)层控热液型银铅锌矿山有永定大排铅锌锰矿和连城铜坑铜钼矿,还有永定山口钼矿等一批找矿前景较好的后备资源项目正在加紧勘查中,该队的地质灾害评估与治理方面的资质、技术力量和施工能力为所在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三明汽车东站到闽西地质大队有多远

3.沿东新一路行驶70米,左转进入江滨路

起点:三明汽车东站

(3)成果取得的简要过程

1.从起点向正北方向出发,沿江滨路行驶米,右转进入东新一路

1.陈准就,男,10月出生,2012年6月毕业于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地质调查)专业,理学学士学位。

2.沿东新一路行驶70米,调头进入东新一路

4.沿江滨路行驶310米,朝下洋三路/新市中路方向,稍向右转进入G205(旧)

8.沿沙洲路行驶430米,左转进入新市南路

10.行驶50米,右转进入富兴路

11.沿富兴路行驶67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