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教学实录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实录名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设计有反思
一、教学目标: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教学实录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实录名师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教学实录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实录名师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教学实录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实录名师
1.知识与能力: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初浅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2)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
(3)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如一词多义,虚词的作用及通字现象,“郭、池、委、去、固、域、兵革、亲戚”等字词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理解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2)反复练习诵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在读中品味文言韵味,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探疑解疑,在读中走近孟子。
(3)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解决疑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和”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
(2)感悟孟子超人的智慧。
(3)通过思读、悟读,让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
二、教学重点:
1、掌握重要字词的含义,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掌握文章的论述特点
2、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基本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运用所学议论文知识分析文章。
四、教学方法:
预习法,诵读法,讨论法,讲读法,体验法,说学法
(以读为核心,讨论点拨,师生互动)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成语吧!这个成语是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个成语吗?对,是拔苗助长,那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成语出自哪本书?这个成语出自《孟子》一书。其实,有很多我们常见的成语,如成仁取义,出尔反尔,始作俑者等等都来自这本书,那这又是怎样的一本书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一篇关于“仁政”思想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看看孟子的“魅力”何在。
(二)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1)解释题目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题目的意思:
“道”即“王道”,得道:施行“仁政”,助:帮助,失道:不施行仁政,也就是违背道义
请一位同学来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学生翻译)
师:这位同学翻译得很好。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2)作者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家,著有《孟子》一书。孟子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早提出了“民贵君轻”、“与民同乐”的思想,他反对不义的,主张施行“仁政”。
(三)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在学习课文之前,请全体同学先有感情地大声地来朗读一下课文,初步体会文章的大意,读的时候请同学们拿起你们手中的笔,把你们不会读的字词画出来,待会我们一起解决,好,现在由老师来开个头,“天时不如地利”预备读,(学生朗读)。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好,但是,有两个字,我发现有很多同学都读错了,请同学们看到课文的第三句“夫fú环而攻之”, 夫在这里读fú,而不是读fū,再看到课文倒数的第三句,亲戚qī畔之,这个字读qī不是qì。(板书:夫fú,戚qī)
好,这是老师从同学们刚才的朗读中所发现的问题,同学们还有什么字词的读音是你们不会的,有的话就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没有的话,老师就要考考你们了,同学们看到课文的第四句,是“米栗(lì)非不多也”,还是“米(sù)非不多”,对是“米(sù)非不多也”。再看下一句是“什么民不以封疆之界”对,是“域”读yù,(板书:sù、域yù),
师:看来同学们的预习工作做得还是很到位的,但是,要朗读好一篇文章,除了读音准确还是不够的,我们还有注意一下文章的节奏,现在就由老师来给同学们一下,同学们听的时候要注意一下老师朗读时的重音、停顿和节奏。(老师范读)
(2)好,现在请全体同学跟着老师刚才的提示,再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文。
(四)精读品味
同学们读得都很好,现在,让我们开始进入文章的学习:
(1)首先,请同学们看一下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板书: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是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不如”是比不上。 “人和”是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
这句话很短,请个同学来给我们翻译一下(学生翻译)
师:这位同学翻译得非常好。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好,我们已经知道了这句话的意思了,那这句话主要讲了什么呢?(学生回答)
师:对,这句话主要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间的比较,那哪个更为重要呢?
对,“人和”比较重要。那又为什么呢?我们接下去看。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这句话,同学们有那个字词是不会翻译的吗?没有的话,老师就来考一下你们了:
“三里之城”的“三里”是什么意思呢?对,三里是周围,方圆的意思;城,是指内城,郭,是个古今异词,古义:外城,今义:姓氏;那“环而攻之而不胜”的“环”又是什么意思呢,对,“环”名词作状语,是围的意思。个而,表顺接;第二个表转折,是“却”的意思。
(板书:郭,古义:外城,今义:姓氏;环:围;而,表顺接,表转折)
好,现在请一个同学来翻译一下这句话(学生翻译)
师:翻译得很好。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我们接下去看,请一位同学给我们朗读一下这句话:“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学生朗读)
师:朗读得很好。“夫”是文言发语词,可以不译。“环”我们上句已经说了,是包围的意思。“而”表修饰,那么“必”又是什么意思呢?对,“必”是一定的意思。(板书:“夫”,文言发语词)
好,请一个同学给我们翻译这句话(学生翻译)
师:很好。这句话的意思是: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现在老师想请一个同学来给我们读一下这一句话和前面的一句(三里之城……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学生朗读),老师还想请一个同学给我们翻译这两句话的意思(学生翻译)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都很认真地听课。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那这两句话又讲了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师:大家讲得都很有道理。“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是“天时不如地利”,从进攻一方的失利说明“天时不如地利”。 有 “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
(板书:进攻-失利-天时不如地利)
(3)我们再接下去看,首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这句话,“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学生朗读)
“城”是城墙的意思,那么“池”是什么意思呢?对,“池”是指护城河。池在这里是古今异义词,今指水塘;“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灰甲;坚利,是指坚固锋利。 米,是指粮食。那“委而去之”的“委”是什么意思呢?对,委是放弃的意思,那么“去”,又怎么解释呢,对,去是指离开,去也是古今异义词,今义:往,到。
(板书:古今:池:指护城河,今指水塘。去:离开,今指往,到。委:放弃,)
好,还是请一位同学给我们翻译一下这句话(学生翻译)
师:翻译得很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这句话主要说了什么呢?(学生回答)
师:对,“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说明“地利不如人和”。
(板书:防御-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同学们看看这句话有什么特点呢?对,是双重否定句,同学们想一下,为什么用双重否定句呢,用它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答得都很有道理,双重否定句意思肯定。充分铺写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更强的说服力。
(4)好,请一位同学给我们读完后面的几句话,“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师:读得很好,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故是所以的意思,域,本来是名词,但是,在这里却用作动词,这是词类的一种活用,域在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居住,定居。(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以是凭,靠的意思。 固国,巩固国防,固,也是使动用法,使……巩固。 威,也是使动用法,可以翻译为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请一个同学来翻译一下这句话(学生翻译)
