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木瓜》原文及翻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以下《诗经·木瓜》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诗经》原文_呦呦鹿鸣诗经原文《诗经》原文_呦呦鹿鸣诗经原文


《诗经》原文_呦呦鹿鸣诗经原文


投我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诗经·木瓜》原文以为好也!

《诗经·木瓜》原文翻译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投桃报李”这个成语,应当与这诗的立意有关(该成语也出自《诗.大雅》中的《抑》),只不过是作为报答的东西更贵重,情意更深厚。本诗在这里说的是男女两情相悦。

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习惯和规矩。一般交往中是如此。男女交往中更是如此。男女交往中的“投桃报李”,已不止是一般的礼节,而是一种礼仪。礼物本身的价值已不重要,象征意义更加突出,以示两心相许,两情相悦。

西方人是否还有这种传统不清楚,但我们从美国作家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中读到过类似“投桃报李”的故事,只是其中充满着悲剧色彩。

如今我们似乎已不太看重仪式了。其实,仪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特殊的作用,不可或缺,正如我们不能缺少阳光和空气一样。仪式绝不是一种空洞的形式,总与特定的意义相联系。男女交往可以减去不必要的形式,却不可不有“投桃报李”的仪式。

诗经汉广原文及翻译

诗经汉广原文及翻译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译文:南山乔木大又高,树下不可歇阴凉。汉江之上有游女,想去追求不可能。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柴草丛丛错杂生,用刀割取那荆条。姑娘就要出嫁了,赶快喂饱她的马。

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柴草丛丛错杂生,用刀割取那蒌蒿。姑娘就要出嫁了,赶快喂饱小马驹。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原文: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不可能。

赏析:《国风·周南·汉广》是先秦时代的民歌。这首诗是男子追求女子而不能得的情歌。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钟情一位美丽的姑娘,却始终难遂心愿,情思缠绕,无以解脱,面对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这首动人的诗歌,倾吐了满怀惆怅的愁绪。

全诗三章的起兴之句,传神地暗示了作为抒《诗经·木瓜》诗歌赏析情主人公的青年樵夫,伐木刈薪的劳动过程。从结构形式上分析,《汉广》全篇三章,前一章,后二章叠咏,同《诗经》中其他重章叠句的民歌,似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