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中加权平均法公式

11

加权平均法又称“综合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一个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上期算出下期平码公式 上期号码算平码上期算出下期平码公式 上期号码算平码


上期算出下期平码公式 上期号码算平码


04

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结存存货成本+购入存货成本)/(结存存货数量+购入存货数量);

12

库存存货成本=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或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加权平均法,在市场预测里,就是在求平均数时,根据观察期各资料重要性的不同,分别给以不同的权数加以平均的方法,公式如下所示:

举例:

A产品34元一个,买了10个,B产品45元一个,买了20个,问买了A产品和B产品的平均价格是多少?

这时肯定不能用算术平均,直接(34+45)/2,因为他们买的数量不一样,因此要计算他们的平均价格,只能用所买的数量作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

(34×10+45×20)/(10+20)= 1240 /30 = 41.33元/个。

扩展资料

优点: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而且在市场价格上涨或下跌时所计算出来的单位成本平均化,对存货成本的分摊较为折中。

缺点:不利于核算的及时性;在物价变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按加权平均单价计算的期末存货价值与现行成本有较大的异。

适合物价变动幅度不大的情况。这种方法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不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或按上月月末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计算。

参考资料来源:

加权平均法公式

x=(x1f1 + x2f2+ ... xkfk)/n,其中f1 + f2 + ... + fk=n,f1,f2,…。

fk叫做权。通过数和权的成绩来计算。

例如:

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年度绩效:

首先,要知道和绩效有关的项目数。各项目的所占比重。打个比方:(考勤分数)%50+工作量分数%50=加权后的分数。就可以用来算绩效了。

扩展资料:

其他加权平均公式

1、存货加权平均公式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或=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2、移动加权平均法公式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下库存商品的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其计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数量和金额与各次收入前的数量和金额为基础,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其计算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成本比较均衡和准确,但计算起来的工作量大,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

参考资料来源:

一、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公式如下: 1、存货平均单位成本 = [月初库存存货成本 + ∑(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2、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 =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平均单位成本 3、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 = 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 + 本月收入存货的实际成本 - 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二、举例 某企业月初存货A数量150千克,单价10元,成本1500元。本月入库合计数量400千克,成本5500元,发出350千克。 1、求库存存货平均单位成本=(1500+5500)/(150+400)=12.73元/千克(四舍五入数) 2、发出存货成本=35012.73=4455.5元 3、月末库存存货成本=1500+5500-4455.5=2544.5元。 三、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计算加权平均单价,比较简单,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由于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因此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

加权平均法,亦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当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加权平均法公式有哪些?该怎么理解?

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期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期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或=期初存货成本+本期收入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加权平均法,在市场预测里,就是在求平均数时,根据观察期各资料重要性的不同,分别给以不同的权数加以平均的方法。

其特点是:所求得的平均数,已包含了长期趋势变动。

加权平均法的优缺点:

优点:计算方法简单。

缺点:不利于核算的及时性;在物价变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按加权平均单价计算的期末存货价值与现行成本有较大的异。适合物价变动幅度不大的情况。

月初库存结存量500+本月购入库数量1000

月初库存结存额1500+本月购入库金额3200

本月平均单位成本=(1500+3200)/(500+1000)=3.133333

小数点要保持6位数

本期商品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期初库存成本金额+本期购进成本金额)/(期初库存数量+本期购进数量)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成本之和)/(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加权平均法是一种计算成本的方法,在会计中,用于计算固定资产和存货的成本。其公式如下:加权平均成本 =(本期收入数量 x 本期收入成本)+(上期结存数量 x 上期结存成本)/(本期收入数量 + 上期结存数量)

如何用本期奖号计算下期两码和

3D两个任意两码和的的计算方法_两码计算公式说明:所谓两码和是指号码中任意两个号码之和以及它们之,通常分为两码之和,两码之两种形式。

一:(适合3D)用当天试机号算,方法:准确率98%左右

如:试机号92172(个加十)2+2=4

(个加百)2+9=1(十加百)2+9=1(个减十)2-2=0(个减百)2-9=3(十减百)2-9=3把所有得数相加等于12,这样本期任意两码加减等于1或2,还可以取胆。当天号是283(3-2=1)对

二:(适合排三和3D)[05,16,27,38,49]用上期奖号验证

(加用对应码减不用)(用北福“简单生活”的方法稍做改变)

如:上期号529(百加十)5+2=7(2)(十加个)2+9=1(6)(百加个)5+9=4(9)大减小9-2=7

9-5=4

5-2=3把所有得数相加2+6+9+7+4+3等于31,下期任意两码相加减等于3或1,下期开652(5-2=3)(6-5=1)对

二码加减=0

00

19

28

33

37

44

46

55

66

77

88

99

二码加减=1

01

09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商品金额)/(本次收入前结存商品数量+本次收入商品数量 )

23

29

34

38

45

47

56

67

78

89

二码加减=2

02

08

13

19

24

35

39

46

48

57

66

68

79

二码加减=3

03

07

2214

18

25

29

36

47

49

58

67

69

二码加减=4

06

13

15

26

28

37

39

48

59

68

77

二码加减=5

05

14

16

23

27

38

49

69

78

二码加减=6

06

15

24

26

28

33

37

39

48

59

79

88

二码加减=7

03

07

14

16

18

25

29

34

36

47

58

69

89

二码加减=8

02

08

13

19

24

26

35

44

46

57

68

79

99

二码加减=9

01

09

18

23

27

34

36

45

56

67

78

89

来源

:互联网。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