师:翻译得很好。所以说:使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我们接下去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寡助之至”的“之”是动词,到的意思。“至”是指极点;亲戚,是古今异词,古义:内亲外戚 亲戚畔之,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畔,是通字,通“叛”,背叛。(“通”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顺,归顺,服从。
(板书:之:到。至:极点;亲戚,古义:内亲外戚 亲戚畔之,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畔:通“叛”,背叛。)
请一个同学给我们翻译一下这句话(学生翻译)
师:翻译得很好。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我们再看下一句,“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以是用,拿的意思;所是指归附的力量;第二个所指的是众叛亲离者。君子是指对统治者和有才德之人的通称 必是一定的意思。(板书:以:用,拿)
好,还是找一个同学来翻译一下(学生翻译)
师:很好,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好,老师想找一个同学来朗读一下文章的三句话,朗读完后,老师还想找一个同学给我们翻译一下。(学生朗读,学生翻译)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认真地在听课。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所以说:使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这几句话我们理解大意,那他们又都说了些什么呢?(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这几句话,进一步深入说明“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
(5)课文的大意我们已经分析完了,现在,请全体同学们再有感情地大声地一起来朗读这篇课文,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五)讨论交流
有句话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好,现在,请同学们各自带着问题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篇课文。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 地利 人和三因素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3、本篇主要是谈呢,还是谈呢?
本篇主要是谈,是借谈。孟子借谈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才能治理好。
4、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1)以而言,“道”指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2)以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着想;
(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
(六)总结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然后摆事实、讲道理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证。“人和”,就是文中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的“仁政”的思想,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八)板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事例
论证: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结论: 得道多助——天下顺之 治国道理
失道寡助——天下叛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反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鉴于是诵读欣赏篇目,在设计教案时,注重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在备课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同时,以诵读为主线,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采取诵读、点拨、讨论、质疑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节课的教学实施过程由几个板块内容构成:板块“整体感知,诵读训练”;第二板块“深入文本,品读赏析”,具体又分合作探究、疑难字词释义,探究文章主旨、赏析论证艺术,吟哦讽诵、积累经典;第三板块“古为今用,拓展迁移”,设计一道开放性思考题谈谈“和”的新意,力争让学生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运用现代观念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价文章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培养学生主动阅读文言经典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吸取民族智慧;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积累,积淀传统文化底蕴,应当成为所有教师在经典文言文时的追求。
九年级《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九年级《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九年级《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文言实词虚词,加强基础积累。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
3.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感受孟子酣畅淋漓、灵活而丰富多彩的论辩艺术
课前准备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孟子生平。
2.根据预习导学,自主释疑。
3.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经典魅力。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他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但在称霸的战国时代,他的仁政思想并没有得以推行,可是他的“民贵君轻”思想工作和行王道、施仁政的主张,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经典美文。
二、作者
孟子是儒学大家,名轲,字子舆,邹(现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家、教育家。他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与著有《孟子》一书,该书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一篇精悍短小的文言议论文
三、整体感知,诵读训练
(此环节以学生自学为主)
1.教师读课文,在教师读课文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画出课文中自认为重要的字词,并听清楚教师朗读时的语气、语调、停顿、节奏等。
2.学生展示所画字词,并讲解画那些字词的理由,同时其他同学注意做好标记。
3.学生自由朗读,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吟哦讽诵课文,朗读时要求注意以下问题: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尝试读出气势并能结合书解大致贯通理解文句的意思。
4.学生展示朗读,并请同学加以评点。
5.教师归纳以后,师生共同吟哦讽诵课文,注意朗读节奏与气势。
四、赏析课文
(此环节重在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理解、把握课文)
步:合作探究、疑难字词释义。(教师展示疑难字词句)
请前后两张桌子四位同学为一组,互为师生,共同探讨,教如果碰到疑难问题,可向前后求援,也可询问教师。此间教师要学生提出问题,观察学生学习效果,重视学生的情感参与状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讨论。小组派代表提出疑问,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地补充归纳,解决文中重点字词,要取得积极参与、共同探讨的效果。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要求:
a.翻译该句。
b.指出“寡”、“至”的意思,相关的成语还有:优柔寡断、寡不敌众、曲高和寡、寡廉鲜耻、至理名言)
c.指出“亲戚”一词的古今义,找出文中其他古今异义的字:“革”、“兵”、“去”等,同时能列举出词义目前仍在使用的相关成语或词语。
d.理解“之”的意思,并要求能够指出文中其他“之”的用法。(例如:①作“的”讲,“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与“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②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例如“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e.找出句中的通字并解释。(“畔”同“叛”,背叛)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要求:a.探讨“域”、“固”、“威”三个词的用法。(“域”,名词作动词,限制;“固”,形容词作动词,巩固;“威”形容词作动词,威慑)b.翻译本句。
(3)学生质疑。
(4)全体学生再次吟哦讽诵课文,同时注意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读出气势。
第二步:探究文章主旨,赏析论证艺术。
孟子长于辩论,其文逻辑严密,言辞犀锐,气势磅礴,领略其文采,需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就问题展开论述,中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出来的?孟子关于胜负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的要素是“天时”、“地利”、“人和”;孟子所持的观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孟子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呢?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逐层深入论证,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论述“天时不如地利”,从攻方的角度加以论证,论述“地利不如人和”从守方的角度加以论证)
(3)孟子写作此文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论述的胜败要素吗?更深层次的目的是什么呢?
