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原理基础知识(计算机原理基础知识书籍)
本文目录一览:
篇计算机基础知识:章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一、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计算机原理基础知识(计算机原理基础知识书籍)
1.1 计算机的概念与发展 v
1.1.1、内容要点
1、计算机工作原理:
1)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Comr)是一种能接收和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的程序(这些程序是人们意志的体现)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输出的高度自动化的电子设备。
2)计算机工作原理——冯·诺依曼原理(又称为存储程序原理)
(1)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硬件)包括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
(2)所有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
(3)计算机系统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运行。
2、计算机的发展:
1)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从诞生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现正向第五代过渡。见下表。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代次
起止年份
所用电子元器件
数据处理方式
运算速度
应用领域
代
1946~1957
电子管(真空管)
汇编语言、代码程序
几千~几万次/秒
国防及高科技
第二代
1958~1964
晶体管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几万~几十万次/秒
工程设计、数据处理
第三代
1965~1970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结构化、模块化程序设计,实时控制
几十万~几百万次/秒
工业控制、数据处理
1970~今
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分时、实时数据处理,计算机网络
几百万~上亿条指令/秒
工业、生活等各方面
2)计算机的发展: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In公司等采用先进的微电子技术将运算器和集成到一块芯片中,称之为微处理器(MPU)。其发展大约经历了六个阶段,如下表。
微机的六个发展阶段
代次
起止年份
典型CPU
数据位数
主频
代
1971~1973
In 4004、8008
4位、8位
1MHz
第二代
1973~1975
In 8080
8位
2MHz
第三代
1975~1978
In 8085
8位
2~5MHz
1978~1981
In 8086
16位
>5MHz
第五代
1981~1993
In 80386、80486
32位
>25MHz
第六代
1993~今
Pentium系列
64位
60MHz~2GHz
3)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情况
我国的计算机事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
1952年我国的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在中科院数学所内成立。
1960年,我国台自行研制的通用电子计算机107机问世。
1964年,我国研制了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19机,用于我国颗研制工作的计算任务。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生产的计算机进入了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
1974年,我国设计的DJS-130机通过了鉴定并投入批量生产。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又研制成功了巨型机。
1982年,我国研制成功了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亿次。
1997年6月研制成功的银河Ⅲ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30亿次。这些机器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9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
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先进水平。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
2005年4月18日,完全由我国科学界自行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六十四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CPU———“龙芯二号”芯片正式发布。这款芯片性能经检测已达到英特尔“奔3”水平,比2002年9月28日发布的“龙芯一号”提高了10倍。
3、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是高度自动化的信息处理设备。主要特点有处理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记忆能力强、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1)处理速度快: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用MIPS(每秒钟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来衡量。
2)计算精度高:数的精度主要由表示这个数的二进制码的位数决定。
3)记忆能力强:存储器能存储大量的数据和计算机的程序。
4)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具有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计算机能实现信息处理自动化的重要原因。
5)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4、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有主频、字长、内存容量、存取周期、运算速度及其他指标。
1)主频(时钟频率):是指计算机CPU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脉冲数。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单位MHz。
2)字长:是指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字长决定运算精度。
3)内存容量:是指内存贮器中能存贮的信息总字节数。通常以8个二进制位(bit)作为一个字节(Byte)。
4)存取周期:存贮器连续二次的“读”或“写”作所需的最短时间,单位来纳秒(ns,1ns=10-9s)。存储器完成一次“读”或“写”作所需的时间称为存储器的访问时间(或读写时间)。
5)运算速度: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单位为MIPS(每秒百万条指令)。影响运算速度的因素,主要是主频和存取周期,字长和存储容量也有影响。
6)其他指标:机器的兼容性(包括数据和文件的兼容、程序兼容、系统兼容和设备兼容)、系统的可靠性(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系统的可维护性(平均修复时间MTTR)、机器允许配置的外部设备的数目、计算机系统的汉字处理能力、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网络功能等、性能/价格比是一个综合性评价计算机性能的指标。
5、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巨型化、化、网络化、多媒体化。
1.2 计算机的类型
1.2.1内容要点
计算机可按用途、规模或处理对象等多方面进行划分。
1、按用途划分,可分为:
1)通用机:适用解决多种一般问题,该类计算机使用领域广泛、通用性较强,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等多种用途中都能适应。
2)专用机:用于解决某个特定方面的问题,配有为解决某问题的软件和硬件,如在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工业智能仪表等专门应用。
2、按规模划分,依据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划分标准,可分为:
1)巨型机
也称为超级计算机,在所有计算机类型中价格、功能、其浮点运算速度最快。多用于战略武器的设计、空间技术、石油勘探等领域。巨型机的研制水平、生产能力及其应用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经济实力和科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2)小巨型机
是小型超级电脑或称桌上型超级计算机,功能略低于巨型机,但价格仅巨型机十分之一。
3)大型主机
或称大型电脑,特点是大型、通用,具有很强的处理和管理能力,主要用于大银行、大公司、规模较大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计算机向网络迈进和时代,仍有大型主机的生存空间。
4)小型机
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较低,对于广大中、小用户,比昂贵的大型主机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5)工作站
介于PC机和小型机之间的一种机,其运算速度比微机快,且具有较强的联网功能。主要用于特殊的专业领域,如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6)机
或称这PC机,以其设计先进、软件丰富、功能齐全、价格便宜等优势而拥有广大的用户。PC机除了台式机,还有膝上型、笔记本、掌上型、手表型等。
3、按处理对象划分,可分为
1)数字计算机:计算机处理时输入和输出的数值都是数字量。
2)模拟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对象直接为连续的电压、温度、速度等模拟数据。
3)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输入输出既可是数字也可是模拟数据。
1.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3.1 知识要点
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按其应用特点可分为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多媒体技术、计算机通信、人工智能。
1、科学计算:
指计算机应用于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数值计算)。一般要求计算机速度快、精度高,存储容量相对大。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早的应用方面。
2、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主要是指非数值形式的数据处理,包括对数据资料的收集、存储、加工、分类、排序、检索和发布等一系列工作。信息处理包括办公自动化(OA)、企业管理、情报检索、报刊编排处理等。特点是要处理的原始数据量大,而算术运算较简单,有大量的逻辑运算与判断,结果要求以表格或文件形式存储、输出。要求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大,速度则不怎么要求。信息处理目前应用最广,占所有应用的80%左右。
3、过程控制:
把计算机用于科学技术、军事领域、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的过程控制。且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需有专门的数字—模拟转换设备和模拟—数字转换设备(称为D/A转换和A/D转换)。由于过程控制一般都是实时控制,有时对计算机速度的要求不高,但要求可靠性高、响应及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有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等系统。
5、多媒体技术:
把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多种媒体有机组合起来,利用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技术,使它们建立起逻辑联系,并能进行加工处理(包括对这些媒体的录入、压缩和解压缩、存储、显示和传输等)的技术。目前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拓宽,除了知识学习、电子图书、商业及家庭应用外,在远程医疗、视频会议中都得到了极大的推广。
6、计算机通信:
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处在不同地域的计算机用通讯线路连接起来,配以相应的软件,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7、人工智能:
研究解释和模拟人类智能、智能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建立智能信息处理理论,进而设计可以展现某些近似于人类智能行为的计算系统。人工智能学科包括:知识工程、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人和神经计算等多方面的研究。
1.4 计算机安全使用与防治
1.4.1内容要点
1、计算机的概述
1)计算机的特性
是一种程序,所以它具有程序的所有特性,除此之外,它还具有隐蔽性、潜伏性、传染性和破坏性。
通常的扩展途径是将自身的具有破坏性的代码到其他有用代码中,它的传播是以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及读写磁盘为基础的。
2)的分类
按其危害程度,分为良性和恶性;按其侵害的对象来分,可以分为型、文件型、复合型和网络型等。
3)的传播途径
在计算机应用的早期,软盘是传播的最主要方式,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软盘趋于淘汰,网络这个载体给的传播插上了翅膀。据统计,通过网络邮件系统附件传播的超过传播总途径的60%。继“CIH”之后,又相继出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智能”、“震荡波”等新型网络。
4)的危害
减少存储器的可用空间,占用CPU时间;破坏存储器中的数据信息和网络中的各项资源;破坏系统I/O功能;破坏文件系统,毁灭系统软件,甚至危及硬件,等等。
2、计算机的预防
预防计算机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创建紧急盘和紧急修复盘。
2)使用外来磁盘或其他机器的文件时,要先杀毒再使用。
3)对不需要写作的磁盘进行写保护。
4)为计算机安装检测软件,定期清查,并注意及时升级。
5)为计算机安装专门用于防毒、杀毒的防火墙或防护卡。
6)在上网时,尽量减少可执行代码交换,能脱网工作时尽量脱网工作。
3、的检测与消除
1)的检测
潜伏在计算机中,不被激发,是很难得被发现的,因此要仔细观察系统的异常现象。一般计算机出现异常,首先判断是否是计算机硬件造成的,如果硬件系统正常,则应该考虑是否感染了计算机。如果安装在计算机中的检测软件或硬件检测到后,就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2)的清除
对的清除一般使用杀毒软件来进行。杀毒软件的作用原理与的作用原理正好相反,可以同时清除几千种,且对计算机中的数据没有影响。常见的杀软件有KV3000、诺顿、瑞星、金山毒霸等。
4、计算机安全使用常识
1)使用符合额定电压的电源。
电压高于额定电压会烧毁硬件,低于额定电压计算机不能正常启动或系统运行不正常,甚至也会烧毁硬件。
2)正确开关计算机。
正确的开机方法是:先开外设(显示器、打印机等),再开主机。
正确的关机方法是:先关主机,再关外设。还应避免频繁地开关计算机,以防止电子元件被击穿。
3)计算机的使用环境。
要注意计算机使用的温度、湿度和卫生环境,以避免计算机内部元件过快老化或烧毁,使用时还应注意保持计算机的平稳,以免损坏硬盘。
4)经常备份数据。
重要的数据和文件要经常进行备份,防止由于硬盘损坏或破坏而造成的损失。
5)定期清查,不使用盗版软件。
6)设置安全权限和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对于来历不名的软件不要运行,防止黑客的入侵。
现代计算机都是 冯 ·诺依曼 (John.Von.Neuman)结构的计算机。它的基本原理是"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即是说,计算机的工作是在程序的控制下运行,而程序又是预先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更详细地说就是,要利用计算机完成一项处理任务时,首先要把任务转换成程序,然后将程序存储在计算机的(内)存储器中,并命令计算机从程序的开始位置(某一条指令)开始工作,计算机的工作路线必须按照程序设计的路线进行,自动地执行并完成任务,直到结束的那条指令执行完为止。
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需要一种工具来描述任务的执行过程。这个工具就是计算机语言。这种语言既要人能理解使用,又要计算机能理解和使用。
第二,需要一种方法能有效地将任务转换成程序,这就是 "程序设计"。程序设计需要理论,技术,方法和工具,这就是"程序设计方法学"。
第三,需要将程序合理地存储在计算机系统内,并有效地对它进行管理和执行控制。这就是作控制或现代的作系统软件的职能。
一、计算机指令和指令系统
所谓指令是指能向计算机发出的、能被计算机理解的,使计算机能执行一个最基本作的命令。 每一条指令包含两方面的信息,一是表示 "做什么"的作信息(用特定的二进制代码表示),二是表示作应处理的数据信息(用数据本身或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地址表示)。前者称为"作码"(Op --- Operator Code),后者称为"地址码"(Address Code),并有如下图的指令格式 。
一般计算机包括如下几类指令:
1)算术运算类。执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的指令类;
2)逻辑运算类。执行或、与、非、移位、比较等逻辑运算的指令类;
3)传送类。执行取数、存数、传送等作的指令类;
4)程序控制类。执行无条件转移、条件转移、调用程序、返回等作的指令类;
5)输入/输出类。执行输入、输出、输入/输出等实现内存和外部设备之间传输信息作的指令类;
6)其他类指令。执行停机、空作、等待等作的指令类;
每一类指令中又包含许多不同功能的指令。如加法指令就有定点加,浮点加,十进制加,直接数加等的不同。作为计算机指令,都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可以用八进制或十六进制书写。设某种计算机有如下 8条指令码
1.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专业知识包括有那些方面
计算机专业
解释: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侧重应用的宽口径专业。通过基础教学与专业训练,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子技术、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通讯原理、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网络计算、算法设计与分析、信息安全、应用密码学基础、信息对抗、移动计算、数论与有限域基础、人机界面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知识结构:包括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经济管理知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列表可以列出哪些
电脑硬件基础知识(一) 1.了解电脑的基本组成 一般我们看到的电脑都是由:主机(主要部分)、输出设备(显示器)、输入设备(键盘和鼠标)三大件组成。
而主机是 电脑的主体,在主机箱中有:主板、CPU、内存、电源、显卡、声卡、网卡、硬盘、软驱、光驱等硬件。从基本结构上来讲,电脑可以分为部分: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了解电脑系统 电脑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相当于人的身体,而软件相当于人的灵魂。而硬件一般分为主机和外部设备,主机是一台电脑的核心部件,通常都是放在一个机箱里。
而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如键盘、 鼠标)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组装一台电脑需要选购哪些基本部件 (1)、机箱,一般电脑的主要零件都放在这里。 (2)、显示器,用来看电脑的工作过程,要不然,你都不知道电脑究竟在做什么。
(3)、键盘和鼠标,向电脑输入有用的命令,让它去为我们工作。 (4)、主板,这是一块很重要的东西,虽然它长得有点“丑”,这里是决定你这台电脑性能的重要零件之一哦。
(5)、内存,当电脑工作时,电脑会在这里存上存储数据,相当于人的记忆。 (6)、CPU,也称处理器,是电脑运算和控制的核心。
(7)、显卡,电脑通过这个玩意传送给显示器。 (8)、声卡,电脑通过这个玩意传送声音给音箱的哦。
(9)、硬盘,平常人们常说我的硬盘有多少G多少G,就是指这个硬盘的容量,而G数越多能装的东西便越多。 (10)、软驱,就是插软盘的玩意,现在一般都用3.5英寸的,古老年代用5.25英寸的,现在我们去买人家都不卖了。
(11)、光驱,听CD当然少不了这个,有时候你要安装某些软件都是在光盘上的,所以这个用处太大。 (12)、电源,主要用于将220V的外接电源转换为各种直流电源,供电脑的各个部件使用 4. 如何评价一台电脑的好和坏 当然,一台电脑的好坏,是要从多方面来衡量的,不能仅看其中某个或者几个性能指标。
而一般评价一台电脑的好坏的 性能指标有如下几种: (1)、CPU的类型和时钟频率 这是电脑最主要的性能指标,它决定了一台电脑的最基本性能。以前我们常说的286、386、486、586、686等就是 按CPU的型号来叫的。
时钟频率是一台电脑按固定的节拍来工作的一种衡量方法吧,又称为主频,时钟频率越高,时钟周期就越短,它执行指令 所需要的时间便越短,运算速度就越快。 (2)、内存的容量 内存的单位是MB,平常人们总说我的内存有多少多少MB就是指这个,如32MB、64MB、128MB、256MB等,一台电脑,它的内存容量越大,则电脑所能处理的任务可以越复杂,速度也会越快。
(3)、外部设备的配置情况 电脑一般都有软好的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等等。 (4)、运行速度 一台电脑的运行速度主要是由CPU和内存的速度所决定的。
(5)、总线类型 总线位数越多,机器性能越高。 (6)、兼容性 是否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包括能否运行所有电脑上开发的各种应用软件和接受电脑各类扩展卡 电脑硬件基础知识(一) 1.了解电脑的基本组成 一般我们看到的电脑都是由:主机(主要部分)、输出设备(显示器)、输入设备(键盘和鼠标)三大件组成。
而主机是 电脑的主体,在主机箱中有:主板、CPU、内存、电源、显卡、声卡、网卡、硬盘、软驱、光驱等硬件。从基本结构上来讲,电脑可以分为部分: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了解电脑系统 电脑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相当于人的身体,而软件相当于人的灵魂。而硬件一般分为主机和外部设备,主机是一台电脑的核心部件,通常都是放在一个机箱里。
而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如键盘、 鼠标)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组装一台电脑需要选购哪些基本部件 (1)、机箱,一般电脑的主要零件都放在这里。 (2)、显示器,用来看电脑的工作过程,要不然,你都不知道电脑究竟在做什么。
(3)、键盘和鼠标,向电脑输入有用的命令,让它去为我们工作。 (4)、主板,这是一块很重要的东西,虽然它长得有点“丑”,这里是决定你这台电脑性能的重要零件之一哦。
(5)、内存,当电脑工作时,电脑会在这里存上存储数据,相当于人的记忆。 (6)、CPU,也称处理器,是电脑运算和控制的核心。
(7)、显卡,电脑通过这个玩意传送给显示器。 (8)、声卡,电脑通过这个玩意传送声音给音箱的哦。
(9)、硬盘,平常人们常说我的硬盘有多少G多少G,就是指这个硬盘的容量,而G数越多能装的东西便越多。 (10)、软驱,就是插软盘的玩意,现在一般都用3.5英寸的,古老年代用5.25英寸的,现在我们去买人家都不卖了。
(11)、光驱,听CD当然少不了这个,有时候你要安装某些软件都是在光盘上的,所以这个用处太大。 (12)、电源,主要用于将220V的外接电源转换为各种直流电源,供电脑的各个部件使用 4. 如何评价一台电脑的好和坏 当然,一台电脑的好坏,是要从多方面来衡量的,不能仅看其中某个或者几个性能指标。
而一般评价一台电脑的好坏的 性能指标有如下几种。
学习计算机需要哪些知识
首先需要基础很扎实,别以为学计算机就可以不学英语和数学,其实学计算机最重要的就是数学和英语.所有的计算机算法都是要靠逻辑数学和高等数学而得来的,所以学好大学数学,对以后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编程序会有很大的帮助的;而英语更为重要,这关系着你的未来的发展,因为当今世界,强大的计算机公司大多都是在美国,所以要想有所作为,要想去外资企业工作,那必须要有很强的英语能力.而且目前大多数计算机书籍都是翻译的外国原版,所以根据翻译者的能力不同会对原本书籍某些重要意思产生误解,误导一些读者,当我们有很好的英语水平,我们就可以直接去学习原版英文书籍,对它的意境会有更深的体会,学到更为标准的计算机知识.
