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半夜的意思_三更半夜的意思更的意思
半夜三更的三更是几点?
三更半夜重点词汇:半夜三更 [成语解释]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三更半夜的意思_三更半夜的意思更的意思
三更半夜的意思_三更半夜的意思更的意思
译文:深夜时分,高一声低一声地乱叫乱喊。
[常用程度]常用
扩展资料:
近义词:深更半夜 [成语解释]指深夜。
[典故出处]当代·巴金《秋》:“这样吵下去有什么意思?深更半夜,还闹得四邻不安的。”
[反义词]拼音:[sān gēng bàn yè]
[常用程度]常用
三更半夜是成语吗
【拼音】: sān gēng bàn yè半夜三更是一个汉语成语
拼音bàn yè sān gēng
意思是指深夜。通常讲的“半夜三更”,“半夜”跟“三更”往往同一意思。
是的:
三更半夜: 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是的。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泛指深夜【解释】: 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出处】: 《宋史·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
“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
解释: 指深夜。出自《宋史·赵昌言传》。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题注您好,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零时至三时。
三更又名子时,一般是指23:00-01:00这个时间段,一般是三个小时的时间。
三更指的是指晚上十一点到第二天凌晨一点。古人所说的三更半夜指的就是晚上和凌晨的时间。
三更说的时间就是子时,也就是晚上的11:成语出处:《宋史·赵昌言传》:“四人者( 陈象舆 、 胡旦 、 董俨 、 梁灝 )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 陈三更, 董半夜’。”意思是给陈象舆起外号“陈三更”,给董俨起外号为“董半夜”,至此“三更半夜”流传宋汴京城内,起初为贬义词用。00~1:00这一段时间,这个时间也确实是半夜的时间。
半夜三更指的是下半夜三点吗?
伏羲氏最初用十天干计时,创立的时间是每月为三十六日,每年为十个月,每年三百六十日。以大风雨表测八方风,定八极,四时,八节。每时九十日,每节四十五日,总共三百六十日。“半夜三更”指的是下半夜三点吗?
三更莫贪色,半夜不恋食的意思是:夜晚的时候不纵欲,半夜的时候不再进食。古代实行一昼夜十二时辰制,每一个时辰对应现代时间的两小时,同时古人又把黄昏 (19:00)到次日清晨 (5:00) 均分为五个时段,称为“五更”,每更长约两个小时,两者对应关系如下 :
十二时辰制 更制 现代时间换算
黄昏(成时) 一更 19:00-21:00
人定(亥时) 二更 21:00-23:00
夜半(子时) 三更 23:00-01:00
鸡鸣(丑时) 四更 01:00-03:00
平旦(寅时) 五更 03:00-05:00
由上可知,古人所说的“半夜三更”指的是子时也就是十二时辰的个时辰,也就是现在的晚上23:00-1:00这一时间段。
十二时辰制:
子时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 (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 (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 (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 (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 (07时至09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 (11时至13时)
未时:日跌,又名日跌、日央 (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 (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 (17时至19时)
成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 (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 (21时至23时)
半夜三更是什么意思呢?
半夜三更就是晚上十二点到凌晨两点左右,夜深人静的时候
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形容夜很深了。
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时。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泛指深夜。也作“三更半夜”。
半夜三更半夜三更就是凌晨两三点的时间,那个时间,嗯,一般人都是在休息在睡觉。,汉语成语,拼音是bàn yè sān gēng,意思是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出自《青衫泪》。
半夜三更灯火五更鸡,指的是夜晚三更,三点钟左右
半夜三更指的是晚上23:00至凌晨1:00,半夜与三更是一个意思。
夜里一共分五更,三更大约是夜里的十点或是十一点左右。
半夜三更是指什么时候?
百度百科的解释:夜半三更是指深夜子时4.” 造句:这一伙人半夜三更还在钱,呼幺喝六,吵个不停,周围居民的意见很大。23-1点之间。又称午夜,过了午夜,则进入下半夜。
19:00-21:00为一更,又称戌时、黄昏、一鼓、甲夜。
21:00-23:00为二更,又称亥时、人定、二鼓、乙夜。
23:00-01:00为三更,又称子时、夜半、三更、三鼓、丙夜。
01:00-03:00为四更,又称丑时、鸡鸣、四鼓、丁夜。
03:00-05:00为五更。又称寅时、平旦、五鼓、戊夜。
半夜三更是什么时辰?