(明确:不是!作者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劝诫当时的统治者在治国的过程当中认识到“人和”的重要,认识到“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论述范围由而扩大到治国)
(4)探讨孟子是如何深入论述其深层次目的并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论断的;“道”具体指的是什么?
(明确:从反面论证,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来强调“得道”的重要。“道”指的是施行仁政,重视的生存权利,争取人心;也就是要求君主以仁爱之心,来改善的生活,提高的道德与文化水平,以便争取民心,作为富国强兵的基础)
(5)小结归纳:通过学习,我们共同探讨了课文,明确了中心论点,学习了孟子逐层深入论证的方法,懂得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内涵。
第三步:吟哦讽诵,积累经典。(此环节重在诵读欣赏,及时巩固,加强积累)
美文还需美读,孟子的文章以气势磅礴、逻辑严密而见长,学生自由选择有气势且喜欢的小节,(想象自身为孟老夫子正在边写边吟诵自己的著作)放声朗诵课文,进一步感受孟子的深邃思想,注意读出气势、读出情感,读出韵味。
第四步:古为今用,拓展迁移。(此环节重在学以致用,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么精辟的论断,“天时、地利”皆属客观因素,人力难以控,唯独“人和”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作用又为关键。中华民族历史悠悠,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的思想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那么历史发展到今天又有什么新的内涵呢?
(明确:①今天的“和”主要指“和谐”,我们祖国正在提倡建设和谐;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要和谐,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③同学之间也要和谐相处,这样才会建立真正的友谊,共同进步,共同发展;④全人类都应该和谐共处,现在很流行“地球村”概念,全世界的人都应亲如一家,希望中东地区早日迎来和平的钟声,希望永远远离我们……)
六、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领略了孟子文章气势磅礴、逻辑严密的风采,而且对“和”这一传统文化精华有了新的感悟,“和”的思想内容随着发展不断丰富,现在“和”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祥和、和善与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这种思想对处理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商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多多汲取民族的智慧与精华,早日成才。让我们一起来高声朗诵全文吧!(师生共同朗诵全篇)
教学反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初中课文所选的经典之作,由于是诵读欣赏篇目,在设计教案时,我注重朗读。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在教学中以诵读为主,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采取诵读、点拨、讨论、质疑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节课的教学由几个内容构成:“整体感知,诵读训练”;第二“深入文本,品读赏析”,具体又分合作探究、疑难字词释义,探究文章主旨、赏析论证艺术,吟哦讽诵、积累经典;第三“古为今用,拓展迁移”,设计开放思考题谈谈“和”的新意,力争让学生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现代观念的角度来理解和评价课文,注重教学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九年级《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篇2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扩充文言词汇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朗读全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把握论证思路
3、反复诵读,品味语言
4、正确认识理解得道多助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学习目标1、2、3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理解得道多助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些天,我们学习了孟子的文章《鱼我所欲也》,了解了孟子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孟子,进一步了解主张仁政王道的孟子。
二|导学过程
(一)、初读文章,把握字音,读出节奏(初读字音和节奏)
1、教师范读文章,要读出气势(可找名家的朗读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大声),读准字音和节奏
3、学生试读(可先齐读,后指名读,要找2-3名学生,重点看字音和节奏)
(二)、译读全文,读出内容(再读读出内容)
1、教师指导分段译读全文。(可根据内容把文章分段,降低文章的难度。可分为句,三里之城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深也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结尾)
学生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并标出疑难词句
2、学生质疑、解答,学生边读边翻译,教师点拨
重点词语: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人和: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山下团结
郭:外城环:围池:护城河是:这委:放弃去:离开域:限制
固:使巩固畔:通叛,背叛亲戚;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
重点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力
3、理思路
①、教师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学生思考讨论: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述的
学生交流
教师交流时边归纳: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进攻一方天时不如地利
防御一方地利不如人和(需要人和)
域民
固国(治国需要人和)
威天下
九年级《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2)用认读、译读、思读、悟读四种方式教、学,让学生掌握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握文章的内容。
(3)积累重要文言词语,并把握其词义。如:郭、夫、委、去、域、兵革、亲戚等。
(4)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懂得中“人和”的重要作用。
(2)强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创设问题情景。
(3)学习古人的论证方法。
3、德育目标
(1)强调“人和”的作用,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
(2)让学生认识孟子超人的智慧和对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通过思读、悟读,让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
二、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论证结构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以读为核心,讨论点拨,师生互动。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朗读带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板块(认读)
一、情景导入
有句俗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历史上,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学们能列举处几位呢?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一种能够克敌制胜的方法。
二、资料助读(多媒体展示)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7篇,计261章,约35000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学说以及哲学、、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教师播放本课泛读带。多媒体展示一些字词读音。
郭(guō)(sù)亲戚(qīngqi)
2、复读课文,注意读出语句的停顿。
3、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赛读课文。(教师评点)
1、学生分组讨论,作出回答。
2、学生听讲,思考,究竟是什么方法?