其次,要想学好计算机,就必须从基础开始,从硬件,到软件,从WORD到PS,这样的基础作要熟悉
下面是在大学里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主要课程
离散数学 数据结构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数值分析 作系统原理 微机接口技术 数据库系统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 编译原理 计算机系统结构 软件工程(c语言,JAVA语言等)
可以看出,要想学好计算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必须从现在就要了解,一步一步的学习才可```
回答你的补充问题,其实基础知识不大需要,只要你对电脑作熟悉就可以了,学任何东西光靠脑子聪明是不够的,还需十倍的勤奋才行,所以这也不靠什么脑子,只要自己喜欢钻研,努力就可以学得很好
计算机专业的应该具备哪些知识?
计算机专业应该具备以下基础知识:
1.掌握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实验技能,能从事计算机硬件系统开发与设计。
2.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作系统以及软件设计方法和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能从事系统软件和大型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研制。
3.掌握并行处理、分布式系统、网络与通信、多媒体信息处理、计算机安全、图形图象处理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工程实践技能,具有计算机应用和开发的能力。
4.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坚实基础。
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子技术、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通讯原理、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网络计算、算法设计与分析、信息安全、应用密码学基础、信息对抗、移动计算、数论与有限域基础、人机界面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什么
计算机基础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 硬件:主板、CPU、硬盘、内存、显卡、机箱电源、鼠标键盘、光驱、音响等 软件:WINDOWS系统、OFFICE等一般基本工具的应用与系统的安装。
步:弄明白主机和显示器的区别,别笑!!真有不知道的,我单位商务客房有的客人就只开显示器,不亮,就说电脑坏了. 第2:分清鼠标左右键.别笑,真弄清楚什么时候该左什么时候该右的时候,你就可以说我会电脑了. 第3:知道键盘上的键都叫什么?别笑?没准你就有一两个键不知道叫什么?干什么用就更不知道了,等你知道了,你就离高手不远了. 第4:明白电脑上的接口能 去的就是插对了,键鼠和音频接口除外. 第5:明白练打字的办法就是上网聊天.千万不要用音频聊,那一点长进没有. 第6:明白一个道理:想学好,先搞坏,长进快. 第7:明白WINDOWS的帮助(F1)是,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好了,你已是高手了. 第8:这原创,是我一边回想我12年电脑生涯一边打出来的,版权归BAIDU所有,引用请注明出处,不得用于商业赢利之目的.看完后请马上忘掉,喜欢请购买正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机试,内容包括选择题、Windows基本作题、汉字录入题、Word作题、Excel作题、PowerPoint作题以及因特网作题。 计算机一级考试内容提纲基本要求 1.具有使用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防治常识)。
2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3,了解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Windows的基本作和应用。
4.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文字处理软件"MS Word”的基本作和应用,熟练掌握 一种汉字(键盘),输人方法。 5.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基本作和应用。
6.了解多媒体演示软件的基奉知识.掌握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的基本作和应用。 7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同(Inter)的初步知识. 8. 掌握IE浏览器软件和“OutlookExpress”软件的基本作和使用。
计算机初级考试有那些内容?
计算机初级考试内容 初级考核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作系统、字处理软件的使用(WORD)、电子表格的使用(Excel)、计算机网络知识共五部分内容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功能。
2、数制和字符编码的基本概念:二进制、十六进制、ASCII码。 3、软件和程序的概念,数据存储基本单位(字节以及KB、MB、GB)的概念。
4、计算机的基本配置。 5、常用存储设备(软盘、硬盘、光盘驱动器等)和外部设备(键盘、鼠标器、显示器、打印机等)的使用维护方法。
6、计算机信息安全和防治的基本知识。 (二)、作系统的使用 1、微机作系统的概念。
2、文件与文件夹(目录)的基本知识。 3、Windows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帮助系统的使用。
4、鼠标与键盘的作 5、中文Windows 95/98。 ⑴桌面、窗口、图标、菜单、工具栏、对话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作。
⑵“我的电脑”、“开始”菜单、任务栏和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⑶文件、文件夹和快捷方式的建立、移动、删除、、重命名等作。
6、常用汉字输入方法的使用 7、常见Windows应用程序的使用(记事本、画图、计算器、写字板) (三)、字处理软件的使用(Word 97/2000) 1、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作 菜单和工具栏的作,标尺的使用,文件的建立、打开和保存等,移动插入点的基本方法。 2、文字的录入和编辑作 ⑴在文档中进行文字录入、插入、删除和修改作。
⑵查找和替换作。 ⑶和移动作。
3、文档的格式化作 ⑴设置字体、字形、字号、字符间距等字符格式,字符格式。 ⑵设置首行缩进、段落与行间距,对齐方式等段落格式。
⑶设置纸张大小、页边距等页面格式。 ⑷插入页码、分页符、分节符和分栏符,设置页眉和页脚等。
⑸边框(字符、段落和页面)和底纹。 4、表格的基本作:创建表格,表格的录入和编辑。
5、插入和图文表混排作:在文档中插入、艺术字。 6、打印的基本知识:文件打印与打印预览作。
(四)、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Excel 97/2000) 1、表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作。 窗口、菜单、工具栏和编辑栏的作,工作簿文件的建立、打开、关闭与保存,工作表的编辑,多工作表作,单元格光标的定位,活动单元格光标的选择等。
2、工作表的格式化和对齐,数据的移动和,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的命名,工作表的保护。 3、工作表中的计算,单元格引用(相对、、混合引用),常用内部函数的使用,公式的使用。
常用内部函数:INT,SUM,LEFT,LEN,MID,RIGHT,AVERAGE,COUNT,MAX,MIN,IF,DATE,YEAR。 4、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的创建和数据编辑,数据查找和排序,分类汇总,数据筛选 5、图表:图表的创建和保存,图表类型的改变 (五)、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⑴计算机网络的含义 ⑵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2、Inter的基本概念,Inter提供的基本服务功能:E-Mail、、FTP等。
四、考试方法与题型 考试全部在计算机上进行,考试时间2小时(120分钟)。考试题型包括客观题和作题,其中: 1、客观题20%,题型包括: ⑴判断题 ⑵单选题。
2、作题80%,题型包括: ⑴文件管理: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作。 ⑵文字录入:输入给定的文章,汉字输入方法任选 ⑶文档格式化作:按指定格式对给定文档进行格式化(字体格式、段落格式、页面格式),插入。
⑷表格制作与计算:按指定格式编制或填充、修改表格,表格自动套用格式,插入或删除表格中的行或列,行高和列宽的调整,单元格的拆分和合并等。 ⑸电子表格作 ①按要求建立、编辑工作表; ②工作表中行、列和单元格的插入、删除和填充; ③工作表中单元格的格式化,数字格式的使用; ④公式、单元格引用和常用函数的使用; ⑤数据库作: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
⑥图表的建立和保存。
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你不是有书吗?那上面讲的很详细啊。
你还到网上来问~~(WTH留) 计算机的四特点: 1.有信息处理的特性。 2.有程序控制的特性。
3.有灵活选择的特性。 4.有正确应用的特性。
计算机发展经历5个重要阶段: 1 大型机阶段。 2 小型机阶段。
3 机阶段。 4 客户机/阶段。
5 互联网阶段。 计算机现实分类: ,工作站,台式机,便携机,手持设备。
计算机传统分类: 大型机,小型机,PC机,工作站,巨型机。 计算机指标: 1.位数。
2.速度。 MIPS是表示单字长定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
MFLOPS是考察单字长浮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 3.容量。
Byte用B表示。1KB=1024B。
平均寻道时间是指磁头沿盘片移动到需要读写的磁道所要的平均时间。平均等待时间是需要读写的扇区旋转到磁头下需要的平均时间。
数据传输率是指磁头找到所要读写的扇区后,每秒可以读出或写入的字节数。 4 带宽。
Bps用b 5 版本。 6 可靠性。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来表示。 计算机应用领域: 1 科学计算。
2 事务处理。 3 过程控制。
4 辅助工程。 5 人工智能。
6 网络应用。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
计算机硬件组成四个层次: 1 芯片。 2 板卡。
3 设备。 4 网络。
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 1。超标量技术。
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来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其实质是用空间换取时间。 2.超流水线技术。
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使得机器在一个周期内完成一个甚至多个作,其实质是用时间换取空间。经典奔腾采用每条流水线分为四级流水:指令预取,译码,执行和写回结果。
3.分支预测。 4.双CACHE哈佛结构:指令与数据分开。
7 固化常用指令。 8 增强的64位数据总线。
9 采用PCI标准的局部总线。 10 错误检测既功能用于校验技术。
11 内建能源效率技术。 12 支持多重处理。
安腾芯片的技术特点。 64位处理机。
奔腾系列为32位。INTER8080-8位。
INTER8088-16位。 复杂指令系统CISC。
精简指令技术RISC。 网络卡主要功能: 2 实现与主机总线的通讯连接,解释并执行主机的控制命令。
3 实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4 实现物理层的功能。
软件就是指令序列:以代码形式储存储存器中。 数据库软件是桌面应用软件。
程序是由指令序列组成的,告诉计算机如何完成一个任务。 软件开发的三个阶段: 2 阶段。
分为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 3 开发阶段。
分为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 4 运行阶段。
主要是软件维护。 在编程中,人们使用机器语言。
因为它使用最贴近计算机硬件的2进制代码,所以为低级语言。 符号化的机器语言,用助记符代替2进制代码,成汇编语言。
把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目标程序的工具,就成为汇编程序。 把 反汇编程序。
把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目标程序的工具,有两种类型:解释程序与编译程序。 编译程序是把输入的整个源程序进行全部的翻译转换,产生出机器语言的目标程序,然后让计算机执行从而得到计算机结果。
解释程序就是把源程序输入一句,翻译一句,执行一句,并不成为整个目标程序。 多媒体技术就是有声有色的信息处理与利用技术。
多媒体技术就是对文本,声音,图象和图形进行处理 ,传输,储存和播发的集成技术。 多媒体技术分为偏软件技术和偏硬件技术。
多媒体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有: 1.CD-ROM。 2.具有A/D和D/A转换功能。
3.具有高清晰的彩色显示器。 4. 具有数据压缩和解压缩的硬件支持。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1 数据压缩和解压缩技术: JPEG:实用与连续色调,多级灰度,彩色或单色静止图象。 MPEG:考虑音频和视频同步。
2 芯片和插卡技术。 3 多媒体作系统技术。
4 多媒体数据管理技术。 一种适用于多媒体数据管理的技术就是基于超文本技术的多媒体管理技术,及超媒体技术。
当信息不限于文本时,称为超媒体。 1 结点。
2。链。
超媒体系统的组成: 2 编辑器。编辑器可以帮助用户建立,修改信息网络中的结点和链。
3 导航工具。一是数据库那样基于条件的查询,一是交互样式沿链走向的查询。
4 超媒体语言。超媒体语言能以一种程序设计方法描述超媒体网络的构造,结点和其他各种属性。
章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1.1什么是计算机
在人类历,计算工具的发明和创造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在原始,人们曾使用绳结、垒石或枝条作为计数和计算的工具。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了筹算法的记载,到了唐朝已经有了至今仍在使用的计算工具——算盘。欧洲16世纪出现了对数计算尺和机械计算机。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人工手算一直是主要的计算方法,算盘、对数计算尺、手摇或电动的机械计算机一直是人们使用的主要计算工具。到了20世纪40年代,一方面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计算量、计算精度、计算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原有的计算工具已经满足不了应用的需要,另一方面,计算理论、电子学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也为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诞生了代电子计算机。
对计算机(Comr)人们往往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有多种描述:“计算机是一种可以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工具”;“计算机是一种能快速而高效地自动完成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计算机是一种能够高速运算、具有内部存储能力、由程序控制其作过程的电子装置”等等。
台计算机的诞生
1946年2月,正式交付使用的、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即电子积分计算机)标志着代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它是为了解决新武器弹道问题中的许多复杂计算而研制的。它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基本元件,由18000多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10000多只电容器和7000多只电阻构成,占地170m2,重量30吨,每小时耗电30万千瓦,是一个庞然大物,每秒能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由于它使用电子器件来代替机械齿轮或电动机械进行运算,并且能在运算过程中不断进行判断,作出选择,过去需要100多名工程师花费1年才能解决的计算问题,它只需要2个小时就能给出。
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不同于以往任何计算工具,其主要特点如下:
,在处理对象上,它已不再局限于数值信息,而是可以处理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像乃至声音等一切可以用数字加以表示的信息。
第二,在处理内容上,它不仅能做数值计算,也能对各种信息做非数值处理,例如进行信息检索、图形处理;不仅可以做加、减、乘、除算术运算,也可以做是、非逻辑判断。
第三,在处理方式上,只要人们把处理的对象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步骤以计算机可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事先存储到计算机中,计算机就可以完全自动地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
第四,在处理速度上,它运算高速。目前一般计算机的处理速度都可以达到每秒百万次的运算,巨型机可以达到每秒近千亿次运算。
第五,它可以存储大量数据。目前一般机都可以存储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到上亿个数据。计算机存储的数据量越大,可以记住的信息量也就越大。需要时,计算机可以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找到这些信息,这也是计算机能够进行自动处理的原因之一。
第六,多个计算机借助于通信网络互连起来,可以超越地理界限,互发电子邮件,进行网上通讯,共享远程信息和资源。
计算机具有超强的记忆能力、高速的处理能力、很高的计算精度和可靠的判断能力。人们进行的任何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可以分解成计算机可以执行的基本作,并以计算机可以识别的形式表示出来,存放到计算机中,计算机就可以模仿人的一部分思维活动,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按照人们的意愿自动地工作,所以有人也把计算机称为“电脑”,以强调计算机在功能上和人脑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人脑的记忆功能、计算功能、判断功能。电脑终究不是人脑,它也不可能完全代替人脑;但是说电脑不能模拟人脑的功能也是不对的,尽管电脑在很多方面远远比不上人脑,但它也有超越人脑的许多性能,人脑与电脑在许多方面有着互补作用
1.2 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计算机硬件指的是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组成的各种计算机部件和设备,其基本功能是接受计算机程序的控制来实现数据输入、运算、数据输出等一系列作。
计算机组成部分功能:
输入设备的功能是将要加工处理的外部信息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内部形式,以便于处理;输出设备的功能是将信息从计算机的内部形式转换为使用者所要求的形式,以便能为人们识别或被其它设备所接收;存储器的功能是用来存储以内部形式表示的各种信息;运算器的功能是对数据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功能则是产生各种信号,控制计算机各个功能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
运算器和在结构关系上非常密切,它们之间有大量信息频繁地进行交换,共用一些寄存单元,因此将运算器和合称为处理器(CPU),将处理器和内存储器合称为主机,将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称为外部设备。由于外存储器不能直接与CPU交换信息,而它与主机的连接方式和信息交换方式与输出设备和输入设备没有很大别,因此,一般地把它列入外部设备的范畴,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存储器;但从外存在整个计算机的功能看,它属于存储系统的一部分,称之为外存储器或辅助存储器。
计算机软件指的是为了告诉计算机做些什么和按什么方法、步骤去做,以计算机可以识别和执行的作表示的处理步骤和有关文档。在计算机术语中,计算机可以识别和执行的作表示的处理步骤称为程序。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程序和有关文档。
在计算机中,硬件和软件的结合点是计算机的指令系统。计算机的一条指令是计算机硬件可以执行的一步作。计算机可以执行的指令的全体称为该机的指令系统。任何程序,必须转换成该机的硬件能够执行的一系列指令。
现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由冯·诺依曼提出)
·计算机的指令和数据均采用二进制表示;
·由指令组成的程序和要处理的数据一起存放在存储器中。机器一启动,按照程序中指令的逻辑顺序,把指令从存储器中读出来,逐条执行;
·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五个基本部件组成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在的统一控制下,协调一致地完成由程序所描述的处理工作。
在计算机中,硬件和软件是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硬件是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各部件的总称,它是计算机系统快速、可靠、自动工作的物质基础,是计算机系统的执行部分。在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硬件就没有计算机,计算机软件也不会产生任何作用。但是一台计算机之所以能够处理各种问题,具有很大的通用性,能够代替人们进行一定的脑力劳动,是因为人们把要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分解成为计算机可以识别和执行的步骤,并以计算机可以识别的形式存储到了计算机中。也就是说,在计算机中存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程序。目前所说的计算机一般都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而把不包括软件的计算机称为“机”。计算机软件就是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
1.3计算机的发展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像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1938年J.阿诺索夫首先制成了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部件。1943年,英国通讯处制成了“巨人”计算机专门用于密码分析。1946年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制成的ENIAC最初也专门用于火炮弹道计算,后经多次改进才成为能进行各种科学计算的通用计算机,这就是人们常常提到的世界上台电子计算机。但是,这种计算机的程序仍然是外加式的,存储容量也太小,尚未完全具备现代计算机的主要特征。在计算机发展上再一次重大突破是由数学家冯·诺依曼的设计小组完成的。他们提出的存储程序原理,即程序由指令组成,并和数据一起放在存储器中,机器一经开动,就能按照程序指令的逻辑顺序.把指令从存储器中读出来,逐条执行,自动完成由程序所描述的处理工作,这是计算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计算机与—切其它计算工具的根本区别。真正实现内存储程序式原理的台计算机EDSAC于1949年5月在英国制成。
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物理器件,一般把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分成几个时期,也称为几代,分别代表了时间顺序发展过程。
代计算机是采用电子管作为逻辑元件,用阴极射线管或汞延迟线作主存储器,外存主要使用纸带、卡片等,程序设计主要使用机器指令或符号指令,应用领域主要是科学计算。
第二代计算机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主存储器均采用磁芯存储器,磁鼓和磁盘开始用作主要的外存储器,程序设计使用了更接近于人类自然语言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也从科学计算扩展到了事务处理、工程设计等多个方面。
第三代计算机采用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块代替了晶体管等分立元件,半导体存储器逐步取代了磁芯存储器的主存储器地位,磁盘成了不可缺少的辅助存储器,计算机也进入了产品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的发展时期,计算机的管理、使用方式也由手工作完全改变为自动管理,使计算机的使用效率显著提高。
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70年代以后,计算机使用的集成电路迅速从中、小规模发展到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水平,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微处理器和计算机的诞生。微处理器是将传统的运算器和集成在一块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作为处理单元(CPU)。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再加上存储器和接口等芯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便构成了计算机。微处理器自1971年诞生以来几乎每隔二至三年就要更新换代,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构成的计算机系统已达到和超过了传统超级小型计算机水平,其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数亿次。由于计算机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其性能价格比占有很大优势,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处理器和计算机的出现不仅深刻地影响着计算机技术本身的发展,同时也使计算机技术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的普及。随着微电子、计算机和数字化声像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这里所说的媒体是指表示和传播信息的载体,例如文字、声音、图像都是媒体。在80年代以前人们使用计算机处理的主要是文字信息,80年代开始用于处理图形和图像。随着数字化音频和视频技术的突破,逐步形成了集声、文、图、像一体化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它不仅使计算机应用更接近人类习惯的信息交流方式,而且将开拓许多新的应用领域。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结合使计算机应用从单机走向网络,由网络走向互联网络。