[产生年代]古代半夜三更是子时,即为生肖鼠。子时,这时候,老鼠胆量最壮,活动最频繁,所以,子时同鼠搭配。古代历法,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两个小时。三更即是子时,即当夜23时起到翌日1时止、共两个小时。
正子时为午夜12:00时,相对于正午时中午12:00。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三更又名子时,指的是晚上十一点到第二天凌晨一点这段时间。因为在我国的古时候,夜晚的子时也称为是“三更”,而三更半夜的说法出自我国古代二十四史之一的《宋史》这本历史典籍里的“赵昌言传”。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扩展资料
其他时间段的古时候说法:
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7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巳时”,11时至13时为“午时”,13时至15时为“未时”,15时至17时为申时,17时至19时为酉时,19时至21时为“戌时”,21时至23时为“亥时”。
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
参考资料:
半夜三更什么时候
[感彩]褒义词三更指的就是子时,子时是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1点。
[反义词]、大天白日按道家学说。由于古代每个夜晚分为五更天,一更便是戌时,亥时为二更,子时就是三更,直到寅时五更结束。子时对应的是晚间11点到凌晨1点,属于一夜中的一半,所以古人便将子时称为“半夜三更”。
古代一个时辰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因为古人休息较早,所以半夜时都熟睡了,那时的半夜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深夜了。
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 或 一百刻,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四十刻,每十刻一段,连同首尾共五个,称为五更。把晚上戌初一刻作为一更,亥初二刻作为二更,子时整作为三更,丑正二刻为四更,寅正四刻为五更。
一日有十二辰(一时辰合现代2小时),一时辰有八刻(一刻合现代15分钟),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合现代5分钟),(一炷香合现代2分30秒),一炷香有五分(一分合现代30秒),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合现代5秒),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合现代0.5秒)。
古代晚上的时间为什么叫做“更”
其实是因为夜晚巡夜人员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所以夜晚时间就称为“更”。有的地方是用击鼓方式报时,夜晚时间还称为“鼓”。
所谓“几更天”或者“几鼓天”都是这个意思,“晨钟暮鼓”也是源自这里。
因为我国古代计算时间,并不像现在用时分秒,将全天共分为12个时辰。为方便计算,每个夜晚共有5个更次。
晚上8:00放到古代便是戌时,到了戌时,更夫开始正式工作,敲一遍锣,两下梆子。晚上10:00便是亥时,更夫敲两遍锣,两下梆子。到了午夜子时,便是三更天。直到丑时、寅时又分为四更、五更,敲完五更后,更夫收工回家。
除了夏季,春秋冬三个季节,每天凌晨5:00~6:00还会敲一次梆子。因为这三个季节日出时间,相比较于夏季有所延长,更夫还得额外“加班”一个小时。
十二时辰时间对照表
3、寅时:作为第三个时辰。据说,寅时是老虎最威猛的时刻。对照:时间03时~05时。
4、卯时:作为第四个时辰,破晓时刻,此时的太阳才微微露脸呢。对照:时间05时~07时。
5、辰时:作为第五个时辰,又名食时,孩子们吃早餐的时间到了!对照:时间07时~09时。
6、巳时:作为第六个时辰,快到中午时分,蛇会常常躲避在草丛中。对照:时间09 时~11时。
7、午时:作为第七个时辰,顾名思义也被称作中午。对照:时间11时~13时。
8、未时:作为第八个时辰,午后,可以小憩一会儿。对照:时间13时~15时。
9、申时:作为第九个时辰,也被称作夕时,猴子会在此时不停叫唤。对照:时间15时~17时。
10、酉时:作为第十个时辰,太阳悄然落山了。对照:时间17时~19时。
11、戌时:作为第十一个时辰,因为天还没有黑,万物处于朦胧中,所以被称作黄昏。对照:时间19时~21时。
12、亥时:作为第十二个时辰,夜深人静,所有人都静静地睡去。对照:时间21时~23时。
更在古代代表时间,是个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一更代表两个小时。
更字有两种读音:(一、gèng)①又。例: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②复,还。例:而西人更有油画。③再。例:劝君更尽一杯酒。④更加。例:今日拒之,事更不顺。⑤另外。例:愿足下更虑之。(二、gēng)①轮流更替,交替。例:使将士更休。②更换,换。例:使史更敞衣。③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二小时。例:夜夜达五更。④经过。例:更二万年三万年而革亦可也。⑤更改。例:改了姓,更了名。
三更半夜的由来
详细释义在宋代,“三更半夜”一词却是源于两个人,一个是“陈三更”陈象舆,一个是“董半夜”董俨。从古代计时方式说起,按照古时候的习惯,一夜被划分为五更,每更等于一个时辰,即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19时为定更,又称起更;21时称为二更;23时称为三更,我们老常说的“三更半夜”指的就是这个时辰;1时称为四更;3时称为五更;5时称为亮更,也就是天亮的意思。三更为子时,正是半夜时分,也是夜间最为寒冷的时候。
这是一句老话,多出现在农村俗语中,讲的是一种养生的状态,特别适合当代年轻人,强调的是到了晚上该休息就要休息了,不要去吃喝玩乐,这样很伤身体。古人对白天和黑夜的计时和称呼都不相同,白天说成“钟”,黑夜说成“更”或“鼓”。这一点,我们从现在古人留下的钟楼鼓楼上也能看得出来。在古代,晨起要撞钟报时,所以白天都称为“几点钟”。古人把一夜分为五更,除夕夜的“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就是这个意思。
《宋史·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这里是说,宋太宗时期,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赵昌言等人志趣相投,形影不离,常常相聚在赵昌言的家里谈至深夜,还不忍散去,当时人们就戏称陈象舆为“陈三更”、董俨为“董半夜”。
三更半夜的三更指的是几点三更又名子时,指的是晚上十一点到第二天凌晨一点这段时间。古人将夜里的时间分为更和点。子时对应的是晚间11点到凌晨1点,属于一夜中的一半,所以古人便将子时称为“半夜三更”。古代除了十二时辰计时以外,针对漫漫长夜,也制定了单独的计时方法,那就是“更”。一夜一共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也就是现在的2个小时。
三更半夜是什么生肖三更半夜就是指生肖鼠。古人把一夜等分成五更,戌时是一更,亥时是二更,子时是三更,丑时是四更,寅时是五更。三更通常是指十一时至次日零晨一时,子时相对应是生肖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