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陈情表原文及翻译,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及翻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怡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及翻译)陈情表原文及翻译(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及翻译)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及翻译)


1、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官职不详)。

2、三国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

3、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元帝,史称晋武帝。

4、泰始三年(267年),朝廷采取怀柔政策,极力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

5、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

6、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

7、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

8、师事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

9、初仕蜀汉为尚书郎。

10、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

11、历任温县令、汉中太守。

12、后免官,卒于家中。

13、臣以供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翻译是“我因为供养祖母的事情无人主持,所以推辞不去赴任”。

14、养无主,辞不赴命的译文是“我因为供养祖母的事情无人主持,所以推辞不去赴任”。

15、出自魏晋西晋·李密的《陈情表》。

16、《陈情表》的创作背景第二,李密当时以孝闻名于世,据《晋书》本传记载,李密奉事祖母刘氏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必先尝后进。

17、晋武帝承继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的安定秩序。

18、正因为如此,李密屡被征召,李密则向晋武帝上此表辞不就职。

19、以上内容参考。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