总之,计算机从代发展到,已由仅仅包含硬件的系统发展到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的种类也一再分化,发展成计算机、小型计算机、通用计算机(包括巨型、大型、中型计算机)以及各种专用机等。由于技术的更新和应用的推动,计算机一直处在飞速发展之中。依据信息技术发展功能价格比的莫尔定律(Moore’Law),计算机芯片的功能每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减一半。该定律的作用从60年代以来,已持续30多年,预计还会持续近20年。集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为一体的多媒体计算机的发展正方兴未艾。各国都在建设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通过各种通信渠道,包括有线网和网,把各种计算机互联起来,已经实现了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用计算机来模仿人的智能,包括听觉、视觉和触觉以及自学习和推理能力是当前计算机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与此同时,计算机体系结构将会突破传统的冯.诺依曼提出的原理,实现高度的并行处理。为了解决软件发展方面出现的复杂程度高、研制周期长和正确性难于保证的“软件危机”而产生的软件工程也出现新的突破。新一代计算机的发展将与人工智能、知识工程和专家系统等研究紧密相联,并为其发展提供新的基础。
表1-1 计算机发展阶段示意表
年代
器件
代
1946-1957
第二代
1958-1964
第三代
1965-1969
1970-至今
电子器件
电子管
晶体管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大规模和超大
规模集成电路
主存储器
磁芯、磁鼓
磁芯、磁鼓
磁芯、磁鼓、
半导体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
外部辅助存储器
磁带、磁鼓
磁带、磁鼓
磁带、磁鼓、磁盘
磁带、磁盘、光盘
处理方式
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
程序
连续处理作业
高级语言编译
多道程序
实时处理
实时、分时处理
网络作系统
运算速度
5千-3万次/秒
几十万-百万次/秒
百万-几百万次/秒
几百万-千亿次/秒
1.4计算机与
在人类历,以生产工具为标志的技术进步已经经历了手工工具和大机器生产两个时期。自从能源代替人成为机器动力以后,人类的体力劳动得到了解放。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不但使人类的技术进步开始向自动化过渡,扩大了人类的智力,而且使用机器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的愿望成为现实,为人类智力解放的时代揭开了序幕。
在计算机诞生初期,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在弹道计算上显示了它的巨大威力:当时,用ENIAC计算炮弹从发射到弹道轨道40个点的位置只用了3秒,代替了7个小时的人工计算,速度提高了8400倍。到了60年代,计算机的应用从科学计算扩展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和事务处理,科学计算、过程控制、事务处理成为计算机应用的三个主要领域。70年代以后,随着微处理器和计算机的出现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遍及科学技术、工业、交通、财贸、农业、医疗卫生、军事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从解决数学难题到谱写乐曲,从宇宙飞船的上天到机,从军事指挥系统到电冰箱的自动控制,从银行自动取款机到电视、电影中的特技画面,从气象预报到机器人,到处都可以看到计算机的应用踪迹。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等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和计算机在金融、保险、公共交通、商业、服务业的应用,正在对人类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家庭生活和教育等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计算机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和发展,将使传统的机械工业生产技术从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的局部应用,发展到全面高度自动化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使生产力实现巨大飞跃;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辅助测试技术的构成和计算机网络的建立,将使企业规模的小型化和生产布局的分散化成为可能;计算机在工业企业的广泛使用将使众多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逐步转变成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伴随着企业类型的转变,劳动结构也将发生变化,从事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人数将会相对减少,信息产业将会从第三产业中分化出来而在未来中占据主导地位。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为和经济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使办公自动化这一门综合的科学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它将大大提高行政部门的办公效率,提高部门的决策水平。在、部门、地区、企业范围内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MIS)将会使管理部门及时、准确、全面地得到有关信息,使、企业的管理从定性管理进入定量管理,辅助各级管理部门做出预测和控制。能够综合利用各种数据、信息、知识、人工智能、模拟技术建立起的决策支持系统(DSS),将会为决策部门解决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一个方便有效的工具。它们的实现和广泛使用将会打破许多传统的办公方式。
今天在发达,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普及到了和家庭。到银行存款、取款可以使用卡,到商店购物可以使用,到医院看病可以使用医疗卡;人们可以在家庭终端上了解哪些商品有货和在不同商店的售价,然后通过终端定购;记者将送入计算机,读者可以在家中通过网络终端阅读;人们携带着笔记本计算机,可以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办公”;一部,它的文字、插图,乃至改编的电影都可以存入计算机,供你阅读、观看;互联网 Internet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能够以光的速度在全球范围相互传输信息,敖游广阔的世界,它将极大地推动全球范围科技、文化的交流,推动金融、电子商务的发展,促使传统产业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们将生存在一个无所不在的数字化世界中。计算机的应用已从少数专家掌握的技术变成了普通人可以参与的活动。没有计算机知识、不会使用计算机的人将很难适应信息的要求。
计算机作为辅助人类进行脑力劳动的工具,已经对人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1982年美国200万台计算机在1年内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4千亿人年的工作量。目前的计算机虽然已具有计算、记忆、通讯的能力,但识别事物和逻辑判断的能力还很不完善,人们正在设法研制具有更强智能能力的计算机。如果说过去人类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产工具的材料和能源的变革,那么今天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和信息。计算机将会在信息与知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涨姿势: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1.1 计算机的概念与发展 v
1.1.1、内容要点
1、计算机工作原理:
1)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Comr)是一种能接收和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的程序(这些程序是人们意志的体现)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输出的高度自动化的电子设备。
2)计算机工作原理——冯·诺依曼原理(又称为存储程序原理)
(1)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硬件)包括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
(2)所有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
(3)计算机系统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运行。
2、计算机的发展:
1)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从诞生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现正向第五代过渡。见下表。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代次
起止年份
所用电子元器件
数据处理方式
运算速度
应用领域
代
1946~1957
电子管(真空管)
汇编语言、代码程序
几千~几万次/秒
国防及高科技
第二代
1958~1964
晶体管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几万~几十万次/秒
工程设计、数据处理
第三代
1965~1970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结构化、模块化程序设计,实时控制
几十万~几百万次/秒
工业控制、数据处理
1970~今
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分时、实时数据处理,计算机网络
几百万~上亿条指令/秒
工业、生活等各方面
2)计算机的发展: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In公司等采用先进的微电子技术将运算器和集成到一块芯片中,称之为微处理器(MPU)。其发展大约经历了六个阶段,如下表。
微机的六个发展阶段
代次
起止年份
典型CPU
数据位数
主频
代
1971~1973
In 4004、8008
4位、8位
1MHz
第二代
1973~1975
In 8080
8位
2MHz
第三代
1975~1978
In 8085
8位
2~5MHz
1978~1981
In 8086
16位
>5MHz
第五代
1981~1993
In 80386、80486
32位
>25MHz
第六代
1993~今
Pentium系列
64位
60MHz~2GHz
3)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情况
我国的计算机事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
1952年我国的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在中科院数学所内成立。
1960年,我国台自行研制的通用电子计算机107机问世。
1964年,我国研制了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19机,用于我国颗研制工作的计算任务。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生产的计算机进入了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
1974年,我国设计的DJS-130机通过了鉴定并投入批量生产。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又研制成功了巨型机。
1982年,我国研制成功了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亿次。
1997年6月研制成功的银河Ⅲ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30亿次。这些机器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9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
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先进水平。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
2005年4月18日,完全由我国科学界自行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六十四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CPU———“龙芯二号”芯片正式发布。这款芯片性能经检测已达到英特尔“奔3”水平,比2002年9月28日发布的“龙芯一号”提高了10倍。
3、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是高度自动化的信息处理设备。主要特点有处理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记忆能力强、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1)处理速度快: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用MIPS(每秒钟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来衡量。
2)计算精度高:数的精度主要由表示这个数的二进制码的位数决定。
3)记忆能力强:存储器能存储大量的数据和计算机的程序。
4)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具有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计算机能实现信息处理自动化的重要原因。
5)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4、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有主频、字长、内存容量、存取周期、运算速度及其他指标。
1)主频(时钟频率):是指计算机CPU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脉冲数。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单位MHz。
2)字长:是指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字长决定运算精度。
3)内存容量:是指内存贮器中能存贮的信息总字节数。通常以8个二进制位(bit)作为一个字节(Byte)。
4)存取周期:存贮器连续二次的“读”或“写”作所需的最短时间,单位来纳秒(ns,1ns=10-9s)。存储器完成一次“读”或“写”作所需的时间称为存储器的访问时间(或读写时间)。
5)运算速度: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单位为MIPS(每秒百万条指令)。影响运算速度的因素,主要是主频和存取周期,字长和存储容量也有影响。
6)其他指标:机器的兼容性(包括数据和文件的兼容、程序兼容、系统兼容和设备兼容)、系统的可靠性(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系统的可维护性(平均修复时间MTTR)、机器允许配置的外部设备的数目、计算机系统的汉字处理能力、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网络功能等、性能/价格比是一个综合性评价计算机性能的指标。
5、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巨型化、化、网络化、多媒体化。
1.2 计算机的类型
1.2.1内容要点
计算机可按用途、规模或处理对象等多方面进行划分。
1、按用途划分,可分为:
1)通用机:适用解决多种一般问题,该类计算机使用领域广泛、通用性较强,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等多种用途中都能适应。
2)专用机:用于解决某个特定方面的问题,配有为解决某问题的软件和硬件,如在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工业智能仪表等专门应用。
2、按规模划分,依据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划分标准,可分为:
1)巨型机
也称为超级计算机,在所有计算机类型中价格、功能、其浮点运算速度最快。多用于战略武器的设计、空间技术、石油勘探等领域。巨型机的研制水平、生产能力及其应用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经济实力和科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2)小巨型机
是小型超级电脑或称桌上型超级计算机,功能略低于巨型机,但价格仅巨型机十分之一。
3)大型主机
或称大型电脑,特点是大型、通用,具有很强的处理和管理能力,主要用于大银行、大公司、规模较大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计算机向网络迈进和时代,仍有大型主机的生存空间。
4)小型机
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较低,对于广大中、小用户,比昂贵的大型主机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5)工作站
介于PC机和小型机之间的一种机,其运算速度比微机快,且具有较强的联网功能。主要用于特殊的专业领域,如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6)机
或称这PC机,以其设计先进、软件丰富、功能齐全、价格便宜等优势而拥有广大的用户。PC机除了台式机,还有膝上型、笔记本、掌上型、手表型等。
3、按处理对象划分,可分为
1)数字计算机:计算机处理时输入和输出的数值都是数字量。
2)模拟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对象直接为连续的电压、温度、速度等模拟数据。
3)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输入输出既可是数字也可是模拟数据。
1.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3.1 知识要点
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按其应用特点可分为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多媒体技术、计算机通信、人工智能。
1、科学计算:
指计算机应用于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数值计算)。一般要求计算机速度快、精度高,存储容量相对大。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早的应用方面。
2、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主要是指非数值形式的数据处理,包括对数据资料的收集、存储、加工、分类、排序、检索和发布等一系列工作。信息处理包括办公自动化(OA)、企业管理、情报检索、报刊编排处理等。特点是要处理的原始数据量大,而算术运算较简单,有大量的逻辑运算与判断,结果要求以表格或文件形式存储、输出。要求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大,速度则不怎么要求。信息处理目前应用最广,占所有应用的80%左右。
3、过程控制:
把计算机用于科学技术、军事领域、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的过程控制。且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需有专门的数字—模拟转换设备和模拟—数字转换设备(称为D/A转换和A/D转换)。由于过程控制一般都是实时控制,有时对计算机速度的要求不高,但要求可靠性高、响应及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有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等系统。
5、多媒体技术:
把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多种媒体有机组合起来,利用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技术,使它们建立起逻辑联系,并能进行加工处理(包括对这些媒体的录入、压缩和解压缩、存储、显示和传输等)的技术。目前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拓宽,除了知识学习、电子图书、商业及家庭应用外,在远程医疗、视频会议中都得到了极大的推广。
6、计算机通信:
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处在不同地域的计算机用通讯线路连接起来,配以相应的软件,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7、人工智能:
研究解释和模拟人类智能、智能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建立智能信息处理理论,进而设计可以展现某些近似于人类智能行为的计算系统。人工智能学科包括:知识工程、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人和神经计算等多方面的研究。
1.4 计算机安全使用与防治
1.4.1内容要点
1、计算机的概述
1)计算机的特性
是一种程序,所以它具有程序的所有特性,除此之外,它还具有隐蔽性、潜伏性、传染性和破坏性。
通常的扩展途径是将自身的具有破坏性的代码到其他有用代码中,它的传播是以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及读写磁盘为基础的。
2)的分类
按其危害程度,分为良性和恶性;按其侵害的对象来分,可以分为型、文件型、复合型和网络型等。
3)的传播途径
在计算机应用的早期,软盘是传播的最主要方式,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软盘趋于淘汰,网络这个载体给的传播插上了翅膀。据统计,通过网络邮件系统附件传播的超过传播总途径的60%。继“CIH”之后,又相继出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智能”、“震荡波”等新型网络。
4)的危害
减少存储器的可用空间,占用CPU时间;破坏存储器中的数据信息和网络中的各项资源;破坏系统I/O功能;破坏文件系统,毁灭系统软件,甚至危及硬件,等等。
2、计算机的预防
预防计算机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创建紧急盘和紧急修复盘。
2)使用外来磁盘或其他机器的文件时,要先杀毒再使用。
3)对不需要写作的磁盘进行写保护。
4)为计算机安装检测软件,定期清查,并注意及时升级。
5)为计算机安装专门用于防毒、杀毒的防火墙或防护卡。
6)在上网时,尽量减少可执行代码交换,能脱网工作时尽量脱网工作。
3、的检测与消除
1)的检测
潜伏在计算机中,不被激发,是很难得被发现的,因此要仔细观察系统的异常现象。一般计算机出现异常,首先判断是否是计算机硬件造成的,如果硬件系统正常,则应该考虑是否感染了计算机。如果安装在计算机中的检测软件或硬件检测到后,就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2)的清除
对的清除一般使用杀毒软件来进行。杀毒软件的作用原理与的作用原理正好相反,可以同时清除几千种,且对计算机中的数据没有影响。常见的杀软件有KV3000、诺顿、瑞星、金山毒霸等。
4、计算机安全使用常识
1)使用符合额定电压的电源。
电压高于额定电压会烧毁硬件,低于额定电压计算机不能正常启动或系统运行不正常,甚至也会烧毁硬件。
2)正确开关计算机。
正确的开机方法是:先开外设(显示器、打印机等),再开主机。
正确的关机方法是:先关主机,再关外设。还应避免频繁地开关计算机,以防止电子元件被击穿。
3)计算机的使用环境。
要注意计算机使用的温度、湿度和卫生环境,以避免计算机内部元件过快老化或烧毁,使用时还应注意保持计算机的平稳,以免损坏硬盘。
4)经常备份数据。
重要的数据和文件要经常进行备份,防止由于硬盘损坏或破坏而造成的损失。
5)定期清查,不使用盗版软件。
6)设置安全权限和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对于来历不名的软件不要运行,防止黑客的入侵。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点归纳
一、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1.1 计算机的概念与发展 v
1.1.1、内容要点
1、计算机工作原理:
1)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Comr)是一种能接收和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的程序(这些程序是人们意志的体现)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输出的高度自动化的电子设备。
2)计算机工作原理——冯·诺依曼原理(又称为存储程序原理)
(1)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硬件)包括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
(2)所有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
(3)计算机系统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运行。
2、计算机的发展:
1)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从诞生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现正向第五代过渡。见下表。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代次
起止年份
所用电子元器件
数据处理方式
运算速度
应用领域
代
1946~1957
电子管(真空管)
汇编语言、代码程序
几千~几万次/秒
国防及高科技
第二代
1958~1964
晶体管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几万~几十万次/秒
工程设计、数据处理
第三代
1965~1970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结构化、模块化程序设计,实时控制
几十万~几百万次/秒
工业控制、数据处理
1970~今
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分时、实时数据处理,计算机网络
几百万~上亿条指令/秒
工业、生活等各方面
2)计算机的发展: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In公司等采用先进的微电子技术将运算器和集成到一块芯片中,称之为微处理器(MPU)。其发展大约经历了六个阶段,如下表。
微机的六个发展阶段
代次
起止年份
典型CPU
数据位数
主频
代
1971~1973
In 4004、8008
4位、8位
1MHz
第二代
1973~1975
In 8080
8位
2MHz
