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以靓号为由拒绝转网 电信靓号不可以携号转网吗
受靓号限制无法携转?
你打算携号转网啊,好像现在只是在部分城市实施,没有全国普及,不知道青岛是不是开通此业务,但是移动的2G用户、电信、联通的2G、3G用户这三方互是可以携转的,要先实名注册登记哦,呵呵
电信以靓号为由拒绝转网 电信靓号不可以携号转网吗
电信以靓号为由拒绝转网 电信靓号不可以携号转网吗
电信以靓号为由拒绝转网 电信靓号不可以携号转网吗
突然“被靓号”,10年不得携号转网,这样的做法合理吗?
这样的做法是不合理的,这是无理的要求,对于很多客户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肯定是不合理的,这样的做法没有经过用户的同意,属于霸王条款。
我觉得不合理,携号转网是消费者自己的权益,不能被区别对待。
我觉得不合理。这样的做法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
电信靓号是否可以携号转网?
靓号如果没有合约限制,也可以携号转网。
如果当时与签订了必须要在网多少年、必须要用什么套餐之类的协议,那就以协议规定为准。
电信靓号如果没有合约,是可以协号转网的。
办理携号转网服务,须先向携出方查询号码是否满足携转条件,满足携转条件的用户向携出方申请获得携出授权码,并到携入方营业厅申请办理携入,办理完成后携入方会为您提供新的移动电话卡。具体办理流程如下:
1、查询是否符合携转条件:编辑短信“CXXZ#姓名#证件号码”发送至携出方号码,即可获悉是否具备携号转网条件;
2、获取授权码:编辑短信“SQXZ#姓名#证件号码”至携出方号码;
3、办理携入:获取到授权码后,携入方营业员在系统中为您办理携入申请、开通新卡。
看是否有保底活动要求
电信不让携号转网到移动,说我的号码是靓号,得2年后才能转,怎么办啊,能投诉吗?急求!!!!
首先我是次听说手机号还能从移动转电信号码不变的
电信是C网,移动是G网,他们不是各有各的号段么?
很佩服你之前能办出来
至于现在这个靓号的问题.......你还是投诉吧,这个估计涉及政策法规了
想解决不是一个电话就行的,接线员没那个权利办,系统都是写的
您好
携号转网需要协议期满才可以的,这是工信部等部门的规定。
那没办法了,因为他签了这个协议的话,其实就相当于是你签了,因为这个你并不是完全不知情,你把给他的话,就相当于是一个授权行为了。【摘要】
电信不让携号转网到移动,说我的号码是靓号,得2039后才能转,怎么办啊,能投诉吗?急求!!!!【提问】
您好【回答】
拒绝用户携号转网被罚,靓号老问题仍然待解
据陕西省通信管理局网站消息,早前网传“男子携号转网遭拒 协议被延长18年:注销也不行”系移动西安分公司(以下简称“西安移动”)自行将用户协议期限调整为20年,以此提出向用户收取违约金并限制用户销户,造成用户携转受阻。陕西省通信管理局给予西安移动、并处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
去年11月27日起,携号转网正式在全国推开。在一之际,这则针对用户携号转网受阻的罚单,显然意味深长。
据,此次是因靓号而起。西安的曹先生在2018年时花费800元办理了一张吉祥号卡,当时营业员称协议期是2年。但今年8月,曹先生办理携号转网时,却被告知有未解除协议,无法办理。更重要的是,该协议还被延长到2038年,而且无法注销该,否则需要用户支付违约金。
靓号转网卡壳的事,已经不是媒体次。如去年,山西太原的杨先生在办理“携号转网”服务时就被告知,自己的手机号码存在有效期20年的靓号协议,要转出的话需要缴纳违约金1.8万余元;甚至,还有个别消费者在办理转网时被突然告知自己的手机号是“靓号”而不能转网的奇葩现象。
靓号属于“稀缺”资源,部分往往在“出售”时会设置相应的消费和在网时间限制,甚至有的靓号合约期长达99年。从履约的角度讲,似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消费者与签订了合约就应该履约,这也是部分要求携靓号转网的消费者缴纳违约金的底气所在。但是,“靓号”的合规性本来就存疑,如《电信条例》和《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等,均明确禁止电信经营者“向用户收取选号费”“以任何方式限定电信用户使用其指定的业务”。此外,多地工商部门还曾就“靓号附加不合理条件”等现象对相关进行约谈和处罚。
因而,当靓号的“老问题”遭遇携号转网的新服务,矛盾就进一步突显出来。像此次西安移动被处罚是因为“自行将用户协议期限调整为20年,以此提出向用户收取违约金并限制用户销户”。而 对那些早就存在的“10年合约”“20年合约”靓号,到底能不能转网,是否有权拒绝,显然还需要更明确的细则来规范,给和用户更明确的预期。
当然,携号转网在现实中碰壁的现象,并非仅限于靓号。如今年10月,工信部在答复委员提案时就透露,部分企业阻止、拖延用户办理“携号转网”服务,个别企业没有坚守服务定位,将“携号转网”作为竞争手段等情况仍不同程度的存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且“携号转网”服务正式提供以来,全国电信管理机构累计约谈、通报、责令整改、行政处罚各级电信企业相关违规行为超过500次。
就在日前,市消协发布的“携号转网”相关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在办理过“携号转网”的受访者中,有70.39%表示在办理“携号转网”过程中会遇到一定困难及阻碍。
由此可见, 尽管携号转网政策已执行一年,但用户的体验仍待提高,一些或明或模糊的转网难问题,依然待解。
推行携号转网,是要赋予消费者更多选择权,也倒逼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在政策执行一之际,相关部门不妨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对一些痛点、堵点问题作系统性梳理,并对症下给出针对性的政策规范。像靓号这种“ 历史 遗留”问题,就不应再留“尾巴”。简言之,要真正让携号转网充分“转”起来,零容忍的处罚之外,还需要有更多细化的政策规范,让不敢侥幸,让用户心里有底。
红星特约评论员 朱昌俊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下载红星,报料有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