3、找一名普通话比较标准的学生朗读,其他人听读,了解记忆对孟子的简单介绍。
4、学生听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字音和不会读的断句。
5、学生按要求齐读课文。
6、学生赛读。读得好的,加以鼓励。
第二板块(译读)
四、整体把握文意,译读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能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对抗赛。
规则:本次比赛分两轮进行,两人(同桌)为一组,低分为100分,每发现一处错误扣5分,直到扣完为止。
(1)轮:翻译全文(看谁又对又快)
两人分别翻译课文,相互质疑、解疑、扣分。
(2)第二轮:文言知识拼。(多媒体展示)
①通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②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委而去之
亲戚畔之
池非不深也
③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三里之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
以天下之所顺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兵革非不坚利也环而攻之而不胜
天时不如地利然而不胜者
④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⑤翻译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教师点拨(多媒体展示)
轮略
第二轮:
①畔:畔通“叛”,背叛
②城:内城;郭:外城
去: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护城河。今指水塘。
③凭;用。的;代词;到。精良;有利
顺接连词可不译;转折连词,译为却。
④域: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⑤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施行“仁政”的君主会得到众人的帮助,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受到帮助的人就不多。
包围起来攻打它,一定有得到天气时令的原因,可是这样却不能够取胜,这是因为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形势呀!
凭着天下归顺这一点,去攻打那连亲戚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7、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老师对自己的要求。
8、学生留心听规则。
9、学生参照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再加上平时知识的积累,翻译全文。
10、两人独自完成文言知识练习。并相互对照看,进行讨论分析。找出错误之处,评分。
11、学生根据教师所点拨的内容,作出的判定,得出分数,并把错误的地方订正。
第三板块(思读)
四、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观点(多媒体展示相关题目)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3)本文反应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
(4)本文主要是谈还是?为什么?
教师明确:
(1)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3)“民贵君轻”的思想。
(4)借谈,孟子想借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主张,他主张国君施行仁政,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才会治理好。
2、学生边读边思考,共同合作讨论、交流。并作出发言。
3、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第四板块(悟读)
五、自主评价,扩展思维
(1)有人认为:胜负取决于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
(2)本文属论说文,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中心论点,说明“人和”在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在历史上或现实中依靠“人和”占尽先机的例子不胜枚举,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教师作结:同学们,你们能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且又贴近生活,切合实际,拓展自己的思维,使情感受到熏陶,享受审美情趣。希望继续发扬。
四人一组,学生实行分组讨论,相互补充,然后在班上发表各组意见。
第五板块(作业)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在这篇文章中,以你感受深的语句为话题,发表简短的演讲。(下节课进行)
学生课下完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 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下面是我整理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1、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增强对安定团结的局面的认识教材分析:
【重点】
目标1、2。
【难点】
目标中对第四段论证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从国共两之间的,依靠群众得天下的结果(例:淮海战役的胜利),从而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结论,唤起学生的共识,然后导入本课。
二、了解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主张主要是“仁政”“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指名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数遍,听课文录音。
正音:“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sù:谷子,与“栗”,lì区别。“畔”,pàn。
2、对照书释,学生思考(同桌间可交流)逐段疏通文句并逐句翻译。
3、教师巡视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的“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的“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字,背叛。
4、指名串讲课文(一读一译),师生共同订正。
5、齐读课文.