第三代
1975~1978
In 8085
8位
2~5MHz
1978~1981
In 8086
16位
>5MHz
第五代
1981~1993
In 80386、80486
32位
>25MHz
第六代
1993~今
Pentium系列
64位
60MHz~2GHz
3)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情况
我国的计算机事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
1952年我国的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在中科院数学所内成立。
1960年,我国台自行研制的通用电子计算机107机问世。
1964年,我国研制了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19机,用于我国颗研制工作的计算任务。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生产的计算机进入了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
1974年,我国设计的DJS-130机通过了鉴定并投入批量生产。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又研制成功了巨型机。
1982年,我国研制成功了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亿次。
1997年6月研制成功的银河Ⅲ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30亿次。这些机器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9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
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先进水平。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
2005年4月18日,完全由我国科学界自行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六十四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CPU———“龙芯二号”芯片正式发布。这款芯片性能经检测已达到英特尔“奔3”水平,比2002年9月28日发布的“龙芯一号”提高了10倍。
3、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是高度自动化的信息处理设备。主要特点有处理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记忆能力强、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1)处理速度快: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用MIPS(每秒钟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来衡量。
2)计算精度高:数的精度主要由表示这个数的二进制码的位数决定。
3)记忆能力强:存储器能存储大量的数据和计算机的程序。
4)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具有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计算机能实现信息处理自动化的重要原因。
5)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4、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有主频、字长、内存容量、存取周期、运算速度及其他指标。
1)主频(时钟频率):是指计算机CPU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脉冲数。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单位MHz。
2)字长:是指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字长决定运算精度。
3)内存容量:是指内存贮器中能存贮的信息总字节数。通常以8个二进制位(bit)作为一个字节(Byte)。
4)存取周期:存贮器连续二次的“读”或“写”作所需的最短时间,单位来纳秒(ns,1ns=10-9s)。存储器完成一次“读”或“写”作所需的时间称为存储器的访问时间(或读写时间)。
5)运算速度: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单位为MIPS(每秒百万条指令)。影响运算速度的因素,主要是主频和存取周期,字长和存储容量也有影响。
6)其他指标:机器的兼容性(包括数据和文件的兼容、程序兼容、系统兼容和设备兼容)、系统的可靠性(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系统的可维护性(平均修复时间MTTR)、机器允许配置的外部设备的数目、计算机系统的汉字处理能力、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网络功能等、性能/价格比是一个综合性评价计算机性能的指标。
5、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巨型化、化、网络化、多媒体化。
1.2 计算机的类型
1.2.1内容要点
计算机可按用途、规模或处理对象等多方面进行划分。
1、按用途划分,可分为:
1)通用机:适用解决多种一般问题,该类计算机使用领域广泛、通用性较强,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等多种用途中都能适应。
2)专用机:用于解决某个特定方面的问题,配有为解决某问题的软件和硬件,如在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工业智能仪表等专门应用。
2、按规模划分,依据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划分标准,可分为:
1)巨型机
也称为超级计算机,在所有计算机类型中价格、功能、其浮点运算速度最快。多用于战略武器的设计、空间技术、石油勘探等领域。巨型机的研制水平、生产能力及其应用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经济实力和科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2)小巨型机
是小型超级电脑或称桌上型超级计算机,功能略低于巨型机,但价格仅巨型机十分之一。
3)大型主机
或称大型电脑,特点是大型、通用,具有很强的处理和管理能力,主要用于大银行、大公司、规模较大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计算机向网络迈进和时代,仍有大型主机的生存空间。
4)小型机
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较低,对于广大中、小用户,比昂贵的大型主机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5)工作站
介于PC机和小型机之间的一种机,其运算速度比微机快,且具有较强的联网功能。主要用于特殊的专业领域,如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6)机
或称这PC机,以其设计先进、软件丰富、功能齐全、价格便宜等优势而拥有广大的用户。PC机除了台式机,还有膝上型、笔记本、掌上型、手表型等。
3、按处理对象划分,可分为
1)数字计算机:计算机处理时输入和输出的数值都是数字量。
2)模拟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对象直接为连续的电压、温度、速度等模拟数据。
3)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输入输出既可是数字也可是模拟数据。
1.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3.1 知识要点
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按其应用特点可分为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多媒体技术、计算机通信、人工智能。
1、科学计算:
指计算机应用于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数值计算)。一般要求计算机速度快、精度高,存储容量相对大。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早的应用方面。
2、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主要是指非数值形式的数据处理,包括对数据资料的收集、存储、加工、分类、排序、检索和发布等一系列工作。信息处理包括办公自动化(OA)、企业管理、情报检索、报刊编排处理等。特点是要处理的原始数据量大,而算术运算较简单,有大量的逻辑运算与判断,结果要求以表格或文件形式存储、输出。要求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大,速度则不怎么要求。信息处理目前应用最广,占所有应用的80%左右。
3、过程控制:
把计算机用于科学技术、军事领域、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的过程控制。且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需有专门的数字—模拟转换设备和模拟—数字转换设备(称为D/A转换和A/D转换)。由于过程控制一般都是实时控制,有时对计算机速度的要求不高,但要求可靠性高、响应及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有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等系统。
5、多媒体技术:
把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多种媒体有机组合起来,利用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技术,使它们建立起逻辑联系,并能进行加工处理(包括对这些媒体的录入、压缩和解压缩、存储、显示和传输等)的技术。目前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拓宽,除了知识学习、电子图书、商业及家庭应用外,在远程医疗、视频会议中都得到了极大的推广。
6、计算机通信:
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处在不同地域的计算机用通讯线路连接起来,配以相应的软件,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7、人工智能:
研究解释和模拟人类智能、智能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建立智能信息处理理论,进而设计可以展现某些近似于人类智能行为的计算系统。人工智能学科包括:知识工程、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人和神经计算等多方面的研究。
1.4 计算机安全使用与防治
1.4.1内容要点
1、计算机的概述
1)计算机的特性
是一种程序,所以它具有程序的所有特性,除此之外,它还具有隐蔽性、潜伏性、传染性和破坏性。
通常的扩展途径是将自身的具有破坏性的代码到其他有用代码中,它的传播是以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及读写磁盘为基础的。
2)的分类
按其危害程度,分为良性和恶性;按其侵害的对象来分,可以分为型、文件型、复合型和网络型等。
3)的传播途径
在计算机应用的早期,软盘是传播的最主要方式,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软盘趋于淘汰,网络这个载体给的传播插上了翅膀。据统计,通过网络邮件系统附件传播的超过传播总途径的60%。继“CIH”之后,又相继出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智能”、“震荡波”等新型网络。
4)的危害
减少存储器的可用空间,占用CPU时间;破坏存储器中的数据信息和网络中的各项资源;破坏系统I/O功能;破坏文件系统,毁灭系统软件,甚至危及硬件,等等。
2、计算机的预防
预防计算机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创建紧急盘和紧急修复盘。
2)使用外来磁盘或其他机器的文件时,要先杀毒再使用。
3)对不需要写作的磁盘进行写保护。
4)为计算机安装检测软件,定期清查,并注意及时升级。
5)为计算机安装专门用于防毒、杀毒的防火墙或防护卡。
6)在上网时,尽量减少可执行代码交换,能脱网工作时尽量脱网工作。
3、的检测与消除
1)的检测
潜伏在计算机中,不被激发,是很难得被发现的,因此要仔细观察系统的异常现象。一般计算机出现异常,首先判断是否是计算机硬件造成的,如果硬件系统正常,则应该考虑是否感染了计算机。如果安装在计算机中的检测软件或硬件检测到后,就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2)的清除
对的清除一般使用杀毒软件来进行。杀毒软件的作用原理与的作用原理正好相反,可以同时清除几千种,且对计算机中的数据没有影响。常见的杀软件有KV3000、诺顿、瑞星、金山毒霸等。
4、计算机安全使用常识
1)使用符合额定电压的电源。
电压高于额定电压会烧毁硬件,低于额定电压计算机不能正常启动或系统运行不正常,甚至也会烧毁硬件。
2)正确开关计算机。
正确的开机方法是:先开外设(显示器、打印机等),再开主机。
正确的关机方法是:先关主机,再关外设。还应避免频繁地开关计算机,以防止电子元件被击穿。
3)计算机的使用环境。
要注意计算机使用的温度、湿度和卫生环境,以避免计算机内部元件过快老化或烧毁,使用时还应注意保持计算机的平稳,以免损坏硬盘。
4)经常备份数据。
重要的数据和文件要经常进行备份,防止由于硬盘损坏或破坏而造成的损失。
5)定期清查,不使用盗版软件。
6)设置安全权限和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对于来历不名的软件不要运行,防止黑客的入侵。
现代计算机都是 冯 ·诺依曼 (John.Von.Neuman)结构的计算机。它的基本原理是"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即是说,计算机的工作是在程序的控制下运行,而程序又是预先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更详细地说就是,要利用计算机完成一项处理任务时,首先要把任务转换成程序,然后将程序存储在计算机的(内)存储器中,并命令计算机从程序的开始位置(某一条指令)开始工作,计算机的工作路线必须按照程序设计的路线进行,自动地执行并完成任务,直到结束的那条指令执行完为止。
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需要一种工具来描述任务的执行过程。这个工具就是计算机语言。这种语言既要人能理解使用,又要计算机能理解和使用。
第二,需要一种方法能有效地将任务转换成程序,这就是 "程序设计"。程序设计需要理论,技术,方法和工具,这就是"程序设计方法学"。
第三,需要将程序合理地存储在计算机系统内,并有效地对它进行管理和执行控制。这就是作控制或现代的作系统软件的职能。
一、计算机指令和指令系统
所谓指令是指能向计算机发出的、能被计算机理解的,使计算机能执行一个最基本作的命令。 每一条指令包含两方面的信息,一是表示 "做什么"的作信息(用特定的二进制代码表示),二是表示作应处理的数据信息(用数据本身或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地址表示)。前者称为"作码"(Op --- Operator Code),后者称为"地址码"(Address Code),并有如下图的指令格式 。
一般计算机包括如下几类指令:
1)算术运算类。执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的指令类;
2)逻辑运算类。执行或、与、非、移位、比较等逻辑运算的指令类;
3)传送类。执行取数、存数、传送等作的指令类;
4)程序控制类。执行无条件转移、条件转移、调用程序、返回等作的指令类;
5)输入/输出类。执行输入、输出、输入/输出等实现内存和外部设备之间传输信息作的指令类;
6)其他类指令。执行停机、空作、等待等作的指令类;
每一类指令中又包含许多不同功能的指令。如加法指令就有定点加,浮点加,十进制加,直接数加等的不同。作为计算机指令,都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可以用八进制或十六进制书写。设某种计算机有如下 8条指令码
1.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专业知识包括有那些方面
计算机专业
解释: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侧重应用的宽口径专业。通过基础教学与专业训练,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子技术、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通讯原理、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网络计算、算法设计与分析、信息安全、应用密码学基础、信息对抗、移动计算、数论与有限域基础、人机界面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知识结构:包括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经济管理知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列表可以列出哪些
电脑硬件基础知识(一) 1.了解电脑的基本组成 一般我们看到的电脑都是由:主机(主要部分)、输出设备(显示器)、输入设备(键盘和鼠标)三大件组成。
而主机是 电脑的主体,在主机箱中有:主板、CPU、内存、电源、显卡、声卡、网卡、硬盘、软驱、光驱等硬件。从基本结构上来讲,电脑可以分为部分: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了解电脑系统 电脑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相当于人的身体,而软件相当于人的灵魂。而硬件一般分为主机和外部设备,主机是一台电脑的核心部件,通常都是放在一个机箱里。
而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如键盘、 鼠标)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组装一台电脑需要选购哪些基本部件 (1)、机箱,一般电脑的主要零件都放在这里。 (2)、显示器,用来看电脑的工作过程,要不然,你都不知道电脑究竟在做什么。
(3)、键盘和鼠标,向电脑输入有用的命令,让它去为我们工作。 (4)、主板,这是一块很重要的东西,虽然它长得有点“丑”,这里是决定你这台电脑性能的重要零件之一哦。
(5)、内存,当电脑工作时,电脑会在这里存上存储数据,相当于人的记忆。 (6)、CPU,也称处理器,是电脑运算和控制的核心。
(7)、显卡,电脑通过这个玩意传送给显示器。 (8)、声卡,电脑通过这个玩意传送声音给音箱的哦。
(9)、硬盘,平常人们常说我的硬盘有多少G多少G,就是指这个硬盘的容量,而G数越多能装的东西便越多。 (10)、软驱,就是插软盘的玩意,现在一般都用3.5英寸的,古老年代用5.25英寸的,现在我们去买人家都不卖了。
(11)、光驱,听CD当然少不了这个,有时候你要安装某些软件都是在光盘上的,所以这个用处太大。 (12)、电源,主要用于将220V的外接电源转换为各种直流电源,供电脑的各个部件使用 4. 如何评价一台电脑的好和坏 当然,一台电脑的好坏,是要从多方面来衡量的,不能仅看其中某个或者几个性能指标。
而一般评价一台电脑的好坏的 性能指标有如下几种: (1)、CPU的类型和时钟频率 这是电脑最主要的性能指标,它决定了一台电脑的最基本性能。以前我们常说的286、386、486、586、686等就是 按CPU的型号来叫的。
时钟频率是一台电脑按固定的节拍来工作的一种衡量方法吧,又称为主频,时钟频率越高,时钟周期就越短,它执行指令 所需要的时间便越短,运算速度就越快。 (2)、内存的容量 内存的单位是MB,平常人们总说我的内存有多少多少MB就是指这个,如32MB、64MB、128MB、256MB等,一台电脑,它的内存容量越大,则电脑所能处理的任务可以越复杂,速度也会越快。
(3)、外部设备的配置情况 电脑一般都有软好的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等等。 (4)、运行速度 一台电脑的运行速度主要是由CPU和内存的速度所决定的。
(5)、总线类型 总线位数越多,机器性能越高。 (6)、兼容性 是否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包括能否运行所有电脑上开发的各种应用软件和接受电脑各类扩展卡 电脑硬件基础知识(一) 1.了解电脑的基本组成 一般我们看到的电脑都是由:主机(主要部分)、输出设备(显示器)、输入设备(键盘和鼠标)三大件组成。
而主机是 电脑的主体,在主机箱中有:主板、CPU、内存、电源、显卡、声卡、网卡、硬盘、软驱、光驱等硬件。从基本结构上来讲,电脑可以分为部分: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了解电脑系统 电脑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相当于人的身体,而软件相当于人的灵魂。而硬件一般分为主机和外部设备,主机是一台电脑的核心部件,通常都是放在一个机箱里。
而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如键盘、 鼠标)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组装一台电脑需要选购哪些基本部件 (1)、机箱,一般电脑的主要零件都放在这里。 (2)、显示器,用来看电脑的工作过程,要不然,你都不知道电脑究竟在做什么。
(3)、键盘和鼠标,向电脑输入有用的命令,让它去为我们工作。 (4)、主板,这是一块很重要的东西,虽然它长得有点“丑”,这里是决定你这台电脑性能的重要零件之一哦。
(5)、内存,当电脑工作时,电脑会在这里存上存储数据,相当于人的记忆。 (6)、CPU,也称处理器,是电脑运算和控制的核心。
(7)、显卡,电脑通过这个玩意传送给显示器。 (8)、声卡,电脑通过这个玩意传送声音给音箱的哦。
(9)、硬盘,平常人们常说我的硬盘有多少G多少G,就是指这个硬盘的容量,而G数越多能装的东西便越多。 (10)、软驱,就是插软盘的玩意,现在一般都用3.5英寸的,古老年代用5.25英寸的,现在我们去买人家都不卖了。
(11)、光驱,听CD当然少不了这个,有时候你要安装某些软件都是在光盘上的,所以这个用处太大。 (12)、电源,主要用于将220V的外接电源转换为各种直流电源,供电脑的各个部件使用 4. 如何评价一台电脑的好和坏 当然,一台电脑的好坏,是要从多方面来衡量的,不能仅看其中某个或者几个性能指标。
而一般评价一台电脑的好坏的 性能指标有如下几种。
学习计算机需要哪些知识
首先需要基础很扎实,别以为学计算机就可以不学英语和数学,其实学计算机最重要的就是数学和英语.所有的计算机算法都是要靠逻辑数学和高等数学而得来的,所以学好大学数学,对以后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编程序会有很大的帮助的;而英语更为重要,这关系着你的未来的发展,因为当今世界,强大的计算机公司大多都是在美国,所以要想有所作为,要想去外资企业工作,那必须要有很强的英语能力.而且目前大多数计算机书籍都是翻译的外国原版,所以根据翻译者的能力不同会对原本书籍某些重要意思产生误解,误导一些读者,当我们有很好的英语水平,我们就可以直接去学习原版英文书籍,对它的意境会有更深的体会,学到更为标准的计算机知识.
其次,要想学好计算机,就必须从基础开始,从硬件,到软件,从WORD到PS,这样的基础作要熟悉
下面是在大学里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主要课程
离散数学 数据结构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数值分析 作系统原理 微机接口技术 数据库系统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 编译原理 计算机系统结构 软件工程(c语言,JAVA语言等)
可以看出,要想学好计算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必须从现在就要了解,一步一步的学习才可```
回答你的补充问题,其实基础知识不大需要,只要你对电脑作熟悉就可以了,学任何东西光靠脑子聪明是不够的,还需十倍的勤奋才行,所以这也不靠什么脑子,只要自己喜欢钻研,努力就可以学得很好
计算机专业的应该具备哪些知识?
计算机专业应该具备以下基础知识:
1.掌握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实验技能,能从事计算机硬件系统开发与设计。
2.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作系统以及软件设计方法和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能从事系统软件和大型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研制。
3.掌握并行处理、分布式系统、网络与通信、多媒体信息处理、计算机安全、图形图象处理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工程实践技能,具有计算机应用和开发的能力。
4.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坚实基础。
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子技术、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通讯原理、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网络计算、算法设计与分析、信息安全、应用密码学基础、信息对抗、移动计算、数论与有限域基础、人机界面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什么
计算机基础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 硬件:主板、CPU、硬盘、内存、显卡、机箱电源、鼠标键盘、光驱、音响等 软件:WINDOWS系统、OFFICE等一般基本工具的应用与系统的安装。
步:弄明白主机和显示器的区别,别笑!!真有不知道的,我单位商务客房有的客人就只开显示器,不亮,就说电脑坏了. 第2:分清鼠标左右键.别笑,真弄清楚什么时候该左什么时候该右的时候,你就可以说我会电脑了. 第3:知道键盘上的键都叫什么?别笑?没准你就有一两个键不知道叫什么?干什么用就更不知道了,等你知道了,你就离高手不远了. 第4:明白电脑上的接口能 去的就是插对了,键鼠和音频接口除外. 第5:明白练打字的办法就是上网聊天.千万不要用音频聊,那一点长进没有. 第6:明白一个道理:想学好,先搞坏,长进快. 第7:明白WINDOWS的帮助(F1)是,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好了,你已是高手了. 第8:这原创,是我一边回想我12年电脑生涯一边打出来的,版权归BAIDU所有,引用请注明出处,不得用于商业赢利之目的.看完后请马上忘掉,喜欢请购买正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机试,内容包括选择题、Windows基本作题、汉字录入题、Word作题、Excel作题、PowerPoint作题以及因特网作题。 计算机一级考试内容提纲基本要求 1.具有使用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防治常识)。
2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3,了解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Windows的基本作和应用。
4.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文字处理软件"MS Word”的基本作和应用,熟练掌握 一种汉字(键盘),输人方法。 5.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基本作和应用。
6.了解多媒体演示软件的基奉知识.掌握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的基本作和应用。 7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同(Inter)的初步知识. 8. 掌握IE浏览器软件和“OutlookExpress”软件的基本作和使用。
计算机初级考试有那些内容?
