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于言而敏于行 ”和“敏于行,慎于言”一样吗?讷什么意思?敏什么意思?慎什么意思?

两者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都表示人们应该说话谨慎,因为祸从口出,说话不谨慎,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招来麻烦甚至招致灾祸的意思。其中,讷,此处指迟钝的意思;敏,此处指做事勤勉速度快的意思;慎, 小心、谨慎的意思。

君子欲讷于言的钠是什么意思 君子欲纳于言君子欲讷于言的钠是什么意思 君子欲纳于言


君子欲讷于言的钠是什么意思 君子欲纳于言


出处:

1、《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意思: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意思: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

扩展资料

“讷于言而敏于行 ”的内涵解释:

常言道:“言多必失”、“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但慎言并不是不让我们说话,而是告诉我们说话一定要谨慎。

子曰:“志有之,‘言以忠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慎辞哉。”意思是说,古书上曾记载:言论是用来表达志节的,文法修辞是用来表达言论的。如不发言论,谁又能知道他的志节呢?如言论没有文辞的修饰辅助,又怎么可能久远流传呢?可见言辞必须谨慎。

抗日时期在延安出生的的两个女儿取名李敏和李讷。其中“敏”与“讷”就是出于《论语·里仁》中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从给女儿起的名字中,可以体会出是希望自己的女儿长大要做多干实事、少说空话的人。

说话谨慎,才能不至于把话说绝,给自己不留一点余地。我们提倡的是说话要说得滴水不漏,恰到好处,少说废话,套话,但也不能谨慎到不说话。行动敏捷是说自己说过的话一定要快速承诺,不要只是玩玩嘴皮子,要多干实事。总之,我们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参考资料:

讷:迟钝

敏:敏捷

慎:谨慎

这两句话不一样

句是说语言迟钝但是行为敏捷,第二句话说既要行为敏捷又要谨慎发言。

望采纳

义相同

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言语要谨慎迟钝,工作要勤劳敏捷。

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包咸注:“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朱熹引谢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论语》中尚有许多同义之句:“慎言其余,则寡悔”(《为政》)、“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贯之之重行慎言思想。

敏于事而慎于言 :工作上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

朱熹注:“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论语集注》)又释:“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谨。”(《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韩诗外传》、《说苑·杂言》等篇都有孔子语子路“慎言不哗”的记载。

讷,此处指迟钝的意思。

敏, 机敏、积极。

慎,谨慎。

不一样,后者境界更高。木讷,不擅长。敏捷。谨慎,慎重。

讷是迟钝的意思,敏,是机敏、积极,慎,是谨慎小心

“敏于行而讷于言”是什么意思?

【翻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讷不读作nà,读作nè。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里的“讷”是忍而少言,“敏”是机敏、积极,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这句话告诉我们说话要慢慢说,要三思而后说,不要口无遮拦,信口开河;办事情一定要积极敏捷、果敢决断、雷厉风行,不要拖泥带水。不然言多必失,祸从口出,却不知所以然,岂不误了大事;而做事优柔寡断,机会必将贻误殆尽。“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自《论语·里仁》篇。意为孔子说:“君子的修养要尽力使自己做到话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

另有解释说意思是:“人们应该说话谨慎,因为祸从口出,说话不谨慎,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招来麻烦甚至招致灾祸。而做事情则应该干练勤奋。”总之是告诫人们要少说话多做事,是当今大多数人应遵循的准则。常言道:“言多必失”、“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但慎言并不是不让我们说话,而是告诉我们说话一定要谨慎。

子曰:“志有之,‘言以忠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慎辞哉。”意思是说,古书上曾记载:言论是用来表达志节的,文法修辞是用来表达言论的。如不发言论,谁又能知道他的志节呢?如言论没有文辞的修饰辅助,又怎么可能久远流传呢?可见言辞必须谨慎。

抗日时期在延安出生的的两个女儿取名李敏和李讷。其中“敏”与“讷”就是出于《论语·里仁》中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从给女儿起的名字中,可以体会出是希望自己的女儿长大要做多干实事、少说空话的人。

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是什么意思

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的意思 是: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自《论语里仁》这里的讷是忍而少言,敏是机敏、积极,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人们应该说话谨慎,因为祸从口出,说话不谨慎,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招来麻烦甚至招致灾祸。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自《bai论语·里仁》

这里的"讷"是忍而少言,"敏"是机敏、积极,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人们应该说话谨慎,因为祸从口出,说话不谨慎,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招来麻烦甚至招致灾祸。而做事情则应该干练勤奋。总之是告诫人们要少说话多做事,这也是当今大多数人应遵循的准则。

扩展资料: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在《论语·学而》中又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由此看来,在人生中应该少说多做,这一点孔子与老子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

善良而有能力的人不需要去与别人辩论什么,不会只用言论去证明自己是正确,即使面对诽谤或人身攻击,他也能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无辜和清白。

忍辱不辩的人往往都是在埋头做事,他必定有一颗与世无争的心。

与此相反,那些天天与别人辩论的人并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尽管他们在与别人辩论时处处表现自己的能力,然而真正善良的人不需要用花言巧语去赢得别人赞许,空谈而没有实际行动的行为将一事无成。

修口德就要先远离高谈阔论,不对他人评头论足;真诚待人,与人为善,遇到磨难时忍辱不辩,才是正人君子之所为。

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是什么意思

题库内容:

讷:语言迟钝;敏:敏捷。指说话 谨慎 ,办事敏捷。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 里仁 》:“ 君子 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成语例句: 广少与赵郡李謇齐名,为邢、魏之亚,而 讷于言,敏于行的近义词: 敏行讷言 成语语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君子钠于言而敏于行解释

君子纳于言敏于行.........

讷是少说话

敏是多干事

就是说君子为人处事的时候,往往说的少,而做的多。

告戒人们真正的人都是行动家,要多做实事,而不要仅仅动嘴皮子。

就是多行少言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