四、分析课文
1、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⑵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⑶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
2、抽样提问后其他学生补充,教师评价总结。
附参:
⑴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⑵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⑶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3、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五、归纳全文
1、提问: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⑴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⑵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2、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六、拓展思考
有人认为:胜负取决于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
七、布置作业
1、A类:熟读并背诵课文
2、B类:默写课文
3、翻译课文
;
九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课稿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苏版初中语文第九册诵读欣赏的内容,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鉴于是诵读欣赏篇目在设计教案时注重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在备课时以诵读为主线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采取诵读、点拨、讨论、质疑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记叙了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文章从决定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提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诊断,阐明了施得“仁政”的必要性。由战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明确了是否“人和”决定的胜败;能否施行“仁政”,决定君主能否得到天下的重要意义,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二、 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节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以读为核心,讨论点拨,师生互动。
(一)、诵朗读法
用以读带讲的方式,使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并学习课文的语言艺术。
(二)、设疑导读、合作探究
从不同角度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解决疑问,把握课文内涵。
三、说学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而且本节课执教对象为初三学生,他们已经有一定的文言积累和自学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老师适当设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而整体把握课文时,可采用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讨论法,问答法,分析法,比较等组织学生学习。
四、说教学设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课文特点,本节教学拟采用以读带讲的方式,通过大量朗读使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学习课文的语言艺术;并从不同角度设疑,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解决疑问,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内涵突破重难点。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调动旧知导入: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从已知事实出发,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出本文的学习讨论。
(二)、文学常识学习:文学作品学习讲求“知人论世”,故安排此环节,由学生借助手头资料自主学习相关文学常识,教师在做重点强调,以期对学生学习有所帮助。
(三)、朗读并译文: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本节教学拟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帮助他们理解课文。
由于时代的异,要理解古人思想,必须先通其文意。这历来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故本环节为本节课重要环节之一。又由于执教对象为初三学生,有一定文言积累和自学能力,加之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故本节课拟采用学生自主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小组讨论,质疑、解疑。教师学生重点领会如下文言知识的方法组织教学突破重点。
(四)、赏析文本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议论文,从论点的提出到论证的过程到得出结论,思路清晰,方法得当,是一篇的议论文。理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拟采用教师设疑导读,学生自主探究、,师生讨论归纳的方法突破重难点,展开教学,学生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提高议论说理的提高议论说理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安排此环节是为了进一步学生深入理解孟子的观点,领悟孟子的思想,,增强对 “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的理解,并在积累中予以贯彻落实使课堂学习得以升华。
总之,本节课将充分贯彻新课标“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以读为主线,通过教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力求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的能力。
六、说教后反思
在这节课上,我总感觉到有些别扭,不就仅仅是公开教学么?都是熟悉的同事啊,由此我想到备课不但包括备教材、备学生而且还应该包括备自己--以的状态进入课堂。不管是穿着、心情还是精神气质都要使自己达到理想的状态。因为课堂是神圣的师者的形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窦桂梅老师说“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一个举止从容大方、谈吐高雅、机智幽默的教师肯定会赢得学生敬佩和爱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其是我在备课上还是不够充分,顾头不顾尾的。以为课已经准备好了,教案也写成,课文以往教了好几遍也再熟悉不过了,认为没有必要准备了,于是就不再思考教学上的事情了。在课堂开始时导语设计的挺好,只认为开头很重要它影响着一节课的质量。在中间环节,问题设计不明朗,学生思考讨论不足,老师讲解过多,结尾普通,我认为学生没有完全走进孟子,激发他们思考学习其思想主张的兴趣。今后在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及教学策略和驾驭能力方面一定努力。大凡成功的教师都善于调节自己,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教学进度、调节教学策略、调节自己的情绪,这是教学机智唯有在实践中不断地锻炼才能养成。我将再接再厉。
九年级语文下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三篇
【 #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考 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初浅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2)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
(3)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如一词多义,虚词的作用及通字现象,“郭、池、委、去、固、域、兵革、亲戚”等字词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1)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理解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2)反复练习诵读,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在读中品味文言韵味,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探疑解疑,在读中走近孟子。
(3)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解决疑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人和”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
(2)感悟孟子超人的智慧。
(3)通过思读、悟读,让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
二、教学重点:
1、掌握重要字词的含义,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掌握文章的论述特点
2、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基本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运用所学议论文知识分析文章。
四、教学方法:预习法,诵读法,讨论法,讲读法,体验法,说学法
(以读为核心,讨论点拨,师生互动)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成语吧!这个成语是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个成语吗?对,是拔苗助长,那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成语出自哪本书?这个成语出自《孟子》一书。其实,有很多我们常见的成语,如成仁取义,出尔反尔,始作俑者等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性活用等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安定团结的局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讨论点拨法
教具准备:朗读视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师生共同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积累文言文相关知识,把握文意,理清说理思
路,把握说理方法,延伸拓展,深化对文章观点的理解。品味语言。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讲淮海战役中民工支前导入:得民心者的天
二、资料助读:
孟子与《孟子》
孟子,名 ,字 ,邹(现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 、 、 。他是 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 活在兼并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 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著书立说。 是孟子及其万章等著,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朗读磁带,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及句子停顿。
2.听了课文的朗读,你知道怎么读了吗?关键是读出文章的气势。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放声朗读吧!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四、译读课文,把握文意。
学习文言文朗读是步,那么接下来第二步我们该做什么了
呢?好,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翻译课文,弄懂课文意思。不懂的做上符号,待会可以举手提问。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3.教师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五、研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学生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背诵思路。
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
六、讨论课文论证的语言:逻辑严密、气势磅礴(对比、排比的运用)
七、小结:孟子借谈作战取胜的条件来阐明他的观念。
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才能治理好,让长治久安。
篇三
1、知识目标
(1)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2)用认读、译读、思读、悟读四种方式教、学,让学生掌握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握文章的内容。
(3)积累重要文言词语,并把握其词义。如:郭、夫、委、去、域、兵革、亲戚等。
(4)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能自己释义、翻译这篇文言文。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懂得中“人和”的重要作用。
(2)强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创设问题情景。
(3)学习古人的论证方法。
3、德育目标
(1)强调“人和”的作用,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
(2)让学生认识孟子超人的智慧和对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通过思读、悟读,让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
一、 情景导入
二、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论证结构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以读为核心,讨论点拨,师生互动。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朗读带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角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计时间
板块(认读)
一、 情景导入
有句俗话:得民心者得天下。在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学们能列举处几位呢?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现出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一种能够克敌制胜的方法。
二、 资料助读(多媒体展示)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7篇,计261章,约35000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学说以及哲学、、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 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教师播放本课泛读带。多媒体展示一些字词读音。
郭(guō) (sù) 亲戚(qīng qi)
2、复读课文,注意读出语句的停顿。
3、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赛读课文。(教师评点)
1、学生分组讨论,作出回答。
2、学生听讲,思考,究竟是什么方法?