计算机初级考试内容 初级考核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作系统、字处理软件的使用(WORD)、电子表格的使用(Excel)、计算机网络知识共五部分内容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功能。
2、数制和字符编码的基本概念:二进制、十六进制、ASCII码。 3、软件和程序的概念,数据存储基本单位(字节以及KB、MB、GB)的概念。
4、计算机的基本配置。 5、常用存储设备(软盘、硬盘、光盘驱动器等)和外部设备(键盘、鼠标器、显示器、打印机等)的使用维护方法。
6、计算机信息安全和防治的基本知识。 (二)、作系统的使用 1、微机作系统的概念。
2、文件与文件夹(目录)的基本知识。 3、Windows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帮助系统的使用。
4、鼠标与键盘的作 5、中文Windows 95/98。 ⑴桌面、窗口、图标、菜单、工具栏、对话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作。
⑵“我的电脑”、“开始”菜单、任务栏和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⑶文件、文件夹和快捷方式的建立、移动、删除、、重命名等作。
6、常用汉字输入方法的使用 7、常见Windows应用程序的使用(记事本、画图、计算器、写字板) (三)、字处理软件的使用(Word 97/2000) 1、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作 菜单和工具栏的作,标尺的使用,文件的建立、打开和保存等,移动插入点的基本方法。 2、文字的录入和编辑作 ⑴在文档中进行文字录入、插入、删除和修改作。
⑵查找和替换作。 ⑶和移动作。
3、文档的格式化作 ⑴设置字体、字形、字号、字符间距等字符格式,字符格式。 ⑵设置首行缩进、段落与行间距,对齐方式等段落格式。
⑶设置纸张大小、页边距等页面格式。 ⑷插入页码、分页符、分节符和分栏符,设置页眉和页脚等。
⑸边框(字符、段落和页面)和底纹。 4、表格的基本作:创建表格,表格的录入和编辑。
5、插入和图文表混排作:在文档中插入、艺术字。 6、打印的基本知识:文件打印与打印预览作。
(四)、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Excel 97/2000) 1、表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作。 窗口、菜单、工具栏和编辑栏的作,工作簿文件的建立、打开、关闭与保存,工作表的编辑,多工作表作,单元格光标的定位,活动单元格光标的选择等。
2、工作表的格式化和对齐,数据的移动和,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的命名,工作表的保护。 3、工作表中的计算,单元格引用(相对、、混合引用),常用内部函数的使用,公式的使用。
常用内部函数:INT,SUM,LEFT,LEN,MID,RIGHT,AVERAGE,COUNT,MAX,MIN,IF,DATE,YEAR。 4、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的创建和数据编辑,数据查找和排序,分类汇总,数据筛选 5、图表:图表的创建和保存,图表类型的改变 (五)、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⑴计算机网络的含义 ⑵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2、Inter的基本概念,Inter提供的基本服务功能:E-Mail、、FTP等。
四、考试方法与题型 考试全部在计算机上进行,考试时间2小时(120分钟)。考试题型包括客观题和作题,其中: 1、客观题20%,题型包括: ⑴判断题 ⑵单选题。
2、作题80%,题型包括: ⑴文件管理: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作。 ⑵文字录入:输入给定的文章,汉字输入方法任选 ⑶文档格式化作:按指定格式对给定文档进行格式化(字体格式、段落格式、页面格式),插入。
⑷表格制作与计算:按指定格式编制或填充、修改表格,表格自动套用格式,插入或删除表格中的行或列,行高和列宽的调整,单元格的拆分和合并等。 ⑸电子表格作 ①按要求建立、编辑工作表; ②工作表中行、列和单元格的插入、删除和填充; ③工作表中单元格的格式化,数字格式的使用; ④公式、单元格引用和常用函数的使用; ⑤数据库作: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
⑥图表的建立和保存。
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你不是有书吗?那上面讲的很详细啊。
你还到网上来问~~(WTH留) 计算机的四特点: 1.有信息处理的特性。 2.有程序控制的特性。
3.有灵活选择的特性。 4.有正确应用的特性。
计算机发展经历5个重要阶段: 1 大型机阶段。 2 小型机阶段。
3 机阶段。 4 客户机/阶段。
5 互联网阶段。 计算机现实分类: ,工作站,台式机,便携机,手持设备。
计算机传统分类: 大型机,小型机,PC机,工作站,巨型机。 计算机指标: 1.位数。
2.速度。 MIPS是表示单字长定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
MFLOPS是考察单字长浮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 3.容量。
Byte用B表示。1KB=1024B。
平均寻道时间是指磁头沿盘片移动到需要读写的磁道所要的平均时间。平均等待时间是需要读写的扇区旋转到磁头下需要的平均时间。
数据传输率是指磁头找到所要读写的扇区后,每秒可以读出或写入的字节数。 4 带宽。
Bps用b 5 版本。 6 可靠性。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来表示。 计算机应用领域: 1 科学计算。
2 事务处理。 3 过程控制。
4 辅助工程。 5 人工智能。
6 网络应用。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
计算机硬件组成四个层次: 1 芯片。 2 板卡。
3 设备。 4 网络。
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 1。超标量技术。
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来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其实质是用空间换取时间。 2.超流水线技术。
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使得机器在一个周期内完成一个甚至多个作,其实质是用时间换取空间。经典奔腾采用每条流水线分为四级流水:指令预取,译码,执行和写回结果。
3.分支预测。 4.双CACHE哈佛结构:指令与数据分开。
7 固化常用指令。 8 增强的64位数据总线。
9 采用PCI标准的局部总线。 10 错误检测既功能用于校验技术。
11 内建能源效率技术。 12 支持多重处理。
安腾芯片的技术特点。 64位处理机。
奔腾系列为32位。INTER8080-8位。
INTER8088-16位。 复杂指令系统CISC。
精简指令技术RISC。 网络卡主要功能: 2 实现与主机总线的通讯连接,解释并执行主机的控制命令。
3 实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4 实现物理层的功能。
软件就是指令序列:以代码形式储存储存器中。 数据库软件是桌面应用软件。
程序是由指令序列组成的,告诉计算机如何完成一个任务。 软件开发的三个阶段: 2 阶段。
分为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 3 开发阶段。
分为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 4 运行阶段。
主要是软件维护。 在编程中,人们使用机器语言。
因为它使用最贴近计算机硬件的2进制代码,所以为低级语言。 符号化的机器语言,用助记符代替2进制代码,成汇编语言。
把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目标程序的工具,就成为汇编程序。 把 反汇编程序。
把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目标程序的工具,有两种类型:解释程序与编译程序。 编译程序是把输入的整个源程序进行全部的翻译转换,产生出机器语言的目标程序,然后让计算机执行从而得到计算机结果。
解释程序就是把源程序输入一句,翻译一句,执行一句,并不成为整个目标程序。 多媒体技术就是有声有色的信息处理与利用技术。
多媒体技术就是对文本,声音,图象和图形进行处理 ,传输,储存和播发的集成技术。 多媒体技术分为偏软件技术和偏硬件技术。
多媒体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有: 1.CD-ROM。 2.具有A/D和D/A转换功能。
3.具有高清晰的彩色显示器。 4. 具有数据压缩和解压缩的硬件支持。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1 数据压缩和解压缩技术: JPEG:实用与连续色调,多级灰度,彩色或单色静止图象。 MPEG:考虑音频和视频同步。
2 芯片和插卡技术。 3 多媒体作系统技术。
4 多媒体数据管理技术。 一种适用于多媒体数据管理的技术就是基于超文本技术的多媒体管理技术,及超媒体技术。
当信息不限于文本时,称为超媒体。 1 结点。
2。链。
超媒体系统的组成: 2 编辑器。编辑器可以帮助用户建立,修改信息网络中的结点和链。
3 导航工具。一是数据库那样基于条件的查询,一是交互样式沿链走向的查询。
4 超媒体语言。超媒体语言能以一种程序设计方法描述超媒体网络的构造,结点和其他各种属性。
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一、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1.1 计算机的概念与发展 v
1.1.1、内容要点
1、计算机工作原理:
1)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Comr)是一种能接收和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的程序(这些程序是人们意志的体现)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输出的高度自动化的电子设备。
2)计算机工作原理——冯·诺依曼原理(又称为存储程序原理)
(1)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硬件)包括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
(2)所有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
(3)计算机系统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运行。
2、计算机的发展:
1)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从诞生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现正向第五代过渡。见下表。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代次
起止年份
所用电子元器件
数据处理方式
运算速度
应用领域
代
1946~1957
电子管(真空管)
汇编语言、代码程序
几千~几万次/秒
国防及高科技
第二代
1958~1964
晶体管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几万~几十万次/秒
工程设计、数据处理
第三代
1965~1970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结构化、模块化程序设计,实时控制
几十万~几百万次/秒
工业控制、数据处理
1970~今
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分时、实时数据处理,计算机网络
几百万~上亿条指令/秒
工业、生活等各方面
2)计算机的发展: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In公司等采用先进的微电子技术将运算器和集成到一块芯片中,称之为微处理器(MPU)。其发展大约经历了六个阶段,如下表。
微机的六个发展阶段
代次
起止年份
典型CPU
数据位数
主频
代
1971~1973
In 4004、8008
4位、8位
1MHz
第二代
1973~1975
In 8080
8位
2MHz
第三代
1975~1978
In 8085
8位
2~5MHz
1978~1981
In 8086
16位
>5MHz
第五代
1981~1993
In 80386、80486
32位
>25MHz
第六代
1993~今
Pentium系列
64位
60MHz~2GHz
3)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情况
我国的计算机事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
1952年我国的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在中科院数学所内成立。
1960年,我国台自行研制的通用电子计算机107机问世。
1964年,我国研制了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19机,用于我国颗研制工作的计算任务。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生产的计算机进入了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
1974年,我国设计的DJS-130机通过了鉴定并投入批量生产。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又研制成功了巨型机。
1982年,我国研制成功了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亿次。
1997年6月研制成功的银河Ⅲ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30亿次。这些机器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9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
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先进水平。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
2005年4月18日,完全由我国科学界自行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六十四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CPU———“龙芯二号”芯片正式发布。这款芯片性能经检测已达到英特尔“奔3”水平,比2002年9月28日发布的“龙芯一号”提高了10倍。
3、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是高度自动化的信息处理设备。主要特点有处理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记忆能力强、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1)处理速度快: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用MIPS(每秒钟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来衡量。
2)计算精度高:数的精度主要由表示这个数的二进制码的位数决定。
3)记忆能力强:存储器能存储大量的数据和计算机的程序。
4)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具有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计算机能实现信息处理自动化的重要原因。
5)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4、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有主频、字长、内存容量、存取周期、运算速度及其他指标。
1)主频(时钟频率):是指计算机CPU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脉冲数。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单位MHz。
2)字长:是指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字长决定运算精度。
3)内存容量:是指内存贮器中能存贮的信息总字节数。通常以8个二进制位(bit)作为一个字节(Byte)。
4)存取周期:存贮器连续二次的“读”或“写”作所需的最短时间,单位来纳秒(ns,1ns=10-9s)。存储器完成一次“读”或“写”作所需的时间称为存储器的访问时间(或读写时间)。
5)运算速度: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单位为MIPS(每秒百万条指令)。影响运算速度的因素,主要是主频和存取周期,字长和存储容量也有影响。
6)其他指标:机器的兼容性(包括数据和文件的兼容、程序兼容、系统兼容和设备兼容)、系统的可靠性(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系统的可维护性(平均修复时间MTTR)、机器允许配置的外部设备的数目、计算机系统的汉字处理能力、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网络功能等、性能/价格比是一个综合性评价计算机性能的指标。
5、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巨型化、化、网络化、多媒体化。
1.2 计算机的类型
1.2.1内容要点
计算机可按用途、规模或处理对象等多方面进行划分。
1、按用途划分,可分为:
1)通用机:适用解决多种一般问题,该类计算机使用领域广泛、通用性较强,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等多种用途中都能适应。
2)专用机:用于解决某个特定方面的问题,配有为解决某问题的软件和硬件,如在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工业智能仪表等专门应用。
2、按规模划分,依据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划分标准,可分为:
1)巨型机
也称为超级计算机,在所有计算机类型中价格、功能、其浮点运算速度最快。多用于战略武器的设计、空间技术、石油勘探等领域。巨型机的研制水平、生产能力及其应用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经济实力和科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2)小巨型机
是小型超级电脑或称桌上型超级计算机,功能略低于巨型机,但价格仅巨型机十分之一。
3)大型主机
或称大型电脑,特点是大型、通用,具有很强的处理和管理能力,主要用于大银行、大公司、规模较大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计算机向网络迈进和时代,仍有大型主机的生存空间。
4)小型机
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较低,对于广大中、小用户,比昂贵的大型主机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5)工作站
介于PC机和小型机之间的一种机,其运算速度比微机快,且具有较强的联网功能。主要用于特殊的专业领域,如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6)机
或称这PC机,以其设计先进、软件丰富、功能齐全、价格便宜等优势而拥有广大的用户。PC机除了台式机,还有膝上型、笔记本、掌上型、手表型等。
3、按处理对象划分,可分为
1)数字计算机:计算机处理时输入和输出的数值都是数字量。
2)模拟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对象直接为连续的电压、温度、速度等模拟数据。
3)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输入输出既可是数字也可是模拟数据。
1.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3.1 知识要点
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按其应用特点可分为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多媒体技术、计算机通信、人工智能。
1、科学计算:
指计算机应用于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数值计算)。一般要求计算机速度快、精度高,存储容量相对大。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早的应用方面。
2、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主要是指非数值形式的数据处理,包括对数据资料的收集、存储、加工、分类、排序、检索和发布等一系列工作。信息处理包括办公自动化(OA)、企业管理、情报检索、报刊编排处理等。特点是要处理的原始数据量大,而算术运算较简单,有大量的逻辑运算与判断,结果要求以表格或文件形式存储、输出。要求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大,速度则不怎么要求。信息处理目前应用最广,占所有应用的80%左右。
3、过程控制:
把计算机用于科学技术、军事领域、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的过程控制。且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需有专门的数字—模拟转换设备和模拟—数字转换设备(称为D/A转换和A/D转换)。由于过程控制一般都是实时控制,有时对计算机速度的要求不高,但要求可靠性高、响应及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有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等系统。
5、多媒体技术:
把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多种媒体有机组合起来,利用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技术,使它们建立起逻辑联系,并能进行加工处理(包括对这些媒体的录入、压缩和解压缩、存储、显示和传输等)的技术。目前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拓宽,除了知识学习、电子图书、商业及家庭应用外,在远程医疗、视频会议中都得到了极大的推广。
6、计算机通信:
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处在不同地域的计算机用通讯线路连接起来,配以相应的软件,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7、人工智能:
研究解释和模拟人类智能、智能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建立智能信息处理理论,进而设计可以展现某些近似于人类智能行为的计算系统。人工智能学科包括:知识工程、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人和神经计算等多方面的研究。
1.4 计算机安全使用与防治
1.4.1内容要点
1、计算机的概述
1)计算机的特性
是一种程序,所以它具有程序的所有特性,除此之外,它还具有隐蔽性、潜伏性、传染性和破坏性。
通常的扩展途径是将自身的具有破坏性的代码到其他有用代码中,它的传播是以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及读写磁盘为基础的。
2)的分类
按其危害程度,分为良性和恶性;按其侵害的对象来分,可以分为型、文件型、复合型和网络型等。
3)的传播途径
在计算机应用的早期,软盘是传播的最主要方式,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软盘趋于淘汰,网络这个载体给的传播插上了翅膀。据统计,通过网络邮件系统附件传播的超过传播总途径的60%。继“CIH”之后,又相继出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智能”、“震荡波”等新型网络。
4)的危害
减少存储器的可用空间,占用CPU时间;破坏存储器中的数据信息和网络中的各项资源;破坏系统I/O功能;破坏文件系统,毁灭系统软件,甚至危及硬件,等等。
2、计算机的预防
预防计算机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创建紧急盘和紧急修复盘。
2)使用外来磁盘或其他机器的文件时,要先杀毒再使用。
3)对不需要写作的磁盘进行写保护。
4)为计算机安装检测软件,定期清查,并注意及时升级。
5)为计算机安装专门用于防毒、杀毒的防火墙或防护卡。
6)在上网时,尽量减少可执行代码交换,能脱网工作时尽量脱网工作。
3、的检测与消除
1)的检测
潜伏在计算机中,不被激发,是很难得被发现的,因此要仔细观察系统的异常现象。一般计算机出现异常,首先判断是否是计算机硬件造成的,如果硬件系统正常,则应该考虑是否感染了计算机。如果安装在计算机中的检测软件或硬件检测到后,就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2)的清除
对的清除一般使用杀毒软件来进行。杀毒软件的作用原理与的作用原理正好相反,可以同时清除几千种,且对计算机中的数据没有影响。常见的杀软件有KV3000、诺顿、瑞星、金山毒霸等。
4、计算机安全使用常识
1)使用符合额定电压的电源。
电压高于额定电压会烧毁硬件,低于额定电压计算机不能正常启动或系统运行不正常,甚至也会烧毁硬件。
2)正确开关计算机。
正确的开机方法是:先开外设(显示器、打印机等),再开主机。
正确的关机方法是:先关主机,再关外设。还应避免频繁地开关计算机,以防止电子元件被击穿。
3)计算机的使用环境。
要注意计算机使用的温度、湿度和卫生环境,以避免计算机内部元件过快老化或烧毁,使用时还应注意保持计算机的平稳,以免损坏硬盘。
4)经常备份数据。
重要的数据和文件要经常进行备份,防止由于硬盘损坏或破坏而造成的损失。
5)定期清查,不使用盗版软件。
6)设置安全权限和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对于来历不名的软件不要运行,防止黑客的入侵。
现代计算机都是 冯 ·诺依曼 (John.Von.Neuman)结构的计算机。它的基本原理是"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即是说,计算机的工作是在程序的控制下运行,而程序又是预先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更详细地说就是,要利用计算机完成一项处理任务时,首先要把任务转换成程序,然后将程序存储在计算机的(内)存储器中,并命令计算机从程序的开始位置(某一条指令)开始工作,计算机的工作路线必须按照程序设计的路线进行,自动地执行并完成任务,直到结束的那条指令执行完为止。
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需要一种工具来描述任务的执行过程。这个工具就是计算机语言。这种语言既要人能理解使用,又要计算机能理解和使用。
第二,需要一种方法能有效地将任务转换成程序,这就是 "程序设计"。程序设计需要理论,技术,方法和工具,这就是"程序设计方法学"。
