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于 1956 年提出了著名的认知目标分类法,将学生的认知技能分成了六个渐进的层次。这个分类法在教育领域广泛使用,为课程设计和评估提供了指导。

布鲁姆认知目标的六个层次布鲁姆认知目标的六个层次


六个层次

1. 记忆

回忆或识别事实和信息。 示例:说出美国的第一位总统的名字。

2. 理解

将信息解释成自己的语言或转换成不同的格式。 示例:解释光合作用的过程。

3. 应用

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情况下。 示例:使用公式解决数学问题。

4. 分析

分解信息并识别其构成部分。 示例:分析一首诗的主题和意象。

5. 评价

根据既定的标准判断信息或想法的价值。 示例:评估一篇论文的论点质量。

6. 创造

产生新的想法或产品,而不受既定知识或经验的限制。 示例:设计一个创新的科学实验。

实施

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层次为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框架,用于设定学习目标和制定评估策略。通过专注于不同的认知层次,教师可以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技能的发展。

层次之间的关系

这些层次被组织成一个金字塔结构,其中较低层次的基础上构建较高级别的层次。例如,为了发展创造力(第六层次),学生必须具备分析和评价技能(第五和第四层次)。

批评

尽管布鲁姆的分类法广受欢迎,也存在一些批评。一些人认为它过于僵化和线性的,不能充分反映学习的复杂性。此外,对不同层次的衡量可能具有挑战性。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