3、找一名普通话比较标准的学生朗读,其他人听读,了解记忆对孟子的简单介绍。
4、学生听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字音和不会读的断句。
5、学生按要求齐读课文。
6、学生赛读。读得好的,加以鼓励。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实录(2)
生:(齐答)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师:多助若何?
生:(齐答)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师:彼二者争战复若何?
生:(齐答)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品鉴】教师用文言的对话达到反刍效果。这样的对话,使课堂古典的气氛更加浓郁,学生隐然进入到雄辩者的角色之中,强化了学生对中华经典的感情;这样的对话,使文气更加贯通,学生隐然领略到了文中坚实的逻辑链条,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师:这一番对答让老师感觉回到了两千多年前,很好,咱们接着进行品味式朗读。同学们请回看课文,你喜欢读的是哪一句?挑出来读一读。
生:我喜欢“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师:你好好地把它读读看。
生:(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比较喜欢读这个句子吗?
生:因为这句话很有哲理,它揭示了当中君主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师:揭示了一个哲理,就是君主施行仁政,你一下子看到句子里边的意思里去了,很不简单,老师还想为难你一下,这个句子老师也很喜欢,并且把它稍稍地改了一下,你认为是老师的改句好呢,还是孟子的原句好?
屏显: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道之得失,直接关系到的命运。
生:我觉得原句好。
师:为何?
生:寡助之至,它没有直接说和命运的关系,先是说自己的亲戚会如何对待,众叛亲离后,的命运也就危在旦夕了。
师:也就是说原句比改句说得更加的详细、具体、透彻,咱们讲道理就要讲一个“透”字儿,然后从句子的句式上来看,还发现什么不同了吗?
生:原句的对仗十分整齐。
师:嗯!原句非常整齐,属于对偶句式。其实从句式上说是对偶,从意思上说还形成了什么?
师:得道--失道,多助--寡助。
生:对比。
师:这样对比对比的好处?
生:“道”就更重要了。观点更鲜明,说理更透彻。
师:很好!同学们,文中还有很多这样构成对比关系的句子,除此之外,你还发现有其他特点的句子没有?
生:我觉得句用了顶针的手法。
师:你还知道顶针啊!?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效果?
生:读来琅琅上口。
师:一种回环,琅琅上口的感觉,你能读出来这种感觉?
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还有自己的发现吗?
生:还运用了排比。“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非不多也”,后面还有“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里的排比句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读来很有气势,而且从各个方面加强了地利的优势,从而得出了人和的重要。
师:说得非常好,很有见地。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老师有一个不良嗜好,特喜欢改句子,请看--
屏显: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多,委而去之……
师:我把你说的句子改了一下,是孟子的好呢,还是我的好呢?
生:孟子的句子,每个句子都是用的双重否定,语气非常强烈。
师:我又作了一个改动,你看,哪一个好呢?