第三,需要将程序合理地存储在计算机系统内,并有效地对它进行管理和执行控制。这就是作控制或现代的作系统软件的职能。
一、计算机指令和指令系统
所谓指令是指能向计算机发出的、能被计算机理解的,使计算机能执行一个最基本作的命令。 每一条指令包含两方面的信息,一是表示 "做什么"的作信息(用特定的二进制代码表示),二是表示作应处理的数据信息(用数据本身或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地址表示)。前者称为"作码"(Op --- Operator Code),后者称为"地址码"(Address Code),并有如下图的指令格式 。
一般计算机包括如下几类指令:
1)算术运算类。执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的指令类;
2)逻辑运算类。执行或、与、非、移位、比较等逻辑运算的指令类;
3)传送类。执行取数、存数、传送等作的指令类;
4)程序控制类。执行无条件转移、条件转移、调用程序、返回等作的指令类;
5)输入/输出类。执行输入、输出、输入/输出等实现内存和外部设备之间传输信息作的指令类;
6)其他类指令。执行停机、空作、等待等作的指令类;
每一类指令中又包含许多不同功能的指令。如加法指令就有定点加,浮点加,十进制加,直接数加等的不同。作为计算机指令,都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可以用八进制或十六进制书写。设某种计算机有如下 8条指令码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1.1 计算机的概念与发展 v
1.1.1、内容要点
1、计算机工作原理:
1)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Comr)是一种能接收和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的程序(这些程序是人们意志的体现)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输出的高度自动化的电子设备。
2)计算机工作原理——冯·诺依曼原理(又称为存储程序原理)
(1)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硬件)包括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
(2)所有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
(3)计算机系统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运行。
2、计算机的发展:
1)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从诞生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现正向第五代过渡。见下表。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代次
起止年份
所用电子元器件
数据处理方式
运算速度
应用领域
代
1946~1957
电子管(真空管)
汇编语言、代码程序
几千~几万次/秒
国防及高科技
第二代
1958~1964
晶体管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几万~几十万次/秒
工程设计、数据处理
第三代
1965~1970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结构化、模块化程序设计,实时控制
几十万~几百万次/秒
工业控制、数据处理
1970~今
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分时、实时数据处理,计算机网络
几百万~上亿条指令/秒
工业、生活等各方面
2)计算机的发展: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In公司等采用先进的微电子技术将运算器和集成到一块芯片中,称之为微处理器(MPU)。其发展大约经历了六个阶段,如下表。
微机的六个发展阶段
代次
起止年份
典型CPU
数据位数
主频
代
1971~1973
In 4004、8008
4位、8位
1MHz
第二代
1973~1975
In 8080
8位
2MHz
第三代
1975~1978
In 8085
8位
2~5MHz
1978~1981
In 8086
16位
>5MHz
第五代
1981~1993
In 80386、80486
32位
>25MHz
第六代
1993~今
Pentium系列
64位
60MHz~2GHz
3)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情况
我国的计算机事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
1952年我国的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在中科院数学所内成立。
1960年,我国台自行研制的通用电子计算机107机问世。
1964年,我国研制了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19机,用于我国颗研制工作的计算任务。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生产的计算机进入了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
1974年,我国设计的DJS-130机通过了鉴定并投入批量生产。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又研制成功了巨型机。
1982年,我国研制成功了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亿次。
1997年6月研制成功的银河Ⅲ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30亿次。这些机器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9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
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先进水平。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
2005年4月18日,完全由我国科学界自行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六十四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CPU———“龙芯二号”芯片正式发布。这款芯片性能经检测已达到英特尔“奔3”水平,比2002年9月28日发布的“龙芯一号”提高了10倍。
3、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是高度自动化的信息处理设备。主要特点有处理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记忆能力强、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1)处理速度快: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用MIPS(每秒钟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来衡量。
2)计算精度高:数的精度主要由表示这个数的二进制码的位数决定。
3)记忆能力强:存储器能存储大量的数据和计算机的程序。
4)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具有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计算机能实现信息处理自动化的重要原因。
5)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4、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有主频、字长、内存容量、存取周期、运算速度及其他指标。
1)主频(时钟频率):是指计算机CPU在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脉冲数。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单位MHz。
2)字长:是指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字长决定运算精度。
3)内存容量:是指内存贮器中能存贮的信息总字节数。通常以8个二进制位(bit)作为一个字节(Byte)。
4)存取周期:存贮器连续二次的“读”或“写”作所需的最短时间,单位来纳秒(ns,1ns=10-9s)。存储器完成一次“读”或“写”作所需的时间称为存储器的访问时间(或读写时间)。
5)运算速度: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单位为MIPS(每秒百万条指令)。影响运算速度的因素,主要是主频和存取周期,字长和存储容量也有影响。
6)其他指标:机器的兼容性(包括数据和文件的兼容、程序兼容、系统兼容和设备兼容)、系统的可靠性(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系统的可维护性(平均修复时间MTTR)、机器允许配置的外部设备的数目、计算机系统的汉字处理能力、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网络功能等、性能/价格比是一个综合性评价计算机性能的指标。
5、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巨型化、化、网络化、多媒体化。
1.2 计算机的类型
1.2.1内容要点
计算机可按用途、规模或处理对象等多方面进行划分。
1、按用途划分,可分为:
1)通用机:适用解决多种一般问题,该类计算机使用领域广泛、通用性较强,在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等多种用途中都能适应。
2)专用机:用于解决某个特定方面的问题,配有为解决某问题的软件和硬件,如在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工业智能仪表等专门应用。
2、按规模划分,依据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划分标准,可分为:
1)巨型机
也称为超级计算机,在所有计算机类型中价格、功能、其浮点运算速度最快。多用于战略武器的设计、空间技术、石油勘探等领域。巨型机的研制水平、生产能力及其应用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经济实力和科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2)小巨型机
是小型超级电脑或称桌上型超级计算机,功能略低于巨型机,但价格仅巨型机十分之一。
3)大型主机
或称大型电脑,特点是大型、通用,具有很强的处理和管理能力,主要用于大银行、大公司、规模较大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计算机向网络迈进和时代,仍有大型主机的生存空间。
4)小型机
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较低,对于广大中、小用户,比昂贵的大型主机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5)工作站
介于PC机和小型机之间的一种机,其运算速度比微机快,且具有较强的联网功能。主要用于特殊的专业领域,如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6)机
或称这PC机,以其设计先进、软件丰富、功能齐全、价格便宜等优势而拥有广大的用户。PC机除了台式机,还有膝上型、笔记本、掌上型、手表型等。
3、按处理对象划分,可分为
1)数字计算机:计算机处理时输入和输出的数值都是数字量。
2)模拟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对象直接为连续的电压、温度、速度等模拟数据。
3)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输入输出既可是数字也可是模拟数据。
1.3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3.1 知识要点
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按其应用特点可分为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多媒体技术、计算机通信、人工智能。
1、科学计算:
指计算机应用于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数值计算)。一般要求计算机速度快、精度高,存储容量相对大。科学计算是计算机最早的应用方面。
2、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主要是指非数值形式的数据处理,包括对数据资料的收集、存储、加工、分类、排序、检索和发布等一系列工作。信息处理包括办公自动化(OA)、企业管理、情报检索、报刊编排处理等。特点是要处理的原始数据量大,而算术运算较简单,有大量的逻辑运算与判断,结果要求以表格或文件形式存储、输出。要求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大,速度则不怎么要求。信息处理目前应用最广,占所有应用的80%左右。
3、过程控制:
把计算机用于科学技术、军事领域、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的过程控制。且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需有专门的数字—模拟转换设备和模拟—数字转换设备(称为D/A转换和A/D转换)。由于过程控制一般都是实时控制,有时对计算机速度的要求不高,但要求可靠性高、响应及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有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等系统。
5、多媒体技术:
把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多种媒体有机组合起来,利用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技术,使它们建立起逻辑联系,并能进行加工处理(包括对这些媒体的录入、压缩和解压缩、存储、显示和传输等)的技术。目前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拓宽,除了知识学习、电子图书、商业及家庭应用外,在远程医疗、视频会议中都得到了极大的推广。
6、计算机通信:
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将处在不同地域的计算机用通讯线路连接起来,配以相应的软件,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7、人工智能:
研究解释和模拟人类智能、智能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建立智能信息处理理论,进而设计可以展现某些近似于人类智能行为的计算系统。人工智能学科包括:知识工程、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人和神经计算等多方面的研究。
1.4 计算机安全使用与防治
1.4.1内容要点
1、计算机的概述
1)计算机的特性
是一种程序,所以它具有程序的所有特性,除此之外,它还具有隐蔽性、潜伏性、传染性和破坏性。
通常的扩展途径是将自身的具有破坏性的代码到其他有用代码中,它的传播是以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及读写磁盘为基础的。
2)的分类
按其危害程度,分为良性和恶性;按其侵害的对象来分,可以分为型、文件型、复合型和网络型等。
3)的传播途径
在计算机应用的早期,软盘是传播的最主要方式,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软盘趋于淘汰,网络这个载体给的传播插上了翅膀。据统计,通过网络邮件系统附件传播的超过传播总途径的60%。继“CIH”之后,又相继出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智能”、“震荡波”等新型网络。
4)的危害
减少存储器的可用空间,占用CPU时间;破坏存储器中的数据信息和网络中的各项资源;破坏系统I/O功能;破坏文件系统,毁灭系统软件,甚至危及硬件,等等。
2、计算机的预防
预防计算机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创建紧急盘和紧急修复盘。
2)使用外来磁盘或其他机器的文件时,要先杀毒再使用。
3)对不需要写作的磁盘进行写保护。
4)为计算机安装检测软件,定期清查,并注意及时升级。
5)为计算机安装专门用于防毒、杀毒的防火墙或防护卡。
6)在上网时,尽量减少可执行代码交换,能脱网工作时尽量脱网工作。
3、的检测与消除
1)的检测
潜伏在计算机中,不被激发,是很难得被发现的,因此要仔细观察系统的异常现象。一般计算机出现异常,首先判断是否是计算机硬件造成的,如果硬件系统正常,则应该考虑是否感染了计算机。如果安装在计算机中的检测软件或硬件检测到后,就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2)的清除
对的清除一般使用杀毒软件来进行。杀毒软件的作用原理与的作用原理正好相反,可以同时清除几千种,且对计算机中的数据没有影响。常见的杀软件有KV3000、诺顿、瑞星、金山毒霸等。
4、计算机安全使用常识
1)使用符合额定电压的电源。
电压高于额定电压会烧毁硬件,低于额定电压计算机不能正常启动或系统运行不正常,甚至也会烧毁硬件。
2)正确开关计算机。
正确的开机方法是:先开外设(显示器、打印机等),再开主机。
正确的关机方法是:先关主机,再关外设。还应避免频繁地开关计算机,以防止电子元件被击穿。
3)计算机的使用环境。
要注意计算机使用的温度、湿度和卫生环境,以避免计算机内部元件过快老化或烧毁,使用时还应注意保持计算机的平稳,以免损坏硬盘。
4)经常备份数据。
重要的数据和文件要经常进行备份,防止由于硬盘损坏或破坏而造成的损失。
5)定期清查,不使用盗版软件。
6)设置安全权限和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对于来历不名的软件不要运行,防止黑客的入侵。
现代计算机都是 冯 ·诺依曼 (John.Von.Neuman)结构的计算机。它的基本原理是"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即是说,计算机的工作是在程序的控制下运行,而程序又是预先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更详细地说就是,要利用计算机完成一项处理任务时,首先要把任务转换成程序,然后将程序存储在计算机的(内)存储器中,并命令计算机从程序的开始位置(某一条指令)开始工作,计算机的工作路线必须按照程序设计的路线进行,自动地执行并完成任务,直到结束的那条指令执行完为止。
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需要一种工具来描述任务的执行过程。这个工具就是计算机语言。这种语言既要人能理解使用,又要计算机能理解和使用。
第二,需要一种方法能有效地将任务转换成程序,这就是 "程序设计"。程序设计需要理论,技术,方法和工具,这就是"程序设计方法学"。
第三,需要将程序合理地存储在计算机系统内,并有效地对它进行管理和执行控制。这就是作控制或现代的作系统软件的职能。
一、计算机指令和指令系统
所谓指令是指能向计算机发出的、能被计算机理解的,使计算机能执行一个最基本作的命令。 每一条指令包含两方面的信息,一是表示 "做什么"的作信息(用特定的二进制代码表示),二是表示作应处理的数据信息(用数据本身或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地址表示)。前者称为"作码"(Op --- Operator Code),后者称为"地址码"(Address Code),并有如下图的指令格式 。
一般计算机包括如下几类指令:
1)算术运算类。执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的指令类;
2)逻辑运算类。执行或、与、非、移位、比较等逻辑运算的指令类;
3)传送类。执行取数、存数、传送等作的指令类;
4)程序控制类。执行无条件转移、条件转移、调用程序、返回等作的指令类;
5)输入/输出类。执行输入、输出、输入/输出等实现内存和外部设备之间传输信息作的指令类;
6)其他类指令。执行停机、空作、等待等作的指令类;
每一类指令中又包含许多不同功能的指令。如加法指令就有定点加,浮点加,十进制加,直接数加等的不同。作为计算机指令,都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可以用八进制或十六进制书写。设某种计算机有如下 8条指令码
1.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专业知识包括有那些方面
计算机专业
解释: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侧重应用的宽口径专业。通过基础教学与专业训练,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子技术、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通讯原理、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网络计算、算法设计与分析、信息安全、应用密码学基础、信息对抗、移动计算、数论与有限域基础、人机界面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知识结构:包括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经济管理知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列表可以列出哪些
电脑硬件基础知识(一) 1.了解电脑的基本组成 一般我们看到的电脑都是由:主机(主要部分)、输出设备(显示器)、输入设备(键盘和鼠标)三大件组成。
而主机是 电脑的主体,在主机箱中有:主板、CPU、内存、电源、显卡、声卡、网卡、硬盘、软驱、光驱等硬件。从基本结构上来讲,电脑可以分为部分: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了解电脑系统 电脑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相当于人的身体,而软件相当于人的灵魂。而硬件一般分为主机和外部设备,主机是一台电脑的核心部件,通常都是放在一个机箱里。
而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如键盘、 鼠标)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组装一台电脑需要选购哪些基本部件 (1)、机箱,一般电脑的主要零件都放在这里。 (2)、显示器,用来看电脑的工作过程,要不然,你都不知道电脑究竟在做什么。
(3)、键盘和鼠标,向电脑输入有用的命令,让它去为我们工作。 (4)、主板,这是一块很重要的东西,虽然它长得有点“丑”,这里是决定你这台电脑性能的重要零件之一哦。
(5)、内存,当电脑工作时,电脑会在这里存上存储数据,相当于人的记忆。 (6)、CPU,也称处理器,是电脑运算和控制的核心。
(7)、显卡,电脑通过这个玩意传送给显示器。 (8)、声卡,电脑通过这个玩意传送声音给音箱的哦。
(9)、硬盘,平常人们常说我的硬盘有多少G多少G,就是指这个硬盘的容量,而G数越多能装的东西便越多。 (10)、软驱,就是插软盘的玩意,现在一般都用3.5英寸的,古老年代用5.25英寸的,现在我们去买人家都不卖了。
(11)、光驱,听CD当然少不了这个,有时候你要安装某些软件都是在光盘上的,所以这个用处太大。 (12)、电源,主要用于将220V的外接电源转换为各种直流电源,供电脑的各个部件使用 4. 如何评价一台电脑的好和坏 当然,一台电脑的好坏,是要从多方面来衡量的,不能仅看其中某个或者几个性能指标。
而一般评价一台电脑的好坏的 性能指标有如下几种: (1)、CPU的类型和时钟频率 这是电脑最主要的性能指标,它决定了一台电脑的最基本性能。以前我们常说的286、386、486、586、686等就是 按CPU的型号来叫的。
时钟频率是一台电脑按固定的节拍来工作的一种衡量方法吧,又称为主频,时钟频率越高,时钟周期就越短,它执行指令 所需要的时间便越短,运算速度就越快。 (2)、内存的容量 内存的单位是MB,平常人们总说我的内存有多少多少MB就是指这个,如32MB、64MB、128MB、256MB等,一台电脑,它的内存容量越大,则电脑所能处理的任务可以越复杂,速度也会越快。
(3)、外部设备的配置情况 电脑一般都有软好的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等等。 (4)、运行速度 一台电脑的运行速度主要是由CPU和内存的速度所决定的。
(5)、总线类型 总线位数越多,机器性能越高。 (6)、兼容性 是否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包括能否运行所有电脑上开发的各种应用软件和接受电脑各类扩展卡 电脑硬件基础知识(一) 1.了解电脑的基本组成 一般我们看到的电脑都是由:主机(主要部分)、输出设备(显示器)、输入设备(键盘和鼠标)三大件组成。
而主机是 电脑的主体,在主机箱中有:主板、CPU、内存、电源、显卡、声卡、网卡、硬盘、软驱、光驱等硬件。从基本结构上来讲,电脑可以分为部分: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了解电脑系统 电脑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相当于人的身体,而软件相当于人的灵魂。而硬件一般分为主机和外部设备,主机是一台电脑的核心部件,通常都是放在一个机箱里。
而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如键盘、 鼠标)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3.组装一台电脑需要选购哪些基本部件 (1)、机箱,一般电脑的主要零件都放在这里。 (2)、显示器,用来看电脑的工作过程,要不然,你都不知道电脑究竟在做什么。
(3)、键盘和鼠标,向电脑输入有用的命令,让它去为我们工作。 (4)、主板,这是一块很重要的东西,虽然它长得有点“丑”,这里是决定你这台电脑性能的重要零件之一哦。
(5)、内存,当电脑工作时,电脑会在这里存上存储数据,相当于人的记忆。 (6)、CPU,也称处理器,是电脑运算和控制的核心。
(7)、显卡,电脑通过这个玩意传送给显示器。 (8)、声卡,电脑通过这个玩意传送声音给音箱的哦。
(9)、硬盘,平常人们常说我的硬盘有多少G多少G,就是指这个硬盘的容量,而G数越多能装的东西便越多。 (10)、软驱,就是插软盘的玩意,现在一般都用3.5英寸的,古老年代用5.25英寸的,现在我们去买人家都不卖了。
(11)、光驱,听CD当然少不了这个,有时候你要安装某些软件都是在光盘上的,所以这个用处太大。 (12)、电源,主要用于将220V的外接电源转换为各种直流电源,供电脑的各个部件使用 4. 如何评价一台电脑的好和坏 当然,一台电脑的好坏,是要从多方面来衡量的,不能仅看其中某个或者几个性能指标。
而一般评价一台电脑的好坏的 性能指标有如下几种。
学习计算机需要哪些知识
首先需要基础很扎实,别以为学计算机就可以不学英语和数学,其实学计算机最重要的就是数学和英语.所有的计算机算法都是要靠逻辑数学和高等数学而得来的,所以学好大学数学,对以后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编程序会有很大的帮助的;而英语更为重要,这关系着你的未来的发展,因为当今世界,强大的计算机公司大多都是在美国,所以要想有所作为,要想去外资企业工作,那必须要有很强的英语能力.而且目前大多数计算机书籍都是翻译的外国原版,所以根据翻译者的能力不同会对原本书籍某些重要意思产生误解,误导一些读者,当我们有很好的英语水平,我们就可以直接去学习原版英文书籍,对它的意境会有更深的体会,学到更为标准的计算机知识.
其次,要想学好计算机,就必须从基础开始,从硬件,到软件,从WORD到PS,这样的基础作要熟悉
下面是在大学里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主要课程
离散数学 数据结构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数值分析 作系统原理 微机接口技术 数据库系统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 编译原理 计算机系统结构 软件工程(c语言,JAVA语言等)
可以看出,要想学好计算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必须从现在就要了解,一步一步的学习才可```
回答你的补充问题,其实基础知识不大需要,只要你对电脑作熟悉就可以了,学任何东西光靠脑子聪明是不够的,还需十倍的勤奋才行,所以这也不靠什么脑子,只要自己喜欢钻研,努力就可以学得很好
计算机专业的应该具备哪些知识?
计算机专业应该具备以下基础知识:
1.掌握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实验技能,能从事计算机硬件系统开发与设计。
2.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作系统以及软件设计方法和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能从事系统软件和大型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研制。
3.掌握并行处理、分布式系统、网络与通信、多媒体信息处理、计算机安全、图形图象处理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工程实践技能,具有计算机应用和开发的能力。
4.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坚实基础。
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子技术、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通讯原理、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网络计算、算法设计与分析、信息安全、应用密码学基础、信息对抗、移动计算、数论与有限域基础、人机界面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什么
计算机基础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 硬件:主板、CPU、硬盘、内存、显卡、机箱电源、鼠标键盘、光驱、音响等 软件:WINDOWS系统、OFFICE等一般基本工具的应用与系统的安装。
步:弄明白主机和显示器的区别,别笑!!真有不知道的,我单位商务客房有的客人就只开显示器,不亮,就说电脑坏了. 第2:分清鼠标左右键.别笑,真弄清楚什么时候该左什么时候该右的时候,你就可以说我会电脑了. 第3:知道键盘上的键都叫什么?别笑?没准你就有一两个键不知道叫什么?干什么用就更不知道了,等你知道了,你就离高手不远了. 第4:明白电脑上的接口能 去的就是插对了,键鼠和音频接口除外. 第5:明白练打字的办法就是上网聊天.千万不要用音频聊,那一点长进没有. 第6:明白一个道理:想学好,先搞坏,长进快. 第7:明白WINDOWS的帮助(F1)是,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好了,你已是高手了. 第8:这原创,是我一边回想我12年电脑生涯一边打出来的,版权归BAIDU所有,引用请注明出处,不得用于商业赢利之目的.看完后请马上忘掉,喜欢请购买正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机试,内容包括选择题、Windows基本作题、汉字录入题、Word作题、Excel作题、PowerPoint作题以及因特网作题。 计算机一级考试内容提纲基本要求 1.具有使用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防治常识)。
2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3,了解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Windows的基本作和应用。
4.了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文字处理软件"MS Word”的基本作和应用,熟练掌握 一种汉字(键盘),输人方法。 5.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子表格软件"Excel”的基本作和应用。
6.了解多媒体演示软件的基奉知识.掌握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Point”的基本作和应用。 7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因特同(Inter)的初步知识. 8. 掌握IE浏览器软件和“OutlookExpress”软件的基本作和使用。
计算机初级考试有那些内容?
计算机初级考试内容 初级考核内容为:计算机基础知识、作系统、字处理软件的使用(WORD)、电子表格的使用(Excel)、计算机网络知识共五部分内容 考试内容 (一)、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功能。
2、数制和字符编码的基本概念:二进制、十六进制、ASCII码。 3、软件和程序的概念,数据存储基本单位(字节以及KB、MB、GB)的概念。
4、计算机的基本配置。 5、常用存储设备(软盘、硬盘、光盘驱动器等)和外部设备(键盘、鼠标器、显示器、打印机等)的使用维护方法。
6、计算机信息安全和防治的基本知识。 (二)、作系统的使用 1、微机作系统的概念。
2、文件与文件夹(目录)的基本知识。 3、Windows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帮助系统的使用。
4、鼠标与键盘的作 5、中文Windows 95/98。 ⑴桌面、窗口、图标、菜单、工具栏、对话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作。
⑵“我的电脑”、“开始”菜单、任务栏和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⑶文件、文件夹和快捷方式的建立、移动、删除、、重命名等作。
6、常用汉字输入方法的使用 7、常见Windows应用程序的使用(记事本、画图、计算器、写字板) (三)、字处理软件的使用(Word 97/2000) 1、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作 菜单和工具栏的作,标尺的使用,文件的建立、打开和保存等,移动插入点的基本方法。 2、文字的录入和编辑作 ⑴在文档中进行文字录入、插入、删除和修改作。
⑵查找和替换作。 ⑶和移动作。
3、文档的格式化作 ⑴设置字体、字形、字号、字符间距等字符格式,字符格式。 ⑵设置首行缩进、段落与行间距,对齐方式等段落格式。
⑶设置纸张大小、页边距等页面格式。 ⑷插入页码、分页符、分节符和分栏符,设置页眉和页脚等。
⑸边框(字符、段落和页面)和底纹。 4、表格的基本作:创建表格,表格的录入和编辑。
5、插入和图文表混排作:在文档中插入、艺术字。 6、打印的基本知识:文件打印与打印预览作。
(四)、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Excel 97/2000) 1、表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作。 窗口、菜单、工具栏和编辑栏的作,工作簿文件的建立、打开、关闭与保存,工作表的编辑,多工作表作,单元格光标的定位,活动单元格光标的选择等。
2、工作表的格式化和对齐,数据的移动和,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的命名,工作表的保护。 3、工作表中的计算,单元格引用(相对、、混合引用),常用内部函数的使用,公式的使用。
常用内部函数:INT,SUM,LEFT,LEN,MID,RIGHT,AVERAGE,COUNT,MAX,MIN,IF,DATE,YEAR。 4、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的创建和数据编辑,数据查找和排序,分类汇总,数据筛选 5、图表:图表的创建和保存,图表类型的改变 (五)、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⑴计算机网络的含义 ⑵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2、Inter的基本概念,Inter提供的基本服务功能:E-Mail、、FTP等。
四、考试方法与题型 考试全部在计算机上进行,考试时间2小时(120分钟)。考试题型包括客观题和作题,其中: 1、客观题20%,题型包括: ⑴判断题 ⑵单选题。
2、作题80%,题型包括: ⑴文件管理: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作。 ⑵文字录入:输入给定的文章,汉字输入方法任选 ⑶文档格式化作:按指定格式对给定文档进行格式化(字体格式、段落格式、页面格式),插入。
⑷表格制作与计算:按指定格式编制或填充、修改表格,表格自动套用格式,插入或删除表格中的行或列,行高和列宽的调整,单元格的拆分和合并等。 ⑸电子表格作 ①按要求建立、编辑工作表; ②工作表中行、列和单元格的插入、删除和填充; ③工作表中单元格的格式化,数字格式的使用; ④公式、单元格引用和常用函数的使用; ⑤数据库作: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
⑥图表的建立和保存。
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你不是有书吗?那上面讲的很详细啊。
你还到网上来问~~(WTH留) 计算机的四特点: 1.有信息处理的特性。 2.有程序控制的特性。
3.有灵活选择的特性。 4.有正确应用的特性。
计算机发展经历5个重要阶段: 1 大型机阶段。 2 小型机阶段。
3 机阶段。 4 客户机/阶段。
5 互联网阶段。 计算机现实分类: ,工作站,台式机,便携机,手持设备。
计算机传统分类: 大型机,小型机,PC机,工作站,巨型机。 计算机指标: 1.位数。
2.速度。 MIPS是表示单字长定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
MFLOPS是考察单字长浮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 3.容量。
Byte用B表示。1KB=1024B。
平均寻道时间是指磁头沿盘片移动到需要读写的磁道所要的平均时间。平均等待时间是需要读写的扇区旋转到磁头下需要的平均时间。
数据传输率是指磁头找到所要读写的扇区后,每秒可以读出或写入的字节数。 4 带宽。
Bps用b 5 版本。 6 可靠性。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来表示。 计算机应用领域: 1 科学计算。
2 事务处理。 3 过程控制。
4 辅助工程。 5 人工智能。
6 网络应用。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
计算机硬件组成四个层次: 1 芯片。 2 板卡。
3 设备。 4 网络。
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 1。超标量技术。
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来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其实质是用空间换取时间。 2.超流水线技术。
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使得机器在一个周期内完成一个甚至多个作,其实质是用时间换取空间。经典奔腾采用每条流水线分为四级流水:指令预取,译码,执行和写回结果。
3.分支预测。 4.双CACHE哈佛结构:指令与数据分开。
7 固化常用指令。 8 增强的64位数据总线。
9 采用PCI标准的局部总线。 10 错误检测既功能用于校验技术。
11 内建能源效率技术。 12 支持多重处理。
安腾芯片的技术特点。 64位处理机。
奔腾系列为32位。INTER8080-8位。
INTER8088-16位。 复杂指令系统CISC。
精简指令技术RISC。 网络卡主要功能: 2 实现与主机总线的通讯连接,解释并执行主机的控制命令。
3 实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4 实现物理层的功能。
软件就是指令序列:以代码形式储存储存器中。 数据库软件是桌面应用软件。
程序是由指令序列组成的,告诉计算机如何完成一个任务。 软件开发的三个阶段: 2 阶段。
分为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 3 开发阶段。
分为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 4 运行阶段。
主要是软件维护。 在编程中,人们使用机器语言。
因为它使用最贴近计算机硬件的2进制代码,所以为低级语言。 符号化的机器语言,用助记符代替2进制代码,成汇编语言。
把汇编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目标程序的工具,就成为汇编程序。 把 反汇编程序。
把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目标程序的工具,有两种类型:解释程序与编译程序。 编译程序是把输入的整个源程序进行全部的翻译转换,产生出机器语言的目标程序,然后让计算机执行从而得到计算机结果。
解释程序就是把源程序输入一句,翻译一句,执行一句,并不成为整个目标程序。 多媒体技术就是有声有色的信息处理与利用技术。
多媒体技术就是对文本,声音,图象和图形进行处理 ,传输,储存和播发的集成技术。 多媒体技术分为偏软件技术和偏硬件技术。
多媒体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有: 1.CD-ROM。 2.具有A/D和D/A转换功能。
3.具有高清晰的彩色显示器。 4. 具有数据压缩和解压缩的硬件支持。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1 数据压缩和解压缩技术: JPEG:实用与连续色调,多级灰度,彩色或单色静止图象。 MPEG:考虑音频和视频同步。
2 芯片和插卡技术。 3 多媒体作系统技术。
4 多媒体数据管理技术。 一种适用于多媒体数据管理的技术就是基于超文本技术的多媒体管理技术,及超媒体技术。
当信息不限于文本时,称为超媒体。 1 结点。
2。链。
超媒体系统的组成: 2 编辑器。编辑器可以帮助用户建立,修改信息网络中的结点和链。
3 导航工具。一是数据库那样基于条件的查询,一是交互样式沿链走向的查询。
4 超媒体语言。超媒体语言能以一种程序设计方法描述超媒体网络的构造,结点和其他各种属性。
章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1.1什么是计算机
在人类历,计算工具的发明和创造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在原始,人们曾使用绳结、垒石或枝条作为计数和计算的工具。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了筹算法的记载,到了唐朝已经有了至今仍在使用的计算工具——算盘。欧洲16世纪出现了对数计算尺和机械计算机。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人工手算一直是主要的计算方法,算盘、对数计算尺、手摇或电动的机械计算机一直是人们使用的主要计算工具。到了20世纪40年代,一方面由于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计算量、计算精度、计算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原有的计算工具已经满足不了应用的需要,另一方面,计算理论、电子学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也为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诞生了代电子计算机。
对计算机(Comr)人们往往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有多种描述:“计算机是一种可以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的工具”;“计算机是一种能快速而高效地自动完成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计算机是一种能够高速运算、具有内部存储能力、由程序控制其作过程的电子装置”等等。
台计算机的诞生
1946年2月,正式交付使用的、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即电子积分计算机)标志着代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它是为了解决新武器弹道问题中的许多复杂计算而研制的。它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基本元件,由18000多个电子管,1500多个继电器,10000多只电容器和7000多只电阻构成,占地170m2,重量30吨,每小时耗电30万千瓦,是一个庞然大物,每秒能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由于它使用电子器件来代替机械齿轮或电动机械进行运算,并且能在运算过程中不断进行判断,作出选择,过去需要100多名工程师花费1年才能解决的计算问题,它只需要2个小时就能给出。
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不同于以往任何计算工具,其主要特点如下:
,在处理对象上,它已不再局限于数值信息,而是可以处理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像乃至声音等一切可以用数字加以表示的信息。
第二,在处理内容上,它不仅能做数值计算,也能对各种信息做非数值处理,例如进行信息检索、图形处理;不仅可以做加、减、乘、除算术运算,也可以做是、非逻辑判断。
第三,在处理方式上,只要人们把处理的对象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步骤以计算机可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事先存储到计算机中,计算机就可以完全自动地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
第四,在处理速度上,它运算高速。目前一般计算机的处理速度都可以达到每秒百万次的运算,巨型机可以达到每秒近千亿次运算。
第五,它可以存储大量数据。目前一般机都可以存储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到上亿个数据。计算机存储的数据量越大,可以记住的信息量也就越大。需要时,计算机可以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中找到这些信息,这也是计算机能够进行自动处理的原因之一。
第六,多个计算机借助于通信网络互连起来,可以超越地理界限,互发电子邮件,进行网上通讯,共享远程信息和资源。
计算机具有超强的记忆能力、高速的处理能力、很高的计算精度和可靠的判断能力。人们进行的任何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可以分解成计算机可以执行的基本作,并以计算机可以识别的形式表示出来,存放到计算机中,计算机就可以模仿人的一部分思维活动,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按照人们的意愿自动地工作,所以有人也把计算机称为“电脑”,以强调计算机在功能上和人脑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人脑的记忆功能、计算功能、判断功能。电脑终究不是人脑,它也不可能完全代替人脑;但是说电脑不能模拟人脑的功能也是不对的,尽管电脑在很多方面远远比不上人脑,但它也有超越人脑的许多性能,人脑与电脑在许多方面有着互补作用
1.2 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计算机硬件指的是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组成的各种计算机部件和设备,其基本功能是接受计算机程序的控制来实现数据输入、运算、数据输出等一系列作。
计算机组成部分功能:
输入设备的功能是将要加工处理的外部信息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和处理的内部形式,以便于处理;输出设备的功能是将信息从计算机的内部形式转换为使用者所要求的形式,以便能为人们识别或被其它设备所接收;存储器的功能是用来存储以内部形式表示的各种信息;运算器的功能是对数据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功能则是产生各种信号,控制计算机各个功能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
运算器和在结构关系上非常密切,它们之间有大量信息频繁地进行交换,共用一些寄存单元,因此将运算器和合称为处理器(CPU),将处理器和内存储器合称为主机,将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称为外部设备。由于外存储器不能直接与CPU交换信息,而它与主机的连接方式和信息交换方式与输出设备和输入设备没有很大别,因此,一般地把它列入外部设备的范畴,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存储器;但从外存在整个计算机的功能看,它属于存储系统的一部分,称之为外存储器或辅助存储器。
计算机软件指的是为了告诉计算机做些什么和按什么方法、步骤去做,以计算机可以识别和执行的作表示的处理步骤和有关文档。在计算机术语中,计算机可以识别和执行的作表示的处理步骤称为程序。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程序和有关文档。
在计算机中,硬件和软件的结合点是计算机的指令系统。计算机的一条指令是计算机硬件可以执行的一步作。计算机可以执行的指令的全体称为该机的指令系统。任何程序,必须转换成该机的硬件能够执行的一系列指令。
现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由冯·诺依曼提出)
·计算机的指令和数据均采用二进制表示;
·由指令组成的程序和要处理的数据一起存放在存储器中。机器一启动,按照程序中指令的逻辑顺序,把指令从存储器中读出来,逐条执行;
·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五个基本部件组成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在的统一控制下,协调一致地完成由程序所描述的处理工作。
在计算机中,硬件和软件是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硬件是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各部件的总称,它是计算机系统快速、可靠、自动工作的物质基础,是计算机系统的执行部分。在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硬件就没有计算机,计算机软件也不会产生任何作用。但是一台计算机之所以能够处理各种问题,具有很大的通用性,能够代替人们进行一定的脑力劳动,是因为人们把要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分解成为计算机可以识别和执行的步骤,并以计算机可以识别的形式存储到了计算机中。也就是说,在计算机中存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程序。目前所说的计算机一般都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而把不包括软件的计算机称为“机”。计算机软件就是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
1.3计算机的发展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像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1938年J.阿诺索夫首先制成了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部件。1943年,英国通讯处制成了“巨人”计算机专门用于密码分析。1946年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制成的ENIAC最初也专门用于火炮弹道计算,后经多次改进才成为能进行各种科学计算的通用计算机,这就是人们常常提到的世界上台电子计算机。但是,这种计算机的程序仍然是外加式的,存储容量也太小,尚未完全具备现代计算机的主要特征。在计算机发展上再一次重大突破是由数学家冯·诺依曼的设计小组完成的。他们提出的存储程序原理,即程序由指令组成,并和数据一起放在存储器中,机器一经开动,就能按照程序指令的逻辑顺序.把指令从存储器中读出来,逐条执行,自动完成由程序所描述的处理工作,这是计算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计算机与—切其它计算工具的根本区别。真正实现内存储程序式原理的台计算机EDSAC于1949年5月在英国制成。