屏显: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委而去之……
生:原句更有气势。原句从城、池、兵革、米四个方面说,更能强调地利条件的优越,论证更加的有力。
师:你能读出其中的气势来吗?老师建议你在语速上应该有所变化:由慢而快;在语调上也应该有所变化。
(学生读--师--学生再读--学生齐读)
师:还有一个排比句,我读给你听: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师:老师读的时候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感觉音调越来越高,气势也越来越强。
师: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域民”“固国”“威天下”,有范围越来越大的意思。
师:说得好!老师把它叫做层递式排比句,咱们全班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师范读--生再读)
师:经过一番品读,我整理了一下这篇文章语言的特色,请做笔记。
助学资料3:
孟子其文
对比鲜明
排比铺陈
句式工整
气势磅礴
说理透彻
【品鉴】教师用读的方式教古文。孟子的文章,往往一气贯注,猛浪若奔。但是,如何读出这种气势,如何读懂这种气势背后的道理,却是十分困难的。执教者采用“选择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出自己有感觉的句子;用“改句读”的方式让学生琢磨并领悟文章气势背后的句法结构;用“读”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层递语势的构段方法;用“回味读”的方式让学生反复涵咏揣摩。每一次朗读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每一种变式朗读都直接为突破难点服务。
四、精思篇
师:接下来进入精思环节。对这篇文章,老师有三种变形,请你琢磨一下,这三种变形,各自都有什么道理。
屏显:
二分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屏显:
三分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屏显:
四分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学生欲言又止,老师提示别急。三分钟等待之后,学生仍面现难色。)
师:不大好说是吧?好,请看看老师的提示--
屏显:
二分法:话题一--话题二
三分法:引论--本论--结论
四分法:起--承--转--合
师:请根据老师提供的再思考。
生:二分法,前面写打仗的道理,后面说治理的道理。
师:如果说,话题一主要论述的军事,那么话题二主要论述的就是政事。两个话题各自的核心句是--
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师:各自的核心词是--
生:和、道。(板书两个核心词)
生:三分法,是在二分法的基础上将揭示论点的句子和论证的句子分开,段摆出论点,第二段运用了两个事例论证了论点,第三段得出只有“得道”方能实现“人和”的道理,有点像平时说的“总-分-总”的结构。
师:很好!至于四分法,同学们可以作为一个课后研究的话题,通过查阅资料,咨询老师,同学讨论来完成。请同学齐诵课文作为本课的结束。
【品鉴】用分段法探摸文章的结构。古人写文章在形式上是不分段的,这就给今人留下了探究的空间。执教者通过不同的段落划分方法,给学生提示出议论文不同的结构方式。三种划分方法,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二分法在教学目标上是总体把握文章要义,在教学层次上是为三分法作铺垫;教师重点教学的是三分法,有前面的教学铺垫,加上屏显提示,教学难点很快就突破了;四分法是古人传统的说法,执教者只是点到为止,作为一个拓展延伸的话题,留给学生课后去处理。教学显得有轻重,有留白,有张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实录
一、读文导入
师:二千多年前的那个不知是春天还是秋天的晚上,一豆青灯之下,一位鬓发斑白的老人,就着数片烘干的竹简刻下了1个篆体汉字。文章篇幅虽然短小,但其中光辉的思想却闪耀经年,传诵至今。请同学轻闭双眼,用心灵去感受这段文字的独特魅力。
师:配乐朗诵《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教师精彩的诵读震撼了在场所有的老师和学生,掌声雷动。)
【品鉴】教师用古典的环境描述导入。简短的导语营造了一种原始而静谧的古典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之下范读,听者有一种被经典包裹的美感。
师:给咱们留下这段精美短文的圣人是谁呢?
生:孟子。
师:(教师点示屏幕)请同学们看屏幕,了解一下孟子其人。
助学资料1:
孟子其人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有“亚圣”之称。与合著的《孟子》一书,被尊为儒学经典,为“四书”之一。
师:请同学们在书上做批注:名轲,字子舆,亚圣,《孟子》一书,“四书” 之一,写下这几个。
二、学法
师:像《孟子》这样时代久远意蕴深厚的儒学经典,咱们应该用怎样的方法更加高效地学习呢?请听一听另外一位文化名人给咱们的建议。
助学资料2:
学法
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宋·朱熹
师:朱熹给我们提供了哪两种学习文言经典的方法?
生:,首先是要熟读,基本上能把文章说出来,然后思考里面的一些字词句,琢磨出它的意思。
师:两个先是读,后是思,读要熟读,思要精思。好!我们先进入熟读篇章,熟读篇章咱们主要进行两项活动,一项是对答式朗读,另一项是品味试朗读。对答式朗读主要是老师出示问题,同学们到原文中摘录语句,进行朗读式的回答。咱们进行抢答,注意题目。
【品鉴】教师用古人的方法进行学法指导。其人可信,其词也雅,其法也当。
三、熟读篇
师:问,有点难,三才者何?
(学生窃窃私语)
生:天、地、人。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个的啊?
生:三才,天地人,三光,日月星。
师:读过《三字经》,掌声送给他。古人认为,天地之间重要的三种元素就是天、地、人,用于,指决定胜负的三种因素分别是--
生:天时、地利、人和。
师:那么,天时、地利、人和三者轻重厉害如何呢?原文回答。
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能告诉我它的意思吗?
生:有良好的天气条件,不如有良好的地理优势,有良好的地理优势不如齐心协力。
师:“不如”是什么意思呢?
生:“比不上”的意思。
师:那么,“天时不如地利者,何也?”“何也”就是“为什么呢”。文中哪几个句子解说了“为什么说天时不如地利?”