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物理器件,一般把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分成几个时期,也称为几代,分别代表了时间顺序发展过程。
代计算机是采用电子管作为逻辑元件,用阴极射线管或汞延迟线作主存储器,外存主要使用纸带、卡片等,程序设计主要使用机器指令或符号指令,应用领域主要是科学计算。
第二代计算机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主存储器均采用磁芯存储器,磁鼓和磁盘开始用作主要的外存储器,程序设计使用了更接近于人类自然语言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也从科学计算扩展到了事务处理、工程设计等多个方面。
第三代计算机采用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块代替了晶体管等分立元件,半导体存储器逐步取代了磁芯存储器的主存储器地位,磁盘成了不可缺少的辅助存储器,计算机也进入了产品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的发展时期,计算机的管理、使用方式也由手工作完全改变为自动管理,使计算机的使用效率显著提高。
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70年代以后,计算机使用的集成电路迅速从中、小规模发展到大规模、超大规模的水平,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微处理器和计算机的诞生。微处理器是将传统的运算器和集成在一块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上,作为处理单元(CPU)。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再加上存储器和接口等芯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便构成了计算机。微处理器自1971年诞生以来几乎每隔二至三年就要更新换代,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构成的计算机系统已达到和超过了传统超级小型计算机水平,其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数亿次。由于计算机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其性能价格比占有很大优势,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处理器和计算机的出现不仅深刻地影响着计算机技术本身的发展,同时也使计算机技术渗透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的普及。随着微电子、计算机和数字化声像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这里所说的媒体是指表示和传播信息的载体,例如文字、声音、图像都是媒体。在80年代以前人们使用计算机处理的主要是文字信息,80年代开始用于处理图形和图像。随着数字化音频和视频技术的突破,逐步形成了集声、文、图、像一体化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它不仅使计算机应用更接近人类习惯的信息交流方式,而且将开拓许多新的应用领域。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结合使计算机应用从单机走向网络,由网络走向互联网络。
总之,计算机从代发展到,已由仅仅包含硬件的系统发展到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的种类也一再分化,发展成计算机、小型计算机、通用计算机(包括巨型、大型、中型计算机)以及各种专用机等。由于技术的更新和应用的推动,计算机一直处在飞速发展之中。依据信息技术发展功能价格比的莫尔定律(Moore’Law),计算机芯片的功能每18个月翻一番,而价格减一半。该定律的作用从60年代以来,已持续30多年,预计还会持续近20年。集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为一体的多媒体计算机的发展正方兴未艾。各国都在建设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通过各种通信渠道,包括有线网和网,把各种计算机互联起来,已经实现了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用计算机来模仿人的智能,包括听觉、视觉和触觉以及自学习和推理能力是当前计算机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与此同时,计算机体系结构将会突破传统的冯.诺依曼提出的原理,实现高度的并行处理。为了解决软件发展方面出现的复杂程度高、研制周期长和正确性难于保证的“软件危机”而产生的软件工程也出现新的突破。新一代计算机的发展将与人工智能、知识工程和专家系统等研究紧密相联,并为其发展提供新的基础。
表1-1 计算机发展阶段示意表
年代
器件
代
1946-1957
第二代
1958-1964
第三代
1965-1969
1970-至今
电子器件
电子管
晶体管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大规模和超大
规模集成电路
主存储器
磁芯、磁鼓
磁芯、磁鼓
磁芯、磁鼓、
半导体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
外部辅助存储器
磁带、磁鼓
磁带、磁鼓
磁带、磁鼓、磁盘
磁带、磁盘、光盘
处理方式
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
程序
连续处理作业
高级语言编译
多道程序
实时处理
实时、分时处理
网络作系统
运算速度
5千-3万次/秒
几十万-百万次/秒
百万-几百万次/秒
几百万-千亿次/秒
1.4计算机与
在人类历,以生产工具为标志的技术进步已经经历了手工工具和大机器生产两个时期。自从能源代替人成为机器动力以后,人类的体力劳动得到了解放。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不但使人类的技术进步开始向自动化过渡,扩大了人类的智力,而且使用机器代替人的部分脑力劳动的愿望成为现实,为人类智力解放的时代揭开了序幕。
在计算机诞生初期,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在弹道计算上显示了它的巨大威力:当时,用ENIAC计算炮弹从发射到弹道轨道40个点的位置只用了3秒,代替了7个小时的人工计算,速度提高了8400倍。到了60年代,计算机的应用从科学计算扩展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和事务处理,科学计算、过程控制、事务处理成为计算机应用的三个主要领域。70年代以后,随着微处理器和计算机的出现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遍及科学技术、工业、交通、财贸、农业、医疗卫生、军事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从解决数学难题到谱写乐曲,从宇宙飞船的上天到机,从军事指挥系统到电冰箱的自动控制,从银行自动取款机到电视、电影中的特技画面,从气象预报到机器人,到处都可以看到计算机的应用踪迹。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等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和计算机在金融、保险、公共交通、商业、服务业的应用,正在对人类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乃至家庭生活和教育等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计算机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和发展,将使传统的机械工业生产技术从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人的局部应用,发展到全面高度自动化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使生产力实现巨大飞跃;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辅助测试技术的构成和计算机网络的建立,将使企业规模的小型化和生产布局的分散化成为可能;计算机在工业企业的广泛使用将使众多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逐步转变成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伴随着企业类型的转变,劳动结构也将发生变化,从事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人数将会相对减少,信息产业将会从第三产业中分化出来而在未来中占据主导地位。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为和经济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使办公自动化这一门综合的科学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它将大大提高行政部门的办公效率,提高部门的决策水平。在、部门、地区、企业范围内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MIS)将会使管理部门及时、准确、全面地得到有关信息,使、企业的管理从定性管理进入定量管理,辅助各级管理部门做出预测和控制。能够综合利用各种数据、信息、知识、人工智能、模拟技术建立起的决策支持系统(DSS),将会为决策部门解决各种复杂问题提供一个方便有效的工具。它们的实现和广泛使用将会打破许多传统的办公方式。
今天在发达,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普及到了和家庭。到银行存款、取款可以使用卡,到商店购物可以使用,到医院看病可以使用医疗卡;人们可以在家庭终端上了解哪些商品有货和在不同商店的售价,然后通过终端定购;记者将送入计算机,读者可以在家中通过网络终端阅读;人们携带着笔记本计算机,可以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办公”;一部,它的文字、插图,乃至改编的电影都可以存入计算机,供你阅读、观看;互联网 Internet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能够以光的速度在全球范围相互传输信息,敖游广阔的世界,它将极大地推动全球范围科技、文化的交流,推动金融、电子商务的发展,促使传统产业发生巨大的变化,人们将生存在一个无所不在的数字化世界中。计算机的应用已从少数专家掌握的技术变成了普通人可以参与的活动。没有计算机知识、不会使用计算机的人将很难适应信息的要求。
计算机作为辅助人类进行脑力劳动的工具,已经对人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1982年美国200万台计算机在1年内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4千亿人年的工作量。目前的计算机虽然已具有计算、记忆、通讯的能力,但识别事物和逻辑判断的能力还很不完善,人们正在设法研制具有更强智能能力的计算机。如果说过去人类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产工具的材料和能源的变革,那么今天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和信息。计算机将会在信息与知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满足普通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宗旨,内容丰富,与时俱进,实用性强。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参考!
1. 计算机发展史中计算机诞生时间的三个
世界上发明的台电子计算机 ENIA C 1946.2 美国
世界上台按存储程序控制功能设计的计算机 EDVA C 1946 1950 美国
世界上台投入运行的实现存储顺序控制功能的计算机 EDSA C 1947 1949.5 英国
2.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和计算机时代的开始
⑴计算机发展的分代按照不同的规范有不同的分法。
通常是按计算机中硬件所采用的电子逻辑器件划分成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阶段;
也有一种观点把计算机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时期,即大型机时期、小型机时期、 PC 时期(或客户 / 、 PC/ )时期和 Internet 或以网络为中心)时期。
⑵通常 所说的计算机时代 ” 从何时开始?
认为 1951 年,世界上台商品化批量生产的计算机 UNIVA C-I 投产,计算机从此从实验室走向,由单纯为军事服务进入为公众服务,被认为是计算机时代的真正开始。
3. 计算机的特点
从计算机的特点理解计算机的定义,要清楚计算机的实质是一种信息处理机
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输入信息,存储信息,并按照人们意志(这些意志就是顺序)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输出人们所需要信息的自动执行的电子装置。
计算机的特点:处置速度快、处置精度高、可存储、可进行逻辑判断、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4.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主频、字长、存储容量、存取周期、运行速度。
运算速度是个综合性的指标, MIPS 含义。
影响运算速度的因素,主要是主频和存取周期,字长和存储容量也有影响。
正确理解 字长 概念。
5.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
科学计算
信息处置
过程控制
辅助系统
通信
6. 计算机中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及二进制的基本运算规则
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是由计算机所使用的逻辑器件所决定。这种逻辑器件是具有两种状态的电路(触发器)好处是
运算简单
实现方便
利息低
要清楚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规则的不同。
7. 二进制数据与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据之间的转换
要求:这几种进位计数制的数据,一定要会互相转换。
清楚各种数制的表示。如: 1010BH
什么进制
的'数?十六进制数,不要答成二进制数。
8. 计算机中字符数据的表示方式
字符数据主要指西文的 A SCII 码和汉字,计算机内是用什么代码表示的
A SCII 码:用 7 位二进制数表示的或用一个字节表示,位为 0 这是事实上的规范。
汉字编码:用连续的两个字节表示,且规定位为 1 这是规范。
9. 存储容量和地址
存储容量是存储部件存储单元的总和;
地址是存储单元的编号。
要求:
知道地址线,会求寻址空间
知道存储容量和起始地址,会求末地址
难点:
地址总线,地址信号
寻址、寻址空间
存储容量和地址信号的关系
10. 存储顺序和程序控制原理
1945 年,冯 诺依曼提出的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基础。现代计算机已经发展到,但仍遵循着这个原理。
存储顺序和程序控制原理的要点是顺序输入到计算机中,存储在内存储器中(存储原理)运行时,按地址顺序取出存放在内存储器中的指令(按地址顺序访问指令)然后分析指令,执行指令的功能,遇到转移指令时,则转移到转移地址,再按地址顺序访问指令(顺序控制)
11. 指令和程序
指令是包括有作码和地址码的一串二进制代码。其中作码规定了作的性质 什么样的作 地址码表示了作数和作结果的存放地址。
顺序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设计的一系列排列有序的指令或语句(顺序设计语言的语句实质包括了一系列指令)。
12.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要理解以存储器为中心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图
运算器:对信息和数据进行运算和加工处理,运算包括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实现计算机自身处置过程的自动化,指挥计算机各部件按照指令功能的要求进行所需要的作。
存储器:存储顺序和数据。
输入部件:输入顺序和数据。
输出部件:输出计算机的处置结果。
13. CPU 微处理器的概念
⑴ CPU 即处理单元,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包括了运算器和两大部件
⑵微处理器:机上使用的 CPU 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运算器和制作在一块集成电路中的芯片。
⑶计算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加上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做成的 RA M 和 ROM 存储芯片、输入输出接口芯片等组成的计算机。
⑷计算机型号和 CPU 型号的关系:
In80286 286 微机
In80386 386 微机
In80486 486 微机
14. 构成内存储器的半导体存储部件 RA M 和 ROM 特性
内存储器由两种半导体芯片构成。
RA M 随机存取存储器,也叫读写存储器。用来存放用户输入的顺序和数据,断电后, RA M 中的信息随之丢失。为什么在输入文稿时要经常随时存盘)
ROM 只读存储器,断电后, ROM 中的信息坚持不变,用来存放固定的顺序和信息。
15. 内存和外存的区别
内存和外存本质的区别是能否被处理器( CPU 直接访问。 CPU 不能直接执行外存中的顺序,处置外存中的数据。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从原理上讲位置不同,主机内还是主机外
构成资料不同,半导体还是磁介质(光介质)
存储容量不同,内存小,外存大。
价格不同:价格 / 每存储单元内存高,外存低
存取速度不同:内存高,外存低。
16. 显示系统的组成和性能指标
显示系统包括显示器和显示适配器 显示卡 两部分 , 性能也由这两部分的性能决定。
①像素:即光点
②点距:像素光点圆心之间的距离,单位 mm 点距越小,显示质量就越好。目前, CRT 显示器光点点距有 0.28 0.31 和 0.39 等。
③分辨率:
④显示存储器:也叫显示内存、显存,显示卡上,显存容量大,显示质量高,特别是对图像。
17. 打印机的分类
⑴击打式打印机:利用机械原理由打印头通过色带把字体或图形打印在打印纸上。
点阵针式打印机 例如 EPSON LQ-1600K
⑵非击打式印字机:利用光、电、磁、喷墨等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把字印出来。主要有激光打印机和喷墨打印机。
喷墨打印机
激光打印机:激光打印机是激光扫描技术和电子照相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页式打式打印机,具有很好的印刷质量和打印速度。
18. 微机硬件系统的基本配置
微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系统单元主机箱、显示器、键盘和打印机。
⑴系统单元主机箱
系统主板:内含 CPU 内存储器、接口电路、总线和扩展槽;
外存储器: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和光盘驱动器 CD-ROM
开关电源几其它附件
⑵显示系统
⑶键盘和鼠标
⑷打印机
19. 软件的含义和分类
⑴计算机软件的含义
计算机软件:指能指挥计算机工作的顺序与程序运行时所需要的数据,以及与这些程序和数据有关的文字说明和图表资料,其中文字说明和图表资料又称文档。
机的概念:不装备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硬件计算机或机。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计算机软件随硬件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发展,软件的不时发展与完善,又促进了硬件的新发展。实际上计算机某些硬件的功能可以由软件来实现,而某些软件的功能也可以由硬件来实现。
⑵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系统必备的软件,主要功能是管理、和维护计算机资源 包括硬件和软件 以及开发应用软件。包括四个方面的软件:
作系统
各种语言处置顺序
系统支持和服务程序
数据库管理系统
⑶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为解决计算机各类应用问题而编制的软件系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应用软件是由系统软件开发的可分为
用户顺序:用户顺序是用户为了解决自己特定的具体问题而开 发的软件 , 系统软件和应 用软件包的支持下进行开发。
应用软件包:应用软件包是为实现某种特殊功能或特殊计算,经过精心设计的软件系统,一套满足同类应用的许多用户需要的软件。
20. 顺序设计语言的种类
机器语言:就是二进制语言 , 计算机能直接识别、直接执行的计算机语言,因不同的计算机指令系统不同,所以机器语言顺序没有通用性。
汇编语言:汇编语言是机器语言的进化,和机器语言基本上是一一对应的但在表示方法上用一种助记符表示。
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都是面向机器的顺序设计语言,一般称为低级语言。
高级语言
21. 键盘和鼠标的作用
s 键盘的作用:输入顺序和数据
s 熟练掌握各种符号键的使用及常用控制键的功能( CapsLock Esc Shift A lt Ctrl PrintScreen NumLock 等的作用)
s 鼠标的功能:鼠标是微机图形作环境下常用的一种计算机命令输入装置。依照一般人的右手使用习惯,左键是正常选择和拖动,右键则用于显示环境菜单和特殊拖动。
22. 计算机的概念
⑴什么是计算机?三个要点
具有自我能力、对计算机系统工作造成干扰和破坏、人为编制的顺序。
⑵计算机的特点:隐蔽性、污染性、潜伏性、破坏性
⑶防治方法:
①要树立正确的计算机防治思想 预防为主,诊治结合
② 一旦发现计算机运行不正常,立即用杀毒软件检查或消毒。
23. 计算机软件的知识产权维护知识
⑴总的评述:国对计算机软件产权维护非常重视,从 1990 年起,陆续出台了有关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维护的一系列政策法规, 1998 年,国立体交叉式的维护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体系和执法体系已基本形成。
⑵ 《中华著作权法》 1990.9.7 国首次把计算机软件作为一种知识产权(著作权)列入法律维护的范畴。计算机软件维护条例》 19.10.1 公布与实施,对维护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的权益,鼓励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流通,促进计算机应用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24.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1 .什么是媒体和媒体的分类
s 媒体:指信息表示和传播的载体。
s 媒体的分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表示媒体、存储媒体和传输媒体。
2 .什么是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
s 多媒体:多种媒体的综合,而现在所指的多媒体即指多媒体技术。
s 多媒体技术:把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动画等多种媒体有机组合起来,利用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技术,使它建立起逻辑联系,并能进行加工处理(包括对这些媒体的录入、压缩和解压缩、存储、显示和传输等)技术。
3.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s 信息载体的多样性
s 多种信息的综合和集成处理
s 多媒体系统是一个交互式系统
25. 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配置
依照 MPC 联盟的规范,多媒体计算机包括 5 个基本单元:个人计算机、 CD-ROM 驱动器、音频卡、 Microsoft Windows3.X 以上作系统及一组音响或耳机。
现代 MPC 主要硬件配置必需包括 CD-ROM 音频卡和视频卡 , 这三方面既是构成现代 MPC 重要组成局部,也是衡量一台 MPC 功能强弱的基本标志。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