生:我们从文中可以看出,它有一句话是说,“三里之城,七里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这也,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师:帮我说说它的意思。
生: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把它围起来攻打它,但是却不能取胜。然而把它围起来攻打它,是得到了……
师:“天时不如地利也”,正好反过来了,是吧?哪个同学能够把她刚才说的那个句子的大意很顺畅地说出来?她有亲友团吗?好,这位女生。
生:把它包围起来攻打它,必定有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这样却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师:嗯,一座城池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把他围起来攻打却不能取得胜利,是何道理呢?那就是“天时比不上地利”。接下来一个问题,我相信同学们已经猜出来了。
生:(齐说)地利不如人和者,何也?
师:请回答。
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师:能解说一下吗?
生: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也并不是不深,武器也并不是不精良,军粮也并不是不多,然而守城的人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因。
师:你的解说里面,有一个词解说的特别精妙,“米”解说为军粮,是作战要用的东西,很好!这里面的“城”作什么讲?
生:城墙。
师:“池”呢?是池塘吗?
生:是护城河。
师:很好!咱们继续往下走,考验还在继续。得道者,何如?
生:得道者多助。
师;我不大懂这句话的意思,你能帮我吗?
生:得道的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会多。
师:这个人在文中指什么人?
生:君主。
师: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多。接着往下说:失道者,何如?
生:失道者寡助。
师:“寡”是什么意思?
生:很少。
师:你能说一个带“寡” 的成语吗?
生:薄情寡义。
师:还能说一个吗?
生:孤家寡人。
师:孤陋寡闻、曲高和寡、寡不敌众,寡和众就是一组反义词,少的意思。那么把整个句子说一下。
生: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少。
师:寡助若何?
生: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师:这个字为什么读pàn?
生:因为它是一个通字,通背叛的“叛”。
师:背叛的意思。“亲戚”课释是怎么解释的?
生:内外亲属。
师:老师重点提醒一下,这里的“亲戚”和现在的“亲戚”有点不同。现在的“亲戚”是一个词,泛指所有有血缘关系的人。古时候“亲”专指父系亲属;“戚”专指母系亲属,所以封建,说的妃子,娘兄弟,就叫外戚,他们扰乱朝政就叫--
生:外戚干政。
师:整个句子意思说一下。寡助之至,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少到了极点会出现什么情形呢?
生:亲戚都会背叛他。
师:我建议把“亲戚”解释出来。内外亲属,前面还加一个连字,连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其他不是亲属的人呢?
生:更会背叛他了。
师:接着说:多助,若何?
生: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师:何解?
生:帮助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就会归顺他。
师:还有一个难度系数稍稍大点的:彼二者争战复若何?
生: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师:请说之。
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君主打亲戚都背叛他的君主……
师:所以……
生:所以君子不战也就罢了,战就一定会赢。
师:这里的君子是指得道的还是失道的?
生:得道的。
师:前面一个字还提示一下,“以天下之所顺”的“以” ……
生:凭借。
师: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
【品鉴】老师用文言的语言教古文,言简意丰;用古典的语言教古文,音韵忽而缭绕悠长,忽而铿锵短促,忽而低沉引人思考,忽而激越令人血脉贲张。既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概,又得夫子游学,坐而论道的神韵;用对话的方式读古文,避开了简单的朗读和串讲,学生是带着问题在读,碰到问题才讨论,教师则于无疑处生疑,于有疑处释疑,教学有间苗拈花之致,疏密互见之美。
师:经过这一番的问答,同学们对课文的大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老师想把这一连串的问题,我来系统地问,大家系统地答,争取把我们刚才的理解深化到我们的头脑中去。准备好!
师:三才者何?
生:(齐答)天、地、人
师:用于,指决定胜负的三个因素是--
生:(齐答)天时、地利、人和
师:很好,我说过,孟子的文章适用于铿锵一点去读。
师:三者轻重厉害若何?
生:(齐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天时不如地利者,何也?
生:(齐答)三里之城,七里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师:语气还可更盛一点。地利不如人和者,何也?
生:(齐答)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师:得道者,何如?
生:(齐答)得道者多助。
师:失道者,何如?
生:失道者寡助。
师:寡助若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一、直接导入
二、确立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背诵、理解词句,把握文意。
2、理清文章行文脉络,把握相关文体知识。
3、理解“人和”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
三、作者、作品
1、学生交流积累。
2、出示孟子《孟子》知识。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学生注意:读音停顿、重音节奏。
2、随师齐读课文──巩固、体会。
3、学生整体感知文章议论的中心。
五、翻译理解文意
1、出示重点字词、句──交流。
2、请学生质疑、补充。
3、重点检测。
六、朗读巩固──男女生分读
七、深入研析
质疑:
1、文章怎样论述文章中心论点的?
(学生理清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行文条理。)
2、在个事例中,哪些词能突出“天时不如地利”?
3、第二个事例中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4、提纲试背
5、举完两个例子后得出什么结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道”与“人和”有何关系?
7、与治国,哪个是作者想表现的?为什么从入手?
八、一分钟试背、涵咏
九、结合现实、历史,请学生再举一两个例子证明人和的重要性
十、小结
十一、